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催眠训练对冻融胚胎移植患者身心状态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马为梅 李莉 +4 位作者 李翠萍 邵衬衬 吕小红 孔俏俏 续锦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8期33-37,共5页
目的研究催眠训练对冻融胚胎移植(FET)患者焦虑、抑郁等身心状态的影响,探索心理干预在辅助生殖领域应用的可行性。方法195例FET患者,在周期治疗中各环节点均常规给予健康宣教和心理护理。入组患者移植日术前增加一堂约20 min的催眠训... 目的研究催眠训练对冻融胚胎移植(FET)患者焦虑、抑郁等身心状态的影响,探索心理干预在辅助生殖领域应用的可行性。方法195例FET患者,在周期治疗中各环节点均常规给予健康宣教和心理护理。入组患者移植日术前增加一堂约20 min的催眠训练课。比较所有FET患者催眠训练前后贝克抑郁量表(BDI)、贝克焦虑量表(BAI)评分,BDI分度,BAI分度,脉率,选择负性情绪词汇情况,选择正性情绪词汇情况。结果FET患者BDI评分由催眠训练前的(3.58±4.87)分下降至催眠训练后的(1.03±2.43)分,BAI评分由催眠训练前的(8.02±8.04)分下降至催眠训练后的(2.59±4.41)分(P<0.05)。催眠训练后,BDI分度为0~10分的患者占比97.95%与催眠训练前的91.28%相比较显著升高,11~45分的患者占比2.05%与催眠训练前的8.72%相比显著降低(P<0.05)。FET患者催眠训练后BAI分度为0~10分占比85.13%相较于催眠训练前的44.62%升高,11~20分的占比12.82%较催眠训练前的49.74%下降(P<0.05);催眠训练后21~30分、31~50分的占比也呈下降趋势,但由于样本量少,与催眠训练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FET患者催眠训练后的脉率为(75.5±7.8)次/min较催眠训练前的(79.7±8.1)次/min显著下降,有明显差异(P<0.05)。催眠训练后选择负性情绪词汇人次明显减少,其中担心、紧张、焦虑、紧绷、心慌、烦躁、害怕、泄气、悲伤选择率分别为21.03%、9.23%、2.56%、8.21%、0、4.10%、6.67%、1.54%、0,均低于催眠训练前的76.41%、62.56%、34.87%、28.72%、23.59%、21.03%、17.95%、6.15%、5.13%,有明显差异(P<0.05);由于选择崩溃的人次较少,催眠训练前后数据无明显差异(P>0.05)。所列10个正性词汇中,催眠训练后有放松、平静、舒适、踏实、信心、温暖、安全、愉快选择率80.51%、78.97%、40.51%、36.41%、32.31%、22.05%、12.82%、21.03%,与催眠训练前的13.33%、26.15%、7.69%、6.67%、19.49%、6.67%、5.13%、12.82%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兴趣、希望选择率分别为1.54%、30.77%,与与催眠训练前的0、30.26%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催眠训练能显著降低FET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减少患者负性情绪,增加正性情绪,提升患者的身体、心理舒适度和就医感受,具有良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胚胎移植 催眠 焦虑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的多焦视网膜电图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马为梅 雷晓琴 +1 位作者 田芳 周荣乐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51-653,657,共4页
目的探讨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继发黄斑水肿(macula edema,ME)患者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m,mf-ERG)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的特征。方法对38例(38眼)确诊为... 目的探讨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继发黄斑水肿(macula edema,ME)患者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m,mf-ERG)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的特征。方法对38例(38眼)确诊为RVO继发ME患者进行mf-ERG及OCT检查,选取同期门诊中正常人23例(23眼)作为正常对照组。OCT用于测量直径1.0 mm黄斑中心圆形区的黄斑视网膜厚度(macular retinal thickness,)CMT,mf-ERG评价黄斑部视网膜功能,并分析环1~环5中P1波振幅密度及P1、N1波潜伏期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BRVO组:P1波振幅密度在环2(35.95±17.04)nV·deg-2,环3(24.72±8.32)nV·deg-2,环4(19.28±6.38)nV·deg-2,环5(13.49±6.16)nV·deg-2显著下降(均为P<0.05);P1波潜伏期在环2(35.74±3.72)ms有明显延迟(P<0.05);N1波潜伏期在环2(18.43±4.63)ms、环3(18.67±2.86)ms有明显延迟(均为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RVO组:P1波振幅密度在环1(81.58±43.15)nV·deg-2、环2(33.71±9.81)nV·deg-2、环3(22.15±9.75)nV·deg-2、环4(16.65±6.38)nV·deg-2、环5(14.18±4.59)nV·deg-2显著下降(均为P<0.05);P1波潜伏期在环2(37.56±5.55)ms、环3(37.31±5.22)ms、环4(35.71±5.63)ms、环5(37.30±5.37)ms有明显延迟(均为P<0.05);N1波潜伏期在环1(21.82±5.76)ms、环2(19.18±4.82)ms、环3(19.31±4.25)ms、环4(19.05±4.55)ms、环5(19.43±4.12)ms有明显延迟(均为P<0.05)。CRVO组CMT与mf-ERG环1中P1振幅密度呈负相关(r=-0.576,P<0.05)。结论 OCT与mfERG相结合能更好地反映RVO继发ME患者的黄斑部视网膜形态与功能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静脉阻塞 黄斑水肿 多焦视网膜电图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剂量维替泊芬与半能量光动力疗法治疗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被引量:6
3
作者 马为梅 雷晓琴 +1 位作者 田芳 周荣乐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41-343,共3页
目的比较半剂量维替泊芬光动力与半能量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对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队列病例研究。将我院门诊确诊为慢性CSC患... 目的比较半剂量维替泊芬光动力与半能量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对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队列病例研究。将我院门诊确诊为慢性CSC患者42例(42眼)纳入研究。根据患者PDT治疗过程中所接受的药物剂量和激光参数的不同分为半剂量和半能量组。半剂量组22例(22眼)接受半剂量维替泊芬(3 mg·m^(-2))和标准能量PDT(83 s,50 J·cm^(-2))治疗。半能量组20例(20眼)接受全剂量维替泊芬(6 mg·m^(-2))和半能量PDT(42 s,25 J·cm^(-2))治疗。PDT治疗后1、3、6个月随访,观察两组患者视网膜下液(subretinal fluid,SRF)完全吸收的比例,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变化和黄斑部视网膜厚度(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CMT)的变化。结果治疗后6个月,半剂量组患者22眼(100%)SRF完全吸收,半能量患者19例(95%)SRF完全吸收,两组间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半剂量组BCVA提高7.2字母,半能量组BCVA提高6.7个字母,BCVA提高字母数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半剂量组CMT为(351±90)μm,治疗后6个月降至(178±55)μm,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半能量组CMT治疗前为(322±96)μm,治疗后6个月降至(181±47)μm,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视网膜色素上皮萎缩、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等并发症。结论半剂量维替泊芬光动力和PDT治疗慢性CSC同样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动力学疗法 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维替泊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盐酸多西环素对兔角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
4
作者 马为梅 李春花 +1 位作者 雷晓琴 周云云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23-1128,共6页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盐酸多西环素对兔角膜新生血管(corneal neovascularization,CNV)生长的影响。方法成年大耳白兔33只(66眼),随机分为对照组、碱烧伤组和多西环素组。对照组3只(6眼)不做处理。剩余30只(60眼)利用1 mol·...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盐酸多西环素对兔角膜新生血管(corneal neovascularization,CNV)生长的影响。方法成年大耳白兔33只(66眼),随机分为对照组、碱烧伤组和多西环素组。对照组3只(6眼)不做处理。剩余30只(60眼)利用1 mol·L^(-1)Na OH滤纸片建立双眼碱烧伤模型,右眼为多西环素组,左眼为碱烧伤组。碱烧伤组不给予药物治疗,多西环素组隔日结膜下注射0.1 m L注射用盐酸多西环素(10 g·L^(-1))。观察兔CNV的生长情况,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化法检测角膜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组织型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tissue inhibitors of metalloproteinase-2,TIMP-2)的表达情况。结果造模后3 d,可见碱烧伤组和多西环素组CNV长入透明角膜。造模后4 d、7 d、14 d、21 d,多西环素组CNV的面积分别为(6.15±2.85) mm^2、(14.39±4.04) mm^2、(18.07±5.74) mm^2、(19.44±6.95) mm^2,碱烧伤组CNV的面积分别为(17.00±4.60) mm^2、(37.93±6.91) mm^2、(42.25±9.32) mm^2、(38.81±4.87) mm^2,各时间点多西环素组CNV的面积均明显小于碱烧伤组(均为P <0.05)。造模后1 d、4 d、7 d、14 d、21 d,多西环素组角膜上皮层VEGF灰度值分别为167.74±10.59、140.14±12.14、128.69±9.21、103.06±8.29、176.16±9.72,碱烧伤组角膜上皮层VEGF灰度值分别为129.79±10.97、100.51±21.73、81.38±9.98、62.54±10.30、148.81±8.65,造模后各个时间点多西环素组VEGF的表达均明显少于碱烧伤组(均为P <0.05)。造模后4 d、7 d、14 d,多西环素组角膜上皮层MMP-2灰度值分别为83.50±14.81、123.42±16.20、110.90±8.98,碱烧伤组角膜上皮层MMP-2灰度值分别为65.27±12.84、91.31±13.22、94.28±6.46,造模后4 d、7 d、14 d多西环素组角膜上皮层MMP-2表达均明显低于碱烧伤组(均为P <0.05)。造模后21 d,角膜上皮层TIMP-2的表达最强,但造模后多西环素组角膜上皮层TIMP-2表达和碱烧伤组表达强度相似,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VEGF、MMP-2、TIMP-2在CNV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盐酸多西环素可通过抑制基质胶原纤维的降解来降低炎症反应,并通过抑制角膜碱烧伤后兔角膜组织中VEGF、MMP-2的表达,进而抑制CNV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新生血管 多西环素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2 组织型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精密器械清洗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贾莉 靳明萍 +1 位作者 任绪华 马为梅 《护理学杂志》 2006年第18期53-54,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精密器械有效的清洗方法。方法将1200件可拆卸式和不可拆卸式腹腔镜手术器械(各600件)均分为A、B、C三组,分别采用3种不同清洗方法各200件,即单纯手工清洗法(手洗法)、单纯清洗机清洗法(机洗法)和手工清洗与清洗机联合清... 目的探讨腹腔镜精密器械有效的清洗方法。方法将1200件可拆卸式和不可拆卸式腹腔镜手术器械(各600件)均分为A、B、C三组,分别采用3种不同清洗方法各200件,即单纯手工清洗法(手洗法)、单纯清洗机清洗法(机洗法)和手工清洗与清洗机联合清洗的方法(手洗加机洗法)。并对器械进行了洁净度目测检查和实验室潜血实验(OB)。结果C组两类器械的目测检查不合格率和OB实验阳性率显著少于A、B两组(P<0.05,P<0.01)。结论采用手洗加机洗法清洗可拆卸式和不可拆卸式腹腔镜手术器械,能够将器械清洗得更彻底,确保其灭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器械 清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在高糖、氧化应激、缺氧中的表现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春花 冯朝晖 +4 位作者 张雪 田冰玉 雷晓琴 周婷洁 马为梅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15期18-20,40,F0003,F0004,共6页
目的观察Sprague-Dawley(SD)大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在高糖、氧化应激、缺氧三种病理环境下的特征,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防治提供新的研究依据。方法体外培养SD大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并用谷氨酰胺合成酶(GS)鉴定。将传2代的细... 目的观察Sprague-Dawley(SD)大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在高糖、氧化应激、缺氧三种病理环境下的特征,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防治提供新的研究依据。方法体外培养SD大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并用谷氨酰胺合成酶(GS)鉴定。将传2代的细胞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高糖组、氧化应激组、缺氧组。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GS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变化,Transwell小室观察细胞迁移能力。结果体外成功培养并鉴定鼠Müller细胞,四组Müller细胞功能均受损,氧化应激组以及缺氧组结构受损明显,失去正常形态。缺氧组中α-SMA的表达呈阳性,并且在Transwell小室中发生迁移的细胞数明显多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高糖、氧化应激、缺氧均可导致Müller细胞功能受损,缺氧可诱导Müller细胞转化为具有迁移能力的肌纤维样细胞,提示Müller细胞参与了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大鼠 视网膜MÜLLER细胞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上皮细胞间质转化 Transwell小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糖尿病患者非外伤性玻璃体积血病因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郝琳娜 毕春潮 马为梅 《临床眼科杂志》 2018年第1期27-30,共4页
目的查找非糖尿病患者非外伤性玻璃体积血的病因。方法采集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因非外伤性玻璃体积血在本院行玻璃体切除术的非糖尿病患者258例(262只眼),经玻璃体切除术及术后检查,包括FFA、ICGA、OCT等相关检查明确玻璃体积血病因,... 目的查找非糖尿病患者非外伤性玻璃体积血的病因。方法采集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因非外伤性玻璃体积血在本院行玻璃体切除术的非糖尿病患者258例(262只眼),经玻璃体切除术及术后检查,包括FFA、ICGA、OCT等相关检查明确玻璃体积血病因,并通过统计学比较。主要指标病因分类及根据年龄的病因分类。结果非糖尿病患者非外伤性玻璃体积血的病因主要为视网膜静脉阻塞,占61.5%;其次为视网膜裂孔,占14.5%;青年组中最常见病因为视网膜静脉周围炎,占45.8%;中年组中最常见的病因为视网膜静脉阻塞,占58.0%;老年组中最常见的病因为视网膜静脉阻塞,占69.0%。结论引起非糖尿病患者非外伤性玻璃体积血的主要病因为视网膜静脉阻塞,其次为视网膜裂孔,不同年龄段的主要病因不同,青年组中最常见病因为视网膜静脉周围炎,中年组及老年组中最常见病因为视网膜静脉阻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糖尿病患者 非外伤性玻璃体积血 病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体外培养特性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春花 郑玉萍 +4 位作者 周婷洁 雷晓琴 王润生 宋虎平 马为梅 《临床眼科杂志》 2018年第5期460-464,共5页
目的探讨视网膜Müller细胞(RMCs)体外培养方法,研究其增殖、凋亡特性。方法将出生7 d的SD大乳鼠处死,分离出视网膜组织并收集于培养皿中,分别加入木瓜蛋白酶(27 U/ml)和0. 25%的胰蛋白酶37℃进行消化30 min,使用20%FBS的DMEM/F12... 目的探讨视网膜Müller细胞(RMCs)体外培养方法,研究其增殖、凋亡特性。方法将出生7 d的SD大乳鼠处死,分离出视网膜组织并收集于培养皿中,分别加入木瓜蛋白酶(27 U/ml)和0. 25%的胰蛋白酶37℃进行消化30 min,使用20%FBS的DMEM/F12培养基终止消化。用移液枪轻轻吹打,接种于6孔培养板,放入37℃、体积分数为5%的CO2培养箱培养。定时观察细胞的生长情况,2~3 d换液1次。当细胞长满培养板的80%~90%时进行消化终止,按1:3传代,移入放有细胞爬片的6孔培养板,置于5%CO2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在原代培养5 d时,将细胞爬片取出,进行谷氨酰胺合成酶(GS)、波型蛋白(Vimentin)免疫荧光染色。结果原代培养的RMCs与神经元细胞共同生长,随接种时间延长,逐渐自接种块周边爬行生长,呈扁平的多边形融合状生长,并有较长的突起,传2代时细胞纯化率高,传3~4代时细胞失去原有秩序,体积约有原代的3~4倍,胞质内见明显束状纤维增生。GS主要在Müller细胞胞核和胞质中表达,胞膜不表达,其阳性表达率达80%以上。Vimentin主要在Müller细胞胞质中表达,其阳性表达率达90%以上。结论本试验通过酶分步消化法以及机械吹打法在体外成功培养并纯化了视网膜Müller细胞,GS和Vimentin均可鉴别视网膜Müller细胞,将二者一起使用可提高Müller细胞鉴别率;随着体外传代培养时间延长,Müller细胞逐渐分化为带有收缩功能的纤维细胞,这可能参与了增生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MÜLLER细胞 体外培养 传代培养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镜诊疗术22例护理体会
9
作者 李艳萍 王祥兰 马为梅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8期73-,共1页
自1998年我院开展宫腔镜术以来,诊治不孕症、宫内节育器移位、子宫内膜病变、子宫肌腺病、慢性盆腔病等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收集宫腔镜手术者22例。采用局麻20例,硬膜外麻醉2例。其中宫内节育器异常偏位... 自1998年我院开展宫腔镜术以来,诊治不孕症、宫内节育器移位、子宫内膜病变、子宫肌腺病、慢性盆腔病等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收集宫腔镜手术者22例。采用局麻20例,硬膜外麻醉2例。其中宫内节育器异常偏位、变形、嵌顿3例,子宫内膜异常出血8例,输卵管插管再通液3例,确诊肌腺病3例,清除宫内积血、分离粘连2例,其他诊断治疗3例。 护理体会:①术前心理护理:绝大多数宫腔镜手术均在局麻下进行,患者如在上夹、穿刺、活检操作过程中由于疼痛、紧张而不自主移动或变化体位,均可造成操作失误,甚至损伤血管。因此术前护士要向患者耐心讲解注意事项及操作时感觉,指导患者在术中积极配合。②器械准备:根据诊疗目的和要求,将宫腔镜的有关器械浸泡于2%戊二醛溶液中消毒灭菌,30分钟后取出,用无菌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干净。其它器械和敷料均需高压灭菌。严格无菌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体会 子宫内膜 脉搏 血压 患者 术前 子宫黏膜 宫腔镜手术 宫内节育器
全文增补中
HTRA3基因对脉络膜新生血管和M2型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
10
作者 肇莉莉 王萍 +3 位作者 孙连义 马为梅 张乐 喻磊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75-281,共7页
目的 探讨HtrA丝氨酸肽酶3(HTRA3)基因对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和M2型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 收集30例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AMD)患者(wAMD组)和3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健康组)的空腹静脉血,通过qRT-PCR检测血清HTRA3 mRNA水平。将RF/6... 目的 探讨HtrA丝氨酸肽酶3(HTRA3)基因对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和M2型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 收集30例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AMD)患者(wAMD组)和3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健康组)的空腹静脉血,通过qRT-PCR检测血清HTRA3 mRNA水平。将RF/6A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NC-sh组和HTRA3-sh组,使用Lipofectamine2000将NC-shRNA和HTRA3-shRNA慢病毒载体分别转染到NC-sh组和HTRA3-sh组RF/6A细胞中,通过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HTRA3的转染情况。将RF/6A细胞随机分为N组、H组、H+NC-sh组和H+HTRA3-sh组,细胞转染后,N组RF/6A细胞在完全RPMI 1640培养基中进行常氧培养,其他组细胞在添加200 mmol·L^(-1)氯化钴(CoCl_(2))的RPMI 1640培养基中进行低氧培养,使用Matrigel测定小管形成。将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NV组、CNV+NC-sh组和CNV+HTRA3-sh组,每组12只。对照组为未建模的小鼠,其他组为激光诱导的CNV模型小鼠。向CNV+NC-sh组和CNV+HTRA3-sh组小鼠玻璃体内分别注射1μL滴度为1×10^(11)TU·mL^(-1)的NC-shRNA和HTRA3-shRNA慢病毒载体。对照组和CNV组小鼠注射PBS。注射后7 d,对小鼠进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测和眼球苏木精伊红(HE)染色。通过qRT-PCR检测RF/6A细胞或各组小鼠脉络膜组织中HTRA3、类几丁质酶3样蛋白3(Ym-1)、精氨酸酶1(Arg-1)、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环氧化酶-2(COX-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水平。通过Western blot检测RF/6A细胞或脉络膜组织中HTRA3、VEGF和细胞核核因子κB(NF-κB) p65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健康组比较,wAMD组患者的血清HTRA3 mRNA水平升高(t=11.804,P<0.001)。与对照组和NC-sh组比较,HTRA3-sh组RF/6A细胞的HTRA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N组比较,H组RF/6A细胞的闭合管腔数量、HTRA3和VEGF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增加(均为P<0.05)。与H+NC-sh组比较,H+HTRA3-sh组RF/6A细胞的闭合管腔数量、HTRA3和VEGF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减少(均为P<0.05)。与对照组比较,CNV组小鼠的HTRA3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增加,CNV相对荧光强度升高,Ym-1和Arg-1 mRNA水平升高,iNOS和COX-2 mRNA水平降低,细胞核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均为P<0.05)。与CNV+NC-sh组比较,CNV+HTRA3-sh组小鼠的HTRA3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减少,CNV相对荧光强度降低,Ym-1和Arg-1 mRNA水平降低,iNOS和COX-2 mRNA水平升高,细胞核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均为P<0.05)。结论 下调HTRA3可抑制CNV形成和M2型巨噬细胞极化,HTRA3可能是防治wAMD的重要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脉络膜新生血管 HtrA丝氨酸肽酶3 M2型巨噬细胞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外周血中炎症细胞因子和CD8^(+)T细胞亚群的表达水平变化
11
作者 蒋文君 赵柏林 +4 位作者 马善波 马为梅 王至允 于敬妮 李娅 《国际眼科杂志》 2025年第4期638-643,共6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外周血中炎症细胞因子和CD8^(+)T细胞亚群的表达水平变化。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22-04/07西安市人民医院(西安市第四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40例,根据患者视网膜是否发生病变分为单纯2型糖尿病(...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外周血中炎症细胞因子和CD8^(+)T细胞亚群的表达水平变化。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22-04/07西安市人民医院(西安市第四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40例,根据患者视网膜是否发生病变分为单纯2型糖尿病(DM)组20例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组20例,另选取同一时间体检正常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所有参与者外周血中IL-6、IL-8、IL-10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分析CD8^(+)T细胞中PD-1、TIM-3、CD28、CD57分子表达水平。结果:ELISA法检测出DR患者外周血IL-6、IL-8、IL-10炎症细胞因子表达较DM组和对照组均显著升高(均P<0.001);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DR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中PD-1、TIM-3、CD57表达较DM组和对照组均升高(均P<0.001),CD28表达均降低(均P<0.001)。结论:DR患者体内可能由于IL-6、IL-8、IL-10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增多导致CD8^(+)T细胞出现耗竭与衰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流式细胞术 T细胞耗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