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TVDI结合ICEEMDAN-ARIMA模型的干旱区灌区农业旱情监测
1
作者 韦余鑫 李巧 +4 位作者 陶洪飞 卢春雷 罗旭 马合木江·艾合买提 姜有为 《智慧农业(中英文)》 2025年第2期117-131,共15页
[目的/意义]为明晰干旱区灌区旱情特征及变化趋势,提高灌区水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方法]以新疆三屯河灌区(干旱区灌区)为例,以实测灌区土壤墒情为依据,对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emperature Vegetation Dryness Index,TVDI)和... [目的/意义]为明晰干旱区灌区旱情特征及变化趋势,提高灌区水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方法]以新疆三屯河灌区(干旱区灌区)为例,以实测灌区土壤墒情为依据,对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emperature Vegetation Dryness Index,TVDI)和条件植被温度指数(Vegetation Temperature Condition Index,VTCI)的干旱监测效果进行适用性评价,借助Theil-Sen+Mann-Kendall趋势分析等方法探究研究区2005—2022年干旱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构建ICEEMDAN-ARIMA(Improved Complet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with Adaptive Noise-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 Model)组合模型预测2023年研究区春夏秋三季的干旱状况。[结果和讨论]TVDI监测效果较好,其与实测土壤墒情有更好的相关性(R^(2)为0.57);灌区旱情整体呈缓慢增加的趋势,TVDI增长速率为0.01/10 a,且具有较强的空间异质性,表现为灌区南部、西南部地区低于北部、东北部地区的空间分布特征;2005—2022年研究区干旱空间变化趋势中极显著缓解、显著缓解、轻微缓解、极显著变旱、显著变旱和轻微变旱面积占比分别为0.73%、1.78%、24.31%、5.33%、9.43%和58.42%,其中轻微变旱和轻微缓解面积占比最大,占研究区总面积的82.73%;ICEEMDAN-ARIMA组合模型在预测2023年灌区干旱情况时取得良好效果,R^(2)均值达0.962。[结论]研究结果系统展示了长时序下新疆三屯河灌区农业旱情变化特征,揭示了ICEEMDAN-ARIMA组合模型在农业旱情预测研究中具备良好的预测精度,可为干旱区灌区干旱预警预报体系建设、水资源管理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干旱 温度植被干旱指数 Theil-Sen+Mann-Kendall ICEEMDAN-ARIMA 干旱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量纲分析下浮筒网式旋转过滤器的水头损失预测模型
2
作者 陶洪飞 靳桢 +5 位作者 喜炜 李巧 马合木江·艾合买提 姜有为 杨文新 魏建群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72-579,共8页
以泵前网式过滤器—浮筒网式旋转过滤器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清水条件下15组流量(768~1068 L/h)和3种滤网孔径(0.180,0.150,0.125 mm)的物理模型试验,采用方差分析法、量纲分析法结合多元线性回归法对物理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流量... 以泵前网式过滤器—浮筒网式旋转过滤器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清水条件下15组流量(768~1068 L/h)和3种滤网孔径(0.180,0.150,0.125 mm)的物理模型试验,采用方差分析法、量纲分析法结合多元线性回归法对物理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流量对浮筒网式旋转过滤器的水头损失影响显著,其次是滤网孔径,且水头损失随流量的升高而升高;建立了浮筒网式旋转过滤器清水条件下的水头损失预测模型,决定系数R 2为0.978,均方根误差RMSE为0.0471.经验证,其预测值的最大相对误差为2.292%,最小相对误差为0.264%,平均相对误差为1.330%,表明该模型可对清水条件下浮筒网式旋转过滤器的水头损失进行准确的预测.研究成果可为浮筒网式旋转过滤器的进一步优化和应用提供参考,同时丰富了泵前过滤器的水力性能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灌系统 泵前过滤器 水头损失 量纲分析 多元线性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浮筒网式旋转过滤器最佳运行工况研究
3
作者 陶洪飞 冯瑞鑫 +4 位作者 靳桢 陈领伟 马合木江·艾合买提 李巧 姜有为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15,共8页
过滤器是微灌系统的核心之一,过滤效率和水头损失是评价其性能的关键指标。为探究浮筒网式旋转过滤器在浑水条件下的最优工况,开展5组流量(260、295、330、365、400 m^(3)/h)、5组含沙量(0.5、1.0、1.5、2.0、2.5 g/L)、5组冲洗流量(17... 过滤器是微灌系统的核心之一,过滤效率和水头损失是评价其性能的关键指标。为探究浮筒网式旋转过滤器在浑水条件下的最优工况,开展5组流量(260、295、330、365、400 m^(3)/h)、5组含沙量(0.5、1.0、1.5、2.0、2.5 g/L)、5组冲洗流量(17、19、21、23、25 L/min)和5组过滤时间(0.15、2、4、6、8 h)的物理全试验,利用极差、方差和主效应多重比较分析得到水头损失和过滤效率的影响因素排序,确定浮筒网式旋转过滤器在浑水条件下的最优工况。结果表明:影响浮筒网式旋转过滤器浑水条件下水头损失的因素排序为流量>冲洗流量>含沙量>过滤时间;影响过滤效率的因素排序为含沙量>流量>过滤时间>冲洗流量;本试验范围下浮筒网式旋转过滤器的最佳运行工况为:流量330 m^(3)/h、含沙量1.5 g/L、过滤时间6 h,冲洗流量25 L/min。此工况下的水头损失为2.361 m,过滤效率为83.72%,可以保证有良好的过滤效率同时还有较小的水头损失,实现高效灌溉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滤器 水头损失 水力性能 过滤性能 运行工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投影寻踪回归方法的微压过滤冲洗池水头损失与过滤效率预测模型
4
作者 陶洪飞 杨玉敏 +4 位作者 吴梓境 马合木江·艾合买提 李巧 姜有为 杨文新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7-216,共10页
以微压过滤冲洗池的水头损失与过滤效率为考核指标,考虑进水流量、矿化度、含沙量与滤网孔径4个因素进行正交试验设计,采用投影寻踪回归方法PPR分析各个因素对考核指标的影响权重,选取20组试验数据建立含沙微咸水条件下微压过滤冲洗池... 以微压过滤冲洗池的水头损失与过滤效率为考核指标,考虑进水流量、矿化度、含沙量与滤网孔径4个因素进行正交试验设计,采用投影寻踪回归方法PPR分析各个因素对考核指标的影响权重,选取20组试验数据建立含沙微咸水条件下微压过滤冲洗池水头损失和过滤效率的预测模型,探究了含沙微咸水对微压过滤冲洗池的水头损失和过滤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微压过滤冲洗池水头损失的因素由大到小依次为进水流量、含沙量、矿化度、滤网孔径;影响过滤效率的因素由大到小依次为含沙量、进水流量、矿化度、滤网孔径;构建的PPR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整体合格率达100%;当进水流量为6~7 m^(3)/h、含沙量为0.5~1.0 g/L、矿化度为0~2.0 g/L及滤网孔径为0.125~0.180 mm时,水头损失存在最小值;当进水流量为9~10 m^(3)/h、含沙量为1.75~2.00 g/L、矿化度为0~3.0 g/L及滤网孔径为0.125~0.150 mm时,过滤效率存在最大值。物理模型的试验结果可为微压过滤冲洗池的实际应用提供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影寻踪回归 矿化度 水头损失 过滤效率 预测模型 进水流量 含沙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奎屯河流域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江宇威 李巧 +1 位作者 陶洪飞 马合木江·艾合买提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6-74,共9页
了解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有助于评估地下水水质、识别污染源、制定水资源管理策略,保障人类健康和环境。基于2017年和2023年在新疆奎屯河流域相同点位采集的共78组地下水水样,采用Piper三线图、Gibbs图、饱和指数(SI)和离子比值... 了解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有助于评估地下水水质、识别污染源、制定水资源管理策略,保障人类健康和环境。基于2017年和2023年在新疆奎屯河流域相同点位采集的共78组地下水水样,采用Piper三线图、Gibbs图、饱和指数(SI)和离子比值法分析该区域地下水特征及成因。结果表明:(1)奎屯河流域2023年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类型相较于2017年趋于集中,阳离子和阴离子分别向Na型和Cl型转化。(2)山前洪积倾斜砾质平原和冲洪积细土平原主要受岩石风化作用控制,冲湖积细土平原主要受蒸发浓缩作用控制且有增强的趋势。中下游细土平原的离子组分主要来源于蒸发岩溶解且有增强的趋势,山前洪积倾斜砾质平原的离子组分主要源于碳酸盐和硅酸盐矿物溶解。下游冲湖积细土平原受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较强,导致Na~+浓度上升。奎屯河流域地下水离子在冲洪积细土平原北部和冲湖积细土平原出现富集,部分指标已超过中国饮用水标准,且已有10%的水样不适合灌溉。研究成果可为奎屯河流域地下水合理利用以及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水化学特征 空间分布 成因分析 饱和指数 奎屯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咸水条件下微压过滤冲洗池的水头损失试验与预测模型
6
作者 吴梓境 陶洪飞 +5 位作者 喜炜 李巧 马合木江·艾合买提 姜有为 杨文新 魏建群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04-208,共5页
为探究进水流量、矿化度、滤网孔径对微灌用微压过滤冲洗池水头损失的影响,开展微压过滤冲洗池运行特性的物理模型试验,建立了微压过滤冲洗池在微咸水条件下的水头损失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在方差分析中仅流量对微压过滤冲洗池的水头损... 为探究进水流量、矿化度、滤网孔径对微灌用微压过滤冲洗池水头损失的影响,开展微压过滤冲洗池运行特性的物理模型试验,建立了微压过滤冲洗池在微咸水条件下的水头损失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在方差分析中仅流量对微压过滤冲洗池的水头损失影响显著,确定的影响因素排序由大到小为进水流量、矿化度、滤网孔径;该模型的决定系数R^(2)为0.955,均方根误差为0.0523,平均相对误差为3.20%。建立的模型可准确预测微咸水条件下的水头损失,研究成果可为泵前过滤设备的实际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压过滤冲洗池 水头损失 方差分析法 量纲分析法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流量下泵前微压网式过滤器内部流场的数值模拟
7
作者 陈领伟 陶洪飞 +2 位作者 马合木江·艾合买提 李巧 姜有为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9-65,共7页
泵前微压网式过滤器作为一种新型的灌溉过滤装置,具有结构简单、适配性高以及能耗低等优点。为了探究泵前微压网式过滤器内部流场的运行状态,采用了物理模型试验、数值计算及理论分析的方法,从微观角度对清水条件下泵前微压网式过滤器... 泵前微压网式过滤器作为一种新型的灌溉过滤装置,具有结构简单、适配性高以及能耗低等优点。为了探究泵前微压网式过滤器内部流场的运行状态,采用了物理模型试验、数值计算及理论分析的方法,从微观角度对清水条件下泵前微压网式过滤器在不同流量(5、8、11、14、17 m^(3)/h)的水力性能和水流运动状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标准k-ε模型可作为模拟泵前微压网式过滤器清水流场的湍流模型;滤网内部流速分布不均匀,随流量呈现不同形态的“火烛”形态,出水口对过滤器内部影响范围随流量增加而增大;过滤器内部同时出现高压区和负压区,滤网底部为水头损失主要发生位置。研究成果可为泵前过滤设备的浑水数值模拟和结构优化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泵前微压过滤器 水头损失 数值模拟 云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灌用微压过滤冲洗池的过滤性能计算模型 被引量:2
8
作者 陶洪飞 吴梓境 +5 位作者 杨圆坤 李巧 马合木江·艾合买提 姜有为 杨文新 魏建群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79-182,32,共5页
为研究泵前微压过滤冲洗的一种新型措施--微压过滤冲洗池,以泥沙去除率、滤网截沙质量及过滤时间为过滤性能考核指标,开展了流量、含沙量及滤网面积3个参数的均匀正交物理模型试验,利用数据处理系统(DPS)统计分析试验数据。结果表明,影... 为研究泵前微压过滤冲洗的一种新型措施--微压过滤冲洗池,以泥沙去除率、滤网截沙质量及过滤时间为过滤性能考核指标,开展了流量、含沙量及滤网面积3个参数的均匀正交物理模型试验,利用数据处理系统(DPS)统计分析试验数据。结果表明,影响泥沙去除率和截沙质量的因素主次顺序为滤网面积、含沙量、流量;影响过滤时间的因素主次顺序为流量、滤网面积、含沙量。由此,构建了考核指标泥沙去除率、截沙质量、过滤时间与影响因素含沙量、流量、滤网面积的响应多元线性回归计算模型,并指出当含沙量为0.36 kg/m^(3)、流量3 m^(3)/h、滤网面积2000 cm^(2)时,为最优工况。研究结果将为水沙分离机理、结构优化及其应用推广提供理论和设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压过滤冲洗池 流量 含沙量 微灌 均匀正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进口位置下分离鳃的水沙流场数值模拟 被引量:1
9
作者 陶洪飞 宋睿明 +5 位作者 李莎 马合木江·艾合买提 李巧 杨文新 姜有为 魏建群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07-112,共6页
为研究进口位置对分离鳃内水沙流场的影响,运用CFX软件并采用混合物模型和RNGκ-ε模型,对不同进口位置分离鳃的速度场及浓度场进行动水条件下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相对于进口1、2、4,进口3分离鳃内部环境较为稳定,形成的异重流更明显... 为研究进口位置对分离鳃内水沙流场的影响,运用CFX软件并采用混合物模型和RNGκ-ε模型,对不同进口位置分离鳃的速度场及浓度场进行动水条件下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相对于进口1、2、4,进口3分离鳃内部环境较为稳定,形成的异重流更明显;动水环境中,过滤出的清水循环位于远离进口的区域,在底部进口的分离鳃中,清水层位于分离鳃的上部,更有利于出口处清水的排出;动水条件下,进口位置位于底部的分离鳃在清水出口剖面上的泥沙体积分数最低,即分离鳃的水沙分离效率最高,达到72.45%,且分别是进口1、2、4的2.10、1.71、1.17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鳃 数值模拟 进水口 速度场 浓度场 水沙分离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奎屯河流域地下水砷富集因素 被引量:20
10
作者 袁翰卿 李巧 +3 位作者 陶洪飞 马合木江·艾合买提 杨文新 宿彦鹏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24-530,共7页
通过对奎屯河流域49组地下水样中常量元素(K、Ca、Na、Mg、S、Cl)、微量元素分析(As、Fe、Mn、F、P),研究了奎屯河流域高砷地下水的水化学特性,探讨了地下水中砷富集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奎屯河流域地下水pH平均值为8.16,地下水处于还... 通过对奎屯河流域49组地下水样中常量元素(K、Ca、Na、Mg、S、Cl)、微量元素分析(As、Fe、Mn、F、P),研究了奎屯河流域高砷地下水的水化学特性,探讨了地下水中砷富集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奎屯河流域地下水pH平均值为8.16,地下水处于还原环境,且研究区沉积层深厚,地下径流更替缓慢,蒸发量大,年降雨量少.较高pH值、无机物、还原环境、干旱-半干旱的气候条件、封闭的地球化学环境及交替缓慢的水文地质条件为奎屯河流域地下水中砷的富集提供了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砷地下水 奎屯河流域 还原环境 富集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5-2020年喀什市植被覆盖度时空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孙与襄 麦麦吐逊·麦麦 +2 位作者 马合木江·艾合买提 陶洪飞 李巧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1-78,92,共9页
为了揭示和探讨喀什市植被覆盖度空间动态变化规律及驱动力因素。以Landsat系列卫星数据为数据源,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像元二分模型,运用ENVI 5.3和ArcGIS 10.3软件对喀什市植被覆盖度进行估算,研究1995-2020年植被覆盖度的时空... 为了揭示和探讨喀什市植被覆盖度空间动态变化规律及驱动力因素。以Landsat系列卫星数据为数据源,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像元二分模型,运用ENVI 5.3和ArcGIS 10.3软件对喀什市植被覆盖度进行估算,研究1995-2020年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格局。研究结果表明:①喀什市整体植被主要以高植被覆盖为主,中与低植被覆盖以相对破碎形式围绕高植被覆盖分布在市中心周围与乡道两侧农田防护林;②1995-2020年期间的喀什市植被覆盖度与覆盖面积均呈增加。2020年比1994年植被覆盖面积增加172.6 km^(2),增幅36.3%;③喀什市植被覆盖度区域性和时段性改善与退化并存。时段上,2010-2015年退化明显,2015-2020年改善面积最大;区域上,城区退化最严重,东部四乡改善最显著,总与高植被覆盖质心向东部四乡分别直线迁移6.39 km与8.69 km,其中在2010-2020年上述两者质心迁移速度显著加快;④喀什市降水量的增加及气温的升高,加之城市化加快及人类活动频繁是近年来植被覆盖度变化的主要原因,其中林地与耕地面积的增加对植被覆盖度贡献最大。研究结果可为喀什市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什市 归一化植被指数 像元二分模型 植被覆盖度 遥感监测 驱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奎屯河流域地下水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砷运移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江军 鲜虎胜 +3 位作者 李巧 陶洪飞 姜有为 马合木江·艾合买提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775-1786,共12页
通过对奎屯河流域61组地下水水样、2个钻孔中44组不同深度沉积物样品中化学组分的分析,研究了该区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砷运移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中As浓度为未检出−444.40μg·L^(−1).高砷地下水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下游... 通过对奎屯河流域61组地下水水样、2个钻孔中44组不同深度沉积物样品中化学组分的分析,研究了该区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砷运移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中As浓度为未检出−444.40μg·L^(−1).高砷地下水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下游还原环境的冲积细土平原区,水化学类型主要为SO_(4)·HCO_(3-)Na型和Cl·HCO_(3-)Na型.在还原环境的地下水中,无机As(Ⅲ)占总溶解性砷的22.7%.研究区C1、C2钻孔沉积物As含量为8.36-28.41 mg·kg^(−1)、8.69-21.01 mg·kg^(−1)(均值分别为15.26 mg·kg^(−1)、12.54 mg·kg^(−1)).黏土层As含量较高,砂层中As含量较低,表明沉积物中As含量与岩性关系密切.As通常在Fe、Mn含量高的沉积物中富集,但在强还原环境下,As与Fe、Mn含量呈现负相关.地下水中As的运移不仅受Fe/Mn的氢氧化物的还原溶解影响,还受PO_(4)^(3-)和HCO_(3)^(-)竞争吸附的控制.As(Ⅴ)是地下水中As的主要存在形式,大量的As(Ⅴ)可以减弱地下水中As在空间上的迁移能力.本研究为深入揭示研究区高砷地下水成因机理与地下水砷污染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奎屯河流域 高砷地下水 沉积物 地球化学特征 砷运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奎屯河流域高砷地下水砷含量空间分布异常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5
13
作者 宿彦鹏 李巧 +5 位作者 陶洪飞 何雨江 栗现文 马合木江·艾合买提 姜有为 鲜虎胜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3-49,55,共8页
新疆奎屯河流域是我国地下水受砷影响较为严重的一个区域,为了查明该区地下水中砷的空间分布特征及砷含量异常的原因,于2017年在研究区采集地表水、潜水和承压水样品51组,2019年在典型高砷区采集承压水样品16组,2个钻孔沉积物样品45组... 新疆奎屯河流域是我国地下水受砷影响较为严重的一个区域,为了查明该区地下水中砷的空间分布特征及砷含量异常的原因,于2017年在研究区采集地表水、潜水和承压水样品51组,2019年在典型高砷区采集承压水样品16组,2个钻孔沉积物样品45组。通过地下水及沉积物的测试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研究区高砷地下水的空间分布特征及砷含量异常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水平方向上,砷浓度从南向北逐渐升高,与海拔呈负相关;垂直方向上,高砷地下水主要分布在>80 m深层含水层中。地下水中砷含量空间分布与古地理环境、地形地貌、封闭的地质、干旱的气候等自然地理条件有关;地下水砷含量分布异常主要有3个原因,即高pH值、高HCO_(3)^(-)、低Eh的地下水环境,沉积物的粒径、色度、局部沉积环境,施用含砷农药、化肥的人为活动。研究成果可为奎屯河流域地下水砷富集机制的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化学环境 空间分布 影响因素 奎屯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奎屯河流域地下水砷超标原因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宿彦鹏 李巧 +3 位作者 陶洪飞 何雨江 栗现文 马合木江·艾合买提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4-59,共6页
新疆奎屯河流域是我国大陆第一个地方性砷中毒的区域,然而在人类活动与自然条件下,对该区地下水砷超标的原因未得到清楚的解释。通过2017年在研究区采集地表水、地下水样品51组,分析了主、微量元素组分;2019年在典型的高砷区钻井2个孔,... 新疆奎屯河流域是我国大陆第一个地方性砷中毒的区域,然而在人类活动与自然条件下,对该区地下水砷超标的原因未得到清楚的解释。通过2017年在研究区采集地表水、地下水样品51组,分析了主、微量元素组分;2019年在典型的高砷区钻井2个孔,采集沉积物样品44组,分析了粒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砷浓度范围为10~887μg/L,平均为55.8μg/L,沉积物中砷最高为28.41 mg/kg,砷超标(As≥10μg/L)较为严重。周边山区分布的菱铁矿、砷酸钙、砷酸锰等矿物,为该区地下水砷含量超标提供了物质来源;强烈的蒸发浓缩作用与岩石风化作用使得地下水中的砷浓度进一步升高;高pH值、低Eh的地下水化学环境,造成砷酸盐从矿物表面解吸附聚集在地下水中;沉积物中Fe、Mn氧化物矿物和黏土矿物的还原过程使与之共存的砷被释放,也是该区地下水中砷超标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PH值 还原环境 沉积物 奎屯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内镶贴片式滴灌带的水力性能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周良 陶洪飞 +4 位作者 李巧 马合木江·艾合买提 杨文新 姜有为 李莎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5-28,共4页
采用均匀正交设计,研究不同铺设坡度、工作压力、铺设长度对内镶贴片式滴灌带灌水均匀度的影响,并拟合灌水均匀度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工作压力、铺设长度对此滴灌带的灌水均匀度影响显著,铺设坡度对其影响不显著,三因素的排序为:工作... 采用均匀正交设计,研究不同铺设坡度、工作压力、铺设长度对内镶贴片式滴灌带灌水均匀度的影响,并拟合灌水均匀度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工作压力、铺设长度对此滴灌带的灌水均匀度影响显著,铺设坡度对其影响不显著,三因素的排序为:工作压力>铺设长度>铺设坡度。随铺设长度增加,此滴灌带灌水均匀度呈下降趋势,故进行滴灌带铺设时,为保证其灌水均匀度,应尽量降低铺设长度;在适中的工作压力下,滴灌带的灌水均匀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镶贴片式滴灌带 均匀正交设计 灌水均匀度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量对微压过滤冲洗池过滤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杨圆坤 陶洪飞 +4 位作者 牧振伟 李巧 马合木江·艾合买提 杨文新 姜有为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9年第4期244-249,共6页
为研究微压过滤冲洗池在不同流量下的过滤性能,开展了流量为5.4、9.1、12.4、15.4、18.5 m^3/h下的物理模型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流量下,微压过滤冲洗池的过滤情况可分为滤网过滤、滤饼过滤和挤压过滤3个阶段;流量对微压过滤冲洗池的泥... 为研究微压过滤冲洗池在不同流量下的过滤性能,开展了流量为5.4、9.1、12.4、15.4、18.5 m^3/h下的物理模型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流量下,微压过滤冲洗池的过滤情况可分为滤网过滤、滤饼过滤和挤压过滤3个阶段;流量对微压过滤冲洗池的泥沙去除效率影响不大,均为66%左右;0.125 mm以上泥沙的粒级效率达到100%,符合微灌或喷灌对水质的要求;流量为5.4 m^3/h下的过滤时间和拦截的泥沙质量分别为18.5 m^3/h的3.44倍和2.32倍,一旦超过对应流量下的过滤时间,则需进行排污,否则易损坏滤网;流量越小,微压过滤冲洗池的过滤时间越长,滤网能拦截的泥沙越多,尤其是小于滤网孔径的细小颗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灌系统 网式过滤器 微压过滤冲洗池 过滤性能 流量 含沙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水条件下含沙量对分离鳃水沙分离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继领 陶洪飞 +3 位作者 李巧 杨文新 马合木江·艾合买提 宋睿明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2-96,共5页
为探明含沙量对分离鳃水沙分离效率的影响,运用物理模型试验方法,对分离鳃和普通管开展了同一浑水进口流量下4组不同含沙量的水沙分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分离鳃中存在垂向和横向异重现象;当浑水进口流量为0.9m^3/h时,含沙量为10、30、5... 为探明含沙量对分离鳃水沙分离效率的影响,运用物理模型试验方法,对分离鳃和普通管开展了同一浑水进口流量下4组不同含沙量的水沙分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分离鳃中存在垂向和横向异重现象;当浑水进口流量为0.9m^3/h时,含沙量为10、30、50、80kg/m^3条件下,分离鳃的水沙分离效率均高于普通管;不同含沙量条件下分离鳃的水沙分离效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不同,当含沙量为10kg/m^3时,包含缓慢增大、快速增大、缓慢增大3个阶段,而其他含沙量时仅有缓慢增大阶段,且含沙量为10kg/m^3的水沙分离效率分别为30、50、80kg/m^3的1.13~3.81、1.34~3.99、1.61~5.77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鳃 含沙量 水沙分离效率 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滤网条件的微压过滤冲洗池过滤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杨圆坤 陶洪飞 +5 位作者 马合木江·艾合买提 李巧 杨文新 姜有为 魏建群 李莎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20年第6期249-255,共7页
为探讨微压过滤冲洗池采用不锈钢和腈纶滤网作为过滤元件的过滤性能,以过滤时间、拦截泥沙质量及泥沙去除率为评价指标,在水流含沙量为0.66 kg/m3和流量为5.0 m3/h条件下分别开展了物理模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箱水深变化方面,腈纶... 为探讨微压过滤冲洗池采用不锈钢和腈纶滤网作为过滤元件的过滤性能,以过滤时间、拦截泥沙质量及泥沙去除率为评价指标,在水流含沙量为0.66 kg/m3和流量为5.0 m3/h条件下分别开展了物理模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箱水深变化方面,腈纶滤网存在水深恒定、水深快速增加及水深急速增加3个过滤阶段,而不锈钢滤网没有水深急速增加阶段;两种滤网的水深恒定时间相差不大,但不锈钢滤网的过滤时间略大于腈纶滤网;腈纶滤网拦截泥沙质量大于不锈钢滤网,且腈纶滤网能拦截到更小粒径的泥沙;腈纶和不锈钢滤网的泥沙去除率分别为61.10%~83.50%和44.00%~62.05%,前者是后者的1.35~1.42倍。综合考虑各项指标认为腈纶滤网更适用于微压过滤冲洗池,试验成果可为微压过滤冲洗池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灌 微压过滤冲洗池 滤网过滤性能 含沙量 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奎屯河流域地下水及沉积物化学组分特征对氟释放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亚楠 李巧 +2 位作者 宿彦鹏 陶洪飞 马合木江·艾合买提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59-65,共7页
新疆奎屯河流域是典型的原生高氟区。运用数理统计、定性与定量分析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奎屯河流域沉积物化学组分相关性、地下水及沉积物化学组分特征及水-土系统中氟的释放机理。结果表明:奎屯河流域沉积物F含量与沉积物Mg、Ca、Mn、F... 新疆奎屯河流域是典型的原生高氟区。运用数理统计、定性与定量分析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奎屯河流域沉积物化学组分相关性、地下水及沉积物化学组分特征及水-土系统中氟的释放机理。结果表明:奎屯河流域沉积物F含量与沉积物Mg、Ca、Mn、Fe、Cu、As含量呈正相关关系;水-土系统中氟离子经过矿物溶解-沉淀、络合-解离等水文地球化学作用,不断改变赋存状态;相同深度下,氟含量受到水文地球化学作用、土壤腐殖质等的影响,改变赋存环境,地下水氟含量随沉积物氟含量的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化学组分 沉积物化学组分 水-土系统 氟的释放机理 数理统计 水文地球化学作用 奎屯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网筒过滤器转速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周洋 陶洪飞 +4 位作者 杨文新 马合木江·艾合买提 李巧 姜有为 李莎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20年第6期243-248,共6页
为了探索网筒转动对延缓过滤器堵塞问题的影响以及转速的影响因素,分别在不同流量和含沙量条件下进行室内物理模型试验,分析了转速随过滤时间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浑水条件下转速随流量的增大幅度低于清水条件,含沙量... 为了探索网筒转动对延缓过滤器堵塞问题的影响以及转速的影响因素,分别在不同流量和含沙量条件下进行室内物理模型试验,分析了转速随过滤时间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浑水条件下转速随流量的增大幅度低于清水条件,含沙量对网筒转速有重要影响;网筒转速随流量的增大而增大,流量增大的初始时刻网筒转速加快,网筒转动持续时间延长;相反,网筒转速随含沙量的增大而减小,含沙量越大,初始时刻网筒转速越低,网筒转速下降越快,网筒停止转动时间提前。分析认为,进水流量和含沙量的共同作用导致了网筒转速的变化。通过对过滤池内泥沙质量对比分析可知,网筒转动有利于延缓堵塞、提高过滤效率。因此,在实际工程中可以考虑利用网筒转动来达到延缓堵塞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灌系统 旋转网筒过滤器 堵塞 含沙量 流量 转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