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蛋白质组学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干眼的蛋白标志物
1
作者 杨延婷 师雅君 +5 位作者 杨光 纪海洋 刘婕 洪珏 张丹 马晓芃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5年第1期104-111,共8页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与干眼(DE)发病机制相关的差异蛋白质,以期揭示其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检索从建库至2023-08-31发表在PubMed和EMBASE数据库中的采用蛋白质组学方法检测干眼临床样本中蛋白质表达的文章,挑选出差异蛋白...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与干眼(DE)发病机制相关的差异蛋白质,以期揭示其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检索从建库至2023-08-31发表在PubMed和EMBASE数据库中的采用蛋白质组学方法检测干眼临床样本中蛋白质表达的文章,挑选出差异蛋白,并通过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进行枢纽基因筛选和模块分析,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分析、基因本体(GO)功能注释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1篇文献,确定74个差异表达的蛋白质。频率最高的差异蛋白为钙粒蛋白A(calgranulin A,SA1008)、脂质运载蛋白1(LCN1)、溶菌酶(LYZ)、乳腺珠蛋白-B(SCGB2A1)、富脯氨酸蛋白4(PRR4)、转铁蛋白(TF)和钙粒蛋白B(S100A9)。前10个枢纽基因为血清白蛋白(ALB)、肿瘤坏死因子(TNF)、白介素6(IL6)、IL1β、IL8、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α-抗胰蛋白酶(SERPINA1)、IL10、补体C3(C3)和乳铁蛋白(LTF)。模块分析推测种子基因为MMP9和PRR4。KEGG分析显示差异表达的蛋白主要富集在IL17信号通路(61.9%)。结论:研究结果揭示了DE的潜在分子靶点和途径,并证实了DE的发病机制与炎症之间的关联。然而,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以证实这些生物标志物在临床实践中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 蛋白质组学 质谱分析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穴贴压结合拔罐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28例
2
作者 马晓芃 吴富东 单秋华 《国医论坛》 2002年第6期25-25,共1页
关键词 耳穴贴压 拔罐 治疗 女性 更年期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研究进展
3
作者 马晓芃 吴素芹 《陕西中医函授》 2001年第2期38-41,共4页
本文从临床治疗和机理研究两方面综述了针灸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研究进展,并进行了总结和展望,认为针灸治疗该病疗效显著,方法多样,简便价廉,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针灸疗法 更年期综合征 综述 耳穴压豆法 穴位注射法 穴位贴敷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灸温度影响因素及与疗效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4
作者 吴璐一 杨玲 +6 位作者 周次利 马晓芃 陆嫄 唐勇 黄任佳 窦传字 吴焕淦 《环球中医药》 CAS 2013年第4期309-313,共5页
影响艾灸温度的因素众多,本文综述了不同施灸方法、不同灸量、不同灸材、不同灸距四个因素对艾灸温度变化的影响以及艾灸温度变化与灸效之间的关系。总结分析了不同因素对艾灸温度变化影响的特点和规律:不同施灸方法、不同灸量对不同层... 影响艾灸温度的因素众多,本文综述了不同施灸方法、不同灸量、不同灸材、不同灸距四个因素对艾灸温度变化的影响以及艾灸温度变化与灸效之间的关系。总结分析了不同因素对艾灸温度变化影响的特点和规律:不同施灸方法、不同灸量对不同层次的皮肤组织温度均有不同影响,不同施灸方法的刺激形式差别较大;艾灸温度与疗效相关,但并非艾灸温度越高,产生的灸疗效应越显著。本次综述为临床艾灸选择最合适的施灸条件及艾灸起效机理研究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 温度 影响因素 灸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和灸肾俞穴、关元穴对肾阳虚老年人衰老症状及外周血Rb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赵琛 施茵 +5 位作者 崔云华 王晓梅 马晓芃 吴蓓玲 吴璐一 刘慧荣 《环球中医药》 CAS 2012年第5期350-353,共4页
目的观察温和灸对肾阳虚老年人外周血成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蛋白表达以及衰老症状的影响,探讨温和灸的抗衰老作用。方法将60~75岁肾阳虚老年人81例随机分为温和灸治疗组41例和衰老对照组40例。温和灸治疗组采用温和灸肾... 目的观察温和灸对肾阳虚老年人外周血成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蛋白表达以及衰老症状的影响,探讨温和灸的抗衰老作用。方法将60~75岁肾阳虚老年人81例随机分为温和灸治疗组41例和衰老对照组40例。温和灸治疗组采用温和灸肾俞穴、关元穴,18次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两个疗程。采用积分表法观察温和灸对老年人治疗后综合情况的影响和症状改善情况,并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Rb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1)经温和灸治疗,肾阳虚老年人衰老症状积分较衰老对照组疗效显著降低(P<0.01);(2)温和灸第二疗程末疗效较第一疗程末显著提高(P<0.01);(3)温和灸治疗组老年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Rb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衰老对照组(P<0.01)。结论温和灸可能通过干预肾阳虚老年人外周血Rb表达,改善衰老症状,降低衰老见证积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和灸 衰老 成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莨菪碱与苯扎氯铵干眼症大鼠造模方法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杨延婷 张丹 +4 位作者 吴丽洁 李志元 张霁 贾一凡 马晓芃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43-50,共8页
为比较氢溴酸东莨菪碱皮下注射与苯扎氯铵滴眼制作干眼症动物模型的各自特点,将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东莨菪碱加风组、苯扎氯铵组和吹风对照组。正常组不接受任何处理;东莨菪碱组皮下注射氢溴酸东莨菪碱注射剂;苯扎氯铵组以2mg/m... 为比较氢溴酸东莨菪碱皮下注射与苯扎氯铵滴眼制作干眼症动物模型的各自特点,将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东莨菪碱加风组、苯扎氯铵组和吹风对照组。正常组不接受任何处理;东莨菪碱组皮下注射氢溴酸东莨菪碱注射剂;苯扎氯铵组以2mg/mL苯扎氯铵滴眼液每日3次滴眼;吹风组仅置于吹风装置中每日12h。于试验第3、7、10天检查Schirmer I试验(SIT)、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FLS)。结果表明,东莨菪碱组在第3、7、10天,SIT与正常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第7、10天BUT和FLS与正常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苯扎氯铵组在试验第7、10天,SIT试验和BUT与正常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BUT第10天差异达到最大,在第3、7、10天,FLS与正常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组织病理学检查东莨菪碱组泪腺较苯扎氯铵组明显有腺上皮细胞萎缩;苯扎氯铵组大鼠角结膜上皮细胞明显变薄,表层细胞排列紊乱,细胞数量显著减少,并存在炎性细胞浸润。提示造模10d氢溴酸东莨菪碱注射剂皮下注射配合吹风制作的干眼症动物模型对大鼠泪腺及眼表上皮细胞影响显著,伴有较轻程度的眼表损伤,更适合早期轻中度干眼造模;苯扎氯铵滴眼造模方法易造成眼表上皮损伤,适合短期重度干眼的造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症 造模方法 东莨菪碱 苯扎氯铵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临床为视角,解读经络理论:兼评《十二经脉理论临证指要》 被引量:7
7
作者 窦传字 吴焕淦 +6 位作者 赵继梦 陆嫄 吴璐一 马晓芃 刘慧荣 李璟 赵琛 《环球中医药》 CAS 2014年第5期348-350,共3页
经络理论是学习针灸的基础,正确理解经络理论对针灸学术发展意义重大。现代经络研究成果仍与传统经络理论存在明显差距,结合《十二经脉理论临证指要》一书,本文从临床角度阐释十二经脉理论的构建和内涵,论述古代医家基于临床对十二经脉... 经络理论是学习针灸的基础,正确理解经络理论对针灸学术发展意义重大。现代经络研究成果仍与传统经络理论存在明显差距,结合《十二经脉理论临证指要》一书,本文从临床角度阐释十二经脉理论的构建和内涵,论述古代医家基于临床对十二经脉理论的认识和发挥,认为从临床角度解读经络理论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经脉 中医理论 书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延缓衰老的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冬琴 赵琛 +2 位作者 崔云华 吴焕淦 马晓芃 《环球中医药》 CAS 2012年第1期75-79,共5页
近十年来针灸延缓衰老的机制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本文从抗自由基损伤,调节细胞周期和凋亡,减轻DNA损伤,调节免疫功能,调节中枢神经递质,调节内分泌,调控衰老相关基因和衰老相关信号通路等方面对针灸延缓衰老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 近十年来针灸延缓衰老的机制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本文从抗自由基损伤,调节细胞周期和凋亡,减轻DNA损伤,调节免疫功能,调节中枢神经递质,调节内分泌,调控衰老相关基因和衰老相关信号通路等方面对针灸延缓衰老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针灸延缓衰老提供思路和研究证据,促进针灸疗法在延缓衰老中的进一步应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衰老 机制研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对克罗恩病大鼠结肠胶原合成及TGFβ mRNA表达的调节 被引量:3
9
作者 刘慧荣 马晓芃 +1 位作者 赵天平 吴焕淦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4期25-28,F004,共5页
目的:观察针灸对克罗恩病大鼠结肠Ⅰ、Ⅲ、Ⅳ型胶原蛋白合成及转化生成因子-β(TGFβ)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在建立克罗恩病大鼠模型基础上,进行针灸治疗。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大鼠结肠黏膜Ⅰ、Ⅲ、Ⅳ型胶原表达;用RT-PCR方法... 目的:观察针灸对克罗恩病大鼠结肠Ⅰ、Ⅲ、Ⅳ型胶原蛋白合成及转化生成因子-β(TGFβ)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在建立克罗恩病大鼠模型基础上,进行针灸治疗。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大鼠结肠黏膜Ⅰ、Ⅲ、Ⅳ型胶原表达;用RT-PCR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脾脏、结肠组织TGFβmRNA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大鼠比较,模型组大鼠结肠Ⅰ、Ⅲ、Ⅳ型胶原及脾脏、结肠TGFβmRNA表达均异常升高,隔药灸治疗可明显抑制克罗恩病大鼠纤维化进程,降低结肠Ⅰ、Ⅲ、Ⅳ型胶原及脾脏、结肠TGFβmRNA表达。结论:结肠组织纤维化是克罗恩病大鼠的主要病理表现之一,隔药灸治疗大鼠克罗恩病肠纤维化的可能机制是通过下调克罗恩病大鼠结肠TGFβmRNA过度表达,从而阻断或抑制细胞外基质(Ⅰ、Ⅲ、Ⅳ型胶原)的合成,促使其组织结构与功能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恩病 针刺疗法 灸法 胶原蛋白 转化生成因子-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针灸治疗干眼临床应用规律 被引量:8
10
作者 郭潇聪 杨延婷 +5 位作者 董小庆 韩榕 刘婕 洪珏 张丹 马晓芃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1期26-32,共7页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方法探讨针灸治疗干眼的临床应用规律。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网)、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 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 2...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方法探讨针灸治疗干眼的临床应用规律。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网)、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 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 2010年1月1日-2020年12月1日收录的针灸治疗干眼的临床文献,建立文献信息数据库,对腧穴进行描述性分析、聚类分析及关联规则分析,归纳腧穴配伍规律。结果共纳入264篇临床文献,获得373条组方,涉及腧穴120个、耳穴18个、眼针穴8个、头针刺激区2个。足太阳膀胱经的腧穴应用频次最高,选穴部位主要在面部,特定穴以交会穴和五输穴为主;聚类分析得到三阴交-足三里-太冲-太溪-风池、攒竹-四白-太阳、睛明-合谷-承泣-丝竹空3类腧穴配伍;关联规则分析得出攒竹→睛明、攒竹→太阳、攒竹→三阴交等12个强关联腧穴组合。针刺、针刺+中药、针刺+西药滴眼液为主要治疗方法,3种方法对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量、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均有一定改善作用。不良事件以针刺后皮下淤血最多。结论针灸治疗干眼常用腧穴为攒竹、睛明、太阳等,常用耳穴为肝、眼、内分泌等。治疗方法以针刺或针刺配合药物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疗法 干眼 临床应用规律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芯片和质谱检测技术在干眼症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延婷 张丹 +4 位作者 洪珏 刘婕 董小庆 郭潇聪 马晓芃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551-1555,共5页
干眼症是一种眼科常见疾病。随着泪液的非侵入性取样方法的优化,使泪液蛋白分析逐渐成为干眼症疾病诊断和疗效评价的一个最佳选择。已经用于泪液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方法主要包括蛋白芯片技术和质谱检测技术。泪液中的蛋白质及其浓度与不... 干眼症是一种眼科常见疾病。随着泪液的非侵入性取样方法的优化,使泪液蛋白分析逐渐成为干眼症疾病诊断和疗效评价的一个最佳选择。已经用于泪液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方法主要包括蛋白芯片技术和质谱检测技术。泪液中的蛋白质及其浓度与不同病理状况之间的关系在干眼症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在本文中我们回顾了该领域的最新发展、泪液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应用以及当前存在的实际问题,以期为干眼症发生发展的机制研究和分子生物学诊断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症 泪液 蛋白芯片 质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干燥综合征干眼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卢云琼 郭潇聪 +7 位作者 杨延婷 刘婕 洪珏 杨光 张丹 孔谐和 赵越 马晓芃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794-1799,共6页
干眼是一种会严重影响患者工作与生活的多因素疾病,至今发生机制未完全明确,尚无标准动物模型。非Sj9gren综合征干眼作为干眼的主要类型之一,需要进一步对其进行探究。随着干眼机制研究的深入,干眼动物模型也不断发展和完善。因此本文... 干眼是一种会严重影响患者工作与生活的多因素疾病,至今发生机制未完全明确,尚无标准动物模型。非Sj9gren综合征干眼作为干眼的主要类型之一,需要进一步对其进行探究。随着干眼机制研究的深入,干眼动物模型也不断发展和完善。因此本文综述了包括药物、手术、外源性损害、行为模式、饮食结构改变等在内的非Sj9gren综合征干眼的动物造模方法,阐释不同模型的特点,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研究提出展望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 非干燥综合征干眼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