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合细菌对养殖水体的生态调控作用 被引量:21
1
作者 倪纯治 叶德赞 +6 位作者 周宗澄 林燕顺 陈庆辉 姚瑞梅 刘文华 曾活水 顾静瑜 《台湾海峡》 CAS CSCD 1997年第3期265-269,共5页
本文报道了养殖池施用光合细菌后,水中异养细菌、弧菌、发光细菌和光合细菌的消长情况,研究了它们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添加光合菌后,池水中光合细菌数量增加而弧菌和发光菌数量减少,表明了光合细菌具有调节养殖环境做生态系的作用。
关键词 光合细菌 异养细胞 弧菌 养殖 对虾 养殖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养虾池的几种致病弧菌生态 被引量:28
2
作者 倪纯治 林燕顺 +3 位作者 叶德赞 曾活水 姚瑞梅 顾静瑜 《台湾海峡》 CAS CSCD 1995年第1期73-79,共7页
研究了对虾养成期中养殖海水和虾体中弧菌的数量变化、种类组成及其相关因素,初步探讨了弧菌数量与虾病的关系。结果表明,无论养殖水和虾作中弧菌检出率均为100%,养殖水中弧菌测值为2.3×102~4.9×105个/dm3,均值1.78&... 研究了对虾养成期中养殖海水和虾体中弧菌的数量变化、种类组成及其相关因素,初步探讨了弧菌数量与虾病的关系。结果表明,无论养殖水和虾作中弧菌检出率均为100%,养殖水中弧菌测值为2.3×102~4.9×105个/dm3,均值1.78×105个/dm3;虾体中弧菌数是4.4×102~2.9×106个/g,均值为2.9×104个/g。出现于虾体和养殖水中的弧菌有副溶血弧菌(Vibrioparahaemolyticus)、溶藻弧菌(Vibrioalginolyticus)、创伤弧菌(Vibriovulnificus)、河弧菌(Vibriofluvialis)和模拟弧菌(Vibriomimicus).其中副溶血弧菌和溶藻弧菌是各地的优势种。检测期间,虾池水的生化和理化因素较稳定,对弧菌数量无明显影响。个别虾池出现虾病与弧菌数量较高有关。以分离菌株进行浸染试验的结果表明,副溶血弧菌和溶藻弧菌能使对虾出现与病虾同样的病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菌 生态 虾病 海水养虾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亚湾和厦门港水域的嗜盐弧菌 被引量:9
3
作者 倪纯治 叶德赞 +3 位作者 林燕顺 周宗澄 姚瑞梅 顾静瑜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124-129,共6页
报道厦门港水域7个站位和大亚湾9个站位嗜盐弧菌的数量分布特征、种类组成及其季节变化.采用“MPN”法进行弧菌计数,以TCBS进行弧菌分离以及采用API20E标准系列进行弧菌种的鉴定.结果表明,大亚湾海水中弧菌测值范围... 报道厦门港水域7个站位和大亚湾9个站位嗜盐弧菌的数量分布特征、种类组成及其季节变化.采用“MPN”法进行弧菌计数,以TCBS进行弧菌分离以及采用API20E标准系列进行弧菌种的鉴定.结果表明,大亚湾海水中弧菌测值范围为1.48~5.38lg(个/dm3),平均菌数为3.90lg(个/dm3).厦门港测值范围为2.36~5.38lg(个/dm3),平均菌数为3.89lg(个/dm3).弧菌数量随温度发生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菌数多,冬季菌数少.出现于两港湾的主要弧菌种有溶藻弧菌、副溶血弧菌、河弧菌、创伤弧菌、模拟弧菌和麦氏弧菌,溶藻弧菌为优势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盐弧菌 数量 种类 季节分布 大亚湾 致病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浔江湾牡蛎养殖区弧菌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刘文华 叶德赞 +4 位作者 倪纯治 周宗澄 姚瑞梅 陈庆辉 顾静瑜 《台湾海峡》 CAS CSCD 1996年第4期412-415,共4页
利用MPN法API20E系统对厦门浔江湾牡蛎养殖区的牡蛎体、水体及底质三类样品进行弧菌分析。结果表明,三类样品的弧菌密度随季节均呈春、夏>秋、冬趋势而变化。牡蛎体弧菌密度与水样、底质样弧菌密度间的相关系数值分别为O.8143和0.5... 利用MPN法API20E系统对厦门浔江湾牡蛎养殖区的牡蛎体、水体及底质三类样品进行弧菌分析。结果表明,三类样品的弧菌密度随季节均呈春、夏>秋、冬趋势而变化。牡蛎体弧菌密度与水样、底质样弧菌密度间的相关系数值分别为O.8143和0.5955,二者都高于0.3250(n=58,α=0.01),因此呈显著相关,而且前两者相关关系更密切。总的弧菌密度呈湾内高于湾外的分布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菌 海洋微生物 牡蛎 养殖 厦门 浔江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合细菌净化对虾养殖水质的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刘文华 倪纯治 +6 位作者 叶德赞 周宗澄 林燕顺 陈庆辉 姚瑞梅 曾活水 顾静瑜 《台湾海峡》 CAS CSCD 1997年第4期455-457,共3页
养殖水体中大量氨氮、硫化物的产生以及溶解氧的降低严重影响了对虾的正常生长。本文报道了光合细菌在实验室环境中净化水质的情况,结果表明,光合细菌能降低养殖水体中的氨氮和H2S含量,并提高水体中溶解氧的含量。
关键词 光合细菌 养殖 对虾 水质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西海域水体的细菌动力学研究和环境容量评估 被引量:5
6
作者 叶德赞 倪纯治 +5 位作者 周宗澄 林燕顺 姚瑞梅 曾活水 梁子原 顾静瑜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102-112,共11页
把通常用在废水生化处理的原理,引入海洋微生物生态研究,应用于环境容量评估。选择3个有关微生物生长和耗氧的动力学模型,通过现场调查和室内试验,确定动力学有关参数值进而估算环境容量。结果表明,若把海水BOD。控制在3mg&... 把通常用在废水生化处理的原理,引入海洋微生物生态研究,应用于环境容量评估。选择3个有关微生物生长和耗氧的动力学模型,通过现场调查和室内试验,确定动力学有关参数值进而估算环境容量。结果表明,若把海水BOD。控制在3mg·dm-3以下,则厦门西海域水体BOD5的毛容量为37t·d-1,现有生态系已经消耗毛容量的25%左右,故净容量为28t·d-1,即该海域每天可接纳相当于28tBOD5的生活污水。此外还发现,耗氧动力学常数K和体系的BOD5浓度呈正相关,海域的总细菌数TB和BOD5浓度的关系呈TB(108dm-3)=9.91×BOD5(mg·dm-3)+1.74(n=32,r=0.5441,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域 水体 细菌动力学 环境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类消化道细菌及其作用的研究Ⅰ.黄鳍鲷 被引量:3
7
作者 周宗澄 倪纯治 +2 位作者 叶德赞 刘文华 顾静瑜 《台湾海峡》 CAS CSCD 1996年第1期32-35,共4页
本文报道了从黄鳍鲷消化道中分离细菌的数量与组成。结果表明,好气异养细菌9.0×105~8.3×107个/g。其中含见丁质分解菌3.8×105~3.7×106个/g,弧菌1.1X10’~1.8×104个/g。共分离232株细菌。其种群... 本文报道了从黄鳍鲷消化道中分离细菌的数量与组成。结果表明,好气异养细菌9.0×105~8.3×107个/g。其中含见丁质分解菌3.8×105~3.7×106个/g,弧菌1.1X10’~1.8×104个/g。共分离232株细菌。其种群组成为弧菌、不动杆菌、气单胞菌、假单胞菌、埃希氏菌、无色杆菌、节细菌和链球菌等8属。并测定其生。特性,表明该类菌对多种有机质具有强的分解能力,这些特姓有利于鱼类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促进其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黄鳍鲷 消化道细菌 鱼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亚湾沉积物中厌氧亚硫酸还原菌数量的周年变化
8
作者 周宗澄 倪纯治 +5 位作者 曾活水 姚瑞梅 蔡子平 林燕顺 梁子原 顾静瑜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96-101,共6页
1987年1月—12月在大亚湾采集9个站位的表层沉积样,测定厌氧亚硫酸还原菌的营养细胞和孢子的数量及季节变化规律,讨论了环境因子,水温和底层海水中溶解氧浓度对其数量的影响。本实验的结果表明,大亚湾沉积物中厌氧正硫酸还原菌数量较低... 1987年1月—12月在大亚湾采集9个站位的表层沉积样,测定厌氧亚硫酸还原菌的营养细胞和孢子的数量及季节变化规律,讨论了环境因子,水温和底层海水中溶解氧浓度对其数量的影响。本实验的结果表明,大亚湾沉积物中厌氧正硫酸还原菌数量较低,提示该海湾受到的污染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厌氧亚硫酸 还原菌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