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植物油中内源性成分的抗氧化作用
被引量:5
- 1
-
-
作者
马宇晨
王光宜
刘乐乐
李红艳
-
机构
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资源挖掘全国重点实验室
-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119-130,共12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21964012)。
-
文摘
本研究通过在复配植物油中添加不同的植物油内源性抗氧化物(生育酚、植物甾醇、多酚和角鲨烯),研究不同植物油内源性成分对植物油的抗氧化作用。采用Schaal烘箱加速实验,通过脂肪酸组成、酸价、过氧化值、茴香胺值、总氧化值等氧化稳定性指标的变化,评价内源性抗氧化物对复配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生育酚和多酚单独作用时抗氧化效果明显,且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生育酚和角鲨烯组合作用时,随着生育酚和角鲨烯浓度的升高,呈现先拮抗后协同效应,当生育酚含量大于480 mg/kg,角鲨烯的存在会显著提高生育酚的抗氧化能力(P<0.05)。从加速氧化的结果来看,未经预处理去除抗氧化成分的复配油脂肪酸组成只有微小的变化,经过预处理的复配油脂肪酸组成变化范围较大。经过预处理的复配油酸价和总氧化值在氧化前后的变化量也显著高于未经预处理的复配油(P<0.05),添加生育酚和多酚后,复配油的氧化稳定性得到提高,表明内源性抗氧化成分含量虽少,但对延缓植物油氧化过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植物油中的主要内源性成分包括生育酚、植物甾醇、多酚和角鲨烯,其中生育酚和多酚起主要的抗氧化作用,同时内源性成分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该研究结果可为内源性抗氧化成分提高植物油氧化稳定性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
关键词
抗氧化剂
抗氧化相互作用
植物油
氧化稳定性
-
Keywords
antioxidant
antioxidant interaction
vegetable oil
oxidative stability
-
分类号
TS225.1
[轻工技术与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
-
题名有机质对絮团形态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 2
-
-
作者
余立新
张金凤
张庆河
马宇晨
-
机构
天津大学水利工程仿真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震局地震工程综合模拟与城乡抗震韧性重点实验室(天津大学)
天津生态城城市资源经营有限公司
-
出处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8-163,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51579171)。
-
文摘
实际河口海岸水体中含有大量腐殖酸物质和生物有机质附着在泥沙颗粒表面,影响粘性泥沙絮凝的众多因素中,有机质对粘性泥沙的絮凝沉降影响至关重要。本文围绕有机絮团形态展开实验研究,采用聚苯乙烯微球作为研究对象,培养生成附着在聚苯乙烯微球上的有机裹层,使用环境扫描电镜(ESEM)观测其形貌。认为:微球平均粒径随着各分组有机质含量(TOC)的增加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TOC值为60 mg·L^-1时达到峰值,平均粒径增长幅度为2.5%~17.5%。
-
关键词
聚苯乙烯微球
有机质
絮团形态
絮凝
-
Keywords
polystyrene microspheres
organic matter
floc morphology
flocculation
-
分类号
TV14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TG115.215.3
[金属学及工艺—物理冶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