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诸葛一生唯谨慎” 被引量:1
1
作者 马学元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1期76-79,共4页
关键词 诸葛亮形象 刘备 人格特征 政治基础 蜀汉政权 人际环境 三国志 行动纲领 庞德公 隆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社会主义伦理思想的基本特征
2
作者 马学元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2期53-58,共6页
关键词 邓小平社会主义 伦理思想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邓小平同志 共同富裕 集体主义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科学体系 马克思主义 个人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法制建设 确保政治稳定
3
作者 马学元 李科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1期25-27,共3页
关键词 法制建设 政治稳定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不稳定因素 利益主体多元化 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和法律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改革开 经济犯罪 腐败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先在戏曲中为曹操翻案的是郑瑜而非曹寅──兼与《人民日报》严中先生一文商榷
4
作者 马学元 鲜荣生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3期50-50,共1页
关键词 《人民日报》 《鹦鹉洲》 曹操 曹寅 戏曲史 人生哲学 《黄鹤楼》 顺治年间 生平事迹 曹雪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自觉维护中央权威──学习《邓小平文选》札记
5
作者 马学元 鲜荣生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4期24-29,共6页
关键词 《邓小平文选》 不搞争论 市场经济体制 大胆地试 现代化建设 共同富裕 党的建设 解放思想 共富 党的基本路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创造精神简论
6
作者 马学元 李科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S1期44-48,共5页
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邓小平,不仅领导我们党和国家从“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深重灾难中走出来,进入新的历史时期,而且为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规划了崭新而又切合实际的宏伟蓝图。在... 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邓小平,不仅领导我们党和国家从“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深重灾难中走出来,进入新的历史时期,而且为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规划了崭新而又切合实际的宏伟蓝图。在波澜壮阔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过程中,邓小平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去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科学态度和创造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建设 第二代领导集体 历史时期 三个有利于 群众智慧 教条式 创造精神 严重挫折 苏联模式 和平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结合的理论魅力
7
作者 马学元 吴满意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4期21-27,共7页
邓小平同志关于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相结合的理论是其思想体系的核心部分,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内容,是我们在新形势下寻求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的不可或缺的方法论。值得我们广泛、深入、持久地学习与研究。
关键词 解放思想 理论魅力 现代化建设 思想路线 从实际出发 反映客体 精神文明建设 人民群众 党的基本路线 政治局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社会主义伦理思想初探
8
作者 马学元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3期15-20,共6页
邓小平同志的社会主义伦理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改革开放的宏伟事业,立足中国国情,邓小平同志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道德发展的规律,阐述了大力提倡社会主义道德... 邓小平同志的社会主义伦理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改革开放的宏伟事业,立足中国国情,邓小平同志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道德发展的规律,阐述了大力提倡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极端重要性,科学地规划设计了社会主义道德的内容和要求,明确地指明了树立和发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方法途径,从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伦理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道德 道德风尚 伦理思想 精神文明建设 思想理论界 物质利益 人民群众 思想政治工作 雷锋精神 道德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管理
9
作者 马学元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1期12-16,共5页
培养青年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是学校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经过1989年夏季这场风波的考验,人们对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越来越深刻了。但是,... 培养青年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是学校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经过1989年夏季这场风波的考验,人们对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越来越深刻了。但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怎样为培养“四有”新人服务?又用什么办法来检查这一工作的成效?这是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应回答的重要课题。无论从理论上或从实践上讲,为培养“四有”人才服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路子是宽广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笔者根据学习和体验认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行目标管理,是一种较好的途径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工作 目标管理 “四有”人才 社会主义新人 政工干部 教育工作 政治工作任务 教育对象 物质鼓励 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大学党委结合实际,积极推进邓小平理论“三进”工作
10
作者 刘铭钦 马学元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S1期44-47,共4页
关键词 邓小平理论 “两课” “三进”工作 成都大学 领导干部 学习邓小平理论 结合实际 “双学”活动 思想政治教育 积极推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