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天山中段城市化水平与生态环境质量时空耦合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马小淞
闫庆武
+3 位作者
移明昊
李珂颀
李桂娥
吴子豪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2-182,共11页
为深入探究天山中段城市化水平与生态环境质量的时空耦合关系,从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空间城市化以及交通城市化4个维度构建综合指标代表城市化水平,从绿度(NDVI)、湿度(WET)、热度(LST)、干度(NDBSI)和盐度(SI-T)5个方面构建遥感...
为深入探究天山中段城市化水平与生态环境质量的时空耦合关系,从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空间城市化以及交通城市化4个维度构建综合指标代表城市化水平,从绿度(NDVI)、湿度(WET)、热度(LST)、干度(NDBSI)和盐度(SI-T)5个方面构建遥感生态指数代表生态环境质量,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探究两者的时空耦合关系,并分析2014—2022年城市化水平与生态环境质量耦合协调系统和2个子系统间不同模式的变化。结果表明:(1)天山中段整体综合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速度较快,高城市化区域主要位于天山北坡城市群。(2)生态环境质量整体相对较差,历年质量等级在“中”及以上地区仅约占30%,研究区中部地区及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较好,绝大部分地区呈现出稳定或者缓慢提升的趋势。(3)天山中段耦合协调度整体较低,呈缓慢上升趋势,平均水平均处于严重失调状态;研究期间有7.96%的区域耦合协调等级提升,其中城市化发展牺牲了生态环境的区域占比为43.33%,城市发展受到生态环境制约的区域占比为1.75%;0.86%的区域耦合协调等级降低,其中严重的制约关系致使系统整体发展失调的区域占比为43.34%,城市化水平与生态环境质量均有较大幅度降低的区域占比为56.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生态环境质量
耦合协调度
时空变化
天山中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城市防灾减灾规划中提升社区韧性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
27
2
作者
马超
运迎霞
马小淞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5-72,共8页
中国从1998年开始制定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以推进构建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全面增强综合防灾减灾能力。时下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制定的防灾规划不能完全适应新的形势。笔者对防灾减灾规划中提...
中国从1998年开始制定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以推进构建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全面增强综合防灾减灾能力。时下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制定的防灾规划不能完全适应新的形势。笔者对防灾减灾规划中提升社区韧性的潜力和改善社区切性对防灾减灾规划执行效率的影响进行分析总结,提出通过4种方法来增强社区韧性:(1)对灾害发生时生存质量水平的构成要素进行评估,就灾中响应、灾后恢复、灾后复兴各阶段的受灾者需求进行划分,针对各时期维持生活环境不同层次的需求由低向高依次满足供给;(2)以智慧收缩为思路,通过减缓城市和乡镇周围住宅的无秩序扩张,保持居住范围控制在一定区域,加强人群之间的联系并排除区域外不必要的基础设施;(3)实行以易受到灾害袭击和较弱灾害4氏抗力社区的居民作为标的的巨灾保险,缩短以财政支持为主的救灾资金援建时间,提升生存质量水平;(4)设立若干以社区为单位的救灾中心。该救灾中心平时用作邻里支持和社区组织的场所,定期进行防灾演练,灾时作为避难场所分发救灾物资,并优先获得灾后信息及公共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灾减灾规划
社区韧性
生存质量
智慧收缩
巨灾保险
救灾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粒子群优化BP神经网络的耕地自然质量分计算模型
被引量:
11
3
作者
潘润秋
马小淞
刘珺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8-82,共5页
针对常规农用地分等方法中因子权重计算存在人为因素干扰及BP神经网络模型自身优化过程中易陷入局部极小值的情况,通过粒子群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对BP神经网络进行优化,建立耕地自然质量分计算的粒子群BP神经网络模型(PSO-BP网络模型)。...
针对常规农用地分等方法中因子权重计算存在人为因素干扰及BP神经网络模型自身优化过程中易陷入局部极小值的情况,通过粒子群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对BP神经网络进行优化,建立耕地自然质量分计算的粒子群BP神经网络模型(PSO-BP网络模型)。对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证明PSO-BP网络模型能避免常规方法因子权重确定的人为干扰,同时具有较高的优化效率,应用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用地分等
自然质量分计算
BP神经网络
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北海濠濮间与春雨林塘场景增强现实技术研究
被引量:
2
4
作者
马小淞
林旭辉
+1 位作者
刘志成
刘晓明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89-94,共6页
针对目前公众与学界对中国历史园林“时空一体”“生生不息”“天人之际”理念及其与山水诗、山水画关系的认知差距较大的问题,提出采用增强现实技术(AR)搭载园林的历史文化艺术等内容信息辅助认知的解决方式。再现和强化了对北海东岸2...
针对目前公众与学界对中国历史园林“时空一体”“生生不息”“天人之际”理念及其与山水诗、山水画关系的认知差距较大的问题,提出采用增强现实技术(AR)搭载园林的历史文化艺术等内容信息辅助认知的解决方式。再现和强化了对北海东岸2处景点的历史、文化、艺术内涵与实景的关系认知,为具备较完整遗存的历史名园的AR研究探索思路,并侧重园林本体价值内涵的展示传播,对历史园林的保护、利用及研究具重要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内容包括:1)以北海东岸濠濮间云岫厂和春雨林塘瀑布2个重要场景为研究对象,考证了其造园立意和价值,阐明前者借景手法,明确春雨林塘北至摛锦轶云牌坊、南至小石牌坊的景点范围,分析其瀑布的叠石艺术价值;2)基于以上讨论了其AR搭载内容和构建方法,即以逆向建模为起点,在中国历史名园AR系统上,对信息采集层及技术研发层提出了具体技术构建途径,有助提升历史名园游览的智慧化水平。AR技术将在搭载历史名园海量场景的历史、文化、艺术等内容的赏景与导览系统上深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北海
皇家园林
增强现实技术(AR)
濠濮间
春雨林塘
场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天山中段城市化水平与生态环境质量时空耦合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马小淞
闫庆武
移明昊
李珂颀
李桂娥
吴子豪
机构
江苏国土资源智库中国矿业大学研究基地
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2-182,共11页
基金
第三次新疆综合科学考察项目(2022xjkk10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101459,42201447)
2024年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KYCX24_2833)。
文摘
为深入探究天山中段城市化水平与生态环境质量的时空耦合关系,从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空间城市化以及交通城市化4个维度构建综合指标代表城市化水平,从绿度(NDVI)、湿度(WET)、热度(LST)、干度(NDBSI)和盐度(SI-T)5个方面构建遥感生态指数代表生态环境质量,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探究两者的时空耦合关系,并分析2014—2022年城市化水平与生态环境质量耦合协调系统和2个子系统间不同模式的变化。结果表明:(1)天山中段整体综合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速度较快,高城市化区域主要位于天山北坡城市群。(2)生态环境质量整体相对较差,历年质量等级在“中”及以上地区仅约占30%,研究区中部地区及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较好,绝大部分地区呈现出稳定或者缓慢提升的趋势。(3)天山中段耦合协调度整体较低,呈缓慢上升趋势,平均水平均处于严重失调状态;研究期间有7.96%的区域耦合协调等级提升,其中城市化发展牺牲了生态环境的区域占比为43.33%,城市发展受到生态环境制约的区域占比为1.75%;0.86%的区域耦合协调等级降低,其中严重的制约关系致使系统整体发展失调的区域占比为43.34%,城市化水平与生态环境质量均有较大幅度降低的区域占比为56.58%。
关键词
城市化
生态环境质量
耦合协调度
时空变化
天山中段
Keywords
urbanizati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quality
coupling coordination
spatio-temporal change
middle section of the Tianshan Mountains
分类号
X2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城市防灾减灾规划中提升社区韧性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
27
2
作者
马超
运迎霞
马小淞
机构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西门菲莎大学教育学院
出处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5-72,共8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基于智慧技术的滨海大城市安全策略与综合防灾措施研究”(批准号:13&ZD162)。
文摘
中国从1998年开始制定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以推进构建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全面增强综合防灾减灾能力。时下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制定的防灾规划不能完全适应新的形势。笔者对防灾减灾规划中提升社区韧性的潜力和改善社区切性对防灾减灾规划执行效率的影响进行分析总结,提出通过4种方法来增强社区韧性:(1)对灾害发生时生存质量水平的构成要素进行评估,就灾中响应、灾后恢复、灾后复兴各阶段的受灾者需求进行划分,针对各时期维持生活环境不同层次的需求由低向高依次满足供给;(2)以智慧收缩为思路,通过减缓城市和乡镇周围住宅的无秩序扩张,保持居住范围控制在一定区域,加强人群之间的联系并排除区域外不必要的基础设施;(3)实行以易受到灾害袭击和较弱灾害4氏抗力社区的居民作为标的的巨灾保险,缩短以财政支持为主的救灾资金援建时间,提升生存质量水平;(4)设立若干以社区为单位的救灾中心。该救灾中心平时用作邻里支持和社区组织的场所,定期进行防灾演练,灾时作为避难场所分发救灾物资,并优先获得灾后信息及公共服务。
关键词
防灾减灾规划
社区韧性
生存质量
智慧收缩
巨灾保险
救灾中心
Keywords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reduction plan
community resilience
quality of life
smart shrinkage
catastrophe insuranee
disaster supprt hub
分类号
TU984.116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粒子群优化BP神经网络的耕地自然质量分计算模型
被引量:
11
3
作者
潘润秋
马小淞
刘珺
机构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武汉大学教育部地理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
沈阳市勘察测绘研究院
出处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8-82,共5页
文摘
针对常规农用地分等方法中因子权重计算存在人为因素干扰及BP神经网络模型自身优化过程中易陷入局部极小值的情况,通过粒子群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对BP神经网络进行优化,建立耕地自然质量分计算的粒子群BP神经网络模型(PSO-BP网络模型)。对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证明PSO-BP网络模型能避免常规方法因子权重确定的人为干扰,同时具有较高的优化效率,应用效果较好。
关键词
农用地分等
自然质量分计算
BP神经网络
粒子群算法
Keywords
classification of farmland
calculation of nature quantity score
BP neural network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
分类号
F30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F224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北海濠濮间与春雨林塘场景增强现实技术研究
被引量:
2
4
作者
马小淞
林旭辉
刘志成
刘晓明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中国圆明园学会皇家园林分会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
出处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89-94,共6页
文摘
针对目前公众与学界对中国历史园林“时空一体”“生生不息”“天人之际”理念及其与山水诗、山水画关系的认知差距较大的问题,提出采用增强现实技术(AR)搭载园林的历史文化艺术等内容信息辅助认知的解决方式。再现和强化了对北海东岸2处景点的历史、文化、艺术内涵与实景的关系认知,为具备较完整遗存的历史名园的AR研究探索思路,并侧重园林本体价值内涵的展示传播,对历史园林的保护、利用及研究具重要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内容包括:1)以北海东岸濠濮间云岫厂和春雨林塘瀑布2个重要场景为研究对象,考证了其造园立意和价值,阐明前者借景手法,明确春雨林塘北至摛锦轶云牌坊、南至小石牌坊的景点范围,分析其瀑布的叠石艺术价值;2)基于以上讨论了其AR搭载内容和构建方法,即以逆向建模为起点,在中国历史名园AR系统上,对信息采集层及技术研发层提出了具体技术构建途径,有助提升历史名园游览的智慧化水平。AR技术将在搭载历史名园海量场景的历史、文化、艺术等内容的赏景与导览系统上深入应用。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北海
皇家园林
增强现实技术(AR)
濠濮间
春雨林塘
场景
Key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Beihai Park
imperial garden
Augmented Reality(AR)
Haopujian
Chunyulintang
setting
分类号
TU986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天山中段城市化水平与生态环境质量时空耦合研究
马小淞
闫庆武
移明昊
李珂颀
李桂娥
吴子豪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城市防灾减灾规划中提升社区韧性的方法研究
马超
运迎霞
马小淞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
2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粒子群优化BP神经网络的耕地自然质量分计算模型
潘润秋
马小淞
刘珺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北海濠濮间与春雨林塘场景增强现实技术研究
马小淞
林旭辉
刘志成
刘晓明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