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混凝土单轴压缩表面裂纹分布的一致分形特征
1
作者 吴剑锋 黄雨悦 +2 位作者 李赫赫 马德源 王彩华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4-100,共7页
通过分形理论对表征混凝土单轴压缩表面裂纹分布一致分形特征的单一分形维数进行了定量计算。探讨了混凝土峰值应力、峰值应变、试样尺寸、粗骨料粒径、应力水平、单位体积吸收能、脆性指标等因素与其表面裂纹分布的单一分形维数的关系... 通过分形理论对表征混凝土单轴压缩表面裂纹分布一致分形特征的单一分形维数进行了定量计算。探讨了混凝土峰值应力、峰值应变、试样尺寸、粗骨料粒径、应力水平、单位体积吸收能、脆性指标等因素与其表面裂纹分布的单一分形维数的关系。建立了基于表面裂纹分布单一分形维数的混凝土单轴压缩弹性分形损伤本构方程。结果表明,混凝土在单轴压缩条件下的表面裂纹分布具有一致分形特征,满足自相似性;单一分形维数介于1.60~1.80,且单一分形维数越大,表面裂纹分布越复杂;单一分形维数随峰值应力、峰值应变、单位体积吸收能、应力水平的增大而增大,随粗骨料粒径、试样尺寸、脆性指标的增加呈降低趋势;基于单一分形维数的混凝土弹性分形损伤本构方程,理论曲线与应力-应变试验曲线吻合良好。研究结果可为分析混凝土裂纹演化规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单轴压缩 表面裂纹 一致分形 单一分形维数 本构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肥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2
作者 马德源 马云飞 +5 位作者 于金慧 尤升波 刘云鹏 黄超 夏晗 毕玉平 《山东农业科学》 2020年第8期145-151,共7页
海藻是海洋中储量最大且可再生的生物质资源,海藻肥则是与海藻相关的重要产品类型。为充分认知海藻肥在现代农业中发挥的作用以及发展前景,本文就其主要原料、功能成分、生产工艺以及近年来海藻肥的常见产品类型和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现... 海藻是海洋中储量最大且可再生的生物质资源,海藻肥则是与海藻相关的重要产品类型。为充分认知海藻肥在现代农业中发挥的作用以及发展前景,本文就其主要原料、功能成分、生产工艺以及近年来海藻肥的常见产品类型和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分析探讨海藻肥发挥作用的机理机制、当前的应用瓶颈和开发前景,以期为进一步研发和推广新型高效海藻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肥 功能成分 现代农业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胁迫下荞麦体内Na^+分配与品种耐盐性的关系 被引量:9
3
作者 马德源 李发良 +2 位作者 朱剑锋 战伟龑 杨洪兵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5908-5909,共2页
[目的]研究两个耐盐性不同的荞麦品种体内Na+分配与其耐盐性的关系。[方法]测定两个荞麦品种TQ-0808(盐敏感)和川荞1号(耐盐)幼苗根部、茎基部和叶片Na+含量。[结果]盐胁迫下,耐盐荞麦品种体内Na+主要在根部和茎基部累积,盐敏感荞麦品... [目的]研究两个耐盐性不同的荞麦品种体内Na+分配与其耐盐性的关系。[方法]测定两个荞麦品种TQ-0808(盐敏感)和川荞1号(耐盐)幼苗根部、茎基部和叶片Na+含量。[结果]盐胁迫下,耐盐荞麦品种体内Na+主要在根部和茎基部累积,盐敏感荞麦品种体内Na+主要积累在根部。[结论]耐盐荞麦品种的限Na+能力大于盐敏感荞麦品种,耐盐荞麦品种叶片Na+含量较低,更耐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荞麦 盐胁迫 Na+分配 限Na+能力 耐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材五灵脂特异性PCR鉴别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马德源 谭晴晴 +6 位作者 陈力群 刘艳艳 葛付存 王佩仪 步迅 陈雪燕 张全芳 《食品与药品》 CAS 2018年第6期413-417,共5页
目的建立快速检测五灵脂中药材动物源性成分的特异性PCR法。方法从NCBI数据库下载复齿鼯鼠及相关混伪品的16S rDNA序列,通过比对获得特异性DNA片段,设计特异引物,从复齿鼯鼠的干燥粪便中提取DNA,优化PCR扩增条件,通过特异性、灵敏度实... 目的建立快速检测五灵脂中药材动物源性成分的特异性PCR法。方法从NCBI数据库下载复齿鼯鼠及相关混伪品的16S rDNA序列,通过比对获得特异性DNA片段,设计特异引物,从复齿鼯鼠的干燥粪便中提取DNA,优化PCR扩增条件,通过特异性、灵敏度实验验证,建立特异性PCR检测体系。结果 PCR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后扩增出一条340 bp左右条带,而其他样品在相同条件下无扩增条带,该引物的灵敏度可达4.43ng/μl。对15种市售药材的检测结果证明该方法简便可行。结论此PCR法可快速鉴别五灵脂,不受材料和干燥程度的影响,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特异性高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灵脂 复齿鼯鼠 特异性 PCR 分子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极菌株SC-5同步糖化发酵甜高粱秆生产纤维素乙醇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马德源 范仲学 +3 位作者 郭凤丹 王能飞 王颖 张斌 《山东农业科学》 2018年第2期139-142,共4页
利用从南极土壤中分离筛选的产低温纤维素酶菌株SC-5,以甜高粱秆为发酵底物,开展同步糖化发酵生产纤维素乙醇试验研究。结果表明:SC-5低温纤维素酶,底物亲合性好,最适pH值为6.0,最适作用温度为40℃,pH适应性广,热稳定性好,乙醇耐受性好... 利用从南极土壤中分离筛选的产低温纤维素酶菌株SC-5,以甜高粱秆为发酵底物,开展同步糖化发酵生产纤维素乙醇试验研究。结果表明:SC-5低温纤维素酶,底物亲合性好,最适pH值为6.0,最适作用温度为40℃,pH适应性广,热稳定性好,乙醇耐受性好。同步发酵1.0 kg甜高粱秆可生产45 g乙醇,乙醇生产效率较高,发酵工艺简单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纤维素酶 甜高粱秆 同步发酵 纤维素乙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个荞麦品种耐盐性的比较 被引量:21
6
作者 马德源 李发良 +2 位作者 朱剑锋 战伟龑 杨洪兵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3期157-158,共2页
以6个不同的荞麦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荞麦种子发芽率(Gr)、发芽指数(Gi)和活力指数(Vi)、质膜透性和丙二醛含量等指标的测定,对各品种种子萌发期和幼苗期的耐盐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种子活力指数和幼苗质膜透性是对盐特别敏感的... 以6个不同的荞麦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荞麦种子发芽率(Gr)、发芽指数(Gi)和活力指数(Vi)、质膜透性和丙二醛含量等指标的测定,对各品种种子萌发期和幼苗期的耐盐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种子活力指数和幼苗质膜透性是对盐特别敏感的指标;在种子萌发期和幼苗期,川荞1号的耐盐性最强,川荞2号次之,TQ-0808的耐盐性最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荞麦 活力指数 质膜透性 MDA含量 耐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菌发酵对螺旋藻主要功效成分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于金慧 马德源 +5 位作者 刘云鹏 王瑜 石士涛 黄超 尤升波 毕玉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85-90,96,共7页
为研究乳酸菌发酵对螺旋藻功效成分的影响,本研究选用植物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和凝结芽孢杆菌分别对螺旋藻进行发酵处理(发酵条件为37℃,72 h),分析了四种乳酸菌发酵处理后的螺旋藻发酵上清液和发酵固形物醇提液的主要功效... 为研究乳酸菌发酵对螺旋藻功效成分的影响,本研究选用植物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和凝结芽孢杆菌分别对螺旋藻进行发酵处理(发酵条件为37℃,72 h),分析了四种乳酸菌发酵处理后的螺旋藻发酵上清液和发酵固形物醇提液的主要功效成分的含量变化,并对其进行了抗氧化活性测定。研究表明,利用各菌种进行螺旋藻发酵后的上清液中总酚含量显著增加(P<0.05),其中植物乳杆菌处理增幅最高可达39.8%;干酪乳杆菌处理上清液中总黄酮含量显著增加(P<0.05),增幅为41.3%;不同菌种发酵固形物醇提液中总酚、藻蓝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下降(P<0.05),其中总酚下降幅度为22.5%~30.1%,藻蓝素为97.5%~99.5%,类胡萝卜素为86.9%~94.5%,然而发酵上清液对DPPH·的清除能力提高了5.6%~6.5%,发酵固形物醇提液对DPPH·的清除能力提高了7.4%~8.3%,表明发酵过程中可能产生了新的抗氧化成分。此外,不同菌种之间发酵上清液和固形物的主要活性成分和抗氧化活性均具有明显差异,表明乳酸菌菌种对于螺旋藻发酵代谢产物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藻 乳酸菌 发酵 上清液 固形物醇提液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瓜嫁接苗的应用现状及改进方案 被引量:9
8
作者 肖守华 马德源 +6 位作者 刘淑梅 王崇启 董玉梅 李圣辉 焦自高 侯丽霞 孙小镭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21,共5页
1我国西瓜嫁接种苗产业现状我国是西瓜生产和消费大国,西瓜栽培面积和产量位居世界第一。据世界粮农组织(FAO)统计,2009年我国西瓜种植面积221万hm^2,总产量6820万t,分别占世界的58%和68%。我国西瓜主要集中在华东、中南两大地... 1我国西瓜嫁接种苗产业现状我国是西瓜生产和消费大国,西瓜栽培面积和产量位居世界第一。据世界粮农组织(FAO)统计,2009年我国西瓜种植面积221万hm^2,总产量6820万t,分别占世界的58%和68%。我国西瓜主要集中在华东、中南两大地区,西瓜产量占全国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嫁接苗 专题报道 蔬菜嫁接 世界粮农组织 应用 总产量 西瓜生产 产业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菌与酵母菌共发酵芦笋汁工艺优化及其风味成分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刘超 毕玉平 +4 位作者 马德源 王兴军 陈高 于金慧 尤升波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28-134,共7页
为了开发功能型芦笋益生菌饮品,该研究筛选了适合芦笋汁发酵的菌种及其组合,分析了单菌和双菌发酵芦笋汁的特性;优化了双菌共发酵芦笋汁的工艺,并对比分析了双菌共发酵前后的风味差异。结果表明,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K... 为了开发功能型芦笋益生菌饮品,该研究筛选了适合芦笋汁发酵的菌种及其组合,分析了单菌和双菌发酵芦笋汁的特性;优化了双菌共发酵芦笋汁的工艺,并对比分析了双菌共发酵前后的风味差异。结果表明,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KDB-03与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GDMCC 2.37为最佳发酵菌种组合;与未发酵芦笋汁相比,双菌共发酵可显著提高乳酸菌菌落数、总酚含量、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值,增幅分别为11%、18%、40%、130%,显著降低总黄酮含量,降幅为27%;在接种量3.8%、乳酸菌与酵母菌接种比例1∶2、温度34.5℃的优化发酵条件下,芦笋发酵液的抗氧化活性最强。双菌共发酵还能显著降低醛类物质、增加醇类物质的含量,赋予了芦笋汁特有的发酵香味。综上,该研究筛选出的乳酸菌、酵母菌及其组合在芦笋汁发酵上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可用于开发新型芦笋汁发酵饮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笋汁 共发酵 工艺优化 抗氧化活性 风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碱地油莎豆机械化播种收获技术与装备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10
作者 张斌 刘晶 +6 位作者 范仲学 候鹏丽 付佳 郭凤丹 侯蕾 马德源 王颖 《山东农业科学》 2019年第4期144-148,共5页
油莎豆适应性强、抗逆性高、耐盐碱、耐贫瘠、抗旱、耐涝的特点使其成为盐碱地改良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优良选择。油莎豆块茎生于地下,其机械化播种、收获方式成为该作物规模化推广种植及实现全产业链开发的关键。本文介绍了油莎豆的播... 油莎豆适应性强、抗逆性高、耐盐碱、耐贫瘠、抗旱、耐涝的特点使其成为盐碱地改良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优良选择。油莎豆块茎生于地下,其机械化播种、收获方式成为该作物规模化推广种植及实现全产业链开发的关键。本文介绍了油莎豆的播种、收获方式方法,重点对目前油莎豆播种、收获机械研究开发情况进行了系统阐述,并对盐碱地油莎豆推广种植及产业发展做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莎豆 盐碱地 播种 收获 机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多重PCR技术检测羊肉中掺杂狐狸肉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19
11
作者 张全芳 马德源 +8 位作者 刘艳艳 梁水美 杨雪 冯梦秋 史学芹 卞如如 李燕 岳鸣鸣 步迅 《山东农业科学》 2014年第12期4-6,10,共4页
本研究根据山羊、绵羊和狐狸线粒体16S rRNA基因间序列差异,设计特异性引物,其扩增片段大小分别为401、450 bp和300 bp,从而可在一个PCR反应中同时鉴别山羊、绵羊和狐狸三种源性成分,检测灵敏度高。
关键词 多重PCR 山羊 绵羊 狐狸 源性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莎豆引种试验及绿色高效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2
作者 张斌 刘晶 +4 位作者 范仲学 郭凤丹 侯蕾 马德源 王颖 《山东农业科学》 2019年第3期147-150,共4页
油莎豆是一种适应性好、抗逆性强、耐病虫害、经济价值高的集牧、饲、粮、油于一体的高效经济作物,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和经济价值。本文从油莎豆种质资源收集筛选、引种试种、选地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控、收获等方... 油莎豆是一种适应性好、抗逆性强、耐病虫害、经济价值高的集牧、饲、粮、油于一体的高效经济作物,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和经济价值。本文从油莎豆种质资源收集筛选、引种试种、选地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控、收获等方面综述其研究进展,并在简要分析油莎豆高产栽培和示范推广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其未来研究方向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莎豆 引种 优质 高效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G胁迫下藜麦品种萌发期抗旱性鉴定 被引量:11
13
作者 张斌 马德源 +1 位作者 范仲学 郭凤丹 《山东农业科学》 2018年第12期30-34,共5页
以不同渗透势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条件,对7个不同来源藜麦品种的萌发期抗旱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低浓度PEG胁迫能够促进部分藜麦品种的萌发;随着PEG浓度的增加,藜麦种子的发芽率、萌发耐旱指数、相对根长、相对芽长下降;当PEG渗... 以不同渗透势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条件,对7个不同来源藜麦品种的萌发期抗旱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低浓度PEG胁迫能够促进部分藜麦品种的萌发;随着PEG浓度的增加,藜麦种子的发芽率、萌发耐旱指数、相对根长、相对芽长下降;当PEG渗透势达到-1. 0 MPa时,所有品种的胚根、胚芽均受到严重抑制;7个藜麦品种的芽期耐旱性存在显著差异,抗旱性强弱表现顺序为:农藜5号﹥静乐黑﹥稼祺1号﹥蒙藜1号﹥晋藜2号﹥晋藜1号﹥静乐灰,以农藜5号最强。该研究可为筛选适宜山东省干旱地区种植的藜麦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PEG)胁迫 藜麦 萌发 耐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生菌联合海藻多糖对草莓生长与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于金慧 刘炳福 +6 位作者 刘超 马德源 马云飞 陈高 韩福文 尤升波 毕玉平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4-112,共9页
为开发针对草莓提质增效的新型生物肥料,试验以本课题组筛选的优良菌株(乳酸菌)和海藻多糖为材料,选取天仙醉和越秀两个草莓品种,探究单一和联合施用处理对两品种草莓植株生长、叶片生理指标、单果重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 为开发针对草莓提质增效的新型生物肥料,试验以本课题组筛选的优良菌株(乳酸菌)和海藻多糖为材料,选取天仙醉和越秀两个草莓品种,探究单一和联合施用处理对两品种草莓植株生长、叶片生理指标、单果重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均能促进草莓植株生长,降低叶片丙二醛含量,提高叶绿素含量。其中,海藻多糖发酵液对天仙醉的单果增重效果最佳,而益生菌发酵液复配海藻多糖对越秀的单果增重效果最佳,分别较对照提高57.2%和40.3%。不同施肥处理还可显著改善草莓果实品质:对天仙醉而言,海藻多糖发酵液处理可溶性蛋白含量提高幅度最大,较对照提高88.4%;糖酸比则以益生菌发酵液复配海藻多糖处理最高,较对照提高27.6%;益生菌发酵液与海藻多糖复配显著增加果实中VC、总酚和总黄酮含量,较对照分别提高21.57%、15.02%和23.70%。对越秀而言,益生菌发酵液复配海藻多糖处理的糖酸比增幅最大,达71.9%;各施肥处理对其可溶性蛋白及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相对较小。对种植天仙醉土壤的微生物多样性分析表明,含益生菌的3种处理可显著提高其α多样性指数,改善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综上,益生菌菌剂联合海藻多糖可协同促进草莓植株生长、改善果实品质,但不同品种间有所差异,其中天仙醉对各施肥处理的响应更为敏感,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改善相关。本研究可为后期研发适合不同品种草莓的新型生物肥料提供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联合增效 益生菌 海藻多糖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荡授粉器在保护地樱桃番茄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淑梅 王施慧 +2 位作者 王登良 侯丽霞 马德源 《山东农业科学》 2013年第8期61-64,共4页
在樱桃番茄花期设计植物生长调节剂点花、番茄振荡授粉器授粉、自然授粉(CK)3种处理,比较不同授粉方式对樱桃番茄坐果率、产量、品质、商品性等综合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振荡授粉器处理植株坐果率、单株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比... 在樱桃番茄花期设计植物生长调节剂点花、番茄振荡授粉器授粉、自然授粉(CK)3种处理,比较不同授粉方式对樱桃番茄坐果率、产量、品质、商品性等综合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振荡授粉器处理植株坐果率、单株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比自然授粉高7.7%、29.1%、4.1%,与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差异不显著;落果率最低;商品果率较自然授粉高5.6%;两种处理方法的单果重均比自然授粉低,其中振荡授粉器处理仅低3.1%;振荡授粉器处理果实果色亮、熟性早,较植物生长调节剂点花节省一半左右的用工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樱桃番茄 花期处理 振荡授粉器 植物生长调节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鲍芹根际乳酸菌的筛选及耐受性和抗氧化能力评价 被引量:2
16
作者 于金慧 刘云鹏 +7 位作者 徐贵祎 马德源 乌日娜 武俊瑞 黄超 张娟 尤升波 毕玉平 《山东农业科学》 2019年第11期74-80,共7页
为筛选既有优良果蔬发酵特性又有利于人体肠道微生态平衡的功能性果蔬发酵专用益生菌,本研究以新鲜鲍芹根为试材,结合传统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根际分离得到的乳酸菌进行鉴定,对筛选出产酸能力强、生长旺盛的菌株进行耐受性和抗氧... 为筛选既有优良果蔬发酵特性又有利于人体肠道微生态平衡的功能性果蔬发酵专用益生菌,本研究以新鲜鲍芹根为试材,结合传统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根际分离得到的乳酸菌进行鉴定,对筛选出产酸能力强、生长旺盛的菌株进行耐受性和抗氧化能力评价。经鉴定,分离得到的两株乳酸菌分别为植物乳杆菌(产酸能力强、生长旺盛)和戊糖片球菌。对植物乳杆菌进行人工模拟耐受性评价发现,该菌在pH值为2.5、3.5、4.5的人工胃液中处理3 h后菌量仍保持在10^6 CFU/mL以上;人工肠液培养2、3 h的存活率分别为155.9%、191.9%,4 h后菌种数量开始下降,存活率仍为35.7%;随盐浓度增加,该菌的存活率下降,但7.5 mg/mL的胆盐溶液和70 mg/mL钠盐溶液中菌量仍能维持在10^6 CFU/mL以上。抗氧化能力试验表明,该菌发酵上清液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可达91.8%,固形物醇提液的亚铁离子螯合能力比发酵上清液的高出13.7个百分点。综上,植物乳杆菌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和抗氧化能力,后期可用于益生菌相关产品的研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芹 乳酸菌 植物乳杆菌 分离纯化 鉴定 耐受性 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蛋白酶菌的筛选及其对螺旋藻发酵物活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云鹏 尤升波 +6 位作者 马德源 夏晗 边斐 耿耘 石士涛 于金慧 毕玉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140-145,共6页
为了更好地利用微生物发酵方法制备螺旋藻生物活性肽,从螺旋藻泥天然发酵液中筛选高产蛋白酶的菌株,并对其发酵产物进行了功能评价。形态观察和16S rRNA菌种鉴定结果显示,3株蛋白酶高产菌株分别为解淀粉芽孢杆菌、芽孢杆菌和短小芽胞杆... 为了更好地利用微生物发酵方法制备螺旋藻生物活性肽,从螺旋藻泥天然发酵液中筛选高产蛋白酶的菌株,并对其发酵产物进行了功能评价。形态观察和16S rRNA菌种鉴定结果显示,3株蛋白酶高产菌株分别为解淀粉芽孢杆菌、芽孢杆菌和短小芽胞杆菌。以3株菌及其混菌发酵螺旋藻,对所得发酵产物的3种活性成分(多肽、总黄酮和总酚)、4种抗氧化指标(DPPH自由基清除率、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率、铁离子还原力、总抗氧化能力)和血管紧张素I转移酶(angiotensin I 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单菌发酵和混菌发酵的产物中活性成分的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和ACE抑制活性均显著提高,以混菌发酵提高最为明显,效果最为优异,混菌发酵液中3种成分的含量分别提高305.2%、267.8%和164.2%;4种抗氧化活性指标分别提高611.5%、189.8%、354.4%、316.0%,ACE抑制活性提高102.6%。筛选获得的菌株在制备螺旋藻生物活性肽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藻 高产蛋白酶菌株 多肽 混菌发酵 抗氧化活性 ACE抑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灭菌方式对螺旋藻及其发酵后营养功效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云鹏 尤升波 +6 位作者 马德源 尤常清 乌日娜 武俊瑞 黄超 于金慧 毕玉平 《山东农业科学》 2019年第10期65-70,共6页
为明确不同灭菌方式对螺旋藻功效成分的影响,本研究采用高温蒸汽灭菌、超高压灭菌和紫外线灭菌三种方式对螺旋藻培养基进行灭菌处理,并结合乳酸菌发酵方法,比较分析不同灭菌方式处理下发酵前后上清液与固形物中总黄酮、总酚、藻蓝素等... 为明确不同灭菌方式对螺旋藻功效成分的影响,本研究采用高温蒸汽灭菌、超高压灭菌和紫外线灭菌三种方式对螺旋藻培养基进行灭菌处理,并结合乳酸菌发酵方法,比较分析不同灭菌方式处理下发酵前后上清液与固形物中总黄酮、总酚、藻蓝素等成分含量,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发酵前,不同灭菌方式下各成分含量差异较大,部分达显著水平,其中,以高温蒸汽灭菌的上清液总黄酮和总酚含量最高,藻蓝素含量最低;固形物醇提液中总黄酮含量则以超高压灭菌最高,总酚和藻蓝素含量以紫外线灭菌的最高。经乳酸菌发酵后,总黄酮和藻蓝素含量整体呈下降趋势,最大降幅分别为60.0%、74.9%,总酚的变化与之相反,增幅最高为142.4%。从抗氧化活性来看,三种灭菌方式之间抗氧化活性具有一定差异;乳酸菌发酵提高了高温灭菌的上清液中总抗氧化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高压灭菌的还原力和亚铁离子螯合能力;而发酵后固形物醇提液的总抗氧化能力、还原力和亚铁离子螯合能力均显著升高,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略有下降。综合各因素,高温蒸汽灭菌可用于开发螺旋藻益生菌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藻 高温蒸汽灭菌 超高压灭菌 紫外线灭菌 功效成分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鲍芹低值部位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评价
19
作者 尤常清 毕玉平 +3 位作者 于金慧 马德源 黄超 尤升波 《山东农业科学》 2019年第2期33-39,共7页
为探索鲍芹低值部位高值化利用的途径及科学依据,本试验对外围叶柄和根中的物质进行提取,同时测定了该乙醇提取物中总酚和总黄酮含量与抗氧化指标总抗氧化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亚铁离子螯合能力、总还原力,并对各测定指标的相关... 为探索鲍芹低值部位高值化利用的途径及科学依据,本试验对外围叶柄和根中的物质进行提取,同时测定了该乙醇提取物中总酚和总黄酮含量与抗氧化指标总抗氧化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亚铁离子螯合能力、总还原力,并对各测定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叶柄提取物中总酚含量为92.69 mg GAE/g,总黄酮含量为2.60 mg RE/g;根部提取物总酚含量为145.41 mg GAE/g,总黄酮含量为5.91 mg RE/g。在同等质量浓度条件孵育150 min后,鲍芹叶柄和根提取物中总抗氧化能力可达到BHT的65%以上;二者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可达到BHT的57.1%以上;二者亚铁离子螯合能力可达EDTA的74.3%~84.0%;二者的还原力较小,仅能达到BHT的7%~10%。相关性分析表明抗氧化活性与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极显著正相关。综合分析可知,鲍芹低值部位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芹 抗氧化能力 总酚 总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