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hs-CRP及VEGF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被引量:37
1
作者 艾民 颜昌福 +2 位作者 夏福纯 周双陆 贺剑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1期16-18,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影响。方法选择AMI行PCI术后患者116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MACE随机分为MACE组20例,非MACE(NMA... 目的探讨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影响。方法选择AMI行PCI术后患者116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MACE随机分为MACE组20例,非MACE(NMACE)组96例,分析术前,术后1 h、24 h及7 d血清hsCRP及VEGF水平。结果术后1 h、24 h、7 d,MACE组血清hs-CRP分别为(5.79±1.13)、(6.87±1.42)、(3.51±0.89)mg/L,VEGF分别为(167.8±49.8)、(146.8±43.9)、(121.5±29.6)pg/m L;NMACE组血清hs-CRP分别为(4.57±1.09)、(5.38±1.21)、(2.67±0.58)mg/L,VEGF分别为(145.7±40.3)、(115.6±39.7)、(95.7±21.7)pg/m L,两组不同时间点血清hs-CRP、VEGF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血清hs-CRP及VEGF水平对预测AMI患者PCI术后MACE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C反应蛋白质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胆红素血脂综合指数与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 被引量:9
2
作者 艾民 颜昌福 +3 位作者 夏福纯 周双陆 贺剑 李翠萍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8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 评价静息心肌灌注显像(Rest MPI)、心肌磁共振显像(MRI)和超声心动图(Echo)测定左室大小的相关性,分析Rest MPI中左室大小与缺血程度、缺血面积是否相关。方法:分析121例于住院1周内行Rest MPI、MRI、Echo三项检查的患者... 目的 评价静息心肌灌注显像(Rest MPI)、心肌磁共振显像(MRI)和超声心动图(Echo)测定左室大小的相关性,分析Rest MPI中左室大小与缺血程度、缺血面积是否相关。方法:分析121例于住院1周内行Rest MPI、MRI、Echo三项检查的患者,分别测定左室大小。将MRI、Echo分别与Rest MPI检测结果比较, 行直线相关分析及Bland-Altman一致性检验。结果 Rest MPI横径、长径均较MRI、Echo所测左室大小偏低。Rest MPI横径与MRI、Echo所测左室大小呈正相关(r=0.873,P〈0.01;r=0.867,P〈0.01);Rest MPI长径与MRI、Echo所测左室大小呈正相关(r=0.868,P〈0.01;r=0.850,P〈0.01)。经Bland-Altman一致性检验, Rest MPI与MRI、Echo所测左室大小均有等价性。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缺血程度、缺血面积与左室横径均呈正相关(r=0.631,P<0.01;r=0.642,P<0.01),与左室长径均呈正相关(r= 0.632,P<0.01;r=0.641,P<0.01)。结论 Rest MPI 与MRI、Echo对评估左室大小具有等价性。静息心肌灌注显像中的缺血程度、缺血面积与左室大小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胆红素 血脂 胆红素血脂综合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酮酯滴丸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7
3
作者 艾民 颜昌福 +3 位作者 夏福纯 周双陆 贺剑 李翠萍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6年第11期1035-1037,共3页
目的 探讨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应用银杏酮酯滴丸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攀钢集团总医院就诊行PCI术的冠心病患者273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131例常规给予西药治疗,治疗组142例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 目的 探讨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应用银杏酮酯滴丸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攀钢集团总医院就诊行PCI术的冠心病患者273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131例常规给予西药治疗,治疗组142例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银杏酮酯滴丸.治疗3个月后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血脂水平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评分:心绞痛稳定状态为(86.3±21.3)分,心绞痛发作情况为(84.6±20.3)分,躯体活动受限为(81.3±18.6)分,治疗满意度为(70.1±15.4)分,高于对照组的(74.3±19.4)分、(75.3±18.4)分、(71.6±16.3)分和(64.6±14.7)分(P<0.05).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为(3.36±0.29)mmol/L,甘油三酯为(1.16±0.15)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2.18±0.49)mmol/L,低于对照组的(4.11±0.32)mmol/L、(1.54±0.18)mmol/L和(2.49±0.31)mmol/L (P<0.05).两组患者LVEF值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CI术后常规口服银杏酮酯滴丸可缓解术后临床症状,降低血脂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疾病 银杏酮酯滴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电极右心室间隔部起搏患者心肌损伤电流和起搏参数变化 被引量:1
4
作者 艾民 颜昌福 +2 位作者 贺剑 夏福纯 江军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40期6-9,共4页
目的观察主动电极右心室间隔部(RVS)起搏患者心肌损伤电流(COI)、起搏阈值、R波感知和电极阻抗的变化。方法 93例接受心脏起搏器植入治疗患者,根据起搏电极植入的类型和部位,将患者分为主动电极RVS起搏组(ZDRVS组) 56例、被动电极右心... 目的观察主动电极右心室间隔部(RVS)起搏患者心肌损伤电流(COI)、起搏阈值、R波感知和电极阻抗的变化。方法 93例接受心脏起搏器植入治疗患者,根据起搏电极植入的类型和部位,将患者分为主动电极RVS起搏组(ZDRVS组) 56例、被动电极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BDRVA组) 37例。临床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电极植入时间,手术总时间,QRS波时限,电极固定即刻、5 min、10 min的COI,术中及术后1周、1月、3月、6月、12月的起搏阈值、R波感知和电极阻抗。结果 ZDRVS组术后QRS波时限短于BDRVA组(P <0. 05)。ZDRVS组电极固定即刻、5 min、10 min的COI均高于BDRVA组(P均<0. 05)。ZDRVS组术后1周、1月、3月、6月、12月起搏阈值均低于BDRVA组(P均<0. 05),ZDRVS组术中及术后1周、1月、3月、6月、12月电极阻抗均低于BDRVA组(P均<0. 05),两组R波感知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结论主动电极RVS起搏植入术患者术中COI高,术后QRS波时限短、起搏阈值低、电极阻抗小,临床随访起搏参数保持相对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电极右心室间隔部起搏植入术 心脏起搏 主动电极 被动电极 心肌损伤 损伤电流 起搏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经左右桡动脉入径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58例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1
5
作者 夏福纯 颜昌福 +8 位作者 贺剑 付国奇 艾民 江军 周双陆 赵星 杨景美 张宽 李涛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28期3-5,共3页
目的探讨经左右桡动脉途径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58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在起病12 h内经左或右桡动脉径路行急诊PCI治疗,观察桡动脉途径的成功率和并发症。结果桡... 目的探讨经左右桡动脉途径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58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在起病12 h内经左或右桡动脉径路行急诊PCI治疗,观察桡动脉途径的成功率和并发症。结果桡动脉穿刺成功率为100%;冠脉造影成功率为100%;单纯PTCA 8例(13.8%),PTCA+支架植入50例(86.2%);梗死相关血管(罪犯血管)开通后血流TIMI3级53例(91.4%),血流TIMI2级5例(8.6%);桡动脉穿刺术区皮下瘀斑的发生率为11例(19%);前臂血肿的发生率为4例(5.2%);桡动脉闭塞的发生率为0%。结论急诊经左或右桡动脉PCI治疗AMI安全、可行,经桡动脉穿刺局部并发症少,患者更乐意接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途径 急诊冠脉介入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