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代谢组学研究XLS对白色念珠菌的代谢变化及抑菌机制
1
作者 代浩然 马晟利 +4 位作者 韩烨 葛文玉 孙膀 朱兆川 高艳宇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07-412,共6页
目的:血链球菌提取物XLS是从口腔血链球菌中提取的具有抑菌作用的胞内蛋白,本文通过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检测分析XLS作用于白色念珠菌所产生的代谢变化,并初步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1)非靶向代谢组样本制备:实验组:0.5 mg/mL XLS与白色... 目的:血链球菌提取物XLS是从口腔血链球菌中提取的具有抑菌作用的胞内蛋白,本文通过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检测分析XLS作用于白色念珠菌所产生的代谢变化,并初步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1)非靶向代谢组样本制备:实验组:0.5 mg/mL XLS与白色念珠菌共培养12 h对照组:单纯白色念珠菌培养12 h,每组6个生物学重复。(2)利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对两组样本进行代谢变化研究,运用多变量分析[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PCA)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和单变量分析(t检验)比较两组样本之间的差异。结果:PLS-DA和PC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样本差异性显著。本研究筛选出160个正离子差异代谢物,其中68个代谢物上调,92个代谢物下调;90个负离子差异代谢物,其中52个代谢物上调,38个代谢物下调。通过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发现,富集显著的通路主要包括抗坏血酸与醛酸代谢通路、氨基酸合成、嘌呤嘧啶代谢通路。此外,还发现了一些与氧化应激反应相关的代谢物,与对照组相比,其在实验组均表达上调。结论:(1)XLS对白色念珠菌的氨基酸代谢、脂质代谢、嘌呤嘧啶代谢等过程产生显著影响;(2)XLS可能通过引起白色念珠菌菌体的氧化应激反应导致白色念珠菌细胞的氧化损伤,从而抑制白色念珠菌的生长繁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LS 白色念珠菌 非靶向代谢组 差异代谢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校大学生口腔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21
2
作者 马晟利 李兵 +2 位作者 李海清 吕秋菊 代雪茹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92-894,共3页
目的:了解和掌握目前在校大学生的口腔卫生健康状况。方法:随机抽取哈尔滨理工大学19~21岁的648名大学生进行口腔卫生健康检查。结果:222人每天只在早晨刷1次牙,占总受检人数的34.26%、牙石指数为1的受检人数占总受检人数的62.96%、45... 目的:了解和掌握目前在校大学生的口腔卫生健康状况。方法:随机抽取哈尔滨理工大学19~21岁的648名大学生进行口腔卫生健康检查。结果:222人每天只在早晨刷1次牙,占总受检人数的34.26%、牙石指数为1的受检人数占总受检人数的62.96%、456名大学生患龋,患龋率为70.37%、龋面充填构成比为30.74%。结论:大学生的口腔健康意识和保健知识非常薄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口腔卫生 口腔保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链球菌细菌素对唾液生物膜中牙龈卟啉单胞菌和具核梭杆菌拮抗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马晟利 李旭明 +2 位作者 王琪波 李海清 李春梅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80-382,共3页
目的:提取血链球菌标准菌株(ATCC10556)细菌素,研究其对唾液生物膜中牙龈卟啉单胞菌和具核梭杆菌的拮抗作用。方法:通过超声破碎,高速离心,盐析等方法提取血链球菌细菌素;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血链球菌细菌素对浮游状态下牙龈卟啉单胞菌... 目的:提取血链球菌标准菌株(ATCC10556)细菌素,研究其对唾液生物膜中牙龈卟啉单胞菌和具核梭杆菌的拮抗作用。方法:通过超声破碎,高速离心,盐析等方法提取血链球菌细菌素;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血链球菌细菌素对浮游状态下牙龈卟啉单胞菌和具核梭杆菌的最小抑制浓度(MIC);在体外建立牙龈卟啉单胞菌和具核梭杆菌唾液生物膜模型,利用激光共聚焦扫描电镜观察该生物膜中细菌活性的变化。结果:血链球菌细菌素对浮游状态下的牙龈卟啉单胞菌和具核梭杆菌的MIC为0.5 g/L;使用血链球菌细菌素作用牙龈卟啉单胞菌和具核梭杆菌生物膜,活菌百分比显著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链球菌细菌素对浮游状态下和生物膜中的牙龈卟啉单胞菌和具核梭杆菌生长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链球菌 细菌素 拮抗 牙龈卟啉单胞菌 具核梭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链球菌细菌素对牙龈卟啉单胞菌生长曲线及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马晟利 董雪 +2 位作者 夏雪 葛文玉 赵英男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2期108-111,共4页
目的:研究血链球菌细菌素对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 P.g)生长曲线的影响。探讨血链球菌细菌素对牙龈卟啉单胞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影响。方法:通过低温高速离心,超声破碎等方法提取血链素,使血链素作用P.g,... 目的:研究血链球菌细菌素对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 P.g)生长曲线的影响。探讨血链球菌细菌素对牙龈卟啉单胞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影响。方法:通过低温高速离心,超声破碎等方法提取血链素,使血链素作用P.g,于37℃厌氧培养:采用微量液体对倍稀释法测定血链素对P.g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选用不同浓度的血链素作用P.g,分别于0、4、8、12、16、20、24、48h时测定各组细菌悬液在590nm波长处的A值,并绘制生长曲线。用Fluo-3/AM负载P.g细胞内钙离子,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Ca抖荧光强度变化。结果:血链素对P.g有显著抑制作用,其MIC为0.0625g/L。血链素作用后,P.g的生长曲线在8~16h发生显著改变,对数生长期被延迟了8h。血链素作用后,P.g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显著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链球菌细菌素对牙龈卟啉单胞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本实验范围内,随着血链素浓度的升高其抑制作用逐渐增强。血链球菌细菌素可导致牙龈卟啉单胞菌细胞膜钙离子通透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链球菌细菌素 牙龈卟啉单胞菌 细胞内钙离子浓度 生长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链球菌胞内蛋白与胞外蛋白对中间普氏菌与牙龈卟啉单胞菌生物膜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马晟利 王丹 闫闯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3期206-209,共4页
目的:提取血链球菌胞内蛋白与胞外蛋白,研究两者对中间普氏菌(P.i)与牙龈卟啉单胞菌(P.g)生物膜的作用。方法:通过低温超速离心,有机溶剂萃取法提取血链球菌胞外蛋白;通过超声破碎,硫酸铵盐析,SephadexG-25除盐及透析的方法提取血链球... 目的:提取血链球菌胞内蛋白与胞外蛋白,研究两者对中间普氏菌(P.i)与牙龈卟啉单胞菌(P.g)生物膜的作用。方法:通过低温超速离心,有机溶剂萃取法提取血链球菌胞外蛋白;通过超声破碎,硫酸铵盐析,SephadexG-25除盐及透析的方法提取血链球菌胞内蛋白。观察血链球菌胞内蛋白与胞外蛋白对P.i及P.g的作用。观察血链球菌胞内蛋白与胞外蛋白对P.i及P.g混合培养形成的生物膜作用。结果:血链球菌胞内蛋白对混合培养的P.i与P.g的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其最小抑菌浓度为0.125g/L;血链球菌胞外蛋白对P.i与P.g未见抑菌作用。P.i与P.g混合培养形成的生物膜在血链球菌胞内蛋白作用后,生物膜活性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但在血链球菌胞外蛋白作用后,生物膜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链球菌胞内蛋白对P.i和P.g及两者混合培养形成的生物膜具有明显抑制作用;而血链球菌胞外蛋白对P.i和P.g及两者混合培养形成的生物膜无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链球菌胞内蛋白 胞外蛋白 中间普氏菌 牙龈卟啉单胞菌 生物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链球菌细菌素对白色念珠菌生物膜抑制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马晟利 王琪波 李旭明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6-118,122,共4页
目的:提取血链球菌标准株ATCC10556的有效抗菌物质细菌素,进一步研究血链球菌细菌素对白色念珠菌生物膜的作用机理。方法:通过超声破碎、盐析、sephadex G-25过柱脱盐、透析、浓缩的方法分离血链球菌细菌素,使之作用于白色念珠菌生物膜... 目的:提取血链球菌标准株ATCC10556的有效抗菌物质细菌素,进一步研究血链球菌细菌素对白色念珠菌生物膜的作用机理。方法:通过超声破碎、盐析、sephadex G-25过柱脱盐、透析、浓缩的方法分离血链球菌细菌素,使之作用于白色念珠菌生物膜,并在2h、6h、12h、24h、48h、72h观察白色念珠菌生物膜厚度的变化。结果:24h内白色念珠菌生物膜厚度有明显改变,12h效果最为显著。结论:血链球菌细菌素对白色念株菌生物膜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链球菌 细菌素 白色念珠菌 生物膜 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链球菌细菌素对念珠菌菌体细胞膜通透性及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马晟利 赵英男 +2 位作者 夏雪 董雪 葛文玉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1期21-26,共6页
目的:探讨血链素的抑菌动力学特点;2)检测3种念珠菌菌体细胞内无机磷和大分子物质泄漏情况;3)观察血链素作用3种念珠菌后,菌体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采用液体培养抑菌法观察血链素分别对C.a、C.t及C.g的抑菌动力学特点;分别检测血... 目的:探讨血链素的抑菌动力学特点;2)检测3种念珠菌菌体细胞内无机磷和大分子物质泄漏情况;3)观察血链素作用3种念珠菌后,菌体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采用液体培养抑菌法观察血链素分别对C.a、C.t及C.g的抑菌动力学特点;分别检测血链素对C.a、C.t及C.g菌体细胞内磷外泄量及紫外吸收物质渗透率;利用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对血链素作用后的C.a、C.t及C.g菌体细胞超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血链素对C.a、C.t、C.g两两之间的抑菌动力学特点存在相似性,且血链素对3念珠菌的抑制作用均在24h达高峰。经血链素作用的C.a、C.t及C.g菌体细胞内无机磷及大分子物质发生泄漏。通过SEM观察:血链素对C.a、C.t及C.g作用24h时菌体细胞表面出现凹陷、缺损,菌体呈现不规则形态。通过TEM观察:血链素对C.a作用24h时,菌体细胞皱缩,细胞壁及细胞膜结构分界不清,细胞核消失,胞质不均匀;血链素对C.t作用24h时,菌体出现质壁分离,细胞质固缩,细胞壁及细胞膜连续性破坏或断裂,细胞核溶解;血链素对C.g作用24h时,菌体细胞膜及细胞壁呈现凹坑状缺损,胞核消失。结论:血链素对C.a、C.t及C.g具有相似的抑菌动力学特点。血链素可导致念珠菌菌体细胞膜通透性发生改变。血链素可导致念珠菌菌体细胞的超微结构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链球菌细菌素 念珠菌 抑菌动力学 细胞膜通透性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链球菌胞内蛋白及膜蛋白分别对热带念珠菌生物膜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马晟利 闫闯 王丹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2期106-109,共4页
目的:提取血链球菌标准株ATCC10556的胞内蛋白及膜蛋白,研究血链球菌胞内蛋白及血链球菌膜蛋白对热带念珠菌生物膜的生物学作用。方法:参照Fujimura[1]方法分离血链球菌胞内蛋白有效成分,使之作用于热带念珠菌生物膜,并以激光共聚焦显... 目的:提取血链球菌标准株ATCC10556的胞内蛋白及膜蛋白,研究血链球菌胞内蛋白及血链球菌膜蛋白对热带念珠菌生物膜的生物学作用。方法:参照Fujimura[1]方法分离血链球菌胞内蛋白有效成分,使之作用于热带念珠菌生物膜,并以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热带念珠菌生物膜厚度的变化。参照碳酸钠梯度离心法[2]提取膜蛋白,观察其对热带念珠菌及其生物膜是否具有抑制作用。结果:在胞内蛋白作用下,24h内热带念珠菌生物膜厚度明显变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并且12h效果最为显著(P<0.05)。膜蛋白作用下的热带念珠菌生物膜厚度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未见明显差异。结论:血链球菌胞内蛋白对热带念珠菌生物膜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血链球菌膜蛋白对热带念珠菌及其生物膜无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链球菌胞内蛋白 血链球菌膜蛋白 热带念珠菌 生物膜 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链球菌细菌素对牙龈卟啉单胞菌形貌及力学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马晟利 于舒扬 +3 位作者 陈春晓 张金超 宋昕蔓 韩烨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03-806,共4页
目的:研究血链球菌细菌素(简称血链素)对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形貌特征及力学性质的影响。方法:1)复苏、传代并鉴定血链球菌标准菌株ATCC10556、牙龈卟啉单胞菌标准菌株ATCC33277。2)将血链球菌低温高速离心、... 目的:研究血链球菌细菌素(简称血链素)对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形貌特征及力学性质的影响。方法:1)复苏、传代并鉴定血链球菌标准菌株ATCC10556、牙龈卟啉单胞菌标准菌株ATCC33277。2)将血链球菌低温高速离心、细胞破碎等方法提取血链素,使之作用于P.g,于37℃厌氧培养48h。3)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的接触模式,观察血链素作用前后P.g菌体的形貌变化。4)利用AFM测定血链素作用前后P.g的力-距离曲线,并计算黏附力及杨氏模量。结果:1)通过AFM的观察:P.g在血链素的作用下,菌体直径缩小、平均粗糙度及平均峰高度增加(P<0.05)。2)通过AFM的观察:血链素作用后,P.g的黏附力、杨氏模量显著降低(P<0.001)。正常P.g的黏附力平均值为(0.70±0.10)nN、杨氏模量平均值为(5.54±0.16)MPa;经血链素作用后P.g的黏附力平均值为(0.50±0.10)nN、杨氏模量平均值为(3.97±0.64)MPa。结论:1)血链素可引起牙龈卟啉单胞菌形貌特征发生改变。2)血链素可导致牙龈卟啉单胞菌的黏附力及杨氏模量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链球菌细菌素 牙龈卟啉单胞菌 原子力显微镜 形貌特征 力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链球菌细菌素对白色念珠菌及热带念珠菌菌体形态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马晟利 李慧 +3 位作者 佟忠山 赵英男 夏雪 董雪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1期24-28,共5页
目的:研究血链球菌细菌素对白色念珠菌(C.a)及热带念珠菌(C.t)的抑制作用及形态学影响。方法:通过低温高速离心,超声破碎等方法提取血链素,使血链素分别作用于单独及混合培养的C.a及C.t,于37℃下80r/min振荡培养。培养12h时,以平板菌落... 目的:研究血链球菌细菌素对白色念珠菌(C.a)及热带念珠菌(C.t)的抑制作用及形态学影响。方法:通过低温高速离心,超声破碎等方法提取血链素,使血链素分别作用于单独及混合培养的C.a及C.t,于37℃下80r/min振荡培养。培养12h时,以平板菌落计数法测定不同浓度血链素的抑菌活性;每2h测1次各组菌悬液的A值,并绘制生长曲线,观察血链素对C.a及C.t生长曲线的影响。在血链素对C.a及C.t的作用过程中,利用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镜对菌体形态进行观察。结果:单独及混合培养的C.a及C.t在1g/L血链素作用后菌落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链素作用后,C.a及C.t的生长曲线在6~14h发生显著改变,对数生长期被推迟8h。血链素作用后,C.a及C.t的孢子及菌丝表面出现"盘状凹陷"形态。结论:血链素对单独及混合培养的C.a及C.t具有显著抑制作用。血链素使C.a及C.t的对数生长期推迟。血链素可导致念珠菌C.a及C.t的菌体形态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链球菌细菌素 白色念珠菌 热带念珠菌 菌体形态 生长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链球菌细菌素对念珠菌细胞表面疏水性和细胞膜钙离子通透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马晟利 夏雪 +2 位作者 董雪 葛文玉 赵英男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4期321-325,共5页
目的:研究血链球菌细菌素对单独及混合培养的白色念珠菌(C.a)及热带念珠菌(C.t)细胞表面疏水性的影响。研究血链球菌细菌素对单独及混合培养的白色念珠菌(C.a)及热带念珠菌(C.t)细胞膜钙离子通透性的影响。方法:复苏并传代血链球菌标准... 目的:研究血链球菌细菌素对单独及混合培养的白色念珠菌(C.a)及热带念珠菌(C.t)细胞表面疏水性的影响。研究血链球菌细菌素对单独及混合培养的白色念珠菌(C.a)及热带念珠菌(C.t)细胞膜钙离子通透性的影响。方法:复苏并传代血链球菌标准株ATCC10556,通过低温高速离心,细胞破碎等方法提取血链素,使其作用于1×106 cfu/mL单独及混合培养的C.a及C.t,于37℃,80r/min振荡培养。1)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血链素对C.a及C.t最小抑制浓度(MIC);2)运用微生物黏着碳氢化合物的方法[1],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A值,计算C.a及C.t的疏水率;3)分别向单独及混合培养的C.a及C.t菌悬液中装载钙离子荧光探针(Fluo-3AM),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血链素作用后的C.a及C.t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变化。结果:血链素对单独培养的C.a及C.t的MIC为0.25g/L;血链素对等量混合培养的C.a及C.t的MIC为0.5g/L。2)血链素作用后,单独及混合培养的C.a及C.t细胞表面疏水率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在血链素的作用下,单独及混合培养的C.a及C.t的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链素可以导致白色念珠菌及热带念珠菌细胞表面疏水性降低。血链素可以导致白色念珠菌及热带念珠菌细胞膜钙离子通透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链球菌细菌素 白色念珠菌 热带念珠菌 细胞表面疏水性 细胞膜钙离子通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锈钢镀Ag涂层的制备及对变形链球菌的抗菌性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永红 李海清 +3 位作者 李德超 吴立鹏 刘继光 马晟利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9期834-837,共4页
目的:利用Ag的抗菌特性,制备并检测镀银涂层不锈钢对变形链球菌抗菌性,开发抗菌性正畸不锈钢托槽。方法:先用射频磁控溅射法镀银薄膜后,再用强流脉冲电子束辐照,使银合金化于不锈钢表面形成抗菌涂层,根据制备参数的不同分为3个实验组,... 目的:利用Ag的抗菌特性,制备并检测镀银涂层不锈钢对变形链球菌抗菌性,开发抗菌性正畸不锈钢托槽。方法:先用射频磁控溅射法镀银薄膜后,再用强流脉冲电子束辐照,使银合金化于不锈钢表面形成抗菌涂层,根据制备参数的不同分为3个实验组,未镀膜组作为对照组。通过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仪检测薄膜的结构、形貌、组成,并通过覆膜法检测镀Ag涂层对变形链球菌的抗菌性能。结果:镀Ag涂层对变形链球菌抗菌率分别为86.99%、99.30%和71.68%。结论:镀Ag涂层抗菌薄膜对变形链球菌具有较强的抗菌效果,可用于矫治中减少不锈钢托槽上的菌斑的堆积和预防釉质白斑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镀银涂层 变形链球菌 抗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链球菌细菌素对伴放线聚集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生物膜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音璇 马晟利 +4 位作者 葛文玉 李慧 吴丽春 王馨 李春梅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60-364,共5页
目的:研究血链球菌细菌素分别对单独培养及混合培养的伴放线聚集杆菌(A.a)和白色念珠菌(C.a)生物膜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研究血链球菌细菌素对A.a及混合培养的A.a和C.a生物膜活性的影响。方法:通过低温高速离心,... 目的:研究血链球菌细菌素分别对单独培养及混合培养的伴放线聚集杆菌(A.a)和白色念珠菌(C.a)生物膜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研究血链球菌细菌素对A.a及混合培养的A.a和C.a生物膜活性的影响。方法:通过低温高速离心,细胞破碎,盐析等方法提取血链球细菌素—血链素。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血链素对单独和混合培养的A.a及C.a的MIC;血链素作用于A.a及混合培养的A.a和C.a后,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分别在2 h、6 h、12 h、24 h、48 h、72 h观察生物膜活性的变化。结果:血链素对单独培养的A.a的MIC为0.25 g/L;血链素对单独培养的C.a的MIC为0.125 g/L;血链素对混合培养的A.a及C.a的MIC为0.5 g/L。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血链素对A.a生物膜活性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最显著的时间在72 h;血链素对混合培养的A.a及C.a生物膜活性同样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最显著的时间在48 h。结论:血链素对A.a及混合培养的A.a及C.a生物膜活性均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链球菌细菌素 伴放线聚集杆菌 白色念珠菌 生物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意引物聚合酶链反应在健康青少年口腔优势菌鉴定中的应用
14
作者 吴双燕 孙德刚 马晟利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98-299,共2页
目的:应用随意引物聚合酶链反应(arbitrarilyprimedpolymerasechainreaction,AP-PCR)来对健康青少年口腔优势菌进行鉴定。方法:经初步鉴定健康青少年口腔优势菌为血链球菌属后,用随机引物AP-PCR对优势菌进行扩增、检测。结果:经扩增后... 目的:应用随意引物聚合酶链反应(arbitrarilyprimedpolymerasechainreaction,AP-PCR)来对健康青少年口腔优势菌进行鉴定。方法:经初步鉴定健康青少年口腔优势菌为血链球菌属后,用随机引物AP-PCR对优势菌进行扩增、检测。结果:经扩增后的健康青少年口腔优势菌的DNA片段与标准血链球菌ATCC10556的DNA片段相同。结论:应用AP-PCR技术可以对健康青少年口腔优势菌进行鉴定和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意引物聚合酶链反应 鉴定 健康青少年 口腔优势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渗氮类金刚石碳膜的耐磨性研究
15
作者 魏广治 尹路 +1 位作者 马晟利 李慧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10期1015-1017,1020,共4页
目的:研究纯钛铸件镀制纳米渗氮类金刚石碳膜(N-DLC)在体外球磨实验及刷洗实验中粗糙度、表面形貌变化,为临床应用类金刚石碳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铸造纯钛试件30片,分别镀制N-DLC、TiN薄膜以及空白对照后进行球磨实验和牙刷刷洗实验,... 目的:研究纯钛铸件镀制纳米渗氮类金刚石碳膜(N-DLC)在体外球磨实验及刷洗实验中粗糙度、表面形貌变化,为临床应用类金刚石碳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铸造纯钛试件30片,分别镀制N-DLC、TiN薄膜以及空白对照后进行球磨实验和牙刷刷洗实验,通过测量摩擦系数及磨痕深度等综合评价其耐磨性,并在扫描电镜下观察表面形貌。结果:3组试件中,N-DLC镀膜的粗糙度增加值、反射率下降值最小(P﹤0.01),空白对照组的变化最大(P﹤0.01),TiN的变化值略小于N-DLC镀膜(P﹤0.05)。扫描电镜观察空白对照表面刷痕明显,TiN和N-DLC镀膜表面未见明显刷痕,仅见有加工处理残留的细小痕迹。结论:与其他表面改性方法相比,N-DLC镀膜的表面形态受磨耗试验影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钛 表面改性 类金刚石膜 磨耗实验 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血链球菌提取物对SKOV3细胞的抑制作用
16
作者 孙膀 马晟利 +1 位作者 葛文玉 刘勇韬 《口腔医学研究》 2025年第2期140-146,共7页
目的:血链球菌提取物XLS是从口腔血链球菌中提取的具有一定生物活性作用的细菌素样物质。本研究旨在探讨XLS对卵巢癌(ovarian cancer,OC)SKOV3细胞系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为后续对XLS的相关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采... 目的:血链球菌提取物XLS是从口腔血链球菌中提取的具有一定生物活性作用的细菌素样物质。本研究旨在探讨XLS对卵巢癌(ovarian cancer,OC)SKOV3细胞系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为后续对XLS的相关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采用CCK-8法检测XLS和紫杉醇分别对SKOV3细胞活性的影响;(2)通过克隆形成、Transwell、细胞划痕实验检测XLS对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3)使用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分析XLS对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hosphatidylinositol 3 kinase/protein kinase B,PI3K/Akt)通路及相关蛋白表达的调控作用;(4)检测线粒体膜电位、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和Ca^(2+)水平以探讨XLS诱导的线粒体凋亡。结果:(1)经XLS处理后SKOV3细胞的活力随XLS浓度的增加而下降;(2)XLS表现出浓度依赖性抑制SKOV3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3)本实验中XLS能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的激活,调节相关基因蛋白的表达,诱导细胞凋亡;(4)XLS可降低线粒体膜电位,增加氧化应激和Ca^(2+)失衡,进一步破坏细胞结构和功能。结论:XLS能够抑制SKOV3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诱导凋亡,表现出显著抑制SKOV3细胞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LS SKOV3细胞 增殖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