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肥一体化技术下减量施肥对高氯土壤烤烟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陈思原 康辉 +7 位作者 卢平 马扬扬 张国兴 罗云霞 周航 曾明辉 杨艾勇 陈红丽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60-68,共9页
为探究水肥一体化技术下减量施肥对高氯土壤烤烟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以红花大金元为试验对象,通过大田试验,比较CK(常规施肥)、T1处理(水肥一体化方式追肥,总施肥量为CK的92.5%)、T2处理(水肥一体化方式追肥,总施肥量为CK的80.5%)、T3处... 为探究水肥一体化技术下减量施肥对高氯土壤烤烟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以红花大金元为试验对象,通过大田试验,比较CK(常规施肥)、T1处理(水肥一体化方式追肥,总施肥量为CK的92.5%)、T2处理(水肥一体化方式追肥,总施肥量为CK的80.5%)、T3处理(水肥一体化方式追肥,总施肥量为CK的68.5%)4种施肥模式下烤烟生长发育、不同器官中钾离子和氯离子的迁移规律、烤后烟叶品质和经济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水肥一体化技术下减量施肥对烤烟农艺性状的影响主要集中在移栽后45~60 d,随生育进程的推进,水肥一体化处理的农艺性状与CK逐渐趋于一致。在烤烟生育期内,烤烟各器官钾、氯含量均表现为茎部>叶部>根部,水肥一体化处理会提高移栽后90 d叶部钾的分配比,并抑制钾由叶部向根部迁移;降低移栽后60~90 d叶部氯的分配比,抑制茎部氯离子向叶部迁移。在烤烟生育期内,T1处理不影响烟株对钾离子、氯离子的吸收,T1处理叶部钾含量与CK差异最小。与CK相比,T1、T2、T3处理会显著降低烤后烟下部叶氯含量;T1处理显著降低烤后烟各叶位氯含量,其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钾氯比分别较CK对应叶位提高18.00%、31.34%、53.34%。T1处理对烤后烟上部叶感官质量有提升作用,燃烧性较CK高;T3处理对烤烟上部叶、中部叶感官质量的提升效果明显,总分最高。T1、T2、T3处理经济性状均优于CK,其中烤后烟均价、上等烟比例均得到提高,具体表现为T3处理>T2处理>T1处理>CK;T1处理产量较高,相比CK提高约7.54%;T1、T2、T3处理产值分别比CK提高9.81%、12.11%、7.04%。综上,水肥一体化技术下减量施肥基本不影响烤烟的生长发育,能够降低烟叶氯含量,提高烤后烟钾氯比,改善烟叶品质,提高烤烟经济性状,以T1处理表现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水肥一体化技术 钾含量 氯含量 钾氯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烤烟提钾降氯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康辉 陈思原 +5 位作者 罗云霞 张宝 马扬扬 周航 陈红丽 杨艾勇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6期1351-1357,共7页
钾、氯是烤烟的2种重要营养元素,是衡量烟叶品质的重要指标,其含量的多少对烤烟的外观品质和内在质量有重要影响。目前,我国部分烟区烟叶存在钾低氯高的问题,制约了我国优质烟叶的生产。针对这一问题,文章综述了影响烤烟烟叶钾、氯离子... 钾、氯是烤烟的2种重要营养元素,是衡量烟叶品质的重要指标,其含量的多少对烤烟的外观品质和内在质量有重要影响。目前,我国部分烟区烟叶存在钾低氯高的问题,制约了我国优质烟叶的生产。针对这一问题,文章综述了影响烤烟烟叶钾、氯离子含量的因素,并综合介绍了近年来主要的研究技术,如灌溉技术、优化施肥方法、改进栽培措施、选育高钾低氯品种等,为烤烟烟叶的提钾降氯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提钾降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钾肥对烤烟叶片钾吸收规律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卢平 曾彦清 +4 位作者 马扬扬 黄鹤鸣 胡兴川 陈思原 吴志高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0-85,共6页
为探究在水肥一体化技术下追施不同钾肥对烤烟叶片钾吸收规律的影响,为烤烟质量调控提供参考。以云烟99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钾肥为试验因素,以当地常用钾肥(硫酸钾)作为对照(CK),设置磷酸二氢钾(T1)、焦磷酸钾(T2)、黄腐酸钾(T3)3个钾... 为探究在水肥一体化技术下追施不同钾肥对烤烟叶片钾吸收规律的影响,为烤烟质量调控提供参考。以云烟99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钾肥为试验因素,以当地常用钾肥(硫酸钾)作为对照(CK),设置磷酸二氢钾(T1)、焦磷酸钾(T2)、黄腐酸钾(T3)3个钾肥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烤烟生育期叶片钾含量、叶片钾积累量与积累速率、钾通道基因表达量及烤后烟常规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移栽后30 d相比,在烤烟移栽后90 d, CK、T1、T2、T3处理叶片钾含量分别降低了60.19%、52.75%、56.31%、48.54%,降低幅度表现为CK>T2>T1>T3。在烤烟移栽后45~60、75~90 d, T3处理烤烟叶片钾的积累量、积累速率高于其他处理。在烤烟移栽后50 d, T1处理NtKC1基因相对表达量为CK处理的5.15倍。在烤烟移栽后65 d, T1、T3处理的NtHAK基因相对表达量分别为CK处理的4.27、3.77倍,T3处理NtNHX2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为CK处理的3.46倍。在烤烟移栽后90 d, T3处理NtKC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为CK处理的7.98倍。在T3处理下,烤后烟上、中部叶钾含量分别较CK处理提高了10.00%、33.33%,烤后烟中部叶钾氯比较CK处理提高了107.41%。在水肥一体化技术下追施黄腐酸钾可以显著降低烤烟生育后期叶片钾的流失量,提高叶片钾的积累量及积累速率,诱导NtHAK、NtNHX2基因表达,并提高烤后烟中上部叶钾含量、中部叶钾氯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肥一体化技术 钾肥 吸收 钾通道基因相对表达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肥一体化技术对烤烟生育期钾氯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马扬扬 陈思原 +3 位作者 吴志高 周航 卢平 陈红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52-62,共11页
【目的】研究水肥一体化技术对烤烟不同生育期钾、氯离子吸收规律的影响,为烤烟质量调控提供参考。【方法】以云烟99为研究对象,设置灌水与施肥方式2个因素,以当地常规施肥灌水方式(漫灌)为对照(CK),设计滴灌处理(T1)、水肥一体化处理(... 【目的】研究水肥一体化技术对烤烟不同生育期钾、氯离子吸收规律的影响,为烤烟质量调控提供参考。【方法】以云烟99为研究对象,设置灌水与施肥方式2个因素,以当地常规施肥灌水方式(漫灌)为对照(CK),设计滴灌处理(T1)、水肥一体化处理(T2)、减肥10%的水肥一体化处理(T3)3个滴水灌肥处理,分别研究不同处理烤烟移栽40~90 d内叶片、茎部和根部钾、氯含量的变化,并与同时期相对应的土壤钾、氯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与移栽后40 d相比,移栽后90 d CK、T1、T2和T3处理烤烟叶片钾含量分别降低了57.26%,54.38%,49.38%和55.77%,降低幅度表现为CK>T3>T1>T2;各处理叶片钾含量占烟株钾离子总量的比例分别降低了24.23%,26.28%,16.13%和22.30%,下降幅度表现为T1>CK>T3>T2。CK、T1、T2和T3处理烤烟叶片氯含量分别降低了1.08%,1.70%,29.69%和48.44%,降低幅度表现为T3>T2>T1>CK;T1、T3处理叶片氯含量占烟株氯离子总量的比例有所下降,分别下降了1.31%和13.07%,下降幅度表现为T3>T1。(2)与移栽后40 d相比,移栽后90 d各处理烤烟茎部钾、氯含量均有所下降,下降幅度均表现为T3>T2>CK>T1。除CK处理外,其余处理茎部钾含量占烟株钾离子总量的比例均有所下降,且下降幅度表现为T3>T2>T1;除T3处理外,CK、T1、T2处理烤烟茎部氯含量占烟株氯离子总量的比例均有所下降,下降幅度表现为T2>CK>T1。(3)在烤烟移栽后的40~90 d,除CK处理外,其余处理烤烟根部钾含量均有所上升,上升幅度表现为T3>T1>T2;各处理根部钾含量占烟株钾离子总量的比例均有所上升,上升幅度表现为T3>T1>T2>CK。除T1处理外,其余处理根部氯含量均有所下降,下降幅度表现为CK>T2>T3;氯含量占烟株氯离子总量的比例除CK处理下降外,T1、T2、T3处理均有所上升,上升幅度表现为T3>T1>T2。(4)在移栽后90 d,CK、T1、T2处理0~40 cm土层土壤钾含量均较移栽后40 d有所下降。各处理在0~20和20~40 cm土层土壤氯含量变化规律并不一致,与烤烟移栽后40 d相比,移栽后90 d仅T2处理在各土层土壤氯含量均有增加,其0~20和20~40 cm土层土壤氯含量分别增加了45.52%和8.59%。(5)在烤烟成熟期,T2处理土壤钾含量减少,叶片、茎部钾含量占烟株钾离子总量的比例减少,而根部增加,表明钾离子可能从烤烟叶片、茎部及土壤迁移到了根部。烤烟叶片和根部氯含量占烟株氯离子总量的比例上升,茎部减少,土壤氯含量增加,表明氯离子可能从烤烟的茎部迁移到了叶片、根部和土壤。(6)土壤钾、氯含量与生育期内烟株钾、氯离子总量呈显著正相关,烟株钾、氯离子总量又与其根部、茎部及叶片的钾、氯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水肥一体化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烟叶钾含量,控制氯含量,其中提钾效果以T2处理最优,降氯效果以T3处理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肥一体化 烟草栽培 钾含量 氯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汽爆破对烟梗色度及内在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姚旭博 杨永锋 +4 位作者 马扬扬 云菲 刘向真 陈小龙 陈红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4-43,共10页
【目的】探索蒸汽爆破条件对烟梗品质的影响,以提高烟梗在卷烟生产中的可用性。【方法】以制丝线上膨胀前烟梗(汽梗)为研究对象,设定维压压力为0.8,1.0和1.2 MPa,保持时间为30,60,和90 s,采用两因素三水平完全试验设计进行蒸汽爆破处理... 【目的】探索蒸汽爆破条件对烟梗品质的影响,以提高烟梗在卷烟生产中的可用性。【方法】以制丝线上膨胀前烟梗(汽梗)为研究对象,设定维压压力为0.8,1.0和1.2 MPa,保持时间为30,60,和90 s,采用两因素三水平完全试验设计进行蒸汽爆破处理,测定蒸汽爆破处理(T1~T9)后烟梗的常规化学成分、总细胞壁物质、致香物质含量,检测烟梗色度和膨胀度,分析不同汽爆条件对烟梗色度和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经蒸汽爆破处理后,烟梗还原糖和总糖含量降低,而烟碱含量增加,其中T5、T6处理烟梗的糖碱比和两糖比接近于优质烤烟质量,氮碱比相对较低,含氮化合物转化及化学协调性较好,其果胶质含量较汽梗分别降低7.71%和14.59%,半纤维素含量较汽梗分别降低23.95%和18.46%,总细胞壁物质和木质素含量相对较低。与汽梗相比,蒸汽爆破后烟梗的亮度(L)、黄度(b)明显降低,红度(a)和色差值(ΔE)均显著增加,饱和度(C)总体降低,其中T1、T3、T4、T5、T7处理烟梗色度同烟叶较为接近;蒸汽爆破后烟梗芳香族氨基酸降解产物、西柏烷类降解产物和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显著降低,而美拉德反应物、叶绿素降解产物和中性致香成分总量明显升高,其中T5处理烟梗致香物质总量最高,促进了美拉德反应物的产生,烟梗膨胀度较高(达到153.02%),膨胀效果较好。相关性分析表明,蒸汽爆破维压压力和维压持续时间与烟梗主要内在品质具有显著相关性,色度与部分化学品质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蒸汽爆破维压压力为1.0 MPa,维压时间为60 s时,烟梗膨胀度达到153.02%,汽爆后烟梗的色度和内在品质相对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梗 蒸汽爆破 化学成分 细胞壁物质 色度 致香物质 膨胀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