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逻辑决定论的蹊跷性
1
作者 颜青山 裴雪娟 《哲学分析》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115,197,198,共17页
逻辑决定论是宿命论的两种形式之一,其表述形式可以区分为激进版本(包含模态词“必然”)和温和版本(包含时间概念“总是”)。既有对逻辑决定论的解决方式大致可方便地区分为语义学和逻辑学两类方案,这些方案都或多或少会导致其他困难。... 逻辑决定论是宿命论的两种形式之一,其表述形式可以区分为激进版本(包含模态词“必然”)和温和版本(包含时间概念“总是”)。既有对逻辑决定论的解决方式大致可方便地区分为语义学和逻辑学两类方案,这些方案都或多或少会导致其他困难。进一步的分析表明,一个基于激进版本的推论会导致矛盾的模态关系,从而导致激进版本被排除。而在温和版本中,“总是”存在着物理的和非物理的理解,真值作为非物理对象一旦被给予具体的时间属性,就会导致麦基式的蹊跷性(queerness),由此构造的命题表达式将全部是假的。因此,逻辑决定论不成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逻辑决定论 激进版本和温和版本 蹊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品质与道德教育——兼论基于虚拟现实之道德教育的可能性 被引量:9
2
作者 颜青山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9-116,共8页
历史上两个著名的关于人的发育和成长的争论区分了先天/后天因素、遗传/环境,这个区分转化到人的道德品质的形成上,可以作出能动/习就因素的区分。人的道德品质是两者综合作用的结果。如果把虚拟情景当作习就因素,那么人的虚拟道德品质... 历史上两个著名的关于人的发育和成长的争论区分了先天/后天因素、遗传/环境,这个区分转化到人的道德品质的形成上,可以作出能动/习就因素的区分。人的道德品质是两者综合作用的结果。如果把虚拟情景当作习就因素,那么人的虚拟道德品质是可能的,即是在虚拟情景中形成的道德品质;因为虚拟品质和真实品质共享同一能动性因素,它们的性质和伦理学地位就不可能存在差异。因此,我们可以利用虚拟现实进行道德教育,而其必要条件是:第一,在虚拟和真实之间建立无间隙的连接;第二,受教育者认同虚拟现实中的行动和感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品质 虚拟现实 道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自然剃刀” 被引量:6
3
作者 颜青山 《伦理学研究》 2004年第1期50-54,共5页
直觉地看 ,生态伦理学的基本原则应该是 ,我们的行为应该有利于或无害于生态系统。然而 ,这个原则却在认识论和价值论上都存在着困难 ,首先 ,我们无法在原则上知道我们的行为是否有利或无害于生态系统 ,其次 ,我们不能保证我们的生态学... 直觉地看 ,生态伦理学的基本原则应该是 ,我们的行为应该有利于或无害于生态系统。然而 ,这个原则却在认识论和价值论上都存在着困难 ,首先 ,我们无法在原则上知道我们的行为是否有利或无害于生态系统 ,其次 ,我们不能保证我们的生态学知识可以充分地推出这个积极的原则。因此 ,“自然剃刀”的消极原则是 :如无必要 ,不应该增加对生态系统的人为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伦理学 伦理原则 自然剃刀 奥卡姆剃刀 自由剃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好”与“对”的非还原关系——基于“愧”与“悔”的意向性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颜青山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7-33,141,共7页
通过改进齐硕姆-摩尔分析内在价值的孤立法方法,可以发展出"态度孤立法"和"极端孤立法"两种新方法。意向内容"坏"和"错"分别处于意向态度"愧"和"悔"的态度之下,因为"... 通过改进齐硕姆-摩尔分析内在价值的孤立法方法,可以发展出"态度孤立法"和"极端孤立法"两种新方法。意向内容"坏"和"错"分别处于意向态度"愧"和"悔"的态度之下,因为"愧"可以孤立于"悔",所以"坏"与"错"是相互独立、互不还原的。由此,"好"与"对"也是不可相互还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法“愧”与“悔” “坏”与“错” “好”与“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伦理命题的意义 被引量:3
5
作者 颜青山 《伦理学研究》 2004年第6期28-32,共5页
元伦理学在有意无意之间坚持了伦理命题没有“描述性”意义的教条。从“意义单位”理论出发 ,一个语言单位 (语词、语句或话语 )的意义 ,内在于它与同类单位发生联系而构成更高层次语言单位的能力 ,因此 ,一个有意义的纯伦理命题应该是... 元伦理学在有意无意之间坚持了伦理命题没有“描述性”意义的教条。从“意义单位”理论出发 ,一个语言单位 (语词、语句或话语 )的意义 ,内在于它与同类单位发生联系而构成更高层次语言单位的能力 ,因此 ,一个有意义的纯伦理命题应该是一个“实质蕴涵”的复合命题 ,即“‘应该A’蕴涵‘应该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命题 意义单位 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哲学与现象学融合的三条路径 被引量:3
6
作者 颜青山 《云梦学刊》 2018年第3期8-14,共7页
哲学界通常以两个对立哲学运动来概括当代西方哲学,英美哲学属于分析哲学运动,而欧陆哲学则属于现象学运动。不过,这两个哲学运动早就开始了融合趋势,并出现了"分析现象学"的学术形态。从哲学史的角度看,其融合可以区分为三... 哲学界通常以两个对立哲学运动来概括当代西方哲学,英美哲学属于分析哲学运动,而欧陆哲学则属于现象学运动。不过,这两个哲学运动早就开始了融合趋势,并出现了"分析现象学"的学术形态。从哲学史的角度看,其融合可以区分为三个主要路径:第一个路径是现象学的分析化,包括英国牛津学派的日常语言学派和美国从芬德莱到齐硕姆再到弗莱斯达尔的哲学活动;第二个路径是分析哲学和现象学的比较研究,代表性工作包括弗莱斯达尔早期向分析哲学家介绍现象学的活动及印裔哲学家莫汉蒂对弗雷格和胡塞尔的比较研究;第三个路径则是现象学立场在分析的心灵哲学中运用,早期代表是反人工智能的德雷弗斯和塞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哲学 现象学 融合 三条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德-图林佯谬及其消除——兼论“图林测试”的道德哲学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颜青山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4-59,共6页
将具有自由意志的"图林机"看作康德式"理性存在"的一种理想模型,可以提供道德哲学讨论的替代性方法论基础。但是,这里首先会遇到一个佯谬:通过图林测试的图林机要以"说谎"来证明自己是"理性存在&quo... 将具有自由意志的"图林机"看作康德式"理性存在"的一种理想模型,可以提供道德哲学讨论的替代性方法论基础。但是,这里首先会遇到一个佯谬:通过图林测试的图林机要以"说谎"来证明自己是"理性存在",从而违背了(道德的)理性法则。这就是所谓的"康德-图林佯谬"。我们的论证将表明,图林机不会说谎,从而康德-图林佯谬并不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林机 理性存在 康德-图林佯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真的不能以别的方式产生吗?——评吴国盛的《什么是科学》 被引量:1
8
作者 颜青山 《哲学分析》 CSSCI 2017年第2期14-34,195,共21页
叙述的科学哲学或许可以为吴国盛在新作《什么是科学》中流露的非本质主义科学观背书,但其以向外的"求力意志"来解释近代科学中实验传统的出现,与古希腊科学基于"自由"、"理性"的精神不协调,而将实验传... 叙述的科学哲学或许可以为吴国盛在新作《什么是科学》中流露的非本质主义科学观背书,但其以向外的"求力意志"来解释近代科学中实验传统的出现,与古希腊科学基于"自由"、"理性"的精神不协调,而将实验传统看作以技术求力方式排除外在干扰,维护自然的理想性、纯粹性和内在演绎性则更为合适。写作方式上,该书具有"周详—周纳"的特殊主义方法性困难。从概率上看,在两个足够大的群体的足够长的历史中,不同文化可以产生相同的亚文化样态,而如果加以合适的选择机制和目标引导,那么,中国科学的可能样式或许会类似于某些现代科学(如热力学和进化论),以从经验到理论的方式发展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述的科学哲学 自由和理性 特殊主义困难 中国科学的可能样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效的弹弓论证与句子的指称——对张鑫毅批评的回应
9
作者 颜青山 《哲学分析》 2015年第5期41-50,共10页
张鑫毅诉诸丘奇—哥德尔—尼尔的弹弓论证来反驳本人关于句子指称事态的结论是失效的。弹弓论证默认了共指替换和组合原则,而共指替换应该包含两种形式:整句共指替换和组合共指替换。对两者不加区分的运用会导致乞题,而且该论证无法证... 张鑫毅诉诸丘奇—哥德尔—尼尔的弹弓论证来反驳本人关于句子指称事态的结论是失效的。弹弓论证默认了共指替换和组合原则,而共指替换应该包含两种形式:整句共指替换和组合共指替换。对两者不加区分的运用会导致乞题,而且该论证无法证明所有的假句子共指。从弗雷格本人关于概念作为函数的理论出发,可以发现,"真"和"假"不是代入对象之后的概念的值,而是一个高阶函数(带断言态度的句子)的值,因此,断言态度才指称真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句子的指称 弹弓论证 共指替换原则 组合原则 概念作为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