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品种青贮玉米与拉巴豆套种对青贮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1
1
作者 李亚娇 马培杰 +10 位作者 吴佳海 牟琼 覃涛英 王晓强 张蓉 李德芳 朗永祥 吴有松 田应学 韩永芬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09-216,共8页
为寻求青贮玉米栽培中性状改良、产量升高的新途径和新技术,在贵州松桃县九江乡试验地以青贮玉米(郑青贮1号、豫青贮23)和拉巴豆为研究材料,于青贮玉米行距间套种不同行数的拉巴豆,共设3个处理玉米不套作、一行玉米+一行拉巴豆、一行玉... 为寻求青贮玉米栽培中性状改良、产量升高的新途径和新技术,在贵州松桃县九江乡试验地以青贮玉米(郑青贮1号、豫青贮23)和拉巴豆为研究材料,于青贮玉米行距间套种不同行数的拉巴豆,共设3个处理玉米不套作、一行玉米+一行拉巴豆、一行玉米+两行拉巴豆,研究多行拉巴豆套种对青贮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青贮玉米行间套种两行拉巴豆时青贮玉米产量最高,郑青贮1号产量达55350.00 kg·hm^-2,豫青贮23产量达75410.71 kg·hm^-2;套种一行拉巴豆时株高最高,但豫青贮23的产量、株高均优于郑青贮1号,分别高达62013.89 kg·hm^-2和298.99 cm;随着套种拉巴豆行数的增加郑青贮1号农艺性状指标叶长增大,叶宽和穗数减小,而豫青贮23的农艺性状指标变异正好相反;郑青贮1号套种两行拉巴豆时穗长最长达37.24 cm,而豫青贮23不套种拉巴豆时穗长最长达43.57 cm;变异分析中,两个青贮玉米品种产量和穗数均是变异较大,达到17%以上;套种两行拉巴豆时的郑青贮1号收入最高可达29335.50元·hm^-2,豫青贮23收入最高可达38664.76元·hm^-2,豫青贮23的经济效益要显著优于郑青贮1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种 产量 农艺性状 变异 相关关系 青贮玉米 拉巴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豆科牧草与多年生黑麦草混播草种建植试验 被引量:8
2
作者 李亚娇 马培杰 +6 位作者 孟军江 韩永芬 熊先勤 龙忠富 张荣发 全贵阳 蔡大明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9期253-254,共2页
本文对由3种国外引进的豆科牧草分别与多年生黑麦草组成3种混播组合进行筛选试验,并以产草量与营养成分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多叶王紫花苜蓿、南方型百脉根、拉丁若白三叶与多年生黑麦草混播的产量明显高于单播;多叶王紫花苜蓿与多年生... 本文对由3种国外引进的豆科牧草分别与多年生黑麦草组成3种混播组合进行筛选试验,并以产草量与营养成分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多叶王紫花苜蓿、南方型百脉根、拉丁若白三叶与多年生黑麦草混播的产量明显高于单播;多叶王紫花苜蓿与多年生黑麦草混播的产量与单播多叶王紫花苜蓿的产量之间相差不大;在3种混播组合中,最佳组合为多叶王紫花苜蓿+多年生黑麦草,其粗蛋白含量达18%以上,营养价值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科牧草 黑麦草 引种 禾科牧草 混播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放牧草地及利用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张荣发 马培杰 +3 位作者 李亚娇 孟军江 韩永芬 全贵阳 《农技服务》 2017年第22期1-3,共3页
回顾和总结了豆科和禾本科牧草对改良放牧草地与家畜放牧管理的定义与观点,并且根据前人对放牧草地改良技术的研究,分析了贵州兴仁放马坪草场牧草改良利用情况,建议开展放马坪适生优良豆科牧草引进与评价、适生优良豆科牧草丰产栽培技... 回顾和总结了豆科和禾本科牧草对改良放牧草地与家畜放牧管理的定义与观点,并且根据前人对放牧草地改良技术的研究,分析了贵州兴仁放马坪草场牧草改良利用情况,建议开展放马坪适生优良豆科牧草引进与评价、适生优良豆科牧草丰产栽培技术、优良"豆科+禾科"混播组合筛选的基础上,提出改良放牧草地放牧利用关键技术,解决兴仁县放马坪种草养羊产业发展中草地退化和优质牧草短缺的实际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养分 豆科牧草 草地管理 苜蓿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林202紫花苜蓿与青贮玉米在贵州的间作技术要点 被引量:1
4
作者 马培杰 +4 位作者 李亚娇 张蓉 王晓强 苏生 韩永芬 《农技服务》 2019年第6期9-9,14,共2页
间作是在同一地块上于同一生长期内分行,或分带相间种植2种或2种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间作复合群体可充分利用不同层次的光热能源,通过群体受光面积的增加提高光合效率,从而提高产量和品质。间作能充分利用作物生长的季节、提高透光率,... 间作是在同一地块上于同一生长期内分行,或分带相间种植2种或2种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间作复合群体可充分利用不同层次的光热能源,通过群体受光面积的增加提高光合效率,从而提高产量和品质。间作能充分利用作物生长的季节、提高透光率,增加地表与根系土壤温度,充分发挥边际效应优势等([1]),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与干物质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作技术 青贮玉米 紫花苜蓿 贵州 作物生长 种植方式 复合群体 干物质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叶王紫花苜蓿丰产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荣发 马培杰 +3 位作者 李亚娇 孟军江 韩永芬 全贵阳 《农技服务》 2017年第23期134-135,共2页
从选地、整地、施肥、品种选择、种子处理、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刈割与收获等方面介绍多叶王紫花苜蓿丰产栽培技术,以期为贵州兴仁县地区紫花苜蓿种植、推广苜蓿新品种提供技术指导。
关键词 紫花苜蓿 产量 种植技术 营养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个豆科牧草品种在贵州地区的引种试验
6
作者 李亚娇 马培杰 +6 位作者 韩永芬 熊先勤 龙忠富 孟军江 蔡大明 张荣发 全贵阳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8期235-236,共2页
本文对18个国内外引进豆科牧草品种在贵州省兴仁县地区的生长情况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多叶王苜蓿、CW-787苜蓿、TG-7苜蓿及道恩杂三叶和地八角在贵州地区表现良好,产量高,适应性强,适合推广种植。
关键词 豆科牧草 引种 贵州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播盘江白刺花对岩溶山区退化草地植被和土壤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陈芝能 龙忠富 +2 位作者 马培杰 罗天琼 高碧荣 《农技服务》 2022年第9期47-50,共4页
为盘江白刺花的推广利用和贵州退化天然草地的改良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于2018—2020年以天然草地为研究对象,进行补播盘江白刺花试验。结果表明:补播盘江白刺花后退化草地的地上生物量增加37.02%~84.61%;补播盘江白刺花处理的草地... 为盘江白刺花的推广利用和贵州退化天然草地的改良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于2018—2020年以天然草地为研究对象,进行补播盘江白刺花试验。结果表明:补播盘江白刺花后退化草地的地上生物量增加37.02%~84.61%;补播盘江白刺花处理的草地丰富度、均一性、多样性、均匀度指数分别比对照提高0.514、0.023、0.067、0.052,补播后莎草类和禾草类地上生物量均呈增长趋势,禾草类地上生物量显著提高;补播后第3年,土壤表层(0~20 cm)的容重较CK降低19.4%,毛管持水量提高15.38%,田间持水量提高19.74%,有机质增加24.66%,全氮增加27.08%,全磷增加18.92%,速效氮、磷、钾分别增加25.46%、21.22%和19.52%。因此,补播盘江白刺花可作为改良岩溶山区退化草地的有效措施,并加以推广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播 盘江白刺花 退化草地 植被恢复 土壤理化性质 岩溶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法复位解脱管石联合倍他司汀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马培杰 巴晓琴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9期46-48,共3页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解脱管石联合倍他司汀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8月武威市凉州医院收治的120例BPPV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手法复位...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解脱管石联合倍他司汀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8月武威市凉州医院收治的120例BPPV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手法复位解脱管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前庭症状指数(VSI),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治疗后,两组患者DHI、VSI评分均降低,BBS评分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DHI、VSI评分低于对照组,BB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治疗后,两组患者生理、心理、社会、环境评分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理、心理、社会、环境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手法复位联合倍他司汀可提高BPPV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DHI、VSI评分,增强平衡能力,改善日常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手法复位 倍他司汀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花苜蓿——小麦轮作对小麦产量与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伦兰 马培杰 苏生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18期1-2,共2页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法,研究了云贵高原喀斯特地区苜蓿—小麦轮作后对小麦产量及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苜蓿—小麦轮作能够显著提高小麦的籽粒产量,与小麦—小麦连作比较,小麦籽粒产量增加26.83%。苜蓿—小麦轮作能够显著提高0~1...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法,研究了云贵高原喀斯特地区苜蓿—小麦轮作后对小麦产量及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苜蓿—小麦轮作能够显著提高小麦的籽粒产量,与小麦—小麦连作比较,小麦籽粒产量增加26.83%。苜蓿—小麦轮作能够显著提高0~10、10~30 cm土层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小麦—小麦连作比较,小麦播种前,轮作体系中0~10、10~30 cm土层的有机质含量分别较小麦—小麦连作体系高出42.47%、47.17%;小麦收获后,轮作体系中0~10、10~30 cm土层的有机质含量分别较小麦—小麦连作体系高出56.39%、54.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紫花苜蓿 轮作 产量 土壤有机质 喀斯特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脑脊液鼻漏为表现的蝶窦神经胶质瘤
10
作者 罗海霞 马培杰 徐百成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7年第12期659-660,共2页
1临床资料患者,男,66岁,因左侧鼻腔流清水样涕7个月余入院。患者自诉7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左侧鼻腔流清水样涕,伴阵发性头痛,头痛呈刺痛,位于双侧颞部,低头时明显;无鼻塞、流脓涕,无鼻腔出血,无视力下降或眼球活动障碍,无恶寒、发热,无头... 1临床资料患者,男,66岁,因左侧鼻腔流清水样涕7个月余入院。患者自诉7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左侧鼻腔流清水样涕,伴阵发性头痛,头痛呈刺痛,位于双侧颞部,低头时明显;无鼻塞、流脓涕,无鼻腔出血,无视力下降或眼球活动障碍,无恶寒、发热,无头晕等。在当地医院住院后给予抗炎静滴治疗及口服药物治疗,疗效欠佳;转上级医院进一步检查后以脑脊液鼻漏来我院收住院。专科检查:鼻腔黏膜稍充血,鼻中隔向左偏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脊液鼻漏(Cerebrospinal Fluid Rhinorrhea) 蝶窦(Sphenoid Sinus) 神经胶质瘤(Gliom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