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敦煌诗集残卷涉蕃唐诗综论 被引量:5
1
作者 顾浙秦 《西藏研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3-82,共10页
敦煌唐人诗集残卷P.2555、P.3812中的涉蕃诗集中形象地展现了落蕃文人被羁用的生活境遇与其精神面貌,其诗作关涉8世纪中期河陇陷蕃后社会状况、民族关系以及吐蕃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填补历史文献记载阙如的必要史料。
关键词 敦煌 唐人诗集残卷(P 2555、P 3812) 落蕃人 涉蕃诗 史料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项应莲和他的《西昭竹枝词》 被引量:9
2
作者 顾浙秦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37-43,共7页
十九世纪初项应莲的《西昭竹枝词》,对西藏地方的宗教活动、民俗风情进行了多角度、多层面的文学描绘,具有颇高的文学艺术性和史料价值。这组竹枝词的问世,乃是清朝中央对西藏地方全面治理和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完全确立之写照。
关键词 项应莲 竹枝词 宗教活动 民俗风情 文学艺术性 史料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孙士毅和他的《百一山房赴藏诗集》 被引量:2
3
作者 顾浙秦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91-97,共7页
孙士毅所撰《百一山房赴藏诗集》,多角度、多层面摄取了"驱廓保藏"战争时藏区政治、历史、社会生活的画面,客观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和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演进,反映了历史的真实,具有不容忽视的史料... 孙士毅所撰《百一山房赴藏诗集》,多角度、多层面摄取了"驱廓保藏"战争时藏区政治、历史、社会生活的画面,客观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和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演进,反映了历史的真实,具有不容忽视的史料价值。这百余首咏藏诗作在艺术上也独具特色,充分体现清代前期咏藏诗创作之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士毅 《百一山房赴藏诗集》 文学价值 咏藏诗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乾隆帝平定廓尔喀侵扰西藏诗作评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顾浙秦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2期92-98,共7页
清乾隆帝所咏平定廓尔喀侵扰西藏的诗作,是清朝中央"挞伐安边"、驱逐廓尔喀侵扰、保卫西藏的战史诗,是"奠安议善后"详实记录清朝中央加强对西藏地方统辖的治藏诗,在诗的题材、意蕴等方面,呈现出许多前所未有的特点... 清乾隆帝所咏平定廓尔喀侵扰西藏的诗作,是清朝中央"挞伐安边"、驱逐廓尔喀侵扰、保卫西藏的战史诗,是"奠安议善后"详实记录清朝中央加强对西藏地方统辖的治藏诗,在诗的题材、意蕴等方面,呈现出许多前所未有的特点,体现出诗以志事的特色与存史资治的重要价值。乾隆帝的这些诗作具有立意深邃、志事精要、言近旨远等特点,属藏事诗的另一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乾隆帝 廓尔喀 藏事诗 志事存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揆和他的《桐华吟馆卫藏诗稿》 被引量:1
5
作者 顾浙秦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8-14,共7页
杨揆在“保藏驱廓”战争时期间所撰的《桐华吟馆卫藏诗稿》,多角度、多层面地展现了这场战争的规模之宏伟,战斗之艰苦和性质之正义,成为历史诗化的实录,具有不容忽视的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这百余首咏藏诗还吟咏了藏地的风土人情、大好... 杨揆在“保藏驱廓”战争时期间所撰的《桐华吟馆卫藏诗稿》,多角度、多层面地展现了这场战争的规模之宏伟,战斗之艰苦和性质之正义,成为历史诗化的实录,具有不容忽视的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这百余首咏藏诗还吟咏了藏地的风土人情、大好河山,在艺术上也颇具魅力,显现了清代前期咏藏诗创作繁荣的实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揆 咏藏诗 历史风物 艺术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抗英斗争歌谣评析
6
作者 顾浙秦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35-39,共5页
 在1888年和1903—1904年英国两次侵藏战争中,西藏地方流传的反侵略歌谣有三大类:一类痛斥英人的无耻侵略,控诉血腥的战争罪行;一类歌颂英雄光辉业绩,激励抗英斗志;一类讥讽僧俗农奴主中的一些人气馁胆怯和媚外亲英。热爱祖国和反对外...  在1888年和1903—1904年英国两次侵藏战争中,西藏地方流传的反侵略歌谣有三大类:一类痛斥英人的无耻侵略,控诉血腥的战争罪行;一类歌颂英雄光辉业绩,激励抗英斗志;一类讥讽僧俗农奴主中的一些人气馁胆怯和媚外亲英。热爱祖国和反对外国侵略是这几大类歌谣的共同主题。爱国主义是西藏人民的历史传统,继承和发扬这一光荣传统,具有重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抗英斗争歌谣 侵藏战争 热爱祖国 反对外国侵略 爱国主义 反侵略歌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之足迹:清代藏尼通道纪行诗试论
7
作者 顾浙秦 《西藏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7-114,共8页
西藏地处中国西南边疆,与尼泊尔、印度、克什米尔、锡金、不丹、缅甸等国家和地区接壤,历史上形成了通往南亚的诸通道。其中藏尼通道及泥婆罗道,早在7世纪初松赞干布之时即开通。到了清代前期,对于这条历史背景厚重的通道,杨揆、松筠、... 西藏地处中国西南边疆,与尼泊尔、印度、克什米尔、锡金、不丹、缅甸等国家和地区接壤,历史上形成了通往南亚的诸通道。其中藏尼通道及泥婆罗道,早在7世纪初松赞干布之时即开通。到了清代前期,对于这条历史背景厚重的通道,杨揆、松筠、和宁、文干诸人以古典诗歌文学形式这种生动真切地纪行述事,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历史资料。当今西藏面临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历史机遇,南亚贸易陆路大通道的建设提上议事日程,析读这些纪行诗,挖掘历史文献资源,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西藏 藏尼通道 纪行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