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的煤巷支护设计参数预测
1
作者 马清水 郭瑞 +4 位作者 韩伟 宋永明 梁燕翔 刘耀 王佳明 《能源与环保》 2025年第2期235-240,共6页
目前,大量煤巷设计规程数据处于休眠状态,并未给设计人员提供参考,支护设计主要依靠专家经验。为解决这一问题,将基于深度学习的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 Term Memory,LSTM)算法引入煤矿巷道领域进行支护设计参数预测。收集全国各地... 目前,大量煤巷设计规程数据处于休眠状态,并未给设计人员提供参考,支护设计主要依靠专家经验。为解决这一问题,将基于深度学习的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 Term Memory,LSTM)算法引入煤矿巷道领域进行支护设计参数预测。收集全国各地煤矿巷道支护规程文本资料,利用LSTM算法构建煤矿巷道支护设计参数预测模型。结果表明,LSTM模型能较好地达到煤矿巷道支护设计参数预测的效果;为了更加直观地看出模型测试集的整体预测效果,随机选取测试集中的9条数据,可视化展示模型效果。最后,将模型运用在M煤矿F6204工作面巷道工程,模型生成的新方案与实际方案基本吻合,验证了模型的实用性和智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巷道 支护设计 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常绿阔叶植物越冬期间叶片组织POD、SOD活性和MDA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19
2
作者 关雪莲 张宇 +2 位作者 马清水 万善霞 于建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5期4422-4423,共2页
研究了在北京地区栽培的4种常绿阔叶园林植物的叶片组织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在秋冬季的变化。结果表明,4种植物叶片组织的POD活性在秋冬季出现2次明显的上升。北海道黄杨、大叶黄杨和金心黄杨叶... 研究了在北京地区栽培的4种常绿阔叶园林植物的叶片组织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在秋冬季的变化。结果表明,4种植物叶片组织的POD活性在秋冬季出现2次明显的上升。北海道黄杨、大叶黄杨和金心黄杨叶片组织的SOD活性随着室外温度的降低不断增加,在室外平均气温接近冬季最低气温时达到最高值,这3种植物叶片组织的MDA含量与SOD活性有相关性。整个秋冬季期间,扶芳藤的SOD活性和MDA含量始终呈增加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绿阔叶植物 过氧化物酶(POD)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丙二醛(M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叶黄杨(Euonymus japonicus)和扶芳藤(Euonymus fortunei)耐寒生理指标的变化 被引量:12
3
作者 关雪莲 马清水 +3 位作者 张宇 柴丽娜 万善霞 于建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29-33,共5页
笔者研究了北京地区大叶黄杨和扶芳藤叶片组织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游离脯氨酸(FPro)含量在秋冬季生长过程中的变化。结果表明,2种植物的相对电导率在秋冬季呈现先上升然后下降、再上... 笔者研究了北京地区大叶黄杨和扶芳藤叶片组织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游离脯氨酸(FPro)含量在秋冬季生长过程中的变化。结果表明,2种植物的相对电导率在秋冬季呈现先上升然后下降、再上升、再下降的反复变化,表明它们叶片细胞膜的透性变化是可逆的。大叶黄杨叶片的丙二醛含量在初秋有小幅上升,之后基本上在秋冬季呈下降趋势,另外在一定的低温范围内,其相对电导率与丙二醛含量变化有一定的相关性;而扶芳藤叶片的丙二醛含量则一直呈上升趋势。2种植物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在秋冬季基本呈上升趋势,但它们的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则不相同。2种植物叶片的脯氨酸含量从秋季到初冬变化很小,当室外平均气温接近冬季最低时,脯氨酸含量才大幅度增加,之后又迅速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叶黄杨 扶芳藤 抗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埋上下煤层高强度开采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 被引量:1
4
作者 马清水 《陕西煤炭》 2024年第1期58-64,共7页
为研究隆德煤矿浅埋深1^(-1)煤与2^(-2)煤协调开采过程中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采用支架压力监测系统开展工作面来压规律分析,钻孔应力监测系统及CT探测技术开展上下煤层工作面应力实测,钻孔窥视仪及顶板离层仪开展工作面回采巷道变形特... 为研究隆德煤矿浅埋深1^(-1)煤与2^(-2)煤协调开采过程中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采用支架压力监测系统开展工作面来压规律分析,钻孔应力监测系统及CT探测技术开展上下煤层工作面应力实测,钻孔窥视仪及顶板离层仪开展工作面回采巷道变形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上煤层中厚偏薄工作面周期来压步距10~24.4 m,中部来压强度平均40 MPa;下煤层大采高工作面周期来压步距7.2~18.8 m,来压强度平均11230 kN;钻孔应力计实测确定2^(-2)煤工作面超前应力平均影响范围为40.8 m,应力峰值为5.3 MPa;CT探测确定2^(-2)煤层超前工作面59.5 m以外无显著影响;顶板钻孔窥视与离层监测确定了上覆1^(-1)煤层开采对下方2^(-2)煤层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下煤层 协调开采 CT探测 采动应力 顶板离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矸石碱熔—水热法制备NaX型分子筛及其对Pb^(2+)的吸附特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韩伟 马清水 +1 位作者 郭瑞 张玉波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CAS 2024年第2期90-98,共9页
为实现煤矸石中硅铝组分的高值利用,以煤矸石为原料,采用碱熔水热法合成NaX型分子筛,通过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等对产物进行表征,同时采用静态饱和吸水量和钙离子交换量对所制备分子筛进行性能评价。结果表明... 为实现煤矸石中硅铝组分的高值利用,以煤矸石为原料,采用碱熔水热法合成NaX型分子筛,通过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等对产物进行表征,同时采用静态饱和吸水量和钙离子交换量对所制备分子筛进行性能评价。结果表明:硅铝比为3,碱灰比1.2,陈化温度40℃,陈化30 min,水热温度100℃,水热时间5 h,NaOH浓度为2.73 mol/L时合成分子筛的钙离子交换量为283.37 mg/g。将所合成的NaX型分子筛用于吸附液相中的Pb^(2+)。在分子筛投加量1 g/L、吸附温度25℃、吸附时间2 h时,吸附容量(Q_(e))最高可达483.05 mg/g;分子筛的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模型,饱和吸附容量(Q_(m))可达528.31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 NaX型分子筛 碱熔水热法 吸附 铅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锚杆(索)支护规范化施工培训系统研发
6
作者 彭杨皓 王瑞 +2 位作者 彭贞杰 马清水 韩伟 《建井技术》 2024年第5期88-94,共7页
为解决井下一线作业人员在锚杆(索)支护作业过程中施工工艺不规范导致施工质量下降引发顶板事故的难题,以不连沟煤矿井下现场情况为研究基础,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将锚杆(索)支护施工工艺完整过程分解成不同的场景进行虚拟现场实景研发,建... 为解决井下一线作业人员在锚杆(索)支护作业过程中施工工艺不规范导致施工质量下降引发顶板事故的难题,以不连沟煤矿井下现场情况为研究基础,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将锚杆(索)支护施工工艺完整过程分解成不同的场景进行虚拟现场实景研发,建立虚拟场景中的操作规范,以此进行模拟教学与实际操作,演示正确处置方法,并进行实际操作培训,最终形成适用于整个煤矿系统的、一套完善的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锚杆(索)支护规范化施工培训系统,为作业人员的规范化作业提供切实有效的虚拟培训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技术 锚杆支护 规范化 施工培训 系统研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隆德煤矿沿空留巷技术应用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孙万明 马清水 +2 位作者 高庆潮 邵保超 杨文华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1-93,共3页
根据当前沿空留巷技术发展及工程应用现状,从巷内支护方式、巷旁充填材料、充填工艺、充填设备及其经济效益方面,对隆德煤矿应用沿空留巷技术的可行性进行探讨,研究认为隆德煤矿采用沿空留巷技术可行,经济效益显著。
关键词 煤矿 沿空留巷 巷旁充填 可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巷道充填体假顶强度设计与充填工艺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马清水 孙万明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11,共5页
为了满足巷道卧底出煤需要,需对巷道顶板构筑充填体假顶。针对巷道顶板条件、支护强度要求、巷道围岩变形实测规律,结合锚杆(索)支护强度理论、材料力学对假顶强度进行分析,并研究确定了构筑假顶的系统组成、充填材料、充填步距、充填... 为了满足巷道卧底出煤需要,需对巷道顶板构筑充填体假顶。针对巷道顶板条件、支护强度要求、巷道围岩变形实测规律,结合锚杆(索)支护强度理论、材料力学对假顶强度进行分析,并研究确定了构筑假顶的系统组成、充填材料、充填步距、充填空间支设、密封处理、充填工序等工艺。研究认为,充填体假顶设计强度不低于6.6MPa,充填材料采用黄土、河砂、胶结料、外加剂和水制备的膏状浆体材料,充填步距为10m,充填空间主要由脚手架、模板、弹性密封垫等搭接构成密封空间,模板与煤壁间的密封通过煤壁掏槽、密封垫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巷道围岩 充填体 人工假顶 充填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远距离大断面单巷掘进通风方式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马清水 王力 崔腾 《能源与环保》 2018年第6期52-56,共5页
针对隆德煤矿超远距离、大断面、单巷掘进工作面所需风量大与供风难的矛盾现状,经过调查研究,最终选择了2种通风方案:第一采用中间接力通风方式;第二采用大功率风机、大半径长距离风筒,并付诸实施。通过实际应用,对研究选择的2种局部通... 针对隆德煤矿超远距离、大断面、单巷掘进工作面所需风量大与供风难的矛盾现状,经过调查研究,最终选择了2种通风方案:第一采用中间接力通风方式;第二采用大功率风机、大半径长距离风筒,并付诸实施。通过实际应用,对研究选择的2种局部通风方法进行了技术、安全、效益的比较,为以后高产高效、长距离单巷掘进工作面通风积累了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距离 大断面 单巷掘进 局部通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断面开切眼顶板水力压裂后稳定性判别与控制 被引量:1
10
作者 马清水 《山东煤炭科技》 2023年第12期10-14,共5页
隆德煤矿开切眼通常使用单体被动加强支护,成本高、劳动强度大,采用现场实测、理论分析论证了213开切眼顶板水力压裂后的稳定性与主动支护的可行性,提出了“W型钢带+锚索”的一带三锚加强支护方案代替单体支柱被动加强支护。结果表明,... 隆德煤矿开切眼通常使用单体被动加强支护,成本高、劳动强度大,采用现场实测、理论分析论证了213开切眼顶板水力压裂后的稳定性与主动支护的可行性,提出了“W型钢带+锚索”的一带三锚加强支护方案代替单体支柱被动加强支护。结果表明,水力压裂后的顶板深部离层最大值为4 mm,浅部离层最大值为7 mm,顶板自稳性仍然良好。主动支护后的顶底板移近量最大值为7.2 mm,两帮移近量最大值为5.8 mm,达到了预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断面 切眼 压裂 顶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