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水介质中高活性镁合金负极的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32
1
作者 马正青 黎文献 +5 位作者 余琨 王日初 梁英 曹军纪 尹宁 李学海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6-18,共3页
研制了一种新型镁合金负极材料 ;用电化学方法测定了镁合金负极在人造海水介质中的电化学性能 ,用浸泡法测定了材料在人造海水介质中的自腐蚀速度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镁合金腐蚀后的表面形貌 ,并与AP65合金和纯镁进行了比较。结果... 研制了一种新型镁合金负极材料 ;用电化学方法测定了镁合金负极在人造海水介质中的电化学性能 ,用浸泡法测定了材料在人造海水介质中的自腐蚀速度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镁合金腐蚀后的表面形貌 ,并与AP65合金和纯镁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新研制的镁合金在人造海水介质中的开路电位增加 ,自腐蚀速度降低 ,稳定工作电位提高 ,电极表面腐蚀均匀 ,可开发用于高电性能电池的负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池 海水介质 高活性 镁合金 负极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铝合金阳极电化学性能与组织研究 被引量:29
2
作者 马正青 黎文献 +1 位作者 肖丁德 余琨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0-12,共3页
研制了两种新型铝合金阳极材料 ;用恒电流方法和动电位方法测定了铝合金阳极在碱性氯化钠 (2 5 %KOH + 3.5 %NaCl)介质中的电化学性能 ;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新型铝合金的微观组织和阳极溶解后的表面腐蚀状态。结果表明 ... 研制了两种新型铝合金阳极材料 ;用恒电流方法和动电位方法测定了铝合金阳极在碱性氯化钠 (2 5 %KOH + 3.5 %NaCl)介质中的电化学性能 ;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新型铝合金的微观组织和阳极溶解后的表面腐蚀状态。结果表明 :固溶于铝基体的微量合金化元素Ga、In及其适量均匀分布的第二相 ,可以破坏铝氧化膜的致密结构 ,促使铝基体的正常溶解 ,减少铝阳极极化 ,使铝合金阳极的稳定电极电位变得更负 ;加入能改变铝基体中杂质的存在状态和降低杂质含量的合金化元素Mg等 ,可以改善铝阳极的腐蚀均匀性 ,降低自腐蚀速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电化学性能 研究 阳极材料 微观组织 恒电流方法 动电位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沉积铁镍铬合金工艺参数对镀层铬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马正青 黎文献 +4 位作者 肖于德 谭敦强 周世光 吴文健 周家茵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8-9,共2页
给出了电沉积铁镍铬合金镀层的镀液配方和操作条件 ;着重研究了配合剂浓度、电流密度、三价铬离子浓度、温度和酸度对镀层Cr含量的影响 ;通过优化工艺参数 ,得到了铬含量 15%~ 4 0 %的合金镀层。
关键词 电沉积 工艺参数 镀层 铬含量 铁镍铬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铝合金微观组织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马正青 黎文献 +1 位作者 谭敦强 肖于德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2001年第6期48-50,共3页
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新型铝合金的微观组织和表面形貌 ,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用排水法收集氢气 。
关键词 铝合金 微观组织 电化学性能 金相显微镜 腐蚀速率 电化学方法 扫描电子显微镜 新型 氢气 表面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固速度对镁合金阳极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马正青 左列 曾苏民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9-11,共3页
以Mg-Hg-X合金为研究对象,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化学测试仪等研究了不同铸造凝固速度对镁合金阳极经混合酸侵蚀后显微组织、电化学性能和腐蚀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Mg-Hg-X合金中Mg、Hg形成的第二相化合物组成随合金铸造... 以Mg-Hg-X合金为研究对象,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化学测试仪等研究了不同铸造凝固速度对镁合金阳极经混合酸侵蚀后显微组织、电化学性能和腐蚀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Mg-Hg-X合金中Mg、Hg形成的第二相化合物组成随合金铸造凝固速度变化而改变,缓慢凝固主要形成Mg3Hg相,快速凝固主要形成Mg2Hg相;同时随铸造凝固速度加快,Mg-Hg-X合金材料腐蚀速率有所降低,电极电位正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阳极 铸造凝固速度 腐蚀 组织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O_2·Al_2O_3陶瓷涂层耐蚀性能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马正青 黎文献 +1 位作者 谭敦强 肖于德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14-15,共2页
用溶胶 凝胶 (sol gel)法在不锈钢表面制备xZrO2 ·yAl2 O3陶瓷涂层。用X射线衍射 (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分析了涂层组成与结构 ;用金相显微镜观测了涂层的孔隙率 ;用浸泡法和高温抗氧化性试验研究了涂层的耐腐蚀性能。结果... 用溶胶 凝胶 (sol gel)法在不锈钢表面制备xZrO2 ·yAl2 O3陶瓷涂层。用X射线衍射 (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分析了涂层组成与结构 ;用金相显微镜观测了涂层的孔隙率 ;用浸泡法和高温抗氧化性试验研究了涂层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 :xZrO2 ·yAl2 O3涂层随二组分含量的趋近 ,结构从晶态转变成微晶与玻璃态混合组成 ,直至完全的玻璃化 ,涂层致密度提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蚀性 陶瓷涂层 ZrO2.Al2O3 溶胶-凝胶法 氧化锆 氧化铝 复合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SiC复合材料表面抗氧化涂层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被引量:2
7
作者 马正青 曾波伟 《矿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1-124,共4页
为了提高航空发动机用C/SiC复合材料抗氧化性能,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Ba_(0.25)Sr_(0.75)Al_2Si_2O_8粉末,利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在C/SiC复合材料表面制备了Si/莫来石/Ba_(0.25)Sr_(0.75)Al_2Si_2O_8复合涂层;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 为了提高航空发动机用C/SiC复合材料抗氧化性能,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Ba_(0.25)Sr_(0.75)Al_2Si_2O_8粉末,利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在C/SiC复合材料表面制备了Si/莫来石/Ba_(0.25)Sr_(0.75)Al_2Si_2O_8复合涂层;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等测试手段分析涂层的物相组成和涂层表面及截面的微观形貌;测试了涂层在1 000℃大气条件下的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1 000℃下氧化5 h,无涂层C/SiC复合材料基体失重率为30.8%,具有Si/莫来石/Ba_(0.25)Sr_(0.75)Al_2Si_2O_8复合涂层的C/SiC复合材料基体失重率为16.0%,表明Si/莫来石/Ba_(0.25)Sr_(0.75)Al_2Si_2O_8复合涂层能有效提高C/SiC复合材料的高温抗氧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IC 复合材料 复合涂层 等离子喷涂技术 抗氧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铝合金微观组织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8
作者 马正青 黎文献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2002年第6期48-50,共3页
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新型铝合金的微观组织和表面形貌,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用排水法收集氢气,评价了新型铝合金自腐蚀速率。
关键词 铝合金 微观组织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n掺杂二氧化锰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 被引量:28
9
作者 庞旭 马正青 左列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433-2437,共5页
用化学液相法制备了超级电容器用的Sn掺杂二氧化锰电极材料.采用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和X射线衍射(XRD)光谱对电极材料的形貌和物相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得样品由直径约10nm,长约100nm的棒状物粘结成200-500nm的球状物,晶型为δ-M... 用化学液相法制备了超级电容器用的Sn掺杂二氧化锰电极材料.采用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和X射线衍射(XRD)光谱对电极材料的形貌和物相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得样品由直径约10nm,长约100nm的棒状物粘结成200-500nm的球状物,晶型为δ-MnO2.循环伏安、电化学交流阻抗和恒流充放电测试表明,化学掺杂的比例对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当Mn∶Sn的摩尔比为50∶1时,电极材料的比电容达到293F·g-1,比未掺杂的提高了64.6%.600次充放电循环后,比电容稳定在275F·g-1,表现出良好的容量保持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电容器 二氧化锰 掺杂 二氧化锡 电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压加工对喷射沉积Al-8.5Fe-1.3V-1.7Si合金挤压管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肖于德 吴永玉 +2 位作者 黎文献 马正青 王日初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58-363,共6页
采用喷射沉积-热挤压工艺制备快速凝固Al8.5Fe1.3V1.7Si耐热合金管材,并通过强力热反旋压工艺将这些挤压管进行多道次减薄,制备薄壁管;利用金相显微组织观察、透射电镜分析、扫描电镜分析和力学拉伸试验等手段,研究强力热反旋压工艺对... 采用喷射沉积-热挤压工艺制备快速凝固Al8.5Fe1.3V1.7Si耐热合金管材,并通过强力热反旋压工艺将这些挤压管进行多道次减薄,制备薄壁管;利用金相显微组织观察、透射电镜分析、扫描电镜分析和力学拉伸试验等手段,研究强力热反旋压工艺对喷射沉积Al8.5Fe1.3V1.7Si合金挤压管材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喷射沉积Al8.5Fe1.3V1.7Si挤压管的显微组织呈纤维条带状,不同条带中Al12(Fe,V)3Si(体心立方,a≈1.260nm)颗粒大小和分布形貌不同,甚至出现θAl13Fe4(底心单斜,a=1.543nm,b=0.812nm,c=1.254nm,β=107.43°)和Al8Fe2Si(六方,a=1.270nm,c=2.620nm)粗块状相;条带间残留着未充分破碎的氧化物和原始粉末界面;在强力旋压过程中,条带状组织发生畸变,氧化膜破碎,并重新分布,弱结合的残留原始粉末界面减少或消失,显微组织趋于连续、均匀;与其他挤压管材相比,喷射沉积Al8.5Fe1.3V1.7Si合金旋压管材,力学性能明显提高,材料各向异性有所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射沉积 耐热铝合金 强力旋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凝固Al-Ni-Cu-Nd金属玻璃的晶化行为及Al基纳米晶/非晶复合材料的结构特征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肖于德 黎文献 马正青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9-44,共6页
采用熔体旋甩法制备了快速凝固Al87Ni7Cu3Nd3金属玻璃薄带,并以连续加热和等温加热两种模式对非晶态薄带进行退火处理。采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X 射线衍射分析和高分辨率电镜分析等手段研究了非晶态薄带的晶化过程,对非晶态和退火态薄... 采用熔体旋甩法制备了快速凝固Al87Ni7Cu3Nd3金属玻璃薄带,并以连续加热和等温加热两种模式对非晶态薄带进行退火处理。采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X 射线衍射分析和高分辨率电镜分析等手段研究了非晶态薄带的晶化过程,对非晶态和退火态薄带的微观结构进行了细致检测,研究重点放在形成α Al纳米晶体颗粒的初始晶化行为,以便了解Al基纳米晶/非晶复合材料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快速凝固Al87Ni7Cu3Nd3合金薄带为单一的非晶态结构。非晶态薄带的晶化过程包括两个主要转变:α Al晶体从非晶基体中析出的初始晶化以及有Al3Ni,Al11Nd3和Al8Cu3Nd形成的第二次晶化过程。初始晶化的速率控制过程可能是铝自扩散,而第二次晶化过程则受控于溶质原子Ni,Nd和Cu的扩散。90~160℃等温退火薄带由α Al晶体相加残余非晶相的两相组织构成,随着等温温度的提高,初始晶化过程速率增大,而随着退火时间的延长,α Al晶体相的相对含量增大。110℃等温热暴露130min退火薄带的显微组织可以描述为,在非晶基体上均匀弥散分布着体积分数约20%的α Al晶体纳米(10nm)颗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凝固 Al-Ni-Cu-Nd金属玻璃 晶化行为 Al基纳米晶/非晶复合材料 结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Er对FVS0812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肖于德 黎文献 +1 位作者 李松瑞 马正青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461-464,共4页
为欲充分发挥AlFeVSi系耐热铝合金应用潜力,进一步提高合金的综合性能,本文采用金相、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和力学性能等测试手段研究了稀土元素Er对FVS0812合金的显微组织、力学性能以及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FVS0812合金中加入少量E... 为欲充分发挥AlFeVSi系耐热铝合金应用潜力,进一步提高合金的综合性能,本文采用金相、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和力学性能等测试手段研究了稀土元素Er对FVS0812合金的显微组织、力学性能以及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FVS0812合金中加入少量Er可以保持合金良好的高温强度,明显改善合金塑性,而且降低了主要强化相A1_(12)(Fe,V)_3Si硅化物的粗化率,提高合金的高温稳定性;但是稀土Er也促使了δ(AlFeVSiEr)相的形成,因而不利于进一步改善合金韧性。为此,防止有害相形成,加入适当稀土元素合金化,将成为改善AlFeVsi耐热铝合金性能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稀土元素 快速凝固 合金组织 合金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元素对快凝 AlFeVSi 合金性能和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肖于德 黎文献 +1 位作者 李松瑞 马正青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71-475,共5页
采用力学拉伸试验、透射电镜、扫描电镜等测试手段研究了稀土元素Er,Y,Ce对FVS0812合金挤压棒材的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的影响,并通过考察稀土元素与合金组成元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强度,定性地分析了稀土元素在快凝AlFe... 采用力学拉伸试验、透射电镜、扫描电镜等测试手段研究了稀土元素Er,Y,Ce对FVS0812合金挤压棒材的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的影响,并通过考察稀土元素与合金组成元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强度,定性地分析了稀土元素在快凝AlFeVSi合金中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Er促使粗大块状δ相的形成,加Y则有较粗大的类球形第2相Al20(V,Fe)2Y的析出,而Ce没有生成其它相,但是明显细化了Al12(Fe,V)3Si硅化物质点,因此,采用Ce合金化可以改善合金显微组织,明显改善快凝AlFeVSi合金力学性能.稀土元素对快凝AlFeVSi合金组织性能以及第2相稳定性的影响主要与稀土元素晶体结构、原子半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凝固 耐热铝合金 稀土元素 性能 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CuMgFeNiSc(Zr)系铝合金再结晶过程与退火行为的研究
14
作者 肖于德 黄龙坚 +6 位作者 黎文献 李松瑞 马正青 熊建民 朱焱 欧阳立斌 周国汉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1999年第1期51-55,共5页
在2618铝合金的基础上,添加SC、Zr,降低Cu量,配制实验合金,采用金相、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硬度测量等手段,研究了实验合金冷轧板材经不同温度退火组织性能的变化,探讨了Sc对实验合金再结晶过程与退火行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 在2618铝合金的基础上,添加SC、Zr,降低Cu量,配制实验合金,采用金相、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硬度测量等手段,研究了实验合金冷轧板材经不同温度退火组织性能的变化,探讨了Sc对实验合金再结晶过程与退火行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Al3(Sc,Zr)质点钉扎位借,稳定亚结构,迟滞以亚品聚合与长大为主的再结晶形核,同时也阻碍晶粒长大,因此,2618铝合金中添加Sc、Zr合金化可以提高再结晶温度;并细化再结晶组织.但Sc.Zr不宜过量,否则不利于稳定未再结晶组织;降低Cu量,虽然合金硬度下降,但是可能防止W相生成,要增添Sc、Zr含量,进一步推迟再结晶过程,提高再结晶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CuMgFeNiSc 铝合金 再结晶过程 退火行为 温度 AlCuMgFeNiZ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的研究
15
作者 黎文献 余琨 +2 位作者 谭敦强 马正青 陈鼎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64-67,共4页
以Tb Dy Fe合金系为主 ,对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的基本性能作了简要的介绍 ,并与其他磁、电致伸缩材料进行了对比。重点介绍了影响该系合金性能的主要因素和该类合金的制备方法 ,并叙述了超磁致伸缩材料研究的最新进展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超磁致伸缩材料 稀土 Td-Dy-Fe合金 制备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凝固AlFeX耐热铝合金喷射沉积坯锻造成型工艺试验研究
16
作者 肖于德 谭敦强 +2 位作者 黎文献 马正青 王日初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19-523,共5页
喷射沉积A lFeVS i合金锭坯需要采用高温(450℃)锻压来实现致密化.通过沿不同取向锻压试验了解了喷射沉积坯及其压实坯的变形能力和锻造损伤情况,采用钢包套锻造工艺制备了完全致密化的喷射沉积A l-9.20Fe-1.37V-2.30S i合金锻件.通过... 喷射沉积A lFeVS i合金锭坯需要采用高温(450℃)锻压来实现致密化.通过沿不同取向锻压试验了解了喷射沉积坯及其压实坯的变形能力和锻造损伤情况,采用钢包套锻造工艺制备了完全致密化的喷射沉积A l-9.20Fe-1.37V-2.30S i合金锻件.通过金相、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力学性能检测等研究手段研究了锻造变形对喷射沉积A lFeVS i合金锻坯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喷射沉积A lFeVS i合金坯可以通过锻压变形实现致密化,达到冶金结合状态.喷射沉积A lFeVS i合金压实坯锻造道次压下率可以确定为20-40%,锻造加载方向最好是垂直于喷射沉积原坯沉积面,且需增加可塑性包套来限制侧表面的自由变形.采用钢包套自由锻造工艺可以在累积78%的压缩变形率条件下制备具有良好组织性能的锻造制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射沉积 耐热铝合金 锻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射沉积AlFeVSi合金热暴露过程中相转变与沉积态组织特点
17
作者 肖于德 钟掘 +1 位作者 黎文献 马正青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95-801,共7页
采用喷射沉积工艺制备快速凝固AlFeVSi合金薄片和沉积管坯,通过示差热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金相显微组织观察、透射电镜组织观察、硬度测试等检测手段,研究了喷射沉积AlFeVSi合金快凝薄片在高温热暴露过程中的相变和组织演变规律,并分... 采用喷射沉积工艺制备快速凝固AlFeVSi合金薄片和沉积管坯,通过示差热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金相显微组织观察、透射电镜组织观察、硬度测试等检测手段,研究了喷射沉积AlFeVSi合金快凝薄片在高温热暴露过程中的相变和组织演变规律,并分析了喷射沉积AlFeVSi合金坯组织特点。结果表明,喷射沉积AlFeVSi快凝薄片基本上为呈微胞状的过饱和α-Al固溶体。加热温度低于500℃时,在高温热暴露过程中微胞状结构发生分解,α-Al过饱和固溶体脱溶,形成α-Al+Al12(Fe,V)3Si(bcc,a≈1.260 nm)弥散颗粒的分解产物,当温度高于500℃时,Al12(Fe,V)3Si颗粒粗化聚集,并以独立形核长大的方式生成θ-Al13Fe4块状相。随着热暴露温度升高,喷射沉积AlFeVSi合金薄片的硬度呈下降趋势。喷射沉积AlFeVSi坯主要由α-Al固溶体和Al12(Fe,V)3Si颗粒组成,但也存在少量含粗大片状或块状相的非快速凝固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射沉积 快速凝固 铝合金 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凝固AlNiCuNd金属玻璃在纳米尺度上的初始晶化行为 被引量:5
18
作者 胡杰 肖于德 +1 位作者 黎文献 马正青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25-930,共6页
采用熔体旋甩法制备了快速凝固Al87Ni7Cu3Nd3金属玻璃,并以等温加热和非等温加热模式处理试样。采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配有选区电子衍射的高分辨电镜分析等测试手段,研究了富Al非晶合金的晶化过程及其部分晶化的微观结... 采用熔体旋甩法制备了快速凝固Al87Ni7Cu3Nd3金属玻璃,并以等温加热和非等温加热模式处理试样。采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配有选区电子衍射的高分辨电镜分析等测试手段,研究了富Al非晶合金的晶化过程及其部分晶化的微观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快淬态薄带在微观下完全呈非晶态且分布均匀,但也包含高密度的淬态丛聚或晶籽;快速凝固Al87Ni7Cu3Nd3合金薄带在初始晶化期间从非晶基体中析出的主要是α Al纳米晶体颗粒。基于初始晶化的部分退火薄带显微组织特征可以描述为:大量的α Al晶体纳米颗粒均匀弥散分布在残余非晶基体中,α Al晶体颗粒大多处于相互独立的状态,且呈随机自由取向,但当加热温度太高时,可能会有少量Al3Ni细小颗粒出现;α Al晶体从非晶中析出是一个包括形核长大的完整过程,在初始晶化初期,α Al晶体颗粒以极高的速率析出,由于溶质(Ni和Nd等)浓度扩散场所引起的软钉扎作用,α Al晶体颗粒生长受阻,甚至在后期残留非晶相出现稳定化,初始晶化变得困难;在初始晶化过程中,阻碍α Al晶体生长的主导动力学机制是软钉扎,而不是几何钉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凝固 富Al非晶合金 晶化 纳米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金元素Nd对AZ系镁合金牺牲阳极材料耐腐蚀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罗双 马正青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2-14,19,共4页
目前,关于稀土元素Nd对镁合金阳极耐腐蚀性和电化学性能影响的报道较少。向AZ31和AZ63镁合金中加入稀土元素Nd,测试了AZ31和AZ63镁合金加入Nd元素前后在3.5%NaCl溶液中的静态析氢腐蚀速率、失重腐蚀速率、极化曲线和电流效率,观察了镁... 目前,关于稀土元素Nd对镁合金阳极耐腐蚀性和电化学性能影响的报道较少。向AZ31和AZ63镁合金中加入稀土元素Nd,测试了AZ31和AZ63镁合金加入Nd元素前后在3.5%NaCl溶液中的静态析氢腐蚀速率、失重腐蚀速率、极化曲线和电流效率,观察了镁合金试样的显微组织与腐蚀形貌;研究了合金元素Nd对AZ31、AZ63镁合金牺牲阳极的耐腐蚀与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元素Nd的加入能使AZ31、AZ63镁合金晶粒细化、组织均匀,自腐蚀速率降低、电流效率提高;加入Nd元素后,AZ31,AZ63镁合金的阳极极化没有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阳极 电位 腐蚀 电流效率 阳极极化 稀土元素N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