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渐近均匀化的梯度加筋板结构优化设计
1
作者 向天宇 顾铖璋 +1 位作者 张东斌 徐亮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4-162,共9页
梯度加筋板结构以其优异性能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和交通等领域。针对梯度板的渐变结构导致均匀化及两尺度优化设计计算量过大及效率过低的问题,本文采用机器学习方法搭建以微结构变形参数为输入、等效刚度系数为输出的人工神经网络... 梯度加筋板结构以其优异性能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和交通等领域。针对梯度板的渐变结构导致均匀化及两尺度优化设计计算量过大及效率过低的问题,本文采用机器学习方法搭建以微结构变形参数为输入、等效刚度系数为输出的人工神经网络,实现等效刚度的高效预测。在优化过程中,本文引入表征单胞变形的单元设计变量,实现梯度板局部变形的显式控制,并引入映射函数节点设计变量,保证优化过程中单胞的局部变形与映射函数一致,方便两尺度优化结果解耦。数值算例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渐近均匀化 梯度加筋板 等效刚度 神经网络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渐近均匀化的梯度板等效刚度数值计算
2
作者 张德纲 顾铖璋 +2 位作者 韦啸 齐鹏飞 徐亮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1-349,共9页
基于梯度板结构的渐近均匀化方法,简化梯度板微单胞的单胞方程及等效刚度列式,并推导其有限元求解列式,实现梯度加筋板微结构等效刚度的高效数值求解。相比仅能处理矩形单胞的经典数值均匀化方法,该方法可以处理一般平行四边形微结构,... 基于梯度板结构的渐近均匀化方法,简化梯度板微单胞的单胞方程及等效刚度列式,并推导其有限元求解列式,实现梯度加筋板微结构等效刚度的高效数值求解。相比仅能处理矩形单胞的经典数值均匀化方法,该方法可以处理一般平行四边形微结构,具有更好的普适性。数值算例通过比对梯度加筋板及其对应的等效均质板挠度,最大挠度数值相对误差均在5%以内,验证了所提数值方法的正确性及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渐近均匀化 梯度加筋板 映射函数 等效刚度 数值求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运载火箭结构优化设计与试验验证 被引量:8
3
作者 王金明 鲍国苗 +5 位作者 刘勇 顾铖璋 易果 刘博 吴春雷 亢战 《上海航天(中英文)》 CSCD 2021年第3期134-146,共13页
伴随着运载火箭大型化与重型化的趋势,结构优化技术在火箭轻量化设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同时更高精度的试验、测试以及更高置信度的分析评估需求也日益凸显。本文首先对运载火箭结构轻量化设计方法进行概述;然后针对几种典型密... 伴随着运载火箭大型化与重型化的趋势,结构优化技术在火箭轻量化设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同时更高精度的试验、测试以及更高置信度的分析评估需求也日益凸显。本文首先对运载火箭结构轻量化设计方法进行概述;然后针对几种典型密封类与非密封类结构优化案例及新型运载火箭结构中的不确定性优化方法进行了重点介绍,并对优化结果进行了试验验证;最后对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与未来结构优化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梳理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载火箭 结构优化 试验验证 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记忆合金箍环增强复合材料管件接头力学性能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陈中强 顾铖璋 顾远之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4-86,共3页
复合材料管件在使用时需与接头粘接,粘接的强度常常决定了整个管件的承载能力。本文首先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记忆合金箍环对复合材料圆管接头承拉能力的影响,再通过两组轴拉静力试验测试了记忆合金箍环对复合材料圆管拉伸强度的影响程度... 复合材料管件在使用时需与接头粘接,粘接的强度常常决定了整个管件的承载能力。本文首先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记忆合金箍环对复合材料圆管接头承拉能力的影响,再通过两组轴拉静力试验测试了记忆合金箍环对复合材料圆管拉伸强度的影响程度。试验结果表明记忆合金箍环能提高复合材料圆管接头拉伸强度10.1%,能较好地提高连接性能,这与有限元分析结果相符,分析及试验结果对复合材料管件设计改进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圆管 力学性能 记忆合金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结构与贮箱共承力航天器推进平台设计 被引量:1
5
作者 陈佳 顾铖璋 +3 位作者 林仁邦 刘涛 赵学成 陈诚 《火箭推进》 CAS 2020年第4期67-73,共7页
航天器推进平台轻量化设计是提升航天器任务效率和优化系统性能的重要突破口。目前,通用推进平台的贮箱极少参与推进平台承载,推进平台需要通过辅助承力构件将贮箱载荷传递至主结构,降低了推进平台的承载效率。为此提出了一种主结构与... 航天器推进平台轻量化设计是提升航天器任务效率和优化系统性能的重要突破口。目前,通用推进平台的贮箱极少参与推进平台承载,推进平台需要通过辅助承力构件将贮箱载荷传递至主结构,降低了推进平台的承载效率。为此提出了一种主结构与贮箱共承力的推进平台构型,新研表面张力贮箱通过嵌入安装的方式安装在承力筒侧壁,并通过对承力筒主结构开展变刚度设计,实现对贮箱承载量级的合理控制。以某卫星型号的研制需求为例,基于Nastran软件对其推进平台的结构设计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并开展仿真分析和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主结构与贮箱共承力推进平台力学性能与通用推进平台相当,但推进平台干重占比可降至13.6%,可有效提升推进平台的整体效率。研究结果可作为大型航天器推进平台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承力 推进平台 贮箱 变刚度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温差隔热共底在运载贮箱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茂 韩涵 +2 位作者 唐杰 顾铖璋 顾远之 《上海航天》 2016年第B05期43-49,共7页
针对提升运载能力、满足200K大温差隔热及低温承载的要求,对金属面板变厚度聚甲基丙烯酰亚胺(PMI)泡沫夹层共底贮箱结构设计进行了研究。比较了PMI泡沫和玻璃钢蜂窝夹芯性能并确定夹层使用材料,对夹层共底的构型、面板厚度和PMI泡沫厚... 针对提升运载能力、满足200K大温差隔热及低温承载的要求,对金属面板变厚度聚甲基丙烯酰亚胺(PMI)泡沫夹层共底贮箱结构设计进行了研究。比较了PMI泡沫和玻璃钢蜂窝夹芯性能并确定夹层使用材料,对夹层共底的构型、面板厚度和PMI泡沫厚度进行了优化设计。用Abaqus软件建立了数学仿真模型,在飞行最严酷等7种工况下对共底贮箱的力学性能进行了仿真,发现不同低温工况的应力云图相似。对共底贮箱进行了低温静力试验,各种工况夹层共底上下面板实测应力数据与理论值吻合良好,煤油箱最低温度15.2℃,隔热性能满足煤油温度大于-10℃的隔热指标要求。设计的PMI泡沫夹层共底贮箱结构实现了200K大温差的有效隔热和低温双向承载功能,且简化了发射场工作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贮箱 夹层共底 大温差 低温承载 聚甲基丙烯酰亚胺泡沫 面板厚度 泡沫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