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稻香杯”品种晶两优534机插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
作者 马孝玲 陶有凤 +1 位作者 陈勇 任万军 《四川农业科技》 2021年第11期9-10,共2页
文章针对“稻香杯”品种晶两优534在四川机插栽培条件下表现出的特征特性,依据试验研究和大面积生产示范,提出了培育机插壮秧、减穴稳苗栽插、稳前攻中施肥、富氧灌溉延衰和综防病虫草害等机插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关键词 水稻 机插栽培 晶两优534 高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新品种蜀麦126的选育及其基因资源发掘利用
2
作者 马孝玲 黄林 +1 位作者 贺靖舒 伍碧华 《四川农业科技》 2022年第8期1-3,7,共4页
小麦是四川省重要口粮作物和食品工业原料,对保障粮食安全意义重大。长期以来,西南麦区的小麦生产面临“产量水平较低”“抗性弱”“高产白皮品种缺乏”等突出问题,极大地制约了小麦产业发展。“蜀麦126”是四川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选育... 小麦是四川省重要口粮作物和食品工业原料,对保障粮食安全意义重大。长期以来,西南麦区的小麦生产面临“产量水平较低”“抗性弱”“高产白皮品种缺乏”等突出问题,极大地制约了小麦产业发展。“蜀麦126”是四川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选育的小麦新品种,2016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白粒、抗病、抗倒伏、抗旱、耐寒、丰产、稳产、适应性广等优点。为进一步增进该品种的推广应用,发挥其基因资源利用价值,笔者从品种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栽培技术、育种应用及优异基因发掘情况等方面对“蜀麦126”进行了简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蜀麦126 选育 基因资源 育种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新杂交种——成单18
3
作者 马孝玲 张颙 《农技服务》 1998年第7期23-24,共2页
成单18是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用自选系698-3与外引系齐205组配而成的高产抗逆大穗型玉米杂交种,于1997年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已被推荐为全省两个主栽品种之一;且被四川省科委作为突破性品种列入全省的“增粮工程计划”;目前... 成单18是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用自选系698-3与外引系齐205组配而成的高产抗逆大穗型玉米杂交种,于1997年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已被推荐为全省两个主栽品种之一;且被四川省科委作为突破性品种列入全省的“增粮工程计划”;目前,成单18已在四川省种植70多万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成单18 特征特性 经济指标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两个小麦新材料通过技术鉴定
4
作者 马孝玲 《植物医生》 2018年第3期18-18,共1页
近日,四川省农作物育种攻关办组织以四川农业大学周永红教授为组长、中科院成都生物所吴瑜研究员为副组长的省内相关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在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对我所麦类资源课题组创制的小麦新材料“15品5”和“15品20”进行了技术鉴定... 近日,四川省农作物育种攻关办组织以四川农业大学周永红教授为组长、中科院成都生物所吴瑜研究员为副组长的省内相关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在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对我所麦类资源课题组创制的小麦新材料“15品5”和“15品20”进行了技术鉴定。专家组听取汇报后,审阅了有关材料,经质询和讨论,形成如下鉴定意见:一是“15品5”来源清楚,遗传稳定,多穗数特征明显,是提高小麦有效穗和抗病育种的重要种质资源;二是“15品20”来源清楚,遗传稳定,大穗、多穗粒数特征明显,是提高小麦穗粒数和抗病育种的重要种质资源。材料已提供给江苏农业科学院、新疆农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四川农业大学、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生核所等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 技术鉴定 新材料 小麦 中科院成都生物所 新疆农业科学院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四川农业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新品种蜀麦133的选育与生产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马孝玲 黄林 +1 位作者 贺靖舒 伍碧华 《四川农业科技》 2023年第3期1-4,共4页
小麦是世界主要粮食作物和食品产业加工原料。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小麦生产国和消费国,小麦产业的持续发展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维护社会经济繁荣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四川为代表的西南麦区由于特殊地理生态环境,小麦生产长期面临产量偏低、... 小麦是世界主要粮食作物和食品产业加工原料。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小麦生产国和消费国,小麦产业的持续发展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维护社会经济繁荣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四川为代表的西南麦区由于特殊地理生态环境,小麦生产长期面临产量偏低、品种抗性弱、高产高效品种缺乏等突出问题。“蜀麦133”是四川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育成的小麦新品种,2017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22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蜀麦133”具有白粒、抗病、耐寒、抗旱、抗倒、抗穗发芽、高产、广适等优点。为进一步促进该品种在生产上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充分发挥生产性能,通过品种选育、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栽培技术、生产应用等方面对“蜀麦133”进行了简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蜀麦133 优良品种 特征特性 生产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21世纪四川耕作制度的发展方向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永红 马孝玲 余遥 《四川农业科技》 2001年第3期6-7,共2页
关键词 21世纪 四川 耕作制度 专用粮为主种植模式 经粮模式 发展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双版纳农作物冬季南繁气候特征及玉米南繁栽培技术要点 被引量:2
7
作者 杜林 岩罕温龙 +9 位作者 李红梅 周婷婷 李继章 罗曦 马孝玲 李晓叶 赵后娟 夏馨雨 李燕 唐海涛 《四川农业科技》 2023年第7期15-18,共4页
南繁不仅能够加快农作物基础材料的选育速度,还能缩短育种周期,推进品种审定或登记时效。西双版纳农作物冬季南繁作为全国南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农业发展和种业振兴具有重要的作用。西双版纳冬季丰富的光、热自然资源条件具备完成... 南繁不仅能够加快农作物基础材料的选育速度,还能缩短育种周期,推进品种审定或登记时效。西双版纳农作物冬季南繁作为全国南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农业发展和种业振兴具有重要的作用。西双版纳冬季丰富的光、热自然资源条件具备完成农作物南繁试验任务的必要条件。文章针对西双版纳冬季南繁气候特征、农作物南繁育种的优势、存在问题以及玉米南繁的关键栽培技术作了简要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双版纳 玉米 南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中丘陵区夏播机收玉米生产面临的问题及育种对策
8
作者 杜林 马孝玲 +5 位作者 赵后娟 李红梅 何立群 李晓叶 李燕 唐海涛 《四川农业科技》 2022年第10期5-7,共3页
玉米是四川省重要经济作物,随着省内玉米生产的变化,川中丘陵区夏播机收玉米种植面积不断增加,总产稳步提高。但受适宜品种缺乏、适宜农机具研发薄弱、苗期干旱、寡照、后期绵雨、高温高湿等恶劣气候环境的影响,川中丘陵区夏播机收玉米... 玉米是四川省重要经济作物,随着省内玉米生产的变化,川中丘陵区夏播机收玉米种植面积不断增加,总产稳步提高。但受适宜品种缺乏、适宜农机具研发薄弱、苗期干旱、寡照、后期绵雨、高温高湿等恶劣气候环境的影响,川中丘陵区夏播机收玉米生产表现差单产较低、总产不高的情况。文章分析了川中丘陵区夏播机收玉米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中早熟、紧凑型、中低杆、光合生产力高、雌雄协调、农艺性状好、抗旱耐瘠、耐密植、抗倒伏、宜机收的育种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中丘陵区 夏播机收玉米 育种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新品种18优28增产抗稻瘟病
9
作者 马孝玲 《植物医生》 2018年第4期20-20,共1页
由重庆市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和重庆中一种业公司选育的杂交水稻新品种18优28属中籼杂交稻品种,全生育期139.9d,与对照II优明86相当;株高118.8cm,穗长25.7cm,结实率86.78%,千粒重25.7g;糙米率80.0%,精米率72.2%,整精米率66.8%,垩白粒率... 由重庆市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和重庆中一种业公司选育的杂交水稻新品种18优28属中籼杂交稻品种,全生育期139.9d,与对照II优明86相当;株高118.8cm,穗长25.7cm,结实率86.78%,千粒重25.7g;糙米率80.0%,精米率72.2%,整精米率66.8%,垩白粒率12%,垩白度1.5%,透明度1级,胶稠度76mm,直链淀粉含量13.8%,蛋白质含量10%,米质达部颁三等优质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中抗稻瘟病,2015年区试每667m2产576.15kg,比对照II优明86增产20.11%;2016年续试每667m2产629.70kg,比对照增产12.36%;2016年生产试验每667m2产561.2kg,比对照增产12.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稻瘟病 杂交水稻 品种 中籼杂交稻 水稻研究所 农业科学院 全生育期 直链淀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要重视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10
作者 马孝玲 《四川农业科技》 1992年第1期27-28,共2页
首届四川省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学术讨论会上,与会者在总结交流了近年来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生产上的运用成果、技术和经验的基础上,对今后的应用方向、途径及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专家们认为当前应充分重视植物生长调节... 首届四川省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学术讨论会上,与会者在总结交流了近年来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生产上的运用成果、技术和经验的基础上,对今后的应用方向、途径及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专家们认为当前应充分重视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一、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研究与应用概况植物内源激素的种类很多,迄今得到确认的有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调节剂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