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柠檬黄与玉米醇溶蛋白的相互作用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饶震红 王明安 +1 位作者 陈蓁蓁 张莉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11-519,共9页
为了对玉米醇溶蛋白的改性研究及柠檬黄色素的安全使用评估提供理论依据,借助于荧光光谱法、紫外光谱法、全内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ATR-FTIR)自去卷积计算及核磁共振氢谱研究了人工合成色素柠檬黄对玉米醇溶蛋白构象的影响。结果表明,... 为了对玉米醇溶蛋白的改性研究及柠檬黄色素的安全使用评估提供理论依据,借助于荧光光谱法、紫外光谱法、全内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ATR-FTIR)自去卷积计算及核磁共振氢谱研究了人工合成色素柠檬黄对玉米醇溶蛋白构象的影响。结果表明,柠檬黄对玉米醇溶蛋白有明显的荧光猝灭作用,猝灭机理较复杂。柠檬黄可以与玉米醇溶蛋白结合,分子间主要以疏水作用力结合,利用Stern-Volmer方程和Van’t Hoff公式计算获得结合比为1∶1,结合常数Ka值较大。通过FTIR的自去卷积计算分析,这种结合反应导致玉米蛋白二级结构中α螺旋结构、β折叠和β转角均发生显著改变。核磁共振氢谱分析表明由于玉米醇溶蛋白具有两亲性,当溶剂为二甲基亚砜时,混合溶液为低极性环境,化学位移略向高磁场移动;当溶剂为重水D2O时,化学位移明显地向低磁场移动,而且这种作用与反应时间长短无关。进一步说明在极性和低极性的环境下柠檬黄都会引起玉米醇溶蛋白构象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分析 构象变化 柠檬黄 玉米醇溶蛋白 二级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年级本科生开展科研训练的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 被引量:5
2
作者 饶震红 杜凤沛 +1 位作者 张佩丽 孙英 《中国农业教育》 2012年第2期85-88,共4页
科研训练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的有效手段。在一年级本科生中采用项目递进教学模式提早对学生的科研能力进行培养,是教学实践体系改革的有益尝试。实践证明这种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突出培养了学生的个性,使学生的科... 科研训练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的有效手段。在一年级本科生中采用项目递进教学模式提早对学生的科研能力进行培养,是教学实践体系改革的有益尝试。实践证明这种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突出培养了学生的个性,使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有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递进教学模式 科研训练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科背景下农业特色化学类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5
3
作者 饶震红 张晨辉 杜凤沛 《大学化学》 CAS 2022年第8期1-9,共9页
新农科背景下的人才培养对化学类专业建设提出更高要求,本文分析了化学类专业面对国家农业发展战略需求急需解决的问题,研究出解决问题的核心要素,凝练教学理念,设计农业特色化学类专业人才培养“中农大方案”,围绕提升“知农爱农情怀... 新农科背景下的人才培养对化学类专业建设提出更高要求,本文分析了化学类专业面对国家农业发展战略需求急需解决的问题,研究出解决问题的核心要素,凝练教学理念,设计农业特色化学类专业人才培养“中农大方案”,围绕提升“知农爱农情怀”和“强农兴农本领”重构了课程教学体系和实验实践教学体系,探索了加强思政育人和知农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新路径,培养了农林院校特色创新型领军后备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培养 农业特色 化学类专业 研究与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科背景下提升新生化学实验课教学质量的探索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饶震红 张莉 杜凤沛 《大学化学》 CAS 2022年第8期128-136,共9页
分析在新农科背景下大学新生化学实验课承担的教学任务,思考如何提高实验课教学内涵,提升本科新生的高阶思维。领悟知识、技能、素质和能力间的辩证关系,提出以“强基扩知、塑能增质”为教学目标的教学改革方案,针对国家需求和本校发展... 分析在新农科背景下大学新生化学实验课承担的教学任务,思考如何提高实验课教学内涵,提升本科新生的高阶思维。领悟知识、技能、素质和能力间的辩证关系,提出以“强基扩知、塑能增质”为教学目标的教学改革方案,针对国家需求和本校发展大局,建立可动态调整的“X+4+Y”型层次化新生化学实验课程体系,在新生的化学实验课中多角度融入农耕元素,建立化学实验与农耕文化间的联系,增强知农爱农情怀;结合新生的学习特点和知识水平,建立趣学驿站,借助于信息化教学技术,采用“带、引、练、推”多种手段,建立阶梯式多段位实验课堂,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多方面渐进提升大学新生的高阶思维与综合能力,更好地引导学生后续的大学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建设 化学实验 教学质量 能力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己唑醇的光化学降解 被引量:21
5
作者 任丽萍 田芹 +2 位作者 周志强 江树人 饶震红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73-77,共5页
以低压汞灯为光源研究了己唑醇在溶液中的光化学降解。结果表明,在365nm紫外光照射下,己唑醇在正己烷中很稳定,说明己唑醇在自然光下难以降解;在254nm光照下己唑醇在丙酮、水、甲醇、乙酸乙酯、正己烷中发生光解,不同溶剂中的光解速率为... 以低压汞灯为光源研究了己唑醇在溶液中的光化学降解。结果表明,在365nm紫外光照射下,己唑醇在正己烷中很稳定,说明己唑醇在自然光下难以降解;在254nm光照下己唑醇在丙酮、水、甲醇、乙酸乙酯、正己烷中发生光解,不同溶剂中的光解速率为:甲醇>正己烷>乙酸乙酯>水>丙酮。FeCl3、H2O2、FeCl3-H2O2、β-环糊精等光催化剂能加快己唑醇在紫外光下的降解,在本研究条件下,其催化能力为FeCl3-H2O2>β-环糊精>H2O2>FeCl3。对降解机理进行分析,认为己唑醇在溶液中是通过产生羟基自由基(HO·)而发生光解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己唑醇 光化学降解 光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特拉津与DNA作用共振光散射光谱的研究及其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任丽萍 江树人 +3 位作者 饶震红 丛晓红 王东冬 张春荣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7-60,共4页
首次报道了阿特拉津与ctDNA作用的共振光散射光谱 (RLS)特征和利用小分子农药阿特拉津作为探针测定痕量脱氧核糖核酸的方法。在 pH=1.41的酸度条件下 ,阿特拉津 -ctDNA在319.8nm处有一增强的共振光散射光谱峰 ,且增强的共振光散射强度与... 首次报道了阿特拉津与ctDNA作用的共振光散射光谱 (RLS)特征和利用小分子农药阿特拉津作为探针测定痕量脱氧核糖核酸的方法。在 pH=1.41的酸度条件下 ,阿特拉津 -ctDNA在319.8nm处有一增强的共振光散射光谱峰 ,且增强的共振光散射强度与ctDNA的浓度成线性关系。在实验确定的优化条件下 ,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5~34μg·mL -1 ,检出限为11.9ng·mL -1(3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特拉津 DNA 共振光散射光谱 定量测定 有机小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光谱成像技术鉴别菠菜叶片农药残留种类 被引量:13
7
作者 吉海彦 任占奇 饶震红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778-1784,共7页
利用高光谱成像技术无损鉴别菠菜叶片农药残留种类。采用高光谱成像仪采集900~1 700 nm波段内的光谱数据,采用多元散射校正对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利用主成分分析对不同种类菠菜样品的光谱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能在可视化... 利用高光谱成像技术无损鉴别菠菜叶片农药残留种类。采用高光谱成像仪采集900~1 700 nm波段内的光谱数据,采用多元散射校正对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利用主成分分析对不同种类菠菜样品的光谱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能在可视化层面对不同种类的农药残留菠菜样品进行有效判别。另外,将卡方检验特征选择算法分别与支持向量机、朴素贝叶斯、决策树和线性判别分析算法结合,并采用10-fold交叉验证评价方法,筛选出最佳波段和最优判别模型(线性判别模型)。筛选出的8个特征波长为1 439. 3,1 442. 5,1 445. 8,1 449,1 452. 3,1 455. 5,1 458. 7,1 462 nm,模型的预测准确率达到0. 993且10次交叉验证的标准差为0. 009。结果表明,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能准确地识别菠菜叶片上的农药残留种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成像技术 菠菜叶片 农药残留种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支持“新农科”建设的思路、进展与未来重点 被引量:1
8
作者 舒展霞 饶震红 杜凤沛 《大学化学》 CAS 2023年第3期155-162,共8页
分析提出了“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化学学科支持化学专业和非化学专业建设的思路,对当前化学支持“新农科”专业建设、课程体系、课程思政、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实践体系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进展进行了全面总结和评述,解析了现有建设过... 分析提出了“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化学学科支持化学专业和非化学专业建设的思路,对当前化学支持“新农科”专业建设、课程体系、课程思政、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实践体系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进展进行了全面总结和评述,解析了现有建设过程中尤其在学科建设、院际协同和深化课程思政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化学支持“新农科”建设的未来重点,为新农科的建设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化学 建设思路 重点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