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丙酮酸壳聚糖衍生物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马全红 高永红 邹宗柏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0年第6期127-131,共5页
利用壳聚糖C2 位上活泼氨基与丙酮酸进行大分子反应 ,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合成条件 ,合成了带有高取代羧基、能溶于水的功能聚合物丙酮酸改性壳聚糖 (简称PCTS) .研究了PCTS对Cu2 + ,Zn2 + ,Co2 + 等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 ,其对低浓度金... 利用壳聚糖C2 位上活泼氨基与丙酮酸进行大分子反应 ,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合成条件 ,合成了带有高取代羧基、能溶于水的功能聚合物丙酮酸改性壳聚糖 (简称PCTS) .研究了PCTS对Cu2 + ,Zn2 + ,Co2 + 等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 ,其对低浓度金属离子去除率分别达到 1 0 0 % ,99 8%和 40 5 % ,与壳聚糖、水杨醛改性壳聚糖相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丙酸酮 化学改性 正交试验 吸附 性能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补沥青混合料的制备及其性能分析 被引量:26
2
作者 马全红 邢雪婷 +2 位作者 许雪松 周丽君 冯小含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94-598,共5页
为提供一种全天候路面坑槽修补材料,采用多种矿质黏土和3种稀释剂制备冷补沥青混合料.通过标准马歇尔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低温和易性试验、冻融劈裂试验和车辙试验等室内试验,系统地研究了冷补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结果表明,稀释剂... 为提供一种全天候路面坑槽修补材料,采用多种矿质黏土和3种稀释剂制备冷补沥青混合料.通过标准马歇尔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低温和易性试验、冻融劈裂试验和车辙试验等室内试验,系统地研究了冷补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结果表明,稀释剂对冷补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强度和低温和易性具有一定影响.加入重油可以提高混合料的马歇尔强度,但是重油的加入量过多则会影响混合料的低温和易性,因此,将柴油-重油作为最佳稀释剂.矿质黏土制备的冷补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良好,马歇尔强度不小于4.43 k N,残留稳定度不小于85%,冻融劈裂强度比大于80%,动稳定度大于907.781次/mm.矿质黏土改性沥青的过程仅为物理混合过程,加入矿质黏土后沥青表面呈现不规则波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补沥青混合料 矿质黏土 凹凸棒土 膨润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对茶多酚脂质体的制备及透皮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马全红 郝晓帧 +3 位作者 旷英姿 周华锋 夏强 顾宁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32-135,共4页
采用司盘80(Span 80)和吐温20(Tween 20)对茶多酚(TP)脂质体进行修饰,优化TP脂质体的制备条件,考察不同性质的表面活性剂对TP脂质体的制备及透皮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用大豆卵磷脂制备的TP脂质体优于蛋黄卵磷脂制备的TP脂质体;以120mg... 采用司盘80(Span 80)和吐温20(Tween 20)对茶多酚(TP)脂质体进行修饰,优化TP脂质体的制备条件,考察不同性质的表面活性剂对TP脂质体的制备及透皮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用大豆卵磷脂制备的TP脂质体优于蛋黄卵磷脂制备的TP脂质体;以120mg大豆卵磷脂、30mg胆固醇、20mg Span 80和20mg Tween 20的配方制备的TP脂质体粒径最小(247.2nm),且稳定性良好.增大Span 80的用量会使TP脂质体制备困难,同时使TP脂质体的粒径变大,但能显著提高TP脂质体的透皮吸收性能;增大Tween 20用量使制备容易,同时可以显著减小脂质体的粒径,但当Tween 20用量超过20mg或用量超过Span 80用量时,制备的TP脂质体不够稳定,且TP脂质体的透皮性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脂质体 表面活性剂 透皮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力显微镜中探针与样品间作用力及AFM的应用 被引量:9
4
作者 马全红 赵冰 +1 位作者 张征林 朱争鸣 《大学化学》 CAS 2000年第5期33-36,共4页
综合讨论了原子力显微镜 (AFM)中探针与样品间作用力 ,特别是范德华力的形成机制 ;并假定针尖形状为抛物形 ,定量研究了针尖与样品间作用力 ,探讨了AFM的若干应用。
关键词 原子力显微镜 探针 表面结构分析 范德华力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型二氧化氯杀菌剂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马全红 邹宗柏 刘强 《化学世界》 CAS CSCD 2000年第12期628-631,共4页
二氧化氯是一种安全高效、应用广泛的杀菌剂。采用碱性过碳酸钠溶液吸收Cl O2 气体 ,制成 Cl O2 稳定溶液。在此基础上 ,研制了粉末状固体 Cl O2 和凝胶状固体Cl O2 ,能稳定缓慢释放 Cl O2 气体 ,有效释放期可达 2~ 4月。
关键词 二氧化氯 杀菌剂 稳定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药微乳液相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19
6
作者 陆杨燕 夏强 +2 位作者 夏勇 马全红 顾宁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8-101,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相图研究实现纳米药物载体可控制备的方法,采用微乳液控温相图绘制装置绘制了硬脂酸聚烃氧(40)酯(S-40)/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嵌段共聚物(F-68)/单硬脂酸甘油酯(GMS)/水体系的拟三元相图,基于电导率测定值确定了微乳液的... 提出了一种基于相图研究实现纳米药物载体可控制备的方法,采用微乳液控温相图绘制装置绘制了硬脂酸聚烃氧(40)酯(S-40)/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嵌段共聚物(F-68)/单硬脂酸甘油酯(GMS)/水体系的拟三元相图,基于电导率测定值确定了微乳液的结构(W/O、双连续相和 O/W),该体系同时存在液晶区域,乳化剂S-40/F-68的质量比为7∶3,研究了脂溶性药物维甲酸(RA)对微乳液相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 RA 的加入对微乳液的相行为影响较小,基于相图研究结果制备了维甲酸固体脂质纳米粒(RA-SLN),亚微米粒度分析仪(PCS)测定的平均粒径和透射电镜测试都表明 RA-SLN 为10nm 左右的球状粒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乳液 相行为 固体脂质纳米粒 维甲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甲酸纳米颗粒混悬剂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7
7
作者 段磊 夏强 +2 位作者 马全红 张晓佳 顾宁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44-347,共4页
采用溶剂分散法制备了不同药物质量浓度的维甲酸纳米颗粒混悬剂 ,并对其进行了冷冻干燥 ;采用光子相关谱 (PCS)测定了冷冻干燥前后混悬剂中纳米粒子的平均粒径 ;透射电镜(TEM)观察其微观形貌 ;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对不同时间混悬剂中... 采用溶剂分散法制备了不同药物质量浓度的维甲酸纳米颗粒混悬剂 ,并对其进行了冷冻干燥 ;采用光子相关谱 (PCS)测定了冷冻干燥前后混悬剂中纳米粒子的平均粒径 ;透射电镜(TEM)观察其微观形貌 ;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对不同时间混悬剂中全反式维甲酸的质量浓度进行定量测定 .结果表明 ,混悬剂中维甲酸纳米粒子 (RA NP)的粒径保持在 2 0 0~ 40 0nm之间 ,大都为完整的球形 ;与维甲酸硅油 1 0~ 1 5mg/L的药物质量浓度相比 ,纳米颗粒混悬剂中有效药物的质量浓度可显著提高至 35mg/L ;药物降解速度得到明显降低 ,4周之内能维持抑制细胞增殖的有效药物质量浓度 .维甲酸纳米颗粒混悬剂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PVR)治疗用药物载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甲酸 纳米颗粒混悬剂 PV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酮戊二酸改性壳聚糖对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8
8
作者 高永红 马全红 邹宗柏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04-106,共3页
利用壳聚糖上活泼氨基与α酮戊二酸进行Schiff碱反应 ,合成了对金属离子具有特殊螯合作用的生物高分子 .研究了KCTS ,SCTS,CTS对Cu(Ⅱ) ,Zn(Ⅱ) ,Co(Ⅱ)的静态吸附性能 ,结果表明 ,KCTS吸附性能优于SCTS和CTS,对Cu (Ⅱ) ,Zn (Ⅱ) ,Co (... 利用壳聚糖上活泼氨基与α酮戊二酸进行Schiff碱反应 ,合成了对金属离子具有特殊螯合作用的生物高分子 .研究了KCTS ,SCTS,CTS对Cu(Ⅱ) ,Zn(Ⅱ) ,Co(Ⅱ)的静态吸附性能 ,结果表明 ,KCTS吸附性能优于SCTS和CTS,对Cu (Ⅱ) ,Zn (Ⅱ) ,Co (Ⅱ)的吸附容量 (pH =7 0 )分别为 2 4 5 89,1 77 63,65 1 7mg g .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了金属离子浓度、介质酸度、吸附剂用量、吸附时间等因素对吸附剂去除金属离子能力的影响 ,其中金属离子浓度、介质酸度对吸附性能影响较大 ,而吸附剂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Α-酮戊二酸 吸附 正交设计 化学改性 金属离子 吸附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碘树脂碘释放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宋苇 马全红 +1 位作者 王怡红 张征林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43-146,共4页
载碘树脂是一种高效、新型的消毒灭菌剂,可用于水的净化。本文制备了几种载碘树脂,通过测定它们在水中的碘释放量,探讨了碘释放的机理,得出了所制碘树脂碘释放主要是以元素碘释放的结论。
关键词 载碘树脂 碘释放机理 消毒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型EGCG对UVB照射引起小鼠皮肤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骆丹 徐晶 +3 位作者 周炳荣 郝晓帧 马全红 顾宁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35-538,共4页
目的:考察不同剂型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中波紫外线(UVB)照射后小鼠皮肤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p38 MAPK)和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将BALB/c小鼠分为8组,不同剂型EGCG(丙酮溶液、乳膏及脂质体)局部外... 目的:考察不同剂型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中波紫外线(UVB)照射后小鼠皮肤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p38 MAPK)和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将BALB/c小鼠分为8组,不同剂型EGCG(丙酮溶液、乳膏及脂质体)局部外用于小鼠背部皮肤后给予UVB(180 mJ/cm2)照射1次,取小鼠背部皮肤,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p38 MAPK磷酸化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TNF-α水平。结果:UVB照射可诱导小鼠皮肤细胞凋亡,p38 MAPK磷酸化及TNF-α表达增高,EGCG丙酮溶液可降低凋亡指数,p38 MAPK磷酸化水平及TNF-α的表达,而乳膏和脂质体则未显示此作用(P<0.05)。结论:EGCG丙酮溶液外用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UVB照射所致的细胞凋亡作用,从而发挥对皮肤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中波紫外线 不同剂型 凋亡 有丝分裂素激活蛋白激酶类 肿瘤坏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甲酸纳米粒的视网膜毒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栾洁 张瑞 +9 位作者 夏强 段磊 马全红 顾宁 李长生 倪焰 刘君 张晓佳 蒋静娟 关娟娟 《眼科新进展》 CAS 2003年第5期314-315,共2页
目的 了解维甲酸纳米粒对兔视网膜是否产生毒性。方法  30只青紫蓝兔的 6 0眼随机分为 5组 ,每组 12眼 ,正常组不注药 ,其余分别向玻璃体腔注入维甲酸纳米粒 5、10、2 0mg·L-1以及BSS(对照组 ) 0 .3mL ,以检眼镜、电生理、光镜... 目的 了解维甲酸纳米粒对兔视网膜是否产生毒性。方法  30只青紫蓝兔的 6 0眼随机分为 5组 ,每组 12眼 ,正常组不注药 ,其余分别向玻璃体腔注入维甲酸纳米粒 5、10、2 0mg·L-1以及BSS(对照组 ) 0 .3mL ,以检眼镜、电生理、光镜和电镜检查观察视网膜变化情况。结果 注药后 7d,光镜检查 2 0mg·L-1组出现神经节细胞的空泡样变 ,电镜及电生理检查未见异常 ,14d时恢复正常 ;至 2 8d ,未发现各浓度的维甲酸纳米粒对视网膜产生毒性作用。结论 玻璃体腔注入浓度≤ 2 0mg·L-1的维甲酸纳米粒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甲酸 纳米粒 视网膜 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A存在下VAc/BA核壳乳液聚合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志明 邵利 马全红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75-79,共5页
研究了功能性单体 MAA的加入方式、乳化剂量和单体的加料速率等因素对 MAA存在下 VAc/BA核壳乳液聚合动力学的影响 ,同时探讨了动力学对胶粒形态变化和羧基分布的影响。研究表明 ,功能性单体 MAA的加入方式不同会影响到壳层聚合阶段的溶... 研究了功能性单体 MAA的加入方式、乳化剂量和单体的加料速率等因素对 MAA存在下 VAc/BA核壳乳液聚合动力学的影响 ,同时探讨了动力学对胶粒形态变化和羧基分布的影响。研究表明 ,功能性单体 MAA的加入方式不同会影响到壳层聚合阶段的溶胀 ,因而 ,使形成壳层的机理不同。乳化剂量和加料速率分别通过影响胶粒数和总体反应速率系数而对胶粒溶胀和壳层聚合反应产生影响。由于胶粒内聚合物浓度高、粘度大 ,因而胶粒形态变化受动力学影响甚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壳乳液聚合 甲基丙烯酸 聚合动力学 羧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清胱抑素C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文敏 王静 马全红 《浙江临床医学》 2014年第9期1392-1394,共3页
目的:研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胱抑素C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显像仪检查163例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测结果分为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0.9mm及IMT〈0.... 目的:研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胱抑素C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显像仪检查163例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测结果分为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0.9mm及IMT〈0.9mm两组,测定患者一般情况及实验室相关生化指标如:血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叶酸、维生素B12、尿酸、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测定IMT及颈动脉粥样斑块积分。结果(1)与IMT〈0.9mm 组相比,IMT≥0.9mm组的血清胱抑素C值明显增高(2.26±1.11)mg/L比(1.02±0.19)mg/L(P〈0.001)。(2)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血清胱抑素C 与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IMT呈显著正相关,与维生素B12呈显著负相关(P〈0.05)。(3)颈动脉IMT与各生化指标间的多项式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胱抑素C是颈动脉IMT增厚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颈动脉血管内膜增厚程度成正相关,可作为临床上早期预测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及程度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 胱抑素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注射滴定——氧化还原法测定铁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剑宏 马全红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361-362,共2页
流动注射滴定法(简称FIA滴定),在高分散体系中进行,原则上可用于各类滴定反应。但至今有关FIA滴定的工作报道还不多见。本文把FIA滴定用于氧化还原滴定。用重铬酸钾法测定铁的含量已成为公认的标准方法,其中预先还原Fe(Ⅲ)的步骤可... 流动注射滴定法(简称FIA滴定),在高分散体系中进行,原则上可用于各类滴定反应。但至今有关FIA滴定的工作报道还不多见。本文把FIA滴定用于氧化还原滴定。用重铬酸钾法测定铁的含量已成为公认的标准方法,其中预先还原Fe(Ⅲ)的步骤可采用SnCl2-HgCl2法或无汞还原法。另外,还可用金属还原柱进行直接还原。但后者由于操作麻烦而较少应用。此外,为了定量还原Fe(Ⅲ),通过还原柱的流速不宜快,这样难免会引起部分Fe(Ⅱ)再度被氧化的可能。在我们工作中,由于FIA体系为一封闭体系,可避免Fe(Ⅱ)的现氧化。另外,FIA所测量的为非平衡信号,这样,采用短的还原柱,只要还原效率恒定不变,即使未达到100%还原,仍能获得重现性良好的分析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注射滴定 氧化还原法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硫磺颗粒的制备及其改性沥青路用性能 被引量:8
15
作者 钱鹏 乔海滨 马全红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92-597,共6页
通过在硫磺中添加H2S抑制剂来制备改性硫磺颗粒(MSP),采用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测定改性硫磺颗粒与沥青混合加热过程中H2S释放量,并讨论H2S主抑制剂、辅助抑制剂的种类和用量对H2S释放量的影响,优化改性硫磺颗粒配方.结果表明:二硫化物抑... 通过在硫磺中添加H2S抑制剂来制备改性硫磺颗粒(MSP),采用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测定改性硫磺颗粒与沥青混合加热过程中H2S释放量,并讨论H2S主抑制剂、辅助抑制剂的种类和用量对H2S释放量的影响,优化改性硫磺颗粒配方.结果表明:二硫化物抑制剂是最佳的主抑制剂,且随主抑制剂用量的增加,H2S抑制效果增强;少量的协同抑制剂极大地提高了改性硫磺颗粒对H2S的抑制能力.在最佳配方下,160℃时改性硫磺颗粒与沥青共混时H2S释放量为0.032μg/g,与纯硫磺相比H2S释放量降至0.68%;150℃时不同配方改性硫磺颗粒与沥青共混时H2S释放量为0.012~0.156μg/g,而纯硫磺与沥青共混时H2S释放量为0.956μg/g.添加适量改性硫磺颗粒,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由1 073次/mm提高至2 410次/mm,冻融劈裂强度比由75.3%提高至84.4%.改性硫磺颗粒具有显著降低H2S释放量、增强路面强度、改善抗水损害能力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硫磺颗粒 沥青 硫化氢抑制剂 高温抗车辙性 水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凹凸棒石黏土对水泥稳定碎石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曲美燕 马全红 许雪松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99-403,共5页
为了避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收缩开裂的产生、延长路面使用寿命,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中掺加凹凸棒石黏土来改善其力学性能与抗裂性能.试验结果表明,与空白试样相比,在各自最佳掺量下,掺X型凹凸棒石黏土、Y型凹凸棒石黏土和Y型煅烧凹凸棒石... 为了避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收缩开裂的产生、延长路面使用寿命,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中掺加凹凸棒石黏土来改善其力学性能与抗裂性能.试验结果表明,与空白试样相比,在各自最佳掺量下,掺X型凹凸棒石黏土、Y型凹凸棒石黏土和Y型煅烧凹凸棒石黏土的水泥稳定碎石的7 d无侧限抗压强度分别提高约5.9%,5.4%和21.5%,50 d后其干缩系数较空白试验分别减小约13.7%,7.4%和20.5%,且掺入凹凸棒石黏土后水泥稳定碎石的失水率也有一定程度的下降.采用扫描电镜观察水泥砂浆的微结构,发现凹凸棒石黏土掺入后生成较多的水化产物,形成网状结构,从而大大减少了水泥稳定碎石的收缩裂缝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凸棒石黏土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力学性能 抗裂性能 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