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家山水库围封式旁引工程规划设计与稳定性优化研究
1
作者 马月伟 《红水河》 2025年第1期23-26,共4页
针对马家山水库库区存在的渗透变形、边坡稳定和邻谷渗漏等问题,提出由主坝、副坝、溢洪道、泵站和输水管线等组成的围封式旁引水库工程布置规划设计方案。坝型选择碾压均质土坝,并在坝坡及库岸边坡上铺设复合土工膜和现浇混凝土板。溢... 针对马家山水库库区存在的渗透变形、边坡稳定和邻谷渗漏等问题,提出由主坝、副坝、溢洪道、泵站和输水管线等组成的围封式旁引水库工程布置规划设计方案。坝型选择碾压均质土坝,并在坝坡及库岸边坡上铺设复合土工膜和现浇混凝土板。溢洪道采用底流消能设计,泵站设计采用6~10个月的充水方案,输水管线则通过隧洞铺设管道。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案有效增强了库区及两岸边坡的稳定性,优化了区域水资源的配置与高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封式旁引水库 工程规划设计 渗透变形 边坡稳定性 马家山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香格里拉旅游资源的价值探讨 被引量:3
2
作者 马月伟 赵永涛 +1 位作者 于慧 刘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8期12379-12381,共3页
简单介绍了大香格里拉的具体地理位置,对其旅游资源进行了分类,探讨了其旅游资源所蕴含的价值(旅游经济价值、生态价值、文化价值、科研价值),并对其旅游资源价值的实现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大香格里拉 旅游资源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自相关构建树木生长模型 被引量:10
3
作者 程希平 水崎大二郎 +3 位作者 王四海 吴利华 马月伟 巩合德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3-119,共7页
2004—2008年,在日本九州地区宫崎县田野天然次生林内设置的一块100m×100m固定标准地中,通过每木调查,测量了固定标准地内树木的种类、空间位置、生长等数据。为了便于理解,以固定标准地中优势树种蚊母树为主要研究对象,在考虑周... 2004—2008年,在日本九州地区宫崎县田野天然次生林内设置的一块100m×100m固定标准地中,通过每木调查,测量了固定标准地内树木的种类、空间位置、生长等数据。为了便于理解,以固定标准地中优势树种蚊母树为主要研究对象,在考虑周边所有树木的影响的同时,利用贝叶斯统计方法分析了空间自相关及树木间的对称竞争、非对称竞争对树木生长过程的影响,并比较了忽略空间自相关的情况。结果表明:在构建研究对象树种的生长模型时,树木个体间的竞争是不可缺少的参数,尤其是个体间的对称竞争。在利用空间自相关参数建模时,最终模型的决定系数R2=0.83;而忽略空间自相关参数的模型,其决定系数R2=0.74。通过其他主要树种的分析也表明了导入空间自相关参数的优越性,因此可以认为,考虑空间自相关的随机效应模型能更精确地预测树木的生长。本研究所采用的空间自相关模型不仅可以利用树木个体的分布信息推测其生态学特征,还为树木生长模拟提供了理论与方法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自相关 贝叶斯统计 个体间竞争 生长模型 天然次生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哀牢山多花山矾幼苗在森林及模拟森林光环境条件下的生长特征 被引量:3
4
作者 巩合德 燕腾 +2 位作者 彭一航 郑丽 马月伟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37-243,共7页
对云南省哀牢山常绿阔叶林优势树种多花山矾Symplocos ramosissima幼苗进行生境选择移栽研究,把多花山矾幼苗分别置于森林生境及人工遮阳生境中,测定其基径、株高、叶片数、比叶面积、根冠比、质量相对生长率、总生物量和存活率等生长参... 对云南省哀牢山常绿阔叶林优势树种多花山矾Symplocos ramosissima幼苗进行生境选择移栽研究,把多花山矾幼苗分别置于森林生境及人工遮阳生境中,测定其基径、株高、叶片数、比叶面积、根冠比、质量相对生长率、总生物量和存活率等生长参数,以掌握幼苗致死原因及更新特征,了解森林的演替动态。结果表明:多花山矾幼苗移栽到不同森林生境后,各生长参数均在林窗中心最大,林窗边缘次之,林冠下最小,比叶面积则相反。在人工遮阳生境中,多花山矾幼苗生长参数均随光照强度增加而增大,而比叶面积则随着光照强度增大而减小。在相近光照强度下,人工遮阳条件下多花山矾幼苗的各项生长参数均高于森林林窗生境,幼苗的生长比在自然森林生境中生长得更快。在1层(28.36%)和2层(8.10%)遮阳网条件下,多花山矾幼苗的生长参数在土壤含水量较高时最大,但在3层(2.37%)遮阳网条件下,在不同水分梯度处理中,多花山矾幼苗的生长参数没有规律。在1层遮阳网条件下,土壤含水量为20%(干旱胁迫)时,多花山矾幼苗的生长参数一般都较低。在一定光照强度范围内,多花山矾幼苗生长都随光照的增强逐渐加快,林窗中心对多花山矾幼苗生长最有利。土壤含水量也是影响幼苗生长的主要因素,干旱胁迫可以抑制幼苗的生长发育,较高的土壤含水量有利于幼苗的定居和生长,但在较低的光照条件下,幼苗生长对土壤水分梯度的响应不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学 遮阳试验 土壤水分 多花山矾 幼苗 生境 哀牢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区人口分布与环境要素关系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孙玉莲 赵永涛 +2 位作者 曹伟超 于慧 马月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11705-11707,11710,共4页
[目的]定量分析山区人口分布与环境要素的关系。[方法]以川滇黔接壤区作为研究区,将人口密度和居民点密度作为人口分布指标,分析山区人口分布与海拔高度、地形起伏度、土地利用、道路网以及河网等环境要素的定量关系。[结果]山区海拔高... [目的]定量分析山区人口分布与环境要素的关系。[方法]以川滇黔接壤区作为研究区,将人口密度和居民点密度作为人口分布指标,分析山区人口分布与海拔高度、地形起伏度、土地利用、道路网以及河网等环境要素的定量关系。[结果]山区海拔高度、地形起伏度与居民点密度和人口密度之间均呈明显的负相关,与人口密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31和-0.743;居民点密度随着距河流距离的增加而减小,而人口密度与河网密度之间相关性不明显;耕地和建设用地的居民点密度较高,人口密度与建设用地和耕地面积比例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95和0.726;距离道路越远,居民点密度越小,人口密度与路网密度呈明显的正相关,相关系数达0.823。[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开展该区人口数据空间化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分布 环境 定量分析 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颍河温室气体含量及沉积物对其贡献 被引量:2
6
作者 马培 王伟 +2 位作者 马月伟 李凤丽 马聪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68-73,共6页
通过现场采样及沉积柱的现场培养,研究了碳氮污染严重的沙颍河表层水体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浓度及沉积物对温室气体的贡献率。结果表明:沙颍河水体溶存CO2、CH4和N2O的浓度分别398.8~1 052.2、0.263 5~4.020 5、0.013 1~0.070 3μ... 通过现场采样及沉积柱的现场培养,研究了碳氮污染严重的沙颍河表层水体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浓度及沉积物对温室气体的贡献率。结果表明:沙颍河水体溶存CO2、CH4和N2O的浓度分别398.8~1 052.2、0.263 5~4.020 5、0.013 1~0.070 3μmol/L,在世界范围内,沙颍河CO2、N2O浓度处于中上等水平,CH4处于较高的浓度水平;昼夜变化显示,CO2昼间浓度显著低于夜间的,CH4和N2O昼夜浓度差异性不显著;CO2浓度受水体理化因子影响较小,CH4浓度主要受DO的影响,N2O浓度受DO和TN影响显著;沉积物对水体溶存CO2和N2O的贡献率分别为16.52%和9.40%,表明除沉积物外,沙颍河水体CO2和N2O还有其他重要来源,沉积物对水体溶存CH4的贡献率高达78.83%,是沙颍河溶存CH4的主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气体 沉积物 贡献率 沙颍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滹沱河山西段河道治导线规划设计研究
7
作者 马月伟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24年第6期65-67,共3页
在水利建设与河流生态保护领域,对河道进行科学合理的治导线规划已成为推动河道有效治理的关键手段之一。本次研究选取了具有典型特征的滹沱河山西段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流域内水利工程现状情况。通过水文计算方法,推算年径流的变化规律... 在水利建设与河流生态保护领域,对河道进行科学合理的治导线规划已成为推动河道有效治理的关键手段之一。本次研究选取了具有典型特征的滹沱河山西段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流域内水利工程现状情况。通过水文计算方法,推算年径流的变化规律及设计洪水的各项参数,以此为基础,对河道治导线规划进行了全面、系统且深入的研究。该研究成果的技术方法与实践经验可为国内其他同类河道治理项目提供极具价值的参考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滹沱河河道 治导线 规划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窗改造对马尾松人工林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党香宁 肖玖金 +3 位作者 韦晴雯 涂程伟 陈良华 马月伟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6-75,共10页
为了解油樟斑块改造后马尾松人工林土壤动物群落特征,设置7个不同面积大小的林窗并补植油樟,形成油樟斑块:G1(10 m×10 m)、G2(15 m×15 m)、G3(20 m×20 m)、G4(25 m×25 m)、G5(30 m×30 m)、G6(35 m×35 m)... 为了解油樟斑块改造后马尾松人工林土壤动物群落特征,设置7个不同面积大小的林窗并补植油樟,形成油樟斑块:G1(10 m×10 m)、G2(15 m×15 m)、G3(20 m×20 m)、G4(25 m×25 m)、G5(30 m×30 m)、G6(35 m×35 m)和G7(40 m×40 m)。采用干漏分离法对土壤动物进行分离,研究油樟斑块大小对土壤动物群落组成、个体密度与类群数、多样性和相似性等的影响。结果显示,试验共采集到4936只土壤动物,分属2门9纲22目。各斑块土壤动物的个体密度差异显著(F=2.694,P=0.012),类群数差异极显著(F=3.220,P=0.003),其个体平均密度排序为:G2>G4>G5>G1>CK>G3>G7>G6,类群数大小排序为:G4>G2>G1>G7>G3>G6>G5=CK。G4斑块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最高。除G5外其余油樟斑块土壤动物群落与CK样地相似性系数均在中等相似水平。综上认为,油樟斑块改造措施对土壤动物群落结构产生了一定影响。在进行马尾松人工林近自然经营过程中,中等偏小(225~625 m 2)的油樟斑块有利于土壤动物群落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人工林 油樟斑块 土壤动物 群落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窗改造对马尾松人工林土壤有效氮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韦晴雯 马月伟 +3 位作者 肖玖金 党香宁 张亚 涂程伟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4-131,共8页
为探寻适宜的林窗改造面积,提升马尾松人工林的土壤肥力与可持续经营能力,以马尾松人工林7个不同面积林窗和林下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土壤化学分析的方法,研究林窗边缘和林窗中央土壤团聚体(粒径<0.25 mm,0.25~1.00 mm,1.00~2.00 mm,&... 为探寻适宜的林窗改造面积,提升马尾松人工林的土壤肥力与可持续经营能力,以马尾松人工林7个不同面积林窗和林下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土壤化学分析的方法,研究林窗边缘和林窗中央土壤团聚体(粒径<0.25 mm,0.25~1.00 mm,1.00~2.00 mm,>2.00 mm)有效氮中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总体上,土壤铵态氮的含量高于硝态氮;林窗面积和粒径大小对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有显著影响,并且在大型林窗中表现更明显;林窗面积越大,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含量越高,且均高于对照;土壤硝态氮在中型林窗(G4,625 m^(2))中央和大型林窗(G7,1600 m^(2))边缘含量最高,并且更容易在微团聚体中富集;土壤铵态氮含量在各林窗中随粒径的增大而降低。林窗形成后,林窗中央的土壤酸性减弱,大粒径土壤团聚体比例增大。因此,林窗面积及其对土壤团聚体组成结构的改变是造成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改变的关键因素,大型林窗更有利于氮素的积累和土壤肥力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林窗 土壤团聚体 有效氮 铵态氮 硝态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PSIR-TOPSIS模型的石林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 被引量:6
10
作者 覃方铭 叶文 马月伟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6年第3期142-148,共7页
基于DPSIR模型建立由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五大子系统及26个指标构成的石林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极差变化法及变异系数法对指标数据进行处理,采用TOPSIS法展开综合评价,结果显示:2010-2014年石林旅游可持续发展水... 基于DPSIR模型建立由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五大子系统及26个指标构成的石林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极差变化法及变异系数法对指标数据进行处理,采用TOPSIS法展开综合评价,结果显示:2010-2014年石林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贴近度Ci值呈不断上升趋势,并于2014年达到最高值,但历年综合发展水平较低;五大子系统中,压力系统和影响系统贴近度Ci值偏低,旅游发展面临较大压力和不利影响。研究结果将对促进石林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林 DPSIR-TOPSIS模型 旅游可持续发展 评价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滹沱河流域山西段生态修复可行性措施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马月伟 谷俊武 《山西水利科技》 2016年第4期48-50,54,共4页
分析了滹沱河流域山西段生态环境现状存在主要问题,通过植被恢复和水土保持治理建设、优化水资源配置、河流水系综合整治、加强河源和泉源的保护、进行水污染防治等系列措施的论述,为滹沱河流域山西段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和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 滹沱河流域 山西段 生态修复 可行性措施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