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基化试剂对螺旋霉素发酵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罗俊 高淑红 +4 位作者 陈长华 叶蕊芳 武培 赖珅 马朝安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1年第5期46-50,共5页
研究了在发酵过程中添加氯化胆碱对发酵产螺旋霉素及组分的影响。采用单因子实验设计法,以效价和杂质组分为指标,优化氯化胆碱的添加条件。结果表明,氯化胆碱的最优添加时间为120 h、最优添加浓度为0.66 g.L-1,在此条件下发酵效价提高约... 研究了在发酵过程中添加氯化胆碱对发酵产螺旋霉素及组分的影响。采用单因子实验设计法,以效价和杂质组分为指标,优化氯化胆碱的添加条件。结果表明,氯化胆碱的最优添加时间为120 h、最优添加浓度为0.66 g.L-1,在此条件下发酵效价提高约15%,各主要杂质组分的含量均降低,其中杂质UNK4的含量变化最显著,而有效组分的含量相应有所提升。中间代谢物测定结果显示,氯化胆碱的添加增加了乙酸等前体物质的浓度,有助于增大TCA循环通量,促进螺旋霉素的合成。15 L罐放大结果表明,该工艺有工业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霉素 甲基化 氯化胆碱 有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Triton-X100及氯化胆碱对红霉素组分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丁盼盼 高淑红 +3 位作者 陈长华 叶蕊芳 武培 马朝安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99-400,I0001-I0003,共5页
以红霉素生产菌红色链霉菌HD为研究对象,根据红霉素生物合成机理,以促进羟基化和甲基化为主要手段,在利用摇瓶生产红霉素的过程中,96h添加Triton-X100,可使最终发酵液的EMB组分百分含量降低7.1%,但EMC与对照相比增加。120h添加甲基化试... 以红霉素生产菌红色链霉菌HD为研究对象,根据红霉素生物合成机理,以促进羟基化和甲基化为主要手段,在利用摇瓶生产红霉素的过程中,96h添加Triton-X100,可使最终发酵液的EMB组分百分含量降低7.1%,但EMC与对照相比增加。120h添加甲基化试剂氯化胆碱0.8g/l,可使最终发酵液的EMC组分百分含量降低6.4%,但EMB有所积累。继而添加Triton-X100的同时加入甲基化试剂氯化胆碱,发现EMB、EMC分别降低6.4%、8.9%,红霉素有效组分EMA比对照提高1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霉素 曲拉通-X100 氯化胆碱 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基亚砜对红霉素合成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丁盼盼 高淑红 +3 位作者 陈长华 叶蕊芳 武培 马朝安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0年第6期69-72,共4页
分别研究了摇瓶和发酵罐中二甲基亚砜对红霉素合成的影响。通过摇瓶实验确定了适宜的二甲基亚砜体积分数和添加时间,并在15 L发酵罐中考察了二甲基亚砜对红霉素合成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红色糖多孢菌发酵48 h时,向发酵罐的培养基中... 分别研究了摇瓶和发酵罐中二甲基亚砜对红霉素合成的影响。通过摇瓶实验确定了适宜的二甲基亚砜体积分数和添加时间,并在15 L发酵罐中考察了二甲基亚砜对红霉素合成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红色糖多孢菌发酵48 h时,向发酵罐的培养基中流加体积分数为0.16%的二甲基亚砜,红霉素效价可达7961 U.mL-1,比对照提高11.6%;二甲基亚砜可以提高羟基化酶——P450单加氧酶的含量,从而提高红霉素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霉素 二甲基亚砜 生物合成 P450单加氧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可霉素工业生产发酵工艺优化 被引量:2
4
作者 谢婷 武培 +4 位作者 韩德全 马朝安 张增辉 李胜利 赵晓强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60-63,共4页
为了提高林可霉素工业生产发酵效价,该研究对林可霉素发酵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林可霉素最佳发酵条件为二级种子罐发酵培养基中淀粉和黄豆饼粉添加量分别为0.97%和1.43%、延长二级种子移种菌龄至48 h及四级发酵罐基础料计料体积为8... 为了提高林可霉素工业生产发酵效价,该研究对林可霉素发酵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林可霉素最佳发酵条件为二级种子罐发酵培养基中淀粉和黄豆饼粉添加量分别为0.97%和1.43%、延长二级种子移种菌龄至48 h及四级发酵罐基础料计料体积为8 m3。在此优化发酵工艺条件下,林可霉素发酵四级放罐效价高达7 505 U/m L,比原始工艺四级放罐效价提高了16%。初步优化了林可霉素工业生产发酵工艺,提高了林可霉素发酵效能和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肯链霉菌 林可霉素 工业生产 发酵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