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密度立体复合街区步行系统构建--以郑州东站东广场核心区为例
1
作者 杜景州 郭栋梁 马军瑞 《城市交通》 2024年第5期42-49,共8页
高密度立体复合街区逐渐成为城市空间组成的核心,构建立体步行系统能够满足不同空间行人多样化和高品质出行需求。通过总结高密度立体复合街区特征和立体步行系统的组成与功能,明确步行系统与街区空间形态关系。提出高密度立体复合街区... 高密度立体复合街区逐渐成为城市空间组成的核心,构建立体步行系统能够满足不同空间行人多样化和高品质出行需求。通过总结高密度立体复合街区特征和立体步行系统的组成与功能,明确步行系统与街区空间形态关系。提出高密度立体复合街区内步行系统构建要点,包括深入调查研究、精准预测需求、合理布局网络和明确落地实施,并进一步提出创新的关键点是缓解高密度街区对行人的压迫感、满足复合街区内多元化的步行需求和统筹街区空间的立体化。以郑州东站东广场核心区为例,分析其集客运枢纽、商务、商业、休闲、居住等多功能复合的空间特征和指标规模,以及立体复杂的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形式,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打造多层次步行空间,构建地下、地面、地上多维度立体步行网络,且以灵活便捷的空中连廊建设形式和面向实施的指标控制要求保障方案落地实施,以支撑街区内绿色低碳、健康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行系统 高密度立体复合街区 空中连廊 地下步行网络 郑州东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州东站及周边区域站城融合规划实践
2
作者 郭栋梁 马军瑞 杜景州 《城市交通》 2024年第5期27-34,123,共9页
依托高铁枢纽推进周边区域开发,促进交通、产业、空间融合发展,能够更好地发挥铁路建设与城市发展的联动效应。系统回顾郑州东站及周边区域规划实践,总结高铁枢纽站城融合的成功经验,包括高铁枢纽选址契合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构建站城融... 依托高铁枢纽推进周边区域开发,促进交通、产业、空间融合发展,能够更好地发挥铁路建设与城市发展的联动效应。系统回顾郑州东站及周边区域规划实践,总结高铁枢纽站城融合的成功经验,包括高铁枢纽选址契合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构建站城融合综合交通体系、枢纽-产业-空间互动融合,以及立体空间互联互通。结合规划实践进行总结与反思,提出高铁枢纽建设应当向开放融合的城市综合体转变,以提供一流服务为目标,科学预留高铁枢纽配套设施。自投入运营以来,郑州东站对周边区域带动作用凸显,体现了高铁枢纽与城市共生的理念,实现了规划初期枢纽驱动、站城融合的发展设想,枢纽核心区已成为中原区域最具人气的商务核心。未来郑州东站将向智慧化、共享化和复合化的方向发展,更好满足站城融合的发展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规划 高铁枢纽 站城融合 枢纽-产业-空间 郑州东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