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马鹿(Cervus elaphus)新疆三个亚种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9
1
作者 艾尼瓦尔.吐米尔 董晓宇 马合木提.哈力克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3期504-510,共7页
马鹿(Cervus elaphus)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是重要的经济动物。我国马鹿资源丰富,分布在新疆的有塔里木亚种(C.e.yarkandensis)、阿勒泰亚种(C.e.sibiricus)和天山亚种(C.e.songaricus)三个。近年来随着当地人口数量的增加,使马鹿栖息地... 马鹿(Cervus elaphus)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是重要的经济动物。我国马鹿资源丰富,分布在新疆的有塔里木亚种(C.e.yarkandensis)、阿勒泰亚种(C.e.sibiricus)和天山亚种(C.e.songaricus)三个。近年来随着当地人口数量的增加,使马鹿栖息地的破碎化程度不断加剧、面积不断缩减、环境质量不断下降,严重影响了该地区的马鹿生存条件、种群结构、营养状况乃至遗传组成等,使之在生理、行为和遗传等方面发生了一系列的适应特征。根据文献资料系统的总结有关新疆马鹿各个方面的研究,提出未来的各种研究问题,为了有效的保护和利用新疆马鹿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马鹿 栖息地变化 地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马鹿车尔臣河种群栖息地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艾尼瓦尔.吐米尔 买合吐木古丽.艾孜不拉 +1 位作者 颜赛勋 马合木提.哈力克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6期832-838,共7页
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分析方法对车尔臣河下游马鹿塔里木亚种(Cervus elaphus Yarkandensis)栖息地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车尔臣河下游马鹿塔里木亚种栖息地面积为1 758.485 km2,包括湿生芦苇、旱生芦苇、水体、盐碱... 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分析方法对车尔臣河下游马鹿塔里木亚种(Cervus elaphus Yarkandensis)栖息地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车尔臣河下游马鹿塔里木亚种栖息地面积为1 758.485 km2,包括湿生芦苇、旱生芦苇、水体、盐碱地、柽柳密灌丛等5种类型。根据马鹿对栖息地的利用频率,把栖息地分为适宜区、次适宜区和不适宜区等三种类型,其中不适宜区面积占总面积的50.69%,次适宜区为36.64%。同时发现该地区影响马鹿栖息地的主要因素是人类活动,特别是近年来的芦苇开发利用严重破坏其生存空间导致栖息地的破碎化,从而使马鹿种群数量不断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马鹿 栖息地 地理信息系统 生态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氏野马与两种新疆地方品种马的ELA-DRA*exon2的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于丽娟 恩特马克 +2 位作者 凌英会 马月辉 马合木提.哈力克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69-374,共6页
为了解普氏野马、哈萨克马与焉耆马的ELA-DRA*exon2的多态性以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本研究采用PCR-SSCP技术对普氏野马、哈萨克马与焉耆马的ELA-DRA*exon2进行分型,并对不同等位基因进行核苷酸与氨基酸分析。结果显示:127匹马中共出现7... 为了解普氏野马、哈萨克马与焉耆马的ELA-DRA*exon2的多态性以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本研究采用PCR-SSCP技术对普氏野马、哈萨克马与焉耆马的ELA-DRA*exon2进行分型,并对不同等位基因进行核苷酸与氨基酸分析。结果显示:127匹马中共出现7种基因型,3种纯合子分别记为AA、BB、CC;4种杂合子分别记为AB、AC、BC、AD。AA基因型为哈萨克马与焉耆马的优势基因型,普氏野马以CC基因型为主。经χ2检验后,3种类型马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IC值与He值分析表明,3种类型马均属于中度多态,且普氏野马的PIC值与He值比哈萨克马与焉耆马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氏野马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DRA SSC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河中游塔里木马鹿种群数量及其栖息地现状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艾尼瓦尔.吐米尔 马合木提.哈力克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4期743-749,共7页
为了查明塔里木河中游野生塔里木马鹿种群数量及栖息地资源,2006年10月1-15日,采用截线抽样法和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对塔里木马鹿种群及其栖息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现有野生种群数量大约在21-71头,集中分布在离人类干扰比较远的依明... 为了查明塔里木河中游野生塔里木马鹿种群数量及栖息地资源,2006年10月1-15日,采用截线抽样法和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对塔里木马鹿种群及其栖息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现有野生种群数量大约在21-71头,集中分布在离人类干扰比较远的依明且克和托胡拉克阔坦一带。同时采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方法对研究地区的LANDSAT TM遥感影像进行了监督分类处理,把研究区影像土地覆被分成了农田、水体、高密度林地、中密度林地、低密度林地、草地、沙漠、盐碱地、荒漠等9类型。其中塔里木马鹿主要分布在中,高覆盖度胡杨林、红柳灌丛和胡杨红柳混交林带中。同时根据在不同类型栖息地中马鹿粪便、卧迹、足迹的出现频率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分析结果,把研究地区生境划分为4种适宜栖息地等级。其中不适宜区占62.6%;较差区占3.76%;适宜区占3.38%;非常适宜区占30.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群密度 地理信息系统 栖息地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河中游塔里木马鹿对生境选择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艾尼瓦尔.吐米尔 马合木提.哈力克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5期847-853,共7页
开展塔里木马鹿生境选择的研究,对分析塔里木马鹿生境丧失的原因和该物种的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2006年7月和12月在塔里木河中游塔里木胡杨林自然保护区对塔里木马鹿夏季和冬季生境的选择进行了研究。选择5类生态因子,并设置180个10... 开展塔里木马鹿生境选择的研究,对分析塔里木马鹿生境丧失的原因和该物种的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2006年7月和12月在塔里木河中游塔里木胡杨林自然保护区对塔里木马鹿夏季和冬季生境的选择进行了研究。选择5类生态因子,并设置180个10×10(m)样方。选择指数的结果表明,塔里木马鹿喜欢胡杨和芦苇、植物覆盖度较大、水源距离较近和认为干扰距离>1000 m的环境。其中夏季多选择芦苇灌丛和胡杨林,冬季选择胡杨林,芦苇和柽柳灌丛。对生境特征的主成分分析显示,前3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夏季达到61.683%,冬季达到60.039%,可以反映塔里木马鹿的生境特征,同时表明,影响塔里木马鹿生境选择的主要因素依次为人为干扰、植被类型和距水源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马鹿 生境选择 塔里木河中游 胡杨林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对天山马鹿(Cervus elaphus songaricus)种内遗传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周璨林 艾萨江.图合提 +3 位作者 阿米拉.阿布来提 日沙来提.吐尔地 艾斯卡尔.买买提 马合木提.哈力克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14年第6期5-9,共5页
为研究公路对大型哺乳动物造成的影响,分别采集新疆省道110、203、303公路两侧的天山马鹿粪便样本,采用5个微卫星位点进行个体识别后利用Arlequin 3.11进行遗传距离、基因多样性、杂合度等测定分析。结果表明:5个微卫星均具有很好的多态... 为研究公路对大型哺乳动物造成的影响,分别采集新疆省道110、203、303公路两侧的天山马鹿粪便样本,采用5个微卫星位点进行个体识别后利用Arlequin 3.11进行遗传距离、基因多样性、杂合度等测定分析。结果表明:5个微卫星均具有很好的多态性,5地区中松树塘与寒气沟、白石头马鹿的遗传距离最远,松树塘马鹿的基因杂合度、基因型数量均最低;小西沟与白杨沟马鹿之间遗传距离为负值,其基因杂合度、基因型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公路对栖息地的分割状态不同,会导致种群的遗传情况改变。当公路仅深入栖息地没有将栖息地割裂时,公路两旁种群无差异;当栖息地被公路完全隔绝,则该栖息地内动物的基因杂合度、基因型数量降低;使用中的公路对临近种群的隔绝效果强于废弃旧公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 天山马鹿 遗传分化 栖息地破碎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市不同生境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 被引量:1
7
作者 吾玛尔.阿布力孜 胡红英 +1 位作者 马合木提.哈力克 艾尼瓦尔.吐米尔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6期1716-1721,共6页
[目的]研究城市生态系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特征,为开展城市土壤环境质量的生物学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改良的Tullgren分离法对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市市区人工林、灌木林、草地3种生境下中小型土壤动... [目的]研究城市生态系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特征,为开展城市土壤环境质量的生物学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改良的Tullgren分离法对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市市区人工林、灌木林、草地3种生境下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特征及其与环境要素的关系进行比较.[结果]获得中小型土壤动物个体共5 775只,隶属4门11纲29种类群,其中甲螨亚目(44.73%)和中气门亚目(20.42%)为优势类群,占总个体数量的65.14%.垫刃目(7.79%)、弹尾目(7.06%)、前气门亚目(7.06%)、蛭态目(2.55%)、膜翅目(1.25%)、原尾目(1.04%)、无气门亚目(1.14%)7类为常见类群,占总个体数量的27.89%,优势类群和常见类群共占总个体数的93.03%,并组成该市区中小型土壤动物的主体.另外,双翅目幼虫、鞘翅目幼虫、鳞翅目幼虫、蜘蛛目、等翅目等20类为稀有类群,占总个体数的6.97%.不同生境下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指标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个体数间差异极显著(P<0.01),其中个体数水平分布表现为人工林>草地>灌木林,类群数依次为灌木林>人工林>草地.在垂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表聚性特征,即0~5 cm>5~10 cm >10~15 cm>15 ~20 cm.[结论]不同生境的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的组成和多样性指标之间存在差异,这与植被类型、人为干扰程度、土壤环境因素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尔吉斯斯坦 比什凯克市 生境 中小型土壤动物 群落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增SRY基因鉴定塔里木兔性别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阿尔孜古力.沙塔尔 迪力夏提.阿不力孜 +1 位作者 孜比尔妮莎.吾不力 马合木提.哈力克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92-995,共4页
【目的】采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对外部性别鉴别特征缺失的塔里木兔进行性别鉴定。【方法】应用双重PCR法同时扩增SRY和APP基因进行性别鉴定。【结果】在验证PCR有效性的基础上,对未知性别的237例塔里木兔样本成功的鉴定出性别,其中121例为... 【目的】采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对外部性别鉴别特征缺失的塔里木兔进行性别鉴定。【方法】应用双重PCR法同时扩增SRY和APP基因进行性别鉴定。【结果】在验证PCR有效性的基础上,对未知性别的237例塔里木兔样本成功的鉴定出性别,其中121例为雄性,116例为雌性。【结论】实验所使用的引物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只能鉴别兔类动物的性别,对一些不完整的或外部性别鉴别特征缺失的兔类样品提供了可行的性别鉴定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兔 SRY基因 双重PCR 性别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兔不同地理种群头骨形态特征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阿尔孜古力.沙塔尔 买热帕提.帕拉提 +1 位作者 迪力夏提.阿不力孜 马合木提.哈力克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627-1631,共5页
【目的】探讨塔里木兔(Lepus yarkandensis)不同地理种群头骨形态差异。【方法】研究对沙雅、库车、尉犁、皮山和且末等5个塔里木兔种群的24项头骨形态指标进行测量,使用SPSS统计软件,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方法对塔... 【目的】探讨塔里木兔(Lepus yarkandensis)不同地理种群头骨形态差异。【方法】研究对沙雅、库车、尉犁、皮山和且末等5个塔里木兔种群的24项头骨形态指标进行测量,使用SPSS统计软件,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方法对塔里木兔头骨测量值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结果】沙雅种群与库车、尉犁和且末3个种群都有重叠现象,其中沙雅和尉犁种群的相似性最高;皮山种群与其他4个种群的头骨完全可以分开,表明皮山种群与其他4个种群的头骨差别较大。单因素方差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亦与上述结论相符。【结论】塔里木兔5个种群间具有头骨形态差异,特别是皮山种群与其它种群差异很明显。皮山种群有种群分化的趋势,这可能主要与种群地理隔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兔 头骨形态 地理隔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粪球形态指标快速判别天山马鹿的性别 被引量:2
10
作者 艾孜孜江.乃比 夏米西丁.阿不都热依木 +5 位作者 布左拉.吐尔逊 孜拉吉古丽.西克然木 阿依努尔.阿卜杜艾尼 古再努尔.孜比比拉 热木图拉.阿卜杜克热木 马合木提.哈力克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89-193,共5页
通过观察来自于新疆乌鲁木齐市南山山区的未知性别的天山马鹿种群粪便样本,依粪球形态可分为2类:子弹状、枣核状。子弹状呈短粗型,长宽比较小;枣核状呈细长型,长宽比较大。140份样品中子弹状86份、枣核状54份。通过扩增SRY基因进行分子... 通过观察来自于新疆乌鲁木齐市南山山区的未知性别的天山马鹿种群粪便样本,依粪球形态可分为2类:子弹状、枣核状。子弹状呈短粗型,长宽比较小;枣核状呈细长型,长宽比较大。140份样品中子弹状86份、枣核状54份。通过扩增SRY基因进行分子鉴定知雄性94份、雌性46份。形态分类与实际性别吻合率88.34%,即子弹状为雄性,枣核状为雌性。并以样品长、宽平均值的比值(R)为指标快速聚类,建立了判别方程,统计指出判别结果与实际性别吻合率85.48%。结果提示今后的野外研究可直接利用粪球形态判定天山马鹿性别,长宽比判别方程可作为辅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马鹿 粪球形态 SRY基因 性别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微卫星标记分析天山马鹿两个圈养种群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2
11
作者 热木图拉.阿卜杜克热木 孜拉吉古丽.西克然木 +5 位作者 宁礼群 古再努尔.孜比比拉 艾孜孜江.乃比 布左拉.吐尔逊 夏米西丁.阿不都热依木 马合木提.哈力克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436-2443,共8页
为科学评价、保护和利用天山马鹿资源,以昌吉市新疆盛华马鹿驯养繁育基地(CJ)与哈密军马场(HM)两地鹿场圈养的53头天山马鹿为研究对象(CJ,n=31;HM,n=22),8个微卫星位点为分子标记,对其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并探讨了保持圈养天山马... 为科学评价、保护和利用天山马鹿资源,以昌吉市新疆盛华马鹿驯养繁育基地(CJ)与哈密军马场(HM)两地鹿场圈养的53头天山马鹿为研究对象(CJ,n=31;HM,n=22),8个微卫星位点为分子标记,对其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并探讨了保持圈养天山马鹿遗传多样性的方法。微卫星数据表明,8个基因座的等位基因数为3-7个,共检测到37个等位基因;盛华马鹿驯养繁育基地圈养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为:A=4.625,He=0.6398,Ho=0.5887,PIC=0.5851,Ne=2.8357,Fis=0.0338;哈密军马场马鹿种群为A=4.375,He=0.6888,Ho=0.6818,PIC=0.6238,Ne=3.2078,Fis=-0.0175。两地区马鹿种群没有显著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由此可见,圈养天山马鹿种群的遗传多样丰富,但F统计量结果表明,盛华马鹿驯养繁育基地圈养种群个体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近交,因此,现阶段圈养马鹿种群的管理重点是避免近交和遗传多样性丧失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圈养天山马鹿 微卫星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艾比湖鹅喉羚mtDNA D-Loop区序列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塔吉古丽.吐热甫 艾孜孜江.乃比 +1 位作者 宁礼群 马合木提.哈力克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16-1322,共7页
为探讨新疆艾比湖鹅喉羚(Gazella subgutturosa)遗传多样性和遗传背景,本试验对艾比湖鹅喉羚35份粪便样本进行了研究,采用非损伤性DNA分析技术,扩增其mtDNA D-Loop区878bp片段序列,测序结果进行GenBank数据库的BLAST比对及Clustal W和DN... 为探讨新疆艾比湖鹅喉羚(Gazella subgutturosa)遗传多样性和遗传背景,本试验对艾比湖鹅喉羚35份粪便样本进行了研究,采用非损伤性DNA分析技术,扩增其mtDNA D-Loop区878bp片段序列,测序结果进行GenBank数据库的BLAST比对及Clustal W和DNASP软件分析。结果表明,成功扩增出以上片段序列,共检测到55个多态性位点,其中未发现缺失、插入现象;发现15个变异位点,包括14个转换位点、1个颠换位点。A、T、C、G含量分别为28.03%、31.57%、24.84%、15.56%,A+T的含量(59.6%)高于C+G含量(40.4%),具有明显的碱基组成偏向性。除此之外共测到16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态性(h)为0.886±0.037,核苷酸多态性(π)为0.037±0.01528。表明中国新疆艾比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鹅喉羚mtDNA D-Loop区序列存在丰富的多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比湖 鹅喉羚 种群数量 MTDNA D-LOOP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