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SE管理模式在清22深A井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马宝金 周鹏飞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47-48,共2页
介绍了 HSE管理体系及其在辽河油田清 2 2深 A井中的应用情况 ,探讨了实施 HSE管理的前期准备工作及现场实施措施。该井达到了零误工时、无井下及设备事故及没有工伤事故的目标 ,将促进我国在陆地钻井中推行 HSE管理体系的发展。
关键词 环境保护 环境管理 辽河油田 HSE管理模式 钻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河油田两口侧钻短半径水平井设计与施工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新明 吴航舟 马宝金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2-14,共3页
侧钻水平井是开发油田老区剩余油、提高原油采收率的主要措施之一。辽河油田静3159CP(二维井眼轨道)和静3167CP(三维井眼轨道)两口侧钻短半径水平井是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中的两口科学试验井,均在φ17... 侧钻水平井是开发油田老区剩余油、提高原油采收率的主要措施之一。辽河油田静3159CP(二维井眼轨道)和静3167CP(三维井眼轨道)两口侧钻短半径水平井是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中的两口科学试验井,均在φ1778mm套管内开窗,并用φ1524mm钻头钻进,造斜率分别达到095°/m和100°/m(平均值)。静3167CP井的完成标志着在稠油、高凝油油藏中通过套管开窗侧钻水平井的配套技术取得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钻 套管开窗 水平井 钻井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I_CFAR算法改进的毫米波LFMCW恒虚警算法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马宝金 李跃华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134-137,共4页
VI-CFAR结合了CA-CFAR、GO-CFAR、SO-CFAR三种算法,以实现不同背景下良好的检测性能,实现毫米波雷达多目标检测的准确性。本文在VI-CFAR的基础上改进一种新算法,即在前后滑窗均存在干扰目标时,采用删除均值(CMLD)CFAR替代SO-CFAR,同时... VI-CFAR结合了CA-CFAR、GO-CFAR、SO-CFAR三种算法,以实现不同背景下良好的检测性能,实现毫米波雷达多目标检测的准确性。本文在VI-CFAR的基础上改进一种新算法,即在前后滑窗均存在干扰目标时,采用删除均值(CMLD)CFAR替代SO-CFAR,同时在只有一个目标的情况下使用OS-CFAR替代CA-CFAR,很大程度上提高了VI-CFAR在毫米波雷达处于多目标环境下的鲁棒性,能够有效避免毫米波雷达漏警。并对此在均匀背景、杂波边缘背景和多目标背景中的检测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讨论了仿真结果的有效性,提高了毫米波雷达在多目标背景下的检测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测 CFAR 毫米波 有序统计 CMLD 多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域天然气水合物产业与技术发展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6
4
作者 马宝金 樊明武 王鄂川 《石油科技论坛》 2020年第3期60-66,共7页
天然气水合物97%的资源量分布在海洋,且主要在深海区。作为一种潜在的新能源,世界科技大国竞相开展相关研究攻关和现场试采试验。我国于2017年和2020年两次在南海海域成功实施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创造了产气总量最大、日均产气最高的两项... 天然气水合物97%的资源量分布在海洋,且主要在深海区。作为一种潜在的新能源,世界科技大国竞相开展相关研究攻关和现场试采试验。我国于2017年和2020年两次在南海海域成功实施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创造了产气总量最大、日均产气最高的两项世界纪录。日本也开展了两次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基于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查和试采现状,指出产业化关键影响因素包括试采工艺技术、产业政策等。应着力加快深海泥质粉砂矿体的资源评价和开采技术研发,带动深海钻探及采气装备制造国产化,建议政府、企业、产业加强协作,加快推进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产业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域 天然气水合物 资源分布 工艺技术 产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方案设计及气液分离特性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马宝金 车家琪 +3 位作者 王剑 任京文 邓君宇 房东辉 《石油工程建设》 2023年第1期1-7,共7页
为了解决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效率低、水合物大面积分解和二次生成等问题,以我国南海海域某天然气水合物开采井为例,结合降压法和热激法设计一种海域天然气水合物整体开采方案,运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螺旋式、轴流导叶式、管柱式分离装... 为了解决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效率低、水合物大面积分解和二次生成等问题,以我国南海海域某天然气水合物开采井为例,结合降压法和热激法设计一种海域天然气水合物整体开采方案,运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螺旋式、轴流导叶式、管柱式分离装置在不同气液比下分离效率及分离特性,同时开展气液分离实验验证结果准确性。结果表明: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开采采用双管柱结构方案,生产井采用泄流面积更大的水平井方案。螺旋式分离装置适用于10%的液相含量(体积分数),优选螺旋分离装置进行海域天然气水合物气液分离,螺旋式分离装置前两圈螺旋处压降较大,压降达到325 Pa。液滴直径25~100μm时分离效率均达到了100%,分离效率随圈数的增多而增大,变化范围为79.2%~91.8%。分离效率实验与数值分析结果误差为5%,验证了气液分离数值模拟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本研究可为高效安全开发海域天然气水合物提供重要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域天然气水合物 开采方案 气液分离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力桩基础设计与建造安装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马宝金 魏士鹏 +1 位作者 文江 张爱霞 《石油工程建设》 2021年第2期82-86,共5页
以南海某工程项目为例,在简要介绍吸力桩基础结构特点的基础上,对吸力桩基础方案进行比选,而后详细介绍了吸力桩基础设计关键技术,包括设计基础、主要设计校核工况、基础承载力计算、吸力桩置入过程分析等,最后论述了吸力桩基础建造及... 以南海某工程项目为例,在简要介绍吸力桩基础结构特点的基础上,对吸力桩基础方案进行比选,而后详细介绍了吸力桩基础设计关键技术,包括设计基础、主要设计校核工况、基础承载力计算、吸力桩置入过程分析等,最后论述了吸力桩基础建造及海上安装的关键技术,重点包括建造过程的建造工序、焊接质量控制、焊接变形控制、尺寸控制、精度控制、重量控制等;阐述了海上安装流程、应急预案、ROV系统、施工窗口的选择、系统调试、吸力桩基础吊装入水、吸力桩基础置入过程的控制、土壤数据对吸力桩基础置入的影响以及承载能力的评估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力桩基础 设计 承载力 建造 安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水浅软地层吸力桩基盘结构优化设计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马宝金 张爱霞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6-82,共7页
我国南海深水海域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但环境条件恶劣、地质风险高,钻井作业面临着严峻挑战。为此,提出了一种组成简单、建造成本低、安装效率高、可根据工程需要重复利用的新型吸力桩基盘结构型式,以适应我国南海深水浅软地层安全钻... 我国南海深水海域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但环境条件恶劣、地质风险高,钻井作业面临着严峻挑战。为此,提出了一种组成简单、建造成本低、安装效率高、可根据工程需要重复利用的新型吸力桩基盘结构型式,以适应我国南海深水浅软地层安全钻井作业的需求。采用规范法和有限元法全面分析了此类大直径桶形结构的承载性能;基于二次开发土体本构模型,研究了循环荷载作用对吸力桩基盘承载力的弱化效应;结合工程实例分析揭示了多桩吸力基盘的承载性能特点。分析结果表明,与常规井口基盘相比,吸力桩基盘结构型式可明显改善整体井口系统的承载能力,为深水浅软地层钻井作业提供了安全、高效、经济、可靠的解决方案。所得结论和计算方法可为实际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浅软地层钻井 吸力桩基盘 承载力 规范法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水无隔水管钻井钻具稳定性计算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马宝金 王鄂川 +4 位作者 张贺恩 邸建伟 寇贝贝 吴晓冬 李彬 《石油工程建设》 2020年第S01期177-184,共8页
深水无隔水管钻井技术主要是指钻井作业过程中未安装隔水管,即在开放水域环境下进行钻井作业。无隔水管钻井具有操作简单、节约用时等诸多优点,是深水钻井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但无隔水管钻井的钻具易受到深水海浪、海流、平台升沉... 深水无隔水管钻井技术主要是指钻井作业过程中未安装隔水管,即在开放水域环境下进行钻井作业。无隔水管钻井具有操作简单、节约用时等诸多优点,是深水钻井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但无隔水管钻井的钻具易受到深水海浪、海流、平台升沉等多项复杂因素的叠加影响,引起管柱弯曲、疲劳甚至失效,导致井下复杂事故。通过分析深水无隔水管钻井钻具的力学稳定性质,开展钻具受波浪流多重作用、钻具空间形态、钻具动载荷等因素影响的研究分析,为钻具安全稳定性分析提供指导,并结合我国某深海项目采用的无隔水管钻井技术,重点阐述全程无隔水管井下钻具的稳定性分析计算方法及结果,可为日后无隔水管钻井钻具安全性分析提供一定借鉴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无隔水管钻井 钻具稳定性 计算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水合物钻井井壁坍塌风险评估与控制研究
9
作者 马宝金 张晓敏 +2 位作者 曹飞 陈国明 陈龙桥 《石油工程建设》 2023年第2期53-58,共6页
水合物地层未固结成岩且钻井过程中温压环境改变使得水合物地层稳定性下降,易导致井壁坍塌事故发生。针对天然气水合物钻井井壁坍塌风险,借助模糊证据理论与T-S模糊门处理致因事件的认知不确定性,分析天然气水合物钻井工艺特性及井壁坍... 水合物地层未固结成岩且钻井过程中温压环境改变使得水合物地层稳定性下降,易导致井壁坍塌事故发生。针对天然气水合物钻井井壁坍塌风险,借助模糊证据理论与T-S模糊门处理致因事件的认知不确定性,分析天然气水合物钻井工艺特性及井壁坍塌事故类型,划分事故后果损失等级,定量评估天然气水合物钻井井壁坍塌风险。为高效控制天然气水合物钻井井壁坍塌风险,提出基于成本的风险控制决策方法,考虑执行风险控制决策的效用和成本,依托遗传算法建立井壁坍塌风险控制优化模型,计算不同决策对井壁坍塌风险值的影响,综合考虑风险的可接受水平与决策成本,确定最优风险控制决策方案,为水合物钻井过程中的井壁坍塌事故风险管控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合物 井壁坍塌 风险评估 模糊证据理论 风险控制 最优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力桩基盘结构设计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马宝金 张爱霞 《石油工程建设》 2022年第6期33-39,共7页
吸力桩基盘是一种顶端封闭、底端敞开的大直径桶体结构,可为浅软地层钻井作业提供良好的承载性能。通过在位工况及拖航、吊装、贯入等施工工况下的有限元分析计算,全面研究了吸力桩基盘的结构设计方法;采用控制变量法深入研究了各组成... 吸力桩基盘是一种顶端封闭、底端敞开的大直径桶体结构,可为浅软地层钻井作业提供良好的承载性能。通过在位工况及拖航、吊装、贯入等施工工况下的有限元分析计算,全面研究了吸力桩基盘的结构设计方法;采用控制变量法深入研究了各组成部分与整体结构强度的关系,探索了影响结构设计的因素,为实际工程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了建议。研究表明,为增强吸力桩基盘的结构强度和刚度,应根据整体结构特点,在顶板及侧壁布置适当数量的加强筋;另一方面,结构板厚对其强度影响较大,应选取最佳数值,确保结构设计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力桩基盘 结构设计 工况 有限元分析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毫米波综合孔径辐射计成像及去噪算法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连薇薇 李跃华 马宝金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194-198,共5页
毫米波干涉综合孔径辐射计成像(InSAR)系统通过对接收的毫米波辐射信号进行复相关运算获得场景的可见度函数,再通过反演运算得到目标场景的亮温分布图像。这种干涉测量方式,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分辨率和灵敏度等探测性能,但是获取的毫米... 毫米波干涉综合孔径辐射计成像(InSAR)系统通过对接收的毫米波辐射信号进行复相关运算获得场景的可见度函数,再通过反演运算得到目标场景的亮温分布图像。这种干涉测量方式,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分辨率和灵敏度等探测性能,但是获取的毫米波图像往往受场景噪声和系统噪声影响严重。针对这一不足,本文首先利用毫米波干涉综合孔径辐射成像系统进行多次成像实验,然后研究了一种改进的非局部均值图像去噪算法,用于对毫米波辐射图像进行去噪处理,实验表明本文研究的算法改善了被动图像的图像质量,使得图像更加容易观察和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辐射计 综合孔径成像 图像去噪 非局部均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赫兹被动综合孔径成像系统分析与设计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锦 李跃华 +1 位作者 连薇薇 马宝金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213-216,共4页
微波被动成像与探测技术可应用于安检成像、军事侦查、战场环境感知等领域,近年来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干涉式综合孔径成像技术利用小口径单元天线构成稀疏阵列,实现等效于大口径天线的观测口面,是实现高分辨率被动成像有效的技术手段... 微波被动成像与探测技术可应用于安检成像、军事侦查、战场环境感知等领域,近年来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干涉式综合孔径成像技术利用小口径单元天线构成稀疏阵列,实现等效于大口径天线的观测口面,是实现高分辨率被动成像有效的技术手段之一。本系统工作频率为100GHz,通过基于T形扫描架的两单元天线接收机的滑动扫描,对目标场景亮温分布的空间频率域分量进行分时采样,并最终实现太赫兹综合孔径被动成像。通过多场景二维成像,验证了系统设计的合理性,对太赫兹被动成像系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 被动成像 二维综合孔径 图像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钻井工程防粘卡的新认识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文超 吴迎春 马宝金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5-16,共2页
通过对公式F=RθL(P1-P2)μ的分析认为,降低摩擦系数并不能有效地防粘卡而只对解卡有利,并提出了防止包角出现才能有效防止粘卡的观点。辽河油田近百口井的现场试验证明,该防粘卡新措施切实可行,可使粘卡事故发生几率降... 通过对公式F=RθL(P1-P2)μ的分析认为,降低摩擦系数并不能有效地防粘卡而只对解卡有利,并提出了防止包角出现才能有效防止粘卡的观点。辽河油田近百口井的现场试验证明,该防粘卡新措施切实可行,可使粘卡事故发生几率降为零、润滑剂用量大大减少,经济效益非常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工程 防粘卡 石油钻井 卡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