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玉米赤霉烯酮结构类似物在免疫亲和柱柱容量实时监测中的应用
1
作者 吴子尧 马海灵 +3 位作者 吴光杰 赵佳莹 王李平 刘仁荣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5年第3期25-34,共10页
目的探索一种可以在检测过程中实时监测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免疫亲和柱柱容量的方法。方法将两种ZEN的天然结构类似物:α-玉米赤霉烯醇(α-zearalanol,α-ZEL)、β-玉米赤霉烯醇(β-zearalanol,β-ZEL)与戊二酸酐酯化反应合成... 目的探索一种可以在检测过程中实时监测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免疫亲和柱柱容量的方法。方法将两种ZEN的天然结构类似物:α-玉米赤霉烯醇(α-zearalanol,α-ZEL)、β-玉米赤霉烯醇(β-zearalanol,β-ZEL)与戊二酸酐酯化反应合成了ZEN的两种人工结构类似物(α-ZEL-G、β-ZEL-G),样品纯化后,通过荧光、紫外、高分辨率质谱法对其进行了鉴定;利用免疫亲和柱的抗体建立了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曲线,通过半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_(50))比较它们与抗体之间的亲和力。分别将α-ZEL-G和β-ZEL-G作为柱容量示踪物,与不同浓度的ZEN一起加入免疫亲和柱结合,探索建立一种免疫亲和柱柱容量实时监测的方法。结果ZEN、α-ZEL-G和β-ZEL-G的竞争ELISA曲线的IC_(50)分别为:2.0、1.3和10.0 ng/mL,表明α-ZEL-G与抗体的亲和力略高于ZEN,而β-ZEL-G与抗体的亲和力则明显低于ZEN与抗体的亲和力。实验结果表明:α-ZEL-G在不同柱容量的免疫亲和柱中会影响ZEN的回收率,而β-ZEL-G的加入量在柱容量50%时,不同浓度的ZEN的回收率大于80%。结论与抗体亲和力更低的β-ZEL-G更适合用于柱容量实时监测,在实际样品的检测中显示出良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赤霉烯酮 免疫亲和柱 高效液相色谱法 柱容量 实时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膜双垄沟播玉米-谷子一膜两年用栽培技术 被引量:4
2
作者 马海灵 郭有琴 +2 位作者 王泽宇 郑彩霞 张秀芳 《甘肃农业科技》 2015年第10期53-54,共2页
从选用良种,种子处理,整地施肥,起垄覆膜,适期播种、合理密植,田间管理,适时收获,保护地膜等方面介绍了干旱半干旱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谷子一膜两年用栽培技术。
关键词 全膜双垄沟播 玉米 谷子 栽培技术 干旱半干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药剂对胡麻白粉病的防效试验 被引量:9
3
作者 马海灵 《甘肃农业科技》 2014年第1期16-17,共2页
在白银市靖远沿黄灌区,采用5种不同药剂防治胡麻白粉病结果表明,43%好力克悬浮剂150 g/hm2对水675 kg对胡麻白粉病的防效最好,为95.26%;折合平均产量最高,为2 073.33 kg/hm2,较对照增产6.51%。62.25%飞歌可湿性粉剂75 g/hm2对水675 kg... 在白银市靖远沿黄灌区,采用5种不同药剂防治胡麻白粉病结果表明,43%好力克悬浮剂150 g/hm2对水675 kg对胡麻白粉病的防效最好,为95.26%;折合平均产量最高,为2 073.33 kg/hm2,较对照增产6.51%。62.25%飞歌可湿性粉剂75 g/hm2对水675 kg防效次之,为88.92%;折合平均产量为2 016.67 kg/hm2,较对照增产3.60%。且2种药剂对胡麻生长安全,对白粉病的防效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久性,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菌剂 胡麻白粉病 防效 白银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豌豆新品种银豌2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4
作者 张幸福 刘正芳 +4 位作者 陈莺 张连明 贾思光 伏艳春 马海灵 《农业科技通讯》 2013年第11期178-179,共2页
银豌2号是白银市农业科学研究所2000年以银豌1号为母本,Hafila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豌豆新品种,该品种高产、抗病、抗倒,适宜甘肃中部灌区种植,2013年1月通过了甘肃省品种认定。
关键词 银豌2号 选育 特征特性 栽培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燕麦新品种航燕1号选育报告 被引量:7
5
作者 张克厚 张平珍 +4 位作者 魏孔梅 罗健科 杨继忠 马海灵 王泽宇 《甘肃农业科技》 2015年第1期25-27,共3页
燕麦新品种航燕1号是以经搭载航天育种卫星“实践八号”产生的诱变材料为基础,用“低代(SP1~3代)混系多向选择与高代(SP4~6代)集团定向选择”相结合的方法经多年选育而成。在2011—2013年的多点区域试验中,航燕1号平均折合产量... 燕麦新品种航燕1号是以经搭载航天育种卫星“实践八号”产生的诱变材料为基础,用“低代(SP1~3代)混系多向选择与高代(SP4~6代)集团定向选择”相结合的方法经多年选育而成。在2011—2013年的多点区域试验中,航燕1号平均折合产量为2646.0 kg/hm2,较主对照品种定莜2号增产15.8%,较副对照品种会宁莜麦增产45.6%。生育期97 d,平均株高117.5 cm,千粒重25.0~29.2 g。籽粒含粗蛋白(干基)197.1 g/kg、粗脂肪(干基)82.6 g/kg、粗淀粉(干基)613.7 g/kg、β葡聚糖47.3 g/kg。活秆成熟、粮饲兼用特性突出。适宜在白银市干旱、半干旱雨养农业区及同类地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新品种 航天育种 选育 航燕1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银市刘川灌区胡麻套种豌豆栽培技术 被引量:4
6
作者 王红梅 李雨阳 +1 位作者 俞华林 马海灵 《甘肃农业科技》 2017年第2期88-89,共2页
从品种选择,整地施肥,适期早播、合理密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时收获等方面总结了胡麻豌豆同机播种机播种的胡麻套种豌豆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胡麻 豌豆 套种 栽培技术 刘川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村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3
7
作者 马海灵 《山西建筑》 2011年第25期198-199,共2页
从生态环境建设、工业污染、面源污染三方面入手,针对我国农村污染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防治农村污染的几种具体对策,并分别进行了阐述,以期指导新农村建设工作。
关键词 农村 污染 对策 生态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