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群体动力学的协调控制子区划分 被引量:8
1
作者 首艳芳 徐建闽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7-82,共6页
引入群体动力学理论中的相聚度概念,给出了相邻交叉口相聚度的计算公式.通过控制子区边界、设置基于交叉口相聚度的子区划分约束条件,实现了分层、分步的交通控制子区划分策略,建立了一个基于群体动力学的交通控制子区划分模型,设计了... 引入群体动力学理论中的相聚度概念,给出了相邻交叉口相聚度的计算公式.通过控制子区边界、设置基于交叉口相聚度的子区划分约束条件,实现了分层、分步的交通控制子区划分策略,建立了一个基于群体动力学的交通控制子区划分模型,设计了一个完整的最佳控制子区划分方案获取流程,采用交叉口群聚类算法实现了对控制子区划分方案的综合性分析评价.算例分析表明,所提出的基于群体动力学的协调控制子区划分方法是有效的,根据交叉口相聚度得到的控制子区划分方案可以减少路网交通流的总停车次数和停车延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控制 子区划分 群体动力学 相聚度 群聚类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车流速度分布扰动的干道绿波最大带宽协调控制
2
作者 徐建闽 刘鹏 +2 位作者 首艳芳 林永杰 卢凯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4-72,共9页
城市车辆速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呈现某种分布,鲁棒的干道协调控制模型应考虑不同速度下的车辆带宽需求。针对速度波动变化干道传统协调控制方法适用性差的问题,分析了带干扰的干道车辆速度时空分布特征,以推荐速度带宽最大与期望带宽最大... 城市车辆速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呈现某种分布,鲁棒的干道协调控制模型应考虑不同速度下的车辆带宽需求。针对速度波动变化干道传统协调控制方法适用性差的问题,分析了带干扰的干道车辆速度时空分布特征,以推荐速度带宽最大与期望带宽最大为目标,提出了考虑车流速度分布扰动的干道绿波最大带宽协调控制方法。针对佛山市同济路4交叉口干道,速度分布扰动干道协调方法能够提供更符合车辆分布特性的协调方案,比Maxband模型和改进的Maxband模型提升约70%和14%的期望带宽。研究结果表明:笔者方法能够降低Maxband模型平均停车次数25%,平均延误45%和平均排队长度17%;针对不同速度期望和方差情况下的灵敏度分析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为干道提供更具有鲁棒性的干道协调控制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工程 智能交通 速度分布区间 最大带宽协调模型 期望带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层规划模型的交通信号区域协调控制 被引量:16
3
作者 徐建闽 首艳芳 卢凯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5-100,106,共7页
针对过饱和状态下的交通信号配时,以区域整体输出总流量最大化和各交叉口进口道总延误时间最小化为目标,构建了基于动态子区划分的交通信号区域协调控制双层规划模型(BP模型).通过分析交叉口滞留排队车辆、进口道交通量以及相位相序对... 针对过饱和状态下的交通信号配时,以区域整体输出总流量最大化和各交叉口进口道总延误时间最小化为目标,构建了基于动态子区划分的交通信号区域协调控制双层规划模型(BP模型).通过分析交叉口滞留排队车辆、进口道交通量以及相位相序对区域协调控制的影响,建立了交叉口相位差、有效绿灯时间和动态交通流量等协调控制变量的约束关系式.采用基于遗传–模拟退火算法的混合优化策略对模型进行求解,提高全局最优解的可靠性和计算效率.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与实际情况较为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区域协调控制 双层规划 遗传算法 模拟退火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景观的四维性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李红杰 张肖宁 +1 位作者 首艳芳 李伟杭 《中外公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5-17,共3页
通过国内外高速公路景观的对比研究,从空间和时间角度出发,结合高速公路景观的特征,在对高速公路景观的空间设计进行较为详细的阐述之外,特别介绍了高速公路景观的时间性。指出国内高速公路景观对在空间位置变化的三维空间研究较多、在... 通过国内外高速公路景观的对比研究,从空间和时间角度出发,结合高速公路景观的特征,在对高速公路景观的空间设计进行较为详细的阐述之外,特别介绍了高速公路景观的时间性。指出国内高速公路景观对在空间位置变化的三维空间研究较多、在时间性上研究较少的问题,说明了高速公路景观设计中空间与时间结合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景观 空间 时间 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自适应交通信号控制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徐建闽 周湘鹏 首艳芳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4-29,共6页
为了提高交通控制算法的适应性和鲁棒性,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提出了一种改进的D3QN(dueling double deep Q-network, D3QN)自适应信号控制方法。首先对几种强化学习自适应控制模式进行分析,然后在固定步长动作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定步长... 为了提高交通控制算法的适应性和鲁棒性,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提出了一种改进的D3QN(dueling double deep Q-network, D3QN)自适应信号控制方法。首先对几种强化学习自适应控制模式进行分析,然后在固定步长动作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定步长动作模式,并构造了一种基于空间占有率的奖励函数;最后使用Sumo软件,对中山市东区街道某交叉口分别在稳定流和随机流场景下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收敛性,有效地降低了延误时间和排队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交通仿真 自适应控制 交通流 深度强化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IMA模型和K-means聚类分析的动态规划算法 被引量:5
6
作者 徐建闽 臧鹏 首艳芳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9-13,共5页
寻找最短路径是实现交通系统最优化的重要步骤之一。为寻找最短路径,利用历史和实时的浮动车数据,建立基于ARIMA模型和K-means聚类分析的动态规划算法。算法使用滴滴出行数据并在成都市二环区域内进行了测试。研究表明:新的算法以较低... 寻找最短路径是实现交通系统最优化的重要步骤之一。为寻找最短路径,利用历史和实时的浮动车数据,建立基于ARIMA模型和K-means聚类分析的动态规划算法。算法使用滴滴出行数据并在成都市二环区域内进行了测试。研究表明:新的算法以较低的计算量提供了高质量的时间解,运算时间均低于2.010 min,平均绝对百分误差低于6.5%,无效值比率小于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动态规划算法 K-means聚类分析 ARIMA模型 最短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O-X算法的交通信号区域协调控制模型 被引量:4
7
作者 徐建闽 周传 首艳芳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8-43,共6页
为了提高城市交通区域的通行效率,防止路段上车辆排队过长,以区域输出车流量、交叉口路段排队长度和总延误3个性能指标为目标,考虑各交叉口相位绿灯时间、相对相位差约束关系,建立了交通区域交叉口协调控制模型。先通过上下游关系计算... 为了提高城市交通区域的通行效率,防止路段上车辆排队过长,以区域输出车流量、交叉口路段排队长度和总延误3个性能指标为目标,考虑各交叉口相位绿灯时间、相对相位差约束关系,建立了交通区域交叉口协调控制模型。先通过上下游关系计算得出相邻交叉口之间的相对相位差,再采用改进粒子群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到最佳周期。仿真实验结果显示:应用笔者提出来的协调控制模型,能有效降低交通区域延误,减少排队长度,增加交通量的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工程 相位差 区域协调控制 信号配时 粒子群算法 延误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于不等双周期的干道双向绿波协调控制数解法 被引量:2
8
作者 卢凯 赵一鸣 +1 位作者 叶志宏 首艳芳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6-96,共11页
针对现有数解法研究主要适用于单周期控制方式的不足,本文提出一种适于不等双周期的干道双向绿波协调控制数解法,通过重新定义双周期控制方式,打破了双周期交叉口信号周期时长固定为公共信号周期时长1/2的局限,并归纳了双周期交叉口的2... 针对现有数解法研究主要适用于单周期控制方式的不足,本文提出一种适于不等双周期的干道双向绿波协调控制数解法,通过重新定义双周期控制方式,打破了双周期交叉口信号周期时长固定为公共信号周期时长1/2的局限,并归纳了双周期交叉口的2种协调类型。本文算法首先通过计算干道的公共信号周期允许变化范围,为各交叉口选择合适的信号周期控制方式;其次,通过分析双周期交叉口的协调特点,推导出适用于双周期交叉口的理想交叉口间距计算公式;然后,通过设定双周期交叉口各相位绿信比的分配比,实现协调方向相位绿信比的分配;最后,以最大调整偏移绿信比之和最小为优化目标确定绿波协调控制方案。算例结果分析表明,与双周期模型法和单周期数解法相比,本文数解法求解方案的干道双向延误时间分别减少16.0%与19.6%,停车次数分别减少15.1%与15.5%,特别是本文数解法的求解方案能使支路车流和行人过街的平均延误时间较单周期数解法分别减少46.0%与50.7%。可见,本文数解法能够获得理想的绿波协调效果,扩大数解法的适用范围,在减少交叉口延误时间方面表现出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不等双周期 数解法 绿波协调 绿信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计算的大规模交通路网的最短路径算法 被引量:6
9
作者 张东波 林永杰 +2 位作者 卢凯 首艳芳 徐建闽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39-146,共8页
针对大规模路网路径搜索算法计算量大、耗时长、效率低等问题,采用MapRe-duce并行编程模型计算框架,利用网络中大量不同位置的计算机进行集群式海量数据计算,解决基于大规模路网分割成若干子图并行计算问题.本文基于MapReduce构建一个... 针对大规模路网路径搜索算法计算量大、耗时长、效率低等问题,采用MapRe-duce并行编程模型计算框架,利用网络中大量不同位置的计算机进行集群式海量数据计算,解决基于大规模路网分割成若干子图并行计算问题.本文基于MapReduce构建一个新的计算框架,建立了基于子图分割的并行搜索方法,实现超大规模真实交通路网中最短路径搜索.案例分析证明:该方法能够在可接受的计算时间内提供高质量的最短路径搜索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短路径 大规模路网 并行计算 子图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最小尾气排放的干道车队协调控制模型及算法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嘉智 卢凯 +1 位作者 首艳芳 徐建闽 《公路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2-68,共7页
为了减少车队在干道交叉口的尾气排放,本文根据比功率排放模型,构建了尾气排放量与延误时间、停车次数之间的关系模型;根据干道协调控制下延误时间、停车次数与相位差之间的相关关系,建立了一种以干道车队尾气排放总量最小为目标的干道... 为了减少车队在干道交叉口的尾气排放,本文根据比功率排放模型,构建了尾气排放量与延误时间、停车次数之间的关系模型;根据干道协调控制下延误时间、停车次数与相位差之间的相关关系,建立了一种以干道车队尾气排放总量最小为目标的干道双向信号协调控制模型,并利用MATLAB编程软件实现了信号周期与相位差的优化;最后应用该模型对相邻信号交叉口进行了算例测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未饱和状态下,双向车队尾气排放总量与其总的延误时间和停车次数既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尾气排放总量最小是延误时间最短和停车次数最少的综合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尾气排放 干道车队 相位差模型 协调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