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准噶尔盆地盆山构造耦合与分段性 被引量:33
1
作者 马宗晋 曲国胜 +2 位作者 李涛 赵瑞斌 许建东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71-277,共7页
自海西运动以来,准噶尔盆地边缘构造带经历了海西运动期强耦合为主阶段、中生代至新生代早期弱耦合及调整阶段、新近纪南缘单边盆山强耦合阶段;边缘构造带活动强度自海西运动期以来呈明显下降态势,至中生代为低平缓弱活动调整态,新生代... 自海西运动以来,准噶尔盆地边缘构造带经历了海西运动期强耦合为主阶段、中生代至新生代早期弱耦合及调整阶段、新近纪南缘单边盆山强耦合阶段;边缘构造带活动强度自海西运动期以来呈明显下降态势,至中生代为低平缓弱活动调整态,新生代造山期强度又呈回升状,但未达到海西运动期水平,呈现强-弱-强的三阶段式演化特点。准噶尔盆地的6边形边缘带划分为6个边缘构造带分段构造组合:准噶尔盆地南缘西段、南缘东段、准东隆起西缘段、乌伦古边缘构造段、加依尔山边缘段和准噶尔盆地西部边缘段。各构造段表现出明显的构造样式差异,其中,准噶尔盆地南缘西段为推覆前方无约束的舒展逆冲推覆系统;准噶尔盆地南缘东段为指向前陆的强约束逆冲推覆构造;准东隆起西缘段为隆升背景上的东西向水平挤压变形带;准噶尔盆地东北缘段(乌伦古边缘构造段)为多层滑脱面断坡控制的膝折型断阶和断坪控制的基底凹陷等;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为多期次不同规模的逆冲和推覆叠置系统,准噶尔盆地西部边缘段为隆升背景下侧向挤压的断弯-断展机制的膝折带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盆山构造 构造分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构造格架及分区 被引量:32
2
作者 马宗晋 曲国胜 陈新发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6,共6页
对准噶尔盆地基底地球物理异常和深部探测剖面以及盆地盖层断裂、构造格局、分区进行综合分析后指出,基底总体表现为北高南低,东高西低的构造格局;沉降中心在盆地南缘和加依尔山之下,盆地内部、西缘、东缘沉降中心不断变迁,构成了沉降... 对准噶尔盆地基底地球物理异常和深部探测剖面以及盆地盖层断裂、构造格局、分区进行综合分析后指出,基底总体表现为北高南低,东高西低的构造格局;沉降中心在盆地南缘和加依尔山之下,盆地内部、西缘、东缘沉降中心不断变迁,构成了沉降与隆升不断变化的时空格局;基底构造格局受陆梁隆起和南缘东西向基底断裂的控制,分为北部陆梁隆起区、南部大型坳陷区,盆地南部基底构造形态为方形的基坑状坳陷区,陆梁隆起西侧为玛湖坳陷。综合褶皱基底、结晶基底构造及其组合样式,将准噶尔盆地基底构造划分为陆梁-乌伦古隆起区(Ⅰ)、玛湖坳陷区(Ⅱ)、沙湾坳陷区(Ⅲ)和昌吉坳陷区(Ⅳ),并在此基础上对准噶尔盆地现今构造进行了分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构造格架 构造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深浅构造分析及油气展布规律 被引量:14
3
作者 马宗晋 曲国胜 陈新发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11-414,共4页
根据人工地震宽角反射、折射剖面、地震转换波剖面、重磁力勘探资料,以及地震层析成像资料,对准噶尔盆地的深浅部构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指出盆地的沉积盖层平均厚约10km,之下的上地壳为褶皱基底和结晶基底,中地壳厚4~10km,具软... 根据人工地震宽角反射、折射剖面、地震转换波剖面、重磁力勘探资料,以及地震层析成像资料,对准噶尔盆地的深浅部构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指出盆地的沉积盖层平均厚约10km,之下的上地壳为褶皱基底和结晶基底,中地壳厚4~10km,具软流性质,下地壳厚而硬。准噶尔盆地东西两侧地壳总厚度约46~51km,不具山根,与天山、阿尔泰山的盆山耦合结构截然不同,根据各种地球物理探测资料对盆地基底的三维构造进行了分析,指出基底构造的升降控制着基底以上各沉积期的构造格局、沉积盖层各时期的构造基本相似,对盆地周缘盆山耦合关系进行了逐段分析。在上述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在盆地进一步开展油气勘探应遵循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深部构造 浅层构造 油气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流域的水利水电工程诱发地震定量预测与评估 被引量:5
4
作者 马宗晋 张秋文 +1 位作者 李安然 张国安 《水电能源科学》 2001年第3期8-11,共4页
提出了一种根据诱震环境条件对水利水电工程及其周缘地区诱发地震危险性进行定量预测与评估的理论模型和实用方法 ,结合数字流域的基本思想 ,对其技术实现进行了探讨 ,并以数字清江和数字三峡基础信息平台为例 ,对长江三峡工程及其周缘... 提出了一种根据诱震环境条件对水利水电工程及其周缘地区诱发地震危险性进行定量预测与评估的理论模型和实用方法 ,结合数字流域的基本思想 ,对其技术实现进行了探讨 ,并以数字清江和数字三峡基础信息平台为例 ,对长江三峡工程及其周缘地区的诱发地震危险性进行了预测与评估试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 诱发地震 数字流域 诱震组合环境 水利水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块构造与地震预报
5
作者 马宗晋 何永年 《科学与社会》 1988年第1期80-86,共7页
板块构造学说代表着当前地质构造学发展的新阶段.板块构造与许多地质作用有密切的关系,如地热、地磁、岩浆活动、沉积作用、造山运动、成矿过程、地震及火山活动等.
关键词 地震预报 板块构造学说 地震研究 地震活动 大陆地震 地震前兆 新阶段 板块运动 地壳 中国大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里格气田优质储层的控制因素 被引量:67
6
作者 李会军 吴泰然 +2 位作者 马宗晋 朱雷 张文才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2-13,16,共3页
苏里格气田优质储层具有埋藏深度大、深埋时间长、成岩演化阶段高、物性好的特点。该套储层的分布主要受沉积环境、石英含量、颗粒粒度、埋藏史、成岩作用、裂缝发育程度、异常高压等因素的控制。其中分流河道为最有利的微相 ;石英含量... 苏里格气田优质储层具有埋藏深度大、深埋时间长、成岩演化阶段高、物性好的特点。该套储层的分布主要受沉积环境、石英含量、颗粒粒度、埋藏史、成岩作用、裂缝发育程度、异常高压等因素的控制。其中分流河道为最有利的微相 ;石英含量大于 90 %、特别是大于 95 %时 ,孔渗明显变好 ;孔隙度大于 8%、渗透率大于 0 .5×10 -3 μm2 的样品通常分布于粒度中值在 0 .5 0mm以上的粗砂岩中 ;裂缝对储层物性有较大的改善 ;异常高压对优质储层的发育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应特别加强对裂缝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里格气田 储层 成岩作用 异常高压 渗透率 粒度 裂缝 保护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叠合盆地构造解析几点思考 被引量:34
7
作者 汤良杰 金之钧 +2 位作者 贾承造 马宗晋 曲国胜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51-255,共5页
我国大多数含油气盆地以多期叠合为特征 ,盆地演化具有阶段性 ,不同的演化阶段具有不同的大地构造环境、海陆分布和盆地原型。缝间就位和山间就位是我国叠合盆地的重要特点 ,反映了盆地经历了多期次的伸展裂解、俯冲消减、碰撞闭合以及... 我国大多数含油气盆地以多期叠合为特征 ,盆地演化具有阶段性 ,不同的演化阶段具有不同的大地构造环境、海陆分布和盆地原型。缝间就位和山间就位是我国叠合盆地的重要特点 ,反映了盆地经历了多期次的伸展裂解、俯冲消减、碰撞闭合以及后碰撞期的伸展 挤压旋回。在叠合盆地构造解析中 ,应该特别重视对古生代非典型克拉通和中新生代非典型前陆盆地及其叠合历史的研究 ,确定关键构造变革期及其对盆地转型的影响 ,分析盆地不同构造期变形样式及其在平面和剖面上的变化 ,揭示基底 盖层统一构造变形历史 ,恢复盆地系统形成过程和耦合历史 ,为叠合盆地油气生成和运移聚集研究提供背景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陆 克拉通 变形样式 构造解析 演化阶段 叠合盆地 含油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准噶尔盆地构造及其演化 被引量:76
8
作者 曲国胜 马宗晋 +2 位作者 陈新发 李涛 张宁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5,共5页
在各时期沉积构造格局及厚度时空演变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准噶尔盆地不同时期沉积-构造空间展布的规律,分析了加里东运动末期、晚二叠世-中三叠世、中侏罗世末期和喜马拉雅运动期等不同时期盆地基底-盖层、前陆盆地变形的动力学演化... 在各时期沉积构造格局及厚度时空演变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准噶尔盆地不同时期沉积-构造空间展布的规律,分析了加里东运动末期、晚二叠世-中三叠世、中侏罗世末期和喜马拉雅运动期等不同时期盆地基底-盖层、前陆盆地变形的动力学演化,提出了盆地构造的变形响应及其组合样式;褶皱基底形成的动力学模式及其演化规律;前陆冲断带-前陆凹陷-前缘隆起带-中央隆起带构成了晚二叠-早三叠世准噶尔盆地的整体变形格局;晚三叠-中侏罗世末期盆地基底-盖层经历了东西向挤压-盆地剪切拉分-南北向挤压的动力学环境;晚侏罗世西北缘推覆构造为南北向挤压造成,盆内陆梁隆起以斜冲-走滑构造变形为特征;喜马拉雅运动期盆地周缘构造定型为6个样式不同的构造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构造变形组合 动力学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及周缘断裂构造特征 被引量:34
9
作者 曲国胜 马宗晋 +2 位作者 张宁 李涛 田野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90-295,共6页
对准噶尔盆地周缘断裂构造进行了系统整理和分析,查清了周缘主要断裂的空间展布特征;在准噶尔盆地褶皱基底、结晶基底和莫霍面三维构造分析的基础上,厘定了准噶尔盆地近东西向和近南北向的岩石圈断裂,其中卡拉麦里-三个泉东-三个泉断裂... 对准噶尔盆地周缘断裂构造进行了系统整理和分析,查清了周缘主要断裂的空间展布特征;在准噶尔盆地褶皱基底、结晶基底和莫霍面三维构造分析的基础上,厘定了准噶尔盆地近东西向和近南北向的岩石圈断裂,其中卡拉麦里-三个泉东-三个泉断裂带控制了陆梁隆起的长期活动和构造演化,首次系统地论述了盆地内部基底的南北向断裂构造。在对各沉积盖层断裂分析的基础上对沉积盖层中的断裂系统进行了叠加分析,结果发现,盖层中的断裂密集带与深部断裂的长期活动密切相关,它们形成了以深部断裂为树干,以盖层断裂为枝体的深浅部断裂构造组合;深部断裂构造对现今地貌起着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断裂 基底构造 盖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礁滩相地震响应特征和油气勘探远景 被引量:31
10
作者 刘殊 郭旭升 +1 位作者 马宗晋 曲国胜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6年第5期452-458,共7页
长兴组礁滩相储层在川东北地区广泛分布,含气量丰富,但生物礁储层预测一直是油气勘探的难点,发现生物礁的钻井多数为随机钻遇的。为此,利用高分辨率高信噪比地震资料,采用从已知气田预测模式入手对未知区域进行分析的方法,对长兴期礁滩... 长兴组礁滩相储层在川东北地区广泛分布,含气量丰富,但生物礁储层预测一直是油气勘探的难点,发现生物礁的钻井多数为随机钻遇的。为此,利用高分辨率高信噪比地震资料,采用从已知气田预测模式入手对未知区域进行分析的方法,对长兴期礁滩相的分布状态进行了预测。首先对研究区的构造和沉积背景进行了描述,对长兴组礁滩相地震响应特征进行了分析;然后通过解剖普光气田长兴组礁滩相的地震响应特征和层序地层学特征,确立了礁滩相储层预测方法,重点对通南巴构造和通南巴构造带-九龙山构造南侧的礁滩相层序地层特征和地震响应特征进行了分析,预测了这2个构造的礁滩相分布区,评价了礁滩相的油气勘探远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旺海槽 生物礁 礁滩相 地震相 沉积相 层拉平 油气勘探远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基底构造与地壳分层结构 被引量:29
11
作者 曲国胜 马宗晋 +1 位作者 邵学钟 张先康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69-674,共6页
基于4条盆地转换波剖面、1条人工地震深反射-折射剖面和重磁反演以及相关深部探测结果,将准噶尔盆地地壳结构划分为3个构造层,即沉积盖层、古生界褶皱基底层和结晶地壳层,确定了B、G、C(1或G1)、C和M界面及其参数特征。盆地具褶皱基底... 基于4条盆地转换波剖面、1条人工地震深反射-折射剖面和重磁反演以及相关深部探测结果,将准噶尔盆地地壳结构划分为3个构造层,即沉积盖层、古生界褶皱基底层和结晶地壳层,确定了B、G、C(1或G1)、C和M界面及其参数特征。盆地具褶皱基底与结晶基底的"双层基底"构造特征,为陆壳性质。现今总体表现为东侧、北侧和西侧埋深较浅,盆地中部由北往南呈倾斜加深;褶皱基底北厚南薄,三个泉凸起带以北厚度为4~10km,以南为0~4km,昌吉凹陷一带最薄,为0~1km.盆地的莫霍面存在卡拉麦里-乌伦古北西西向上地幔隆起区、卡拉麦里-帐北和加依尔-四棵树南北向上地幔隆起区以及由此分割的凹陷区和斜坡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褶皱基底 结晶基底 陆壳性质 地壳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基底构造分区的重磁异常分析 被引量:15
12
作者 赵俊猛 马宗晋 +2 位作者 姚长利 黎益仕 刘占坡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11,共5页
利用准噶尔盆地及周边地区1∶200000重磁异常,采取多种处理与分析方法,在准噶尔盆地内共确定主要断裂48条,其中一级断裂7条、二级断裂6条、三级断裂35条。尤其是通过详细的资料处理,并结合盆地盖层沉积特点确定了基底南北、东西向断裂F6... 利用准噶尔盆地及周边地区1∶200000重磁异常,采取多种处理与分析方法,在准噶尔盆地内共确定主要断裂48条,其中一级断裂7条、二级断裂6条、三级断裂35条。尤其是通过详细的资料处理,并结合盆地盖层沉积特点确定了基底南北、东西向断裂F6、F1的存在。研究认为,准噶尔盆地可划分为Ⅰ(南部)、Ⅱ(中部)、Ⅲ(北部)3个一级构造区,其中Ⅱ(中部)构造区可进一步划分为4个亚区并构成盆地内部的4个象限,而其中的每个象限又可划分出若干个次一级的构造单元。这4个象限的结构、密度分布、磁化强度各不相同,形成空间与时间上的差异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基底构造格架 重磁联合反演 不同尺度滤波 密度 磁化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骅坳陷古近系深层烃源岩成烃演化特征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李会军 吴泰然 +2 位作者 马宗晋 郝银全 张文才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0-43,共4页
黄骅坳陷古近系深层烃源岩普遍存在超压现象。热压模拟实验、烃源岩自然演化和勘探实例研究表明,深层烃源岩演化明显受到超压的抑制。板深35井中的烃源岩虽然都处于超压系统内,但R0值与深度关系不连续,分为不平行的5个梯度段,低R0值梯... 黄骅坳陷古近系深层烃源岩普遍存在超压现象。热压模拟实验、烃源岩自然演化和勘探实例研究表明,深层烃源岩演化明显受到超压的抑制。板深35井中的烃源岩虽然都处于超压系统内,但R0值与深度关系不连续,分为不平行的5个梯度段,低R0值梯度段对应高TOC、S2和(或)S1含量段,高R0值梯度段对应低TOC、S1和S2含量段。在超压早期发育、原始有机质丰度高和有机质热演化产物大量滞留的情况下,超压对有机质的热演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 烃源岩 超压 热压模拟 自然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大陆古板块运动演化的特征 被引量:11
14
作者 洪汉净 马宗晋 +1 位作者 程国梁 郑秀珍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3-28,共6页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了显生宙以来中国及其邻区板块运动演变过程的特征。着重分析了多陆块拼合过程和中、新生代以来两种类型板块运动交替过程。中国大陆古板块不是由单一古地核发展而成的简单板块,是多个古地核或多陆块拼合而成的组...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了显生宙以来中国及其邻区板块运动演变过程的特征。着重分析了多陆块拼合过程和中、新生代以来两种类型板块运动交替过程。中国大陆古板块不是由单一古地核发展而成的简单板块,是多个古地核或多陆块拼合而成的组合板块。中国大陆古板块演化是在全球板块运动的总体框架下进行的,受全球板块运动的控制。中、新生代以来,板块运动可以分为以开合(漂移)为主和以升降(裂解/焊接)为主的两种类型。两种类型的运动交替发生,与地幔对流一起构成了总的板块演化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板块 组合板块 开合 升降 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21
15
作者 高庆华 刘惠敏 马宗晋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03年第1期97-101,共5页
回顾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在自然灾害综合研究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果以及所获得的新认识,包括将研究由单类推向综合。提出自然灾害系统和灾害科学体系的新观念,探索自然灾害综合预报,加强灾害社会属性的研究;提出分区减灾、分... 回顾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在自然灾害综合研究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果以及所获得的新认识,包括将研究由单类推向综合。提出自然灾害系统和灾害科学体系的新观念,探索自然灾害综合预报,加强灾害社会属性的研究;提出分区减灾、分级减灾的对策,倡导开展减灾系统工程,将减灾纳入可持续发展系列建立减灾管理系统,推动减灾社会化与产业化等。对21世纪自然灾害综合研究进行了展望,认为其基本指导思想应为从自然灾害系统研究扩展为环境-灾害系统研究。同时提出了减灾能力评估、综合区划、灾后重建统筹规划等所面临的重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灾害 系统减灾工程 中国 可持续发展 人口 资源 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盆山耦合关系研究 被引量:27
16
作者 许建东 马宗晋 +1 位作者 曲国胜 李军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3-146,共4页
以野外地质构造调查为基础,结合克拉玛依-额敏人工地震勘探结果的地质解释,讨论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盆山耦合结构的基本模式:在剖面上是一个大型化、复杂化的逆冲双重构造体系;在平面上提出了北东向构造带分段标志,并以此为依据,将西北... 以野外地质构造调查为基础,结合克拉玛依-额敏人工地震勘探结果的地质解释,讨论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盆山耦合结构的基本模式:在剖面上是一个大型化、复杂化的逆冲双重构造体系;在平面上提出了北东向构造带分段标志,并以此为依据,将西北缘克拉玛依逆掩断裂带传统的3大段,进一步划分为12个亚段。对各构造段进行的岩性沉积和构造活动对比结果表明,西北缘沉积盖层中不同时代的岩层厚度具有明显的分段性,西北缘造山带前缘逆掩断裂带构造活动的分段性具有双重含义,即空间上的分段性与时间上的分段性,这种分段性的差异不仅体现在3个大的构造段之间,而且组成各大段的各个亚段之间其沉积特征与活动强度亦有所不同。最后,讨论了西北缘盆山耦合模式与油气田的关系,提出了北西向横断层与北东向"第3排"构造在油气远景预测中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盆山耦合 分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梁隆起构造演化与油气聚集规律 被引量:9
17
作者 曲国胜 马宗晋 +3 位作者 鲁兵 张进 张宁 田野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8-142,共5页
在对陆梁隆起的5个沉积-构造层和断裂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早二叠世以来陆梁隆起基底断裂对盖层多期沉降构造格局的控制作用。初步确定了陆梁隆起的断裂组合由三个泉-陆南和滴水泉-石西右旋斜冲走滑断裂带组成。陆梁隆起带盖层断裂... 在对陆梁隆起的5个沉积-构造层和断裂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早二叠世以来陆梁隆起基底断裂对盖层多期沉降构造格局的控制作用。初步确定了陆梁隆起的断裂组合由三个泉-陆南和滴水泉-石西右旋斜冲走滑断裂带组成。陆梁隆起带盖层断裂受控于基底断裂,总体构成近东西向的以三个泉斜冲走滑系统和滴水泉斜冲走滑系统为主干的弧形树型断裂系统。将陆梁隆起划分为2个一级构造单元、6个二级构造单元、15个三级构造单元、26个四级构造单元。认为三个泉和滴水泉深部岩石圈走滑断裂系统为油气聚集提供了通道;沿北东向断裂的上盘形成一些呈右行展布的小幅度褶皱构造,可成为好的储油空间,陆梁隆起带的油气运聚规律为树型热动、南北运移和分段沿梁聚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梁隆起 构造格局 断裂系统 油气聚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山深浅构造特征及盆山耦合关系 被引量:9
18
作者 赵瑞斌 卢静芳 +2 位作者 杨主恩 曲国胜 马宗晋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78-282,共5页
由地质、地球物理综合研究表明,天山构造带具有复杂的深浅构造关系。以纳伦-那拉提-红柳河构造缝合带为轴,天山南北两侧构造表现出明显的对称性,在纵向上,则表现出上、下硬、中间软的"三明治"式独特的圈层结构。在南北向构造... 由地质、地球物理综合研究表明,天山构造带具有复杂的深浅构造关系。以纳伦-那拉提-红柳河构造缝合带为轴,天山南北两侧构造表现出明显的对称性,在纵向上,则表现出上、下硬、中间软的"三明治"式独特的圈层结构。在南北向构造挤压作用下,天山南侧显示塔里木板块向北作陆内俯冲,与天山地壳岩石圈发生层间插入与拆沉作用,在山前,基底卷入盖层变形;天山北侧准噶尔板块向天山挤入,发生构造挠曲,并形成山前深坳陷。天山南北两侧表现出不同的盆山耦合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 深浅构造 盆山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南缘构造物理模拟实验 被引量:19
19
作者 张玉兰 王伟锋 马宗晋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5,共5页
根据准噶尔盆地南缘地质构造特征和相似理论 ,成功地设计并进行了两组实验 :①利用砂箱模拟了该区剖面中可见的三排背斜带以及背斜紧闭、向斜开阔的特征 ;②利用湿粘土模拟了南缘几排背斜带与边界断裂斜交成“入”字型的平面特征 ,对西... 根据准噶尔盆地南缘地质构造特征和相似理论 ,成功地设计并进行了两组实验 :①利用砂箱模拟了该区剖面中可见的三排背斜带以及背斜紧闭、向斜开阔的特征 ;②利用湿粘土模拟了南缘几排背斜带与边界断裂斜交成“入”字型的平面特征 ,对西南缘存在东、西分段性的形成机制给予了很好的解释。模拟实验结果表明 ,压扭性走滑作用可以产生准噶尔盆地南缘的复杂构造现象 ,在右行压扭的区域动力学背景下可以产生与主位移带呈高角度斜交的张扭性断裂 ,以此可以解释南缘地区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南缘 地质构造特征 物理模拟实验 逆冲断裂—背斜带 成因机制 油气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东-帐北构造与油气预测 被引量:4
20
作者 曲国胜 卢苗安 +3 位作者 李涛 马宗晋 李亦纲 田野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48-451,共4页
对准东隆起西缘带的现今基底及构造地貌变化、古盆山层序构造样式等分析表明,准噶尔盆地东部宽阔的盆缘山系为由南北和东西向断裂和背、向斜构成的棋盘格式构造,帐北断褶带南段是一个较典型的断弯背斜,为自西向东逆冲推覆的结果。分析... 对准东隆起西缘带的现今基底及构造地貌变化、古盆山层序构造样式等分析表明,准噶尔盆地东部宽阔的盆缘山系为由南北和东西向断裂和背、向斜构成的棋盘格式构造,帐北断褶带南段是一个较典型的断弯背斜,为自西向东逆冲推覆的结果。分析帐北构造带二叠纪以来不同时期构造层的三维构造特征,认为基底南北向断裂控制了帐北斜坡带的南北向分布以及近南北向盖层次级断裂的形成;并探讨了准东-帐北断裂系统与油气运聚关系,认为近南北向断裂开启好,是一组良好的油气运移通道,提出帐北断褶带西侧斜坡区、吉木萨尔坳陷中东部、火北断裂下盘和石钱滩坳陷南部为几个有利油气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东-帐北隆起 构造格局 断裂系统 油气聚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