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家兔血浆中酮康唑浓度
被引量:1
- 1
-
-
作者
马张庆
-
机构
皖南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
出处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227-229,共3页
-
文摘
目的 建立家兔血浆中酮康唑(ketoconazole)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方法 采用HypersilODSC18柱,以甲醇 水 三乙胺(79:2 0 :1)为流动相,紫外检测波长2 4 1nm ,安定为内标,乙醚提取,浓缩后进样。结果 酮康唑与内标分离良好;血浆酮康唑浓度在0 .5~10 0 .0 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r =0 .9996 ;最低检测浓度为0 .2μg/ml;0 .5、5 .0、5 0 .0 μg/ml三种浓度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1.2 %、96 .9%和98.7% (n =5 ) ;日内和日间RSD <10 %。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可靠、取血量少,适用于酮康唑的血药浓度测定和临床生物利用度的研究。
-
关键词
酮康唑
血浆
兔
高效液相色谱法
-
Keywords
ketoeonazole
plasma
rabbit
HPLC
-
分类号
R446.1
[医药卫生—诊断学]
R978.5
[医药卫生—药品]
-
-
题名丹参葡萄糖注射液对大鼠长期毒性试验
被引量:2
- 2
-
-
作者
韩军
刘锡玖
徐瑶
汪五三
马张庆
熊莺
-
机构
皖南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
出处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4期248-252,共5页
-
文摘
目的观察大鼠连续腹腔注射(ip)丹参葡萄糖注射液(salvia miltiorrhiza glucose injection,SGI)产生的毒性反应与靶器官损害的可逆性。方法通过血液学、血液生物化学和病理组织学检查,观察SGI对大鼠的毒性反应及其程度。结果连续ip SGI 26周,动物全部存活。大剂量组动物进食量减少,体重增加较慢,肝功能AST升高,凝血时间延长,对肝脏有一定损伤,停药后均减轻或消失。中、小剂量组动物未见明显毒性反应。结论ip SGI,大剂量[12.5 g/(kg.d)]可抑制大鼠体重增长,(7/22)动物肝细胞呈浊肿、变性;中剂量[5.0 g/(kg.d)](4/22)动物肝细胞有轻度浊肿,肝损有一定可逆性。提示主要靶器官是肝脏,停药后各剂量组肝脏均未见明显病损。
-
关键词
丹参葡萄糖注射液
长期毒性
肝脏
大鼠
-
Keywords
salvia miltiorrhiza glucose injection
long-term toxicity
liver
rats
-
分类号
R289.5
[医药卫生—方剂学]
R994
[医药卫生—毒理学]
-
-
题名腺苷在小鼠脑组织中的分布
被引量:1
- 3
-
-
作者
陶芳
马张庆
洪宗元
-
机构
皖南医学院定量药理研究所
皖南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
出处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1期1-3,共3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171255)
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208058)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070413139)
-
文摘
目的:监测小鼠脑组织中的腺苷含量,探讨腺苷在各脑区中的分布。方法:雄性昆明种小鼠8只,在乙醚麻醉下断头处死,迅速取出脑组织并分离出皮层、海马、纹状体、丘脑、下丘脑、中脑等脑区。这些脑组织被制成匀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HPLC-UV)检测法检测其腺苷含量。结果:腺苷在小鼠纹状体、皮层及海马中含量较高,下丘脑和丘脑次之,中脑最低。结论:腺苷含量在小鼠各脑区中呈不均匀分布,其中纹状体内含量最高。
-
关键词
小鼠
腺苷
脑组织匀浆
高效液相色谱
-
Keywords
adenosine
brain tissue homogenate
mice
HPLC
-
分类号
R963
[医药卫生—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
-
题名小鼠脑组织中组胺含量的HPLC-UV检测
被引量:1
- 4
-
-
作者
许涛
陶芳
方浩
马张庆
洪宗元
-
机构
皖南医学院定量药理研究所药理学教研室
-
出处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1期1-3,共3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171255)
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208058)
-
文摘
目的:建立一种测定小鼠脑组织匀浆中组胺含量的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方法:雄性昆明种小鼠8只,在乙醚麻醉下断头处死后,迅速取出脑组织,分离出皮层、海马和下丘脑,称重并制成匀浆。匀浆中组胺用高氯酸提取,经丹磺酰氯衍生后,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HPLC-UV)检测法检测含量。结果:组胺在0.1~1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γ2=0.9993,最低检出限为0.1μg/ml,保留时间约6.1 min。小鼠下丘脑中组胺含量最高,约为0.21μg/g。结论:本实验所建立的HPLC-UV检测法快速简便,敏感实用,可用于脑组织中组胺含量的测定。
-
关键词
小鼠
组胺
脑组织匀浆
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
-
Keywords
mice
histamine
brain tissue homogenat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with ultraviolet detection
-
分类号
R965.2
[医药卫生—药理学]
-
-
题名一种新的基于微透析技术研究靶器官药代动力学方法
- 5
-
-
作者
费佳丽
朱岳
马张庆
年四辉
洪宗元
-
机构
皖南医学院药学院
-
出处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5期409-412,共4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671318
81171255)
安徽省科技攻关项目(1501041157)
-
文摘
目的:采用微透析技术结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MS)研究金刚烷胺在大鼠纹状体细胞外液中的药代动力学(药动学)过程,探讨靶器官药动学研究方法。方法:SD大鼠(雄性,8~10周龄)行乌拉坦麻醉(1.0 g/kg)后,手术植入微透析探针于大鼠纹状体,以人工脑脊液恒速(2μL/min)灌注探针。灌注1 h后,腹腔注射盐酸金刚烷胺(1.0 mg/kg),注射后立即收集透析液样本,样本收集间隔时间为12 min,连续6 h。用LC-MS/MS法检测透析样本中金刚烷胺浓度,药物浓度-时间曲线及计算药动学参数用DAS软件拟合。结果:金刚烷胺在大鼠纹状体细胞外液中浓度-时间变化呈一室开放模型,其主要药动学参数T_(max)、C_(max)、t_(1/2)和AUC_(0-∞)为(1.78±0.59)h、(38.56±9.10)μg/L、(2.07±0.35)h和(591.84±278.39)μg/(L·h)。结论:本实验建立了一种基于微透析采样结合LC-MS/MS法研究金刚烷胺在大鼠纹状体细胞外液中药代动力学过程的实验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为研究药物在靶器官中的药动学过程提供了方法学基础。
-
关键词
金刚烷胺
微透析
靶器官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药代动力学
-
Keywords
amantadine
microdialysis
target organ
LC-MS/MS
pharmacokinetics
-
分类号
R96
[医药卫生—药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