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5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源性酶制剂在饲料中的应用
1
作者 李云亮 赵晓雪 +2 位作者 王禹程 马海乐 阮思煜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01-107,共7页
内源性酶制剂,包括蛋白酶、脂酶、淀粉酶等,因其环保、安全、高效以及作用条件温和的特性,在饲料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这类酶制剂能有效弥补动物体内消化酶的不足,提高饲料中蛋白质、脂肪和淀粉等关键营养物质的消化效率,从而促进动... 内源性酶制剂,包括蛋白酶、脂酶、淀粉酶等,因其环保、安全、高效以及作用条件温和的特性,在饲料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这类酶制剂能有效弥补动物体内消化酶的不足,提高饲料中蛋白质、脂肪和淀粉等关键营养物质的消化效率,从而促进动物对养分的吸收,有助于动物的健康和生长。本文对内源性酶制剂的主要类别进行了概述,并对其在动物营养和饲料领域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 消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学分析超声胁迫诱导鲜切紫甘蓝酚类物质合成机制
2
作者 洪晨 郭丽娜 +3 位作者 张莘妍 欧阳宁宁 吴平 马海乐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37-48,共12页
为探究超声诱导鲜切果蔬中酚类物质合成的分子机制,以紫甘蓝为实验材料,对超声清洗后不同贮藏时期的鲜切紫甘蓝进行转录组测序与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在贮藏初期(2 d),与未经超声处理(对照组)(C2)相比,超声清洗(U2)可导致1142个基... 为探究超声诱导鲜切果蔬中酚类物质合成的分子机制,以紫甘蓝为实验材料,对超声清洗后不同贮藏时期的鲜切紫甘蓝进行转录组测序与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在贮藏初期(2 d),与未经超声处理(对照组)(C2)相比,超声清洗(U2)可导致1142个基因差异表达,其中689个基因表达上调,453个基因表达下调。在贮藏后期(6 d),与对照组(C6)相比,超声清洗(U6)导致1166个基因差异表达,其中480个基因表达上调,686个基因表达下调。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超声处理显著调控了与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代谢、能量代谢、信号转导以及酚类物质生物合成相关的代谢途径,推测超声清洗打破了鲜切紫甘蓝体内ROS的平衡,在贮藏初期促进了ROS的产生,激活了ROS清除系统,从而引起酚类物质的合成。超声刺激可能通过调控鲜切紫甘蓝的信号转导系统,诱导糖类物质到酚类物质转化过程中相关基因的表达。与此同时,超声清洗能够使鲜切紫甘蓝在贮藏期间能够维持较高的能荷水平,从而为上述系列反应提供能量。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对超声清洗前后鲜切紫甘蓝中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了超声促进酚类物质合成积累的重要机制,可为进一步研究在超声胁迫下鲜切果蔬中酚类物质生物合成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切紫甘蓝 超声清洗 转录组学 酚类物质 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清洗对鲜切紫甘蓝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3
作者 洪晨 欧阳宁宁 +2 位作者 郭丽娜 张莘妍 马海乐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7-140,共14页
为探究超声波清洗对鲜切紫甘蓝抗氧化系统的影响,将鲜切紫甘蓝进行超声波清洗[超声频率(28±2)kHz、功率密度60 W/L、频率周期400 ms、处理时间20 min]后,于4℃条件下贮藏8 d,研究超声处理对鲜切紫甘蓝中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 为探究超声波清洗对鲜切紫甘蓝抗氧化系统的影响,将鲜切紫甘蓝进行超声波清洗[超声频率(28±2)kHz、功率密度60 W/L、频率周期400 ms、处理时间20 min]后,于4℃条件下贮藏8 d,研究超声处理对鲜切紫甘蓝中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抗氧化酶活性、抗氧化剂含量、抗氧化能力以及氧化损伤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蒸馏水清洗对照组相比,超声波清洗在贮藏初期能诱导鲜切紫甘蓝中超氧阴离子(superoxide anion radical,O_(2)^(·-))和H_(2)O_(2)的产生,在贮藏后期减少了O_(2)^(·-)和H_(2)O_(2)的积累。超声处理提高了抗氧化酶,即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的活性。尤其是在贮藏第2天,超声清洗后鲜切紫甘蓝中的SOD和CAT活性分别增加了31%和26%。此外,超声处理还通过增强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corbate peroxidase,APX)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lutathione reductase,GR)的活性提高了鲜切紫甘蓝中内源性抗氧化剂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As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reduced glutathione,GSH)的含量。尤其是在贮藏第4天,超声清洗后鲜切紫甘蓝中的APX活性、GR活性、AsA含量、GSH含量分别增加了20%、17%、9%和9%。超声清洗还提高了鲜切紫甘蓝的抗氧化能力,并有效抑制了贮藏后期丙二醛和相对电导率的增加。由此可见,超声清洗引起的ROS的累积,触发了鲜切紫甘蓝的氧化应激防御机制。抗氧化酶活性的激活以及抗氧化剂含量的增加,提高了鲜切紫甘蓝的抗氧化能力,降低了鲜切紫甘蓝的氧化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切紫甘蓝 超声波清洗 活性氧 抗氧化系统 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肉碎蛋白酶解中水解度测定方法比较
4
作者 李云亮 洪佳伟 +1 位作者 段玉清 马海乐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6-132,共7页
为建立鸡肉碎蛋白酶解过程中水解度检测方法,本文以三种蛋白酶酶解鸡肉碎蛋白,运用pH-stat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福林酚法、茚三酮法测定酶解0~8 h过程中酶解液上清氨基酸含量,并与甲醛滴定法所得水解度结果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基于... 为建立鸡肉碎蛋白酶解过程中水解度检测方法,本文以三种蛋白酶酶解鸡肉碎蛋白,运用pH-stat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福林酚法、茚三酮法测定酶解0~8 h过程中酶解液上清氨基酸含量,并与甲醛滴定法所得水解度结果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基于耗碱量计算水解度的pH-stat法不适用于监测鸡肉碎蛋白的酶解进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木瓜蛋白酶、中性蛋白酶酶解过程拟合度高,R2分别为0.9436、0.9721,可代替甲醛滴定法实现对酶解过程的实时监测。在风味蛋白酶酶解过程中,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仅在0~1 h内具有较大拟合度,R2为0.9091,在酶解1~8 h中则需使用拟合度更优的茚三酮法(R2为0.9406)。三种方法的加标回收率和变异系数较好,组间平均回收率为99.827%~108.637%,变异系数为1.777%~2.705%。该研究可为工业应用肉类蛋白酶解过程的实时监测和快速检测提供研究基础和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段拟合 水解度检测 甲醛滴定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福林酚法 茚三酮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壁面滑移条件对豆渣螺杆挤压混合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吕磐 伍娟 +1 位作者 程宇 马海乐 《包装与食品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49,共11页
针对豆渣的双螺杆挤压仿真因忽略壁面滑移,而导致与实际不符的问题,采用广义Navier滑移准则对豆渣的混合性能进行仿真。基于Polyflow软件,以停留时间分布、分离尺度和最大剪切应力为指标,探究螺杆类型和转速对混合性能的影响,并通过试... 针对豆渣的双螺杆挤压仿真因忽略壁面滑移,而导致与实际不符的问题,采用广义Navier滑移准则对豆渣的混合性能进行仿真。基于Polyflow软件,以停留时间分布、分离尺度和最大剪切应力为指标,探究螺杆类型和转速对混合性能的影响,并通过试验对染色豆渣颜色分布的均匀性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无滑移时,物料在混炼块螺杆停留时间最短,为3~8 s,剪切应力稳定在4×10^(-6)-6×10^(-6) Pa;滑移条件使停留时间扩展至8~30 s;反向螺纹120 r/min时,停留时间图像呈双峰分布,削弱混合均匀性,但混炼块仍保持最快的混匀时间和6×10^(-6)-8×10^(-6) Pa的高剪切应力。验证试验表明,混炼螺杆挤出的物料颜色互嵌分布,R像素标准差为22.89,颗粒细化效果显著,与仿真结论一致。研究为双螺杆挤压工艺的优化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渣 螺杆挤压 仿真 壁面滑移 混合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蜂胶萃余物中黄酮提取的原位实时监测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武力 马海乐 +2 位作者 李含 张勇 夏宏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19,72,共6页
[目的]针对蜂胶经过超临界CO_(2)萃取后的萃余物,实时检测该物质在二次提取过程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变化。[方法]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通过收集提取过程中的光谱信息及其相应的黄酮含量化学值,建立定量分析模型,用以实时检测黄酮含量的... [目的]针对蜂胶经过超临界CO_(2)萃取后的萃余物,实时检测该物质在二次提取过程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变化。[方法]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通过收集提取过程中的光谱信息及其相应的黄酮含量化学值,建立定量分析模型,用以实时检测黄酮含量的变化和提取终点的判断。[结果]经过归一化预处理后的近红外光谱数据结合偏最小二乘(PLS)算法所构建模型的校正相关系数(Rc)和校正均方根误差(RMSEC)分别为0.9991和0.0445,预测相关系数(Rp)和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分别为0.9291和0.2427,该原位监测模型具有较好的回归与预测能力。[结论]近红外光谱技术能够快速、精确地监测蜂胶萃余物提取过程中的黄酮含量,实现提取过程的原位实时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胶 黄酮类化合物 近红外 原位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抑菌型卵磷脂脂质体缓解猫口腔异味效果研究
7
作者 李云亮 栾艺 +2 位作者 严子华 段玉清 马海乐 《中国动物保健》 2024年第12期172-175,共4页
调研显示,猫口腔异味常伴有健康状况异常和口腔有害微生物滋生,其中后者是异味来源重要原因。本文旨在研究用卵磷脂包埋抑菌物质制备的复合抑菌型卵磷脂脂质体对猫口腔异味的缓解效果。通过抑菌试验表明,复合抑菌型脂质体对猫口腔异味... 调研显示,猫口腔异味常伴有健康状况异常和口腔有害微生物滋生,其中后者是异味来源重要原因。本文旨在研究用卵磷脂包埋抑菌物质制备的复合抑菌型卵磷脂脂质体对猫口腔异味的缓解效果。通过抑菌试验表明,复合抑菌型脂质体对猫口腔异味具有良好缓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异味 卵磷脂脂质体 抑菌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胚芽油在超临界CO_2中溶解度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马海乐 吴守一 +1 位作者 陈钧 李国文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38-42,47,共6页
根据气相色谱分析计算出小麦胚芽油在超临界CO2中的可溶性压力和最大溶解度压力。
关键词 小麦胚芽 油脂 超临界流体 萃取 溶解度 制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啤酒的磁激发脉冲电磁场杀菌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马海乐 邓玉林 储金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2-55,共4页
以生啤酒为对象,研究了液体食品的磁激发脉冲电磁场杀菌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场强和脉冲数的增加,杀菌效果增强;脉冲磁场强度大于2.53T,且脉冲数大于10,或场强大于2.11T,且脉冲数大于30时,生啤酒中残存的细菌总数小于50个/ml,达到商... 以生啤酒为对象,研究了液体食品的磁激发脉冲电磁场杀菌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场强和脉冲数的增加,杀菌效果增强;脉冲磁场强度大于2.53T,且脉冲数大于10,或场强大于2.11T,且脉冲数大于30时,生啤酒中残存的细菌总数小于50个/ml,达到商业要求。本文对磁激发脉冲电磁场杀菌机理进行了简要地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啤酒 磁激发脉冲电磁场 液体食品 杀菌机理 杀菌效果 磁场强度 脉冲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对螺旋藻蛋白质酶解促进作用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马海乐 杨巧绒 邝利兵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35-37,共3页
通过螺旋藻蛋白质的酶解技术,可以改善螺旋藻的水溶性。为了提高螺旋藻蛋白质酶解的效率,研究了超声波技术对酶解过程的促进作用。在同样的试验因素与水平下,进行了对比正交优化试验,结果表明,未经超声波预处理,水解率为52.25%;在超声... 通过螺旋藻蛋白质的酶解技术,可以改善螺旋藻的水溶性。为了提高螺旋藻蛋白质酶解的效率,研究了超声波技术对酶解过程的促进作用。在同样的试验因素与水平下,进行了对比正交优化试验,结果表明,未经超声波预处理,水解率为52.25%;在超声波处理时间为20min、底物浓度为3%、温度为40℃、pH值为10、恒温酶解为7h的条件下,经过超声波预处理,水解率可达67.05%,水解率提高近15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技术 螺旋藻 蛋白质 酶解 水解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补料连续酶解-膜分离耦合制备鱼鳞胶原蛋白抗氧化肽的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马海乐 王中斌 +1 位作者 骆琳 何荣海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04-207,共4页
以克服传统酶解技术存在的不足,提高酶解反应效率为目的,研究了鱼鳞胶原蛋白抗氧化肽制备的不补料连续酶解-膜分离耦合反应技术。从实验得到的加酶量、底物浓度和循环泵转速对蛋白转化率的影响规律分析了酶膜耦合反应技术优于传统的酶... 以克服传统酶解技术存在的不足,提高酶解反应效率为目的,研究了鱼鳞胶原蛋白抗氧化肽制备的不补料连续酶解-膜分离耦合反应技术。从实验得到的加酶量、底物浓度和循环泵转速对蛋白转化率的影响规律分析了酶膜耦合反应技术优于传统的酶解技术的原因。通过正交实验,得到最优的酶解工艺条件为:底物浓度4%(W/W)、加酶量1.5%、反应时间30min、反应温度60℃、循环泵转速120r/min和pH9.5,该条件下蛋白转化率高达97.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膜耦合 鱼鳞胶原蛋白 抗氧化肽 蛋白转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大蒜中蒜氨酸含量 被引量:7
12
作者 马海乐 杨恒星 +1 位作者 代春华 辛志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9-192,共4页
建立了一种快速、准确测定蒜氨酸的毛细管电泳方法。CE条件:熔融石英毛细管50cm×50μm,uncoated;磷酸缓冲溶液30mmol/ml,pH6.0;分离电压21kV(+)→(-);电泳时间7min;电泳温度30℃;压力进样0.5psi×5sec;柱上检测UV196nm(DAD)。... 建立了一种快速、准确测定蒜氨酸的毛细管电泳方法。CE条件:熔融石英毛细管50cm×50μm,uncoated;磷酸缓冲溶液30mmol/ml,pH6.0;分离电压21kV(+)→(-);电泳时间7min;电泳温度30℃;压力进样0.5psi×5sec;柱上检测UV196nm(DAD)。结果样品可在6min内出峰,测得蒜氨酸浓度在10~100μg/ml范围内与峰高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8,平均回收率为98.56%,批内RSD为1.74%,批间RSD为2.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毛细管电泳 蒜氦酸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萃取历程及萃取条件对小麦胚芽油中V_E溶解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马海乐 吴守一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7-28,57,共3页
研究了小麦胚芽油超临界CO2萃取的萃取历程及萃取条件对萃取物中VE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萃取初期收集的麦胚芽油中VE含量最高,采用分段采油可以得到VE含量高于平均值的VE浓缩油;(2)温度一定时,有一个使V... 研究了小麦胚芽油超临界CO2萃取的萃取历程及萃取条件对萃取物中VE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萃取初期收集的麦胚芽油中VE含量最高,采用分段采油可以得到VE含量高于平均值的VE浓缩油;(2)温度一定时,有一个使VE含量最大的压力值;压力一定时,在试验温度范围内,温度愈高,VE含量愈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胚芽油 维生素E 超临界流体萃取 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质特性参数对脉冲磁场杀菌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马海乐 高梦祥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42-46,共5页
利用脉冲磁场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酿酒酵母和枯草芽孢杆菌在不同介质温度、pH、初始菌落数和Na+浓度等的情况下进行杀菌试验,结果表明:介质温度越高,脉冲磁场杀菌效果越好,但该温度远低于热致死温度;介质pH越偏中性,杀菌效果越... 利用脉冲磁场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酿酒酵母和枯草芽孢杆菌在不同介质温度、pH、初始菌落数和Na+浓度等的情况下进行杀菌试验,结果表明:介质温度越高,脉冲磁场杀菌效果越好,但该温度远低于热致死温度;介质pH越偏中性,杀菌效果越差,pH值小于5时,杀菌效果较好;微生物残留率随着Na+浓度的升高而降低,Na+浓度越高,杀菌效果越好;微生物残留率随着初始菌落数的增大而下降,初始菌落数越高,杀菌效果越好;菌种不同,残留率不同,酿酒酵母的残留率最低,枯草芽孢杆菌的残留率最高;酿酒酵母的残留率随着葡萄糖和乳糖含量的增大而上升,含量越大,杀菌效果越差;酿酒酵母残留率随着乙醇含量的增大而下降,含量越大,杀菌效果越好;酿酒酵母残留率随着蛋白胨含量的增大而上升,含量越大,杀菌效果越差;酿酒酵母残留率随着干酪素含量的增大而下降,含量越大,杀菌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磁场 杀菌效果 温度 PH值 初始菌落数 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EI发酵乳的稳定性与降血压效果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马海乐 吴琼英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234-237,共4页
对具有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的发酵乳(ACEI发酵乳)的热稳定性、耐碱性和抗肠道酶解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ACEI发酵乳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在20℃,pH≤11.0的情况下,发酵乳对ACE的抑制活性基本保持稳定;ACEI发酵乳具有抗肠道酶解... 对具有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的发酵乳(ACEI发酵乳)的热稳定性、耐碱性和抗肠道酶解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ACEI发酵乳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在20℃,pH≤11.0的情况下,发酵乳对ACE的抑制活性基本保持稳定;ACEI发酵乳具有抗肠道酶解能力。以10ml/kgbw发酵乳一次性灌胃原发性高血压大鼠,大鼠动脉血压变化最大值为:-29±14.75mmHg,证实所制得的发酵乳具有明显的降血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乳 稳定性 降血压效果 原发性高血压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食品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的成绩、困惑与对策探索 被引量:11
16
作者 马海乐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6-18,20,共4页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食品工业总产值一直居国民经济总量之首。对于我国这样一个用世界7%的耕地养活世界1/5人口的大国,面对工业社会迅速发展,环境污染与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这样一个特殊...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食品工业总产值一直居国民经济总量之首。对于我国这样一个用世界7%的耕地养活世界1/5人口的大国,面对工业社会迅速发展,环境污染与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这样一个特殊发展阶段,食品工业的健康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专业高级人才培养在食品工业的发展中担负着重要的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科学 人才培养 工程学科 成绩 国民经济 食品工业 食品安全问题 工业总产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食品与仿生 被引量:3
17
作者 马海乐 杨巧绒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23-26,共4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传统食品加工的概念已愈来愈难以满足食品工业发展的需要.为此,以不同科学和技术的相互启迪与渗透为基础,提出了大食品的概念,大食品概念的产生将会给食品工程中的仿生技术赋以更深的内涵.
关键词 食品 仿生 食品工程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多学科交叉提高食品学科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17
18
作者 马海乐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13-215,共3页
发挥多学科交叉优势进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得到国内外高等教育的高度重视。针对目前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重视知识传授、忽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不足,根据食品学科人才培养及食品科学技术研究面临的挑战,通过与工程学和物理学... 发挥多学科交叉优势进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得到国内外高等教育的高度重视。针对目前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重视知识传授、忽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不足,根据食品学科人才培养及食品科学技术研究面临的挑战,通过与工程学和物理学的交叉,阐述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介绍食品学科在利用多学科交叉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些研究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科学与工程 学科交叉 创新能力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萃取技术及其在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中应用的最新进展 被引量:12
19
作者 马海乐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2001年第2期1-5,共5页
本文较为系统地介绍了超临界流体萃取的特点、系统构成、设备研制概况 ,以及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在生物资源有效成份分离中的应用 ;归纳了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一些新进展 ,包括 :溶媒的改变、超临界CO2萃取和其他分离操作的联用技术。联... 本文较为系统地介绍了超临界流体萃取的特点、系统构成、设备研制概况 ,以及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在生物资源有效成份分离中的应用 ;归纳了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一些新进展 ,包括 :溶媒的改变、超临界CO2萃取和其他分离操作的联用技术。联用技术使得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更能发挥了其独有的优势 ,这些联用技术包括 :尿素包接预浓缩、吸附技术、溶剂萃取、离子交换技术、浓缩技术、离心技术、超滤技术、膜过滤等技术与超临界CO2萃取技术的联用。文章对超临界C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萃取 生物资源 开发利用 发展前景 绿色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形理论在食品科学与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马海乐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8-11,共4页
分形理论的引入给解决和解释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出现的一些复杂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综合评述了分形理论在食用和药用植物的选用、凝聚、结晶及过滤等单元操作、农产品分级及其它相关领域中的应用成果。
关键词 分形 食品科学 食品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