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冰川消退带微生物群落演替及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被引量:8
            
- 1
- 
                
            
- 
                
                            作者
                                周汉昌
                                马安周
                                刘国华
                                庄国强
                
            
- 
                    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大学
                    
                
-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9021-9033,共13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05021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671270
                                +1 种基金
                                    41673082)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2016039)
                        
                    
- 
                    文摘
                        冰川是生物圈重要组分之一。由于全球气候变化世界多地冰川加速消融,暴露原本被冰盖覆盖的区域,这些区域被称为冰川消退区域(glacier retreat area)或冰川前部区域(glacier foreland)。自暴露开始消退区随即发生初生演替,随着演替进行,物质循环逐步建立,生物量和土壤C、N总量逐步增加。生态系统C、N输入最初以矿化外来物为主,逐渐转变为以生物固C、固N为主。演替早期生态系统的发育主要受土壤C、N含量的限制,而演替后期的限制性营养物转变为P。演替区域土壤逐渐发育并促进生态位的分化,细菌、真菌、古菌,病毒及其他微生物群落的生物量和多样性不断增加直至达到该地区可承受的极值。随着生存条件的改善,不同生态策略物种的更替导致每个演替阶段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差异。整体上,伴随演替进行微生物群落丰度、结构和活性呈现梯度性变化。气候变化对冰川消退带生态演替结果产生多方面的影响,而这些影响结果又综合反馈气候变化,因此目前难以准确估计气候变化对消退带生态演替的净效应。综述了近年冰川消退带微生物群落演替方面相关的研究结果,同时分别对该区域物质循环的建立、微生物群落演替和气候变化造成的影响这三个方面进行详细描述,并指出当前研究的不足。
                        
                    
            
- 
                    关键词
                    
                            冰川
                            演替
                            物质循环
                            微生物群落
                            气候变化
                    
                
- 
                    Keywords
                    
                            glacier
                            succession
                            cycling of nutrition
                            microbial community
                            climate change
                    
                
- 
                    分类号
                    
                            
                                
                                    Q938
[生物学—微生物学]                                
                            
                    
                
- 
                
            
            - 
                题名双偶氮染料的茶渣固态漆酶脱色
                    被引量:7
            
- 2
- 
                
            
- 
                
                            作者
                                孙珂
                                马安周
                                马海乐
                                丁重阳
                                王锋
                
            
- 
                    机构
                    
                            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江南大学粮食发酵工艺与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 
                出处
                
                
                    《印染》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17-23,共7页
            
- 
                        基金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160493)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5M571691)
                                +1 种基金
                                    江苏大学高级人才科研启动基金(15JDG17和JDG061)
                                江苏大学2014年度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工程"项目
                        
                    
- 
                    文摘
                        利用变色栓菌茶渣固态发酵制备的茶渣固态漆酶对双偶氮类染料进行脱色,并以直接耐晒黄RS为代表,研究其脱色机制和脱色效果。结果表明,在茶渣固态漆酶用量为160 U/L、染料质量浓度为100 mg/L条件下反应2 h后,直接耐晒黄RS的脱色率达到81.10%。研究发现,茶渣固态漆酶的脱色机制包括游离漆酶降解、茶渣吸附和固定化漆酶降解三部分,对直接耐晒黄RS的脱色率分别为16.40%、43.20%和19.70%。茶渣固态漆酶在染料脱色中表现出较好的重复使用性能,重复利用4次,脱色率仍保持在50%以上。毒性检测结果表明,绿豆种子的萌发率从36.67%提高到85%,脱色后染料溶液毒性明显下降。利用茶渣固态漆酶对染料脱色具有时间短、效率高、可重复利用和成本低等优势,在染料脱色方面具有良好的前景。
                        
                    
            
- 
                    关键词
                    
                            废水处理
                            固态发酵
                            漆酶
                            茶渣
                            双偶氮染料
                            脱色
                    
                
- 
                    Keywords
                    
                            wastewater treatment
                            solid-state fermentation
                            laccase
                            tea residue
                            disazo dyes
                            decolorization
                    
                
- 
                    分类号
                    
                            
                                
                                    TS199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