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承中的背离与融合——退溪诗与天人合一思想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马正应 陈炎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0-124,共5页
退溪诗论以其性情论为哲学基础,诗歌作用于性情,使人心于动静之际,窥天理之流行,契天人合一之境。其诗歌实践既有"文以载道"的儒家传统,表现为理学家对理、对天德彝伦的本原性质的思索,美的形式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循此进入... 退溪诗论以其性情论为哲学基础,诗歌作用于性情,使人心于动静之际,窥天理之流行,契天人合一之境。其诗歌实践既有"文以载道"的儒家传统,表现为理学家对理、对天德彝伦的本原性质的思索,美的形式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循此进入道德审美境界;又暗合于道家崇尚自然的文艺思想,表现为道家对自然的亲近之情,景与意会,获得自由赏适的、感性的人生乐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溪诗 性情 天人合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大情感范畴的历史发展与逻辑关系 被引量:4
2
作者 陈炎 马正应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11,共10页
迄今为止,人类艺术活动中的情感范畴主要有"优美"与"壮美"、"滑稽"与"崇高"、"荒诞"与"丑陋"等六种,它们的出现既有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又有逻辑演进的规律性。古代人的情... 迄今为止,人类艺术活动中的情感范畴主要有"优美"与"壮美"、"滑稽"与"崇高"、"荒诞"与"丑陋"等六种,它们的出现既有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又有逻辑演进的规律性。古代人的情感范畴主要有以和谐为基础的"优美"和"壮美";现代人在情感范畴中增添了以对立冲突为基础的"滑稽"与"崇高";而进入后现代以来,人类的情感范畴中又出现了以反和谐为基础的"荒诞"与"丑陋"。"优美"与"壮美"都以和谐为基本特征,但"优美"更偏于感性,"壮美"更偏于理性。前者隐含着感性的愉悦,并提供了向"滑稽"过渡的可能性;后者隐含着伦理的诉求,并提供了向"崇高"过渡的可能性。"滑稽"与"崇高"都以对立冲突为基础,但"滑稽"是否定式的,而"崇高"是肯定式的。"滑稽"中原来就有"荒诞"的成份,"崇高"中原本就有"丑陋"的内容,只是这两种因素在后现代得到了进一步的放大,并由量变导致质变。"滑稽"是主观的目的性暂时背离了客观的规律性,"崇高"是客观的现实性暂时压倒了主观的目的性。而作为"滑稽"和"崇高"的极端性发展,"荒诞"是主观的目的性彻底背离了客观的规律性,"丑陋"是客观的现实性完全压倒了主观的目的性。需要指出的是,从古代、现代,到后现代,人类六大情感范畴的出现不是相互更替的,而是彼此累加的。这显示出人类审美能力的不断增加,人类情感活动的逐渐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美 滑稽 崇高 荒诞 丑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