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硫化钼自润滑涂层性能及制备工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于凯 王静静 +4 位作者 刘平 马迅 张柯 马凤仓 李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6-55,共10页
MoS_(2)是过渡族金属二硫化物中的一员,其涂层材料因独特的层状结构而表现出优异的摩擦学性能。MoS_(2)自润滑涂层在刀具以及空间部件材料的表面减磨和保护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MoS_(2)涂层对湿度的敏感性、附着力差以及耐磨寿命有限... MoS_(2)是过渡族金属二硫化物中的一员,其涂层材料因独特的层状结构而表现出优异的摩擦学性能。MoS_(2)自润滑涂层在刀具以及空间部件材料的表面减磨和保护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MoS_(2)涂层对湿度的敏感性、附着力差以及耐磨寿命有限等问题限制了其应用。国内外学者在MoS_(2)涂层的摩擦学研究上做了大量工作,目前的研究重点主要是不同温度、湿度、气体介质的多环境下的摩擦学行为分析,以及通过纳米多层体系的设计实现对晶体结构的可控。本文概述了2010年以来有关MoS_(2)自润滑涂层材料的研究进展,主要综述了MoS_(2)自润滑涂层的摩擦学性能以及不同元素掺杂对其性能和结构的影响。总结了MoS_(2)涂层的组成结构、性能、制备工艺,并对其在表面润滑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本文对MoS_(2)自润滑涂层的研究和工程应用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硫化钼自润滑涂层 摩擦学性能 微观结构 制备工艺 元素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CrN硬质涂层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2
作者 郑康培 刘平 +2 位作者 李伟 马凤仓 王均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44-48,共5页
综述了AlCrN涂层、以AlCrN为基的多元涂层和纳米技术涂层的研究现状,侧重描述了其结构、热稳定性、抗腐蚀性和机械加工性能,并重点介绍了Al在涂层中的作用及影响。研究表明:在AlCrN涂层中添加某些合金元素可进一步提高其综合性能;应用... 综述了AlCrN涂层、以AlCrN为基的多元涂层和纳米技术涂层的研究现状,侧重描述了其结构、热稳定性、抗腐蚀性和机械加工性能,并重点介绍了Al在涂层中的作用及影响。研究表明:在AlCrN涂层中添加某些合金元素可进一步提高其综合性能;应用纳米技术形成的纳米多层结构和纳米复合结构也能促进AlCrN涂层性能的提高。对AlCrN涂层进行多元化以及纳米技术的应用是该涂层材料今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CrN涂层 纳米涂层 力学性能 抗腐蚀性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铟镓硒(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3
作者 王波 刘平 +3 位作者 李伟 马凤仓 刘新宽 陈小红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54-58,共5页
综述了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近年来的研究进展。概述了CIGS薄膜的组织结构、性能特性及其之间的联系;介绍了CIGS薄膜吸收层的多种制备方法,如多元共蒸发法、溅射后硒化法、电沉积法、喷涂高温分解法等;概述了Na掺杂对CIGS电池性能的促进... 综述了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近年来的研究进展。概述了CIGS薄膜的组织结构、性能特性及其之间的联系;介绍了CIGS薄膜吸收层的多种制备方法,如多元共蒸发法、溅射后硒化法、电沉积法、喷涂高温分解法等;概述了Na掺杂对CIGS电池性能的促进作用及其机理;总结了柔性衬底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研究情况;最后从理论和实验研究方面展望了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电池 CIGS Na掺杂 柔性衬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线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9
4
作者 赵媛霞 刘平 +4 位作者 刘新宽 陈小红 马凤仓 李伟 何代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6-50,共5页
接触线也称为电车线,是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电气化铁路向着高速发展,对接触线的理化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国内传统生产技术的限制,国产的接触线强度低,平直度、耐磨性、抗蠕变能力差,越来越难以满足我国铁路提... 接触线也称为电车线,是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电气化铁路向着高速发展,对接触线的理化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国内传统生产技术的限制,国产的接触线强度低,平直度、耐磨性、抗蠕变能力差,越来越难以满足我国铁路提速和安全运行的需要。综述了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线的研究现状、应用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特别对电气化铁路常用的银铜、锡铜以及镁铜等接触线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展望了接触线材料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电气化铁路 接触线 研究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箔表面化学气相沉积少层石墨烯 被引量:13
5
作者 宋瑞利 刘平 +5 位作者 张柯 刘新宽 陈小红 李伟 马凤仓 何代华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6-100,165,共6页
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法(CVD法),在金属基底上生长大面积、少层数和高质量的石墨烯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本研究采用CVD法,在常压高温条件下,以氩气为载体、氢气为还原气体、乙烯为碳源,在铜箔表面生长石墨烯。通过扫描电子显微图(SEM)、X射... 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法(CVD法),在金属基底上生长大面积、少层数和高质量的石墨烯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本研究采用CVD法,在常压高温条件下,以氩气为载体、氢气为还原气体、乙烯为碳源,在铜箔表面生长石墨烯。通过扫描电子显微图(SEM)、X射线衍射仪(XRD)和拉曼图谱(Raman)分析,发现铜箔表面质量和石墨烯的生长时间对石墨烯的层数和缺陷有较大影响。用20%的盐酸去除铜箔表面的保护膜和Cu_2O等杂质,铜箔在1000℃下退火60min可以使铜箔晶粒尺寸增大以及改善铜箔表面的形貌。研究发现生长时间为60s和90s时,制备的石墨烯薄膜对称性良好且层数较少。其中,生长时间为90s时,拉曼表征石墨烯的I_D/I_G值为0.7,表明其缺陷比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铜箔 化学气相沉积法 盐酸 生长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基碳纳米管复合薄膜电沉积制备工艺 被引量:4
6
作者 刘巍 刘平 +3 位作者 陈小红 刘新宽 李伟 马凤仓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8-24,共7页
为获得碳纳米管分布均匀且导电性良好的铜基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用超声辅助搅拌复合电沉积方法制备了Cu/MWCNT复合薄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四探针电阻率仪等研究了电沉积过程中复合电镀液中碳纳米管浓度、电镀液p H值、脉冲电流密... 为获得碳纳米管分布均匀且导电性良好的铜基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用超声辅助搅拌复合电沉积方法制备了Cu/MWCNT复合薄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四探针电阻率仪等研究了电沉积过程中复合电镀液中碳纳米管浓度、电镀液p H值、脉冲电流密度等各项电沉积工艺参数以及不同退火温度对复合薄膜的组织形貌和电阻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改变镀液中碳纳米管含量和电镀液的p H值可以改变镀层中碳纳米管的含量及分布,MWCNTs质量浓度升高到2 g/L时,复合薄膜中MWCNTs的质量分数达2.17%;改变电流密度可以细化镀层组织并改善碳纳米管在镀层中的分布,从而提高镀膜的致密度并降低镀层的电阻率;合适的热处理温度可以改善薄膜结晶度和致密度,并提高导电性.镀液中MWCNTs质量浓度为2 g/L,电镀液p H为2,电流密度为20 A/dm2,电镀时温度在25℃且加入超声辅助搅拌时,所得到的复合镀膜经400℃退火后电阻率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铜基碳纳米管复合薄膜 电化学沉积 电导率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吸收层的非真空制备工艺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李伟 刘平 +4 位作者 王卫兵 马凤仓 刘新宽 陈勤妙 韩朝霞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34-137,147,共5页
综述了CIGS薄膜非真空制备工艺的研究现状,主要包括电化学沉积法、纳米颗粒沉积法、化学反应法和其他方法,指出了其主要问题和发展方向。非真空制备工艺制备CIGS薄膜一般包括两个步骤:第一,利用各种非真空工艺制备出预制层薄膜;第二,对... 综述了CIGS薄膜非真空制备工艺的研究现状,主要包括电化学沉积法、纳米颗粒沉积法、化学反应法和其他方法,指出了其主要问题和发展方向。非真空制备工艺制备CIGS薄膜一般包括两个步骤:第一,利用各种非真空工艺制备出预制层薄膜;第二,对预制层进行退火处理结晶成CIGS薄膜。相对于真空制备工艺,非真空制备工艺制备CIGS薄膜可大大降低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生产成本,越来越多地受到研究者和厂商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GS 太阳能电池 吸收层 非真空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材料晶粒生长理论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李伟 刘平 +2 位作者 马凤仓 刘新宽 戎咏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112-115,共4页
实验研究表明,纳米材料的晶粒生长速率远低于传统晶粒长大理论所预测的生长速率,为解释这一异常的晶粒生长行为,研究者提出了各种理论模型。综述了纳米晶粒生长理论模型的研究现状:第一类为动力学模型,通过钉轧晶界实现延缓晶粒的生长,... 实验研究表明,纳米材料的晶粒生长速率远低于传统晶粒长大理论所预测的生长速率,为解释这一异常的晶粒生长行为,研究者提出了各种理论模型。综述了纳米晶粒生长理论模型的研究现状:第一类为动力学模型,通过钉轧晶界实现延缓晶粒的生长,起钉轧晶界作用的有溶质原子、三叉晶界和第二相等;第二类是热力学模型,通过降低晶界能来降低晶粒生长的驱动力,从而实现延缓晶粒的生长,如溶质原子偏析晶界和空位注入模型等。对各种理论模型进行了描述和分析,并展望了其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晶粒生长 热稳定性 理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化硅掺杂Ni-P-PTFE复合涂层的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 被引量:7
9
作者 杨玉明 李伟 +5 位作者 刘平 张柯 马凤仓 刘新宽 陈小红 何代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53-157,共5页
本工作研究了碳化硅的掺杂量对化学镀Ni-P-SiC-PTFE(聚四氟乙烯)复合涂层的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纳米压痕仪、HSR-2M摩擦磨损试验机分别对Ni-P-SiC-PTFE涂层的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进... 本工作研究了碳化硅的掺杂量对化学镀Ni-P-SiC-PTFE(聚四氟乙烯)复合涂层的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纳米压痕仪、HSR-2M摩擦磨损试验机分别对Ni-P-SiC-PTFE涂层的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进行表征和测试。结果表明:碳化硅掺杂对Ni-P-PTFE复合涂层的成分、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都具有较大的影响,当镀液中碳化硅浓度为1.5 g/L时,所得Ni-P-SiC-PTFE涂层中SiC含量最高,涂层硬度达到最大值8.4 GPa,且Ni-P-SiC-PTFE涂层表现出优异的耐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掺杂 化学镀 Ni-P-PTFE涂层 微观结构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andat的Ti-Al系相图计算及热力学评估 被引量:4
10
作者 史忠兵 马凤仓 +4 位作者 张全成 王飞 刘平 李伟 刘新宽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68-373,393,共7页
基于相图计算理论,用Pandat 2016热力学计算软件、最新的钛合金数据库和热力学模型,计算研究了Ti-Al二元系相图。从相律、相图的特殊点、各相存在的范围、相变点等方面对其进行了详细的热力学评估。计算结果表明:计算相图和实验相图吻... 基于相图计算理论,用Pandat 2016热力学计算软件、最新的钛合金数据库和热力学模型,计算研究了Ti-Al二元系相图。从相律、相图的特殊点、各相存在的范围、相变点等方面对其进行了详细的热力学评估。计算结果表明:计算相图和实验相图吻合得较好,其相对误差基本都在5%以内,为推广到三元或更高元体系相图奠定了基础。随后提出了一个新的计算Ti-Al二元系中(α+β)/β相变点的公式,其置信度为99.982%,与经验计算公式相比,计算更为准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学术交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ndat 钛合金数据库 热力学模型 相图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钽的提取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建迪 王静静 +4 位作者 李伟 刘平 马凤仓 张柯 陈小红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21年第2期163-173,共11页
钽是一种稀有金属,被视为新兴战略金属,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特别是在能源、国防、高新科技等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并随着应用范围日益扩大,用量大幅度增加。铌和钽在自然界中一般呈类质同象混合物的形式存在,目前从铌钽精矿中提钽是... 钽是一种稀有金属,被视为新兴战略金属,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特别是在能源、国防、高新科技等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并随着应用范围日益扩大,用量大幅度增加。铌和钽在自然界中一般呈类质同象混合物的形式存在,目前从铌钽精矿中提钽是最常见的回收钽资源的方法之一。文章概述了从铌钽精矿中提钽的工艺,主要包括精矿分解工艺和铌钽分离工艺。同时介绍和总结了从废硬质合金、废钽电容器、冶金渣等二次原料中提钽的方法,最后对提钽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铌钽精矿 二次原料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脂酸改性β-磷酸三钙及其复合材料机械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赛 马凤仓 +3 位作者 耿芳 刘平 刘新宽 李伟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0-74,共5页
为了提高β-磷酸三钙(β-TCP)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采用硬脂酸(C17H25COOH)对β-TCP表面进行改性处理,研究了β-TCP与C17H25COOH的界面作用机理.利用透射电镜、傅里叶红外光谱、热重分析等技术分别对改性前后β-TCP的颗粒形貌、组分和表... 为了提高β-磷酸三钙(β-TCP)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采用硬脂酸(C17H25COOH)对β-TCP表面进行改性处理,研究了β-TCP与C17H25COOH的界面作用机理.利用透射电镜、傅里叶红外光谱、热重分析等技术分别对改性前后β-TCP的颗粒形貌、组分和表面—OH基团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改性β-TCP/聚左旋乳酸(PLLA)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并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复合材料断面形貌.研究表明:硬脂酸包覆在β-TCP表面,改性后β-TCP粉末具有一定的疏水性,硬脂酸的H+可以与β-TCP中的PO43-的一个O发生质子化反应形成—OH.改性β-TCP/PLLA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相比改性前有明显提高,改性后的β-TCP微粒在PLLA中分散均匀,两者结合紧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磷酸三钙 硬脂酸 表面改性 复合材料 机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自生(TiB+TiC)/Ti-1100复合材料的高温力学性能及强化机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天然 马凤仓 +4 位作者 刘平 李伟 刘新宽 吕维洁 张荻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32-437,共6页
利用常规钛合金的真空自耗熔炼以及热加工技术,制备了原位自生(TiB+TiC)/Ti-1100复合材料。对该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进行研究,并分别在高温环境下测试了基体合金以及复合材料的高温拉伸性能,最后对其强化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钛基复... 利用常规钛合金的真空自耗熔炼以及热加工技术,制备了原位自生(TiB+TiC)/Ti-1100复合材料。对该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进行研究,并分别在高温环境下测试了基体合金以及复合材料的高温拉伸性能,最后对其强化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钛基复合材料的屈服强度可以用数学模型来计算。增强体的加入使复合材料的高温力学性能明显优于基体合金,且其高温强度的提高主要受益于碳的固溶强化、TiB纤维的传递载荷、TiC颗粒的强化位错等因素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基复合材料 基体 增强体 高温力学性能 强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电解液对微弧氧化钛合金膜层及细胞附着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关鑫 马凤仓 +3 位作者 刘平 刘新宽 李伟 何代华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71-576,共6页
本文采用5%H2SO4和10%H3PO4电解液在钛合金表面通过微弧氧化方法制备多孔氧化膜。利用体外培养成骨细胞MG63的方法,评估了细胞在不同膜层上的早期附着能力。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仪(EDS)研究了不同电解液中微... 本文采用5%H2SO4和10%H3PO4电解液在钛合金表面通过微弧氧化方法制备多孔氧化膜。利用体外培养成骨细胞MG63的方法,评估了细胞在不同膜层上的早期附着能力。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仪(EDS)研究了不同电解液中微弧氧化工艺的适用电压范围、膜层形貌、膜层的物相类型和膜层成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电压的增加,在两种电解液中的膜层孔洞尺寸逐渐变大,但孔洞数量减少;H2SO4中最佳氧化电压为120V,H3PO4中最佳电压为270V;H2SO4与H3PO4中制得的氧化膜在最佳电压下的平均孔隙直径分别为263.6nm和1.736μm。在H2SO4中的氧化膜层中出现锐钛矿和金红石相,H3PO4处理的氧化膜层中为无定型的氧化钛相。不同氧化膜内P与S的原子分数都随着电压升高而增大,最大原子分数分别为21.8%和4.13%。体外细胞培养过程中,在H2SO4电解液中不同电压下制得膜层上的细胞数量增长大于H3PO4,而在H3PO4中制得膜层上的细胞形态优于H2SO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电解液 微弧氧化膜 电压 成骨细胞 细胞附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控溅射纳米银含量对钛种植体抗菌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程培雪 马迅 +6 位作者 刘平 王静静 马凤仓 张柯 陈小红 刘剑楠 李伟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182-187,共6页
纯钛因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被广泛应用于口腔种植相关领域,但其本身并不具备抗菌性能,为改善钛种植体表面的抗菌性,采用磁控溅射法在钛种植体表面制备Ti-Ag纳米复合涂层,研究了涂层中纳米Ag含量对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 纯钛因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被广泛应用于口腔种植相关领域,但其本身并不具备抗菌性能,为改善钛种植体表面的抗菌性,采用磁控溅射法在钛种植体表面制备Ti-Ag纳米复合涂层,研究了涂层中纳米Ag含量对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Fn)抗菌性能的影响。分析了样品的表面形貌、粗糙度和水接触角;对Ag^(+)释放进行了检测;采用CCK-8法检测材料的细胞毒性;将各组样品与具核梭杆菌共培养,检测材料的抗菌性能。结果表明,载Ag复合涂层成功沉积在Ti片表面,并且随着纳米Ag含量的增加,样品的表面粗糙度和水接触角均增大。该Ti-Ag纳米复合涂层对小鼠L929细胞未表现出细胞毒性,符合生物安全标准。抗菌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纳米Ag含量的增加,Ag^(+)释放量增加,涂层的抗菌效果也增强。可见,Ti-Ag纳米复合涂层可有效抑制Fn的生长,有望提高钛种植体的抗菌性能,为其临床运用奠定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控溅射 钛种植体 纳米银 细胞毒性 抗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体表面Ti-ZnO纳米复合涂层的抗菌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季震宇 马迅 +6 位作者 刘平 王静静 马凤仓 张柯 陈小红 刘剑楠 李伟 《材料保护》 CAS CSCD 2023年第2期1-8,共8页
为预防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采用反应磁控溅射法在纯Ti片表面制备了Ti-ZnO纳米复合涂层,通过改变Ti靶材与ZnO靶材的拼接比例,研究纳米ZnO含量对涂层微观结构和抗菌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原子力显微镜(... 为预防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采用反应磁控溅射法在纯Ti片表面制备了Ti-ZnO纳米复合涂层,通过改变Ti靶材与ZnO靶材的拼接比例,研究纳米ZnO含量对涂层微观结构和抗菌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原子力显微镜(AFM)、JC2000C1界面张力测量仪对样品进行微观组织的表征以及粗糙度和润湿性能的测量,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对涂层中的Zn离子释放进行测试,通过CCK-8法对涂层进行细胞毒性测试,通过平板涂布计数法对涂层进行抗菌性能评价。结果表明:当Ti靶材与ZnO靶材的拼接比例为95∶5时,Ti-ZnO涂层的纳米ZnO含量最多,涂层的粗糙度以及与液相接触角达到最大值,分别为0.547 nm和101.25°,涂层无细胞毒性,符合生物安全性材料的标准,涂层的抗菌性能最佳,涂层的抑菌率达到了91.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ZnO涂层 纯Ti 微观组织 细胞毒性 抗菌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缓冲层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卫兵 刘平 +3 位作者 李伟 马凤仓 刘新宽 陈小红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136-140,共5页
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缓冲层为低带隙CIGS吸收层与高带隙ZnO窗口层之间形成过渡,减少两者带隙的晶格失配和带隙失调,并可防止溅射ZnO窗口层时给CIGS吸收层带来损害等,对提高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效率起了重要作用。介绍了CIGS薄膜太阳能... 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缓冲层为低带隙CIGS吸收层与高带隙ZnO窗口层之间形成过渡,减少两者带隙的晶格失配和带隙失调,并可防止溅射ZnO窗口层时给CIGS吸收层带来损害等,对提高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效率起了重要作用。介绍了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缓冲层材料的分类和制备工艺,主要阐述了CdS、ZnS及In2S3薄膜缓冲层材料及化学水浴法、原子层化学气相沉积法、金属化合物化学气相沉积法等制备工艺的研究现状,最后指出CIGS太阳能电池缓冲层在制备工艺、环境保护及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并展望了其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GS 太阳能电池 缓冲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及其共聚物单丝的体外降解性能 被引量:8
18
作者 杨彩红 马凤仓 +3 位作者 高晨光 康亚红 张国艺 姜洪焱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1-108,共8页
通过熔融挤出-热拉伸分别制备了PLLA、PLCL 95/5和PLGC 89/8/3单丝。经环氧乙烷灭菌处理后的3种单丝置于37℃的磷酸盐缓冲溶液(pH=7.4±0.2)中进行180 d的体外降解。采用失重率分析、扫描电镜、凝胶渗透色谱分析、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通过熔融挤出-热拉伸分别制备了PLLA、PLCL 95/5和PLGC 89/8/3单丝。经环氧乙烷灭菌处理后的3种单丝置于37℃的磷酸盐缓冲溶液(pH=7.4±0.2)中进行180 d的体外降解。采用失重率分析、扫描电镜、凝胶渗透色谱分析、差示扫描量热分析、X射线衍射及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分别对3种单丝的降解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丙交酯单体含量对PLLA及其共聚物的降解性能有较大的影响。PLLA单丝经过180 d的体外降解,单丝的表面形态和失重率几乎不变,力学性能缓慢降低;对于PLCL 95/5单丝,在降解前60 d,相对分子质量和熔点(T_m)明显下降,力学性能基本丧失;而PLGC 89/8/3单丝降解最快,在降解前30 d,相对分子质量和T_m显著降低,力学性能完全消失。根据降解的一级动力学模型计算出PLCL 95/5单丝降解速率比PLLA单丝快5.0倍,PLGC 89/8/3单丝的降解速率比PLLA快8.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医用 生物可降解材料 聚左旋丙交酯 共聚物 体外降解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耐火砖蓄热孔道形状及排布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鞠亮亮 邹杨 +1 位作者 马凤仓 戴叶 《中外能源》 CAS 2019年第7期90-97,共8页
以氧化镁耐火砖作为蓄热单元,采用高温氮气加热,研究计算单个耐火砖的蓄热特性。在矩形孔道耐火砖顺排情况下,分析比较不同矩形孔道宽高比下,氮气加热2h后末端最高平均温度所对应的耐火砖截面宽高比。当矩形孔道宽高比小于0.8时,矩形孔... 以氧化镁耐火砖作为蓄热单元,采用高温氮气加热,研究计算单个耐火砖的蓄热特性。在矩形孔道耐火砖顺排情况下,分析比较不同矩形孔道宽高比下,氮气加热2h后末端最高平均温度所对应的耐火砖截面宽高比。当矩形孔道宽高比小于0.8时,矩形孔道宽高比对应的耐火砖截面宽高比呈线性关系且斜率为0.62,截距为0.5;当矩形孔道宽高比为0.8~1时,其对应的耐火砖截面宽高比为1。在矩形孔道宽高比合理的情况下各点压力损失相差较小,中心线速度与耐火砖末端平均温度成反比。在椭圆形孔道交叉排布情况下,椭圆形孔道的长短半轴比值越大,耐火砖升温越快。椭圆形孔道在y轴方向长度大于x轴方向长度的情况下,通过六边形宽度和侧边高度的合理配置,其升温特性优于椭圆形孔道x轴方向长度大于y轴方向长度。椭圆形孔道的压力损失变化较小,且比矩形孔道耐火砖的压力损失小。矩形孔道耐火砖与椭圆形孔道耐火砖相比,升温更快,中心线速度更高,但压力损失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火砖 蓄热特性 矩形孔道 椭圆形孔道 排布 压力损失 中心线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脂酸改性β-TCP的分析测定及其PLLA复合纳米纤维膜性能研究
20
作者 陈赛 马凤仓 +3 位作者 耿芳 刘平 刘新宽 李伟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32-336,共5页
采用硬脂酸对β-磷酸三钙(β-TCP)进行表面改性,并研究了β-TCP与硬脂酸的界面作用,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热重分析仪(TGA)以及X光电子能谱(XPS)对改性前后β-TCP的形貌、热失重和表面基团进行表征;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不同质量配比... 采用硬脂酸对β-磷酸三钙(β-TCP)进行表面改性,并研究了β-TCP与硬脂酸的界面作用,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热重分析仪(TGA)以及X光电子能谱(XPS)对改性前后β-TCP的形貌、热失重和表面基团进行表征;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不同质量配比的β-TCP/PLLA和改性β-TCP/PLLA复合纳米纤维膜,用扫描电镜(SEM)观察复合膜的形貌,并研究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硬脂酸包覆在β-TCP表面,改性后的β-TCP具有一定疏水性,硬脂酸的H+可与β-TCP中PO3-4的1个O发生质子化反应形成—OH;硬脂酸改性减轻了β-TCP微粒的团聚,可以得到连续均匀的纤维,改性后的β-TCP/PLLA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力学性能较改性前有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磷酸三钙 表面改性 形貌 表面基团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