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顾洪斌作品选
1
作者 顾洪斌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I0006-I0006,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燃燃烧室气流参数诊断 被引量:16
2
作者 李飞 余西龙 +3 位作者 顾洪斌 李智 陈立红 张新宇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61-1067,共7页
基于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器吸收光谱技术,利用7185.597 cm^(-1),7444.35cm^(-1)+7444.37cm^(-1)(重合吸收线)两条H_2O吸收线,采用分时扫描-直接探测策略组建多光路吸收测量系统,在4 kHz的测量频率下,定量测量了燃烧室气流的静温、水蒸气浓... 基于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器吸收光谱技术,利用7185.597 cm^(-1),7444.35cm^(-1)+7444.37cm^(-1)(重合吸收线)两条H_2O吸收线,采用分时扫描-直接探测策略组建多光路吸收测量系统,在4 kHz的测量频率下,定量测量了燃烧室气流的静温、水蒸气浓度和流向速度.利用位移机构,在以C_2H_4为燃料的超燃直连式试验台中,在单次试验中同时诊断燃烧室内某截面和燃烧室出口的多气流参数的截面分布.利用燃烧室出口截面的水蒸气浓度分布,并结合壁面静压计算燃烧效率;利用燃烧室出口截面的静温和速度分布,获得出口气流马赫数分布;利用凹腔后部某截面的温度和水蒸气浓度分布,判读了凹腔附近流场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调谐二极管吸收光谱技术 温度分布 速度分布 超声速燃烧 燃烧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压段对高超声速推进风洞起动的影响 被引量:17
3
作者 陈立红 张新宇 顾洪斌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30-434,共5页
高超声速推进风洞是进行超燃冲压发动机模型地面模拟的重要试验设备。其中,扩压段的设计非常重要,它不是孤立的,而与主流系统和引射系统密切相关。通过对不同几何形状的扩压段在不同安装位置进行调试,研究在风洞起动过程中整个系统流动... 高超声速推进风洞是进行超燃冲压发动机模型地面模拟的重要试验设备。其中,扩压段的设计非常重要,它不是孤立的,而与主流系统和引射系统密切相关。通过对不同几何形状的扩压段在不同安装位置进行调试,研究在风洞起动过程中整个系统流动状态的演变规律,探索扩压段的优化设计。实验表明,扩压段应安装在距主喷管较近的位置,并具有与主喷管相匹配的入口面积和形状。扩压段的形状应设计成能使主气流通过一系列斜激波串减速的通道。扩压段应具有一定的长度以保证主气流减速到一定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音速冲压喷气发动机 超高速风洞 超声速扩压段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释热分布对超燃冲压发动机性能的影响及优化 被引量:11
4
作者 陈强 陈立红 +1 位作者 顾洪斌 张新宇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5-138,共4页
为了改进燃烧室、尾喷管的设计和优化燃料在燃烧室内的释热方案,建立了广义一维流动/释热分析方法,对超燃冲压模型发动机的主要性能参数进行了研究。通过与单凹腔模型发动机实验结果的对比,着重分析了燃料在燃烧室内不同的释热分布对模... 为了改进燃烧室、尾喷管的设计和优化燃料在燃烧室内的释热方案,建立了广义一维流动/释热分析方法,对超燃冲压模型发动机的主要性能参数进行了研究。通过与单凹腔模型发动机实验结果的对比,着重分析了燃料在燃烧室内不同的释热分布对模型发动机推力性能的影响,同时采用模拟退火优化算法对发动机燃烧室内释热分布和内流道作了优化,结果表明,在燃烧室内采用多阶段分散释热方案对模型发动机推力性能有较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燃冲压发动机 推力性能 释热分布 模拟退火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6~2015年糖尿病足病患者住院医疗费用调查 被引量:16
5
作者 王爱红 武钰翔 +2 位作者 朱平 吉亚力 顾洪斌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8年第8期565-568,共4页
目的调查2006~2015年糖尿病足患者住院医疗费用变化。方法采用全军统一研发的病历数据库,纳入2006~2015年解放军第306医院所有住院第一诊断为糖尿病足患者的病历首页数据,分析患者相关医疗费用信息。结果 10年期间共收治糖尿病足患者1... 目的调查2006~2015年糖尿病足患者住院医疗费用变化。方法采用全军统一研发的病历数据库,纳入2006~2015年解放军第306医院所有住院第一诊断为糖尿病足患者的病历首页数据,分析患者相关医疗费用信息。结果 10年期间共收治糖尿病足患者1962例,其中男性1201例,女性761例。各年度患者年龄中位数从70岁降至61岁,住院天数中位数由29 d降至17 d。最高日均药品费、日均检查费和日均床位护理费用中位数分别为649.5元、345.5元和114.7元,呈逐年上升趋势,最高日均治疗费中位数为191.2元,变化不显著。自费患者比例逐年下降,由42.2%(35/83)降至10%以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患者比例增高达18.1%(27/149),并且医疗总费用增高。结论 2006~2015年这10年间我院糖尿病足患者发病年龄年轻化,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医疗费用增长显著,自费患者的比例逐年下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患者比例逐年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用 糖尿病足 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引气对亚燃冲压燃烧室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王亚妹 方祥军 +2 位作者 顾洪斌 林鹏 王霄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778-2787,共10页
将高温引气加热煤油的方法、凹腔火焰稳定器和支板喷注器结构应用于亚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中,以提高煤油的点火能力和火焰稳定性。采用有限体积方法求解雷诺平均N-S方程及组分方程,对无引气和有引气时燃烧室内的流场结构进行了数值研究,... 将高温引气加热煤油的方法、凹腔火焰稳定器和支板喷注器结构应用于亚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中,以提高煤油的点火能力和火焰稳定性。采用有限体积方法求解雷诺平均N-S方程及组分方程,对无引气和有引气时燃烧室内的流场结构进行了数值研究,对比研究了引气温度对燃烧及发动机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引气温度越高,燃料喷注对流场和温度场的影响越小,燃料分布越均匀;与无引气相比,引入高温气体虽然使总压恢复系数有所降低,但是混合效率、燃烧效率和燃烧室比冲都有提高;特别是有引气(煤油温度T=500K)时,在喷注点后X=480mm处混合效率提高了7.03%并混合完全,在燃烧室出口总压恢复系数降低了5.34%,燃烧效率和比冲分别提高了17.51%和20.29%。引入高温气体加热液态煤油省略了煤油的雾化和汽化过程,增强了燃料与空气掺混,改善了燃烧稳定性,有利于提高燃烧室整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燃冲压燃烧室 凹腔/支板结构 高温引气 混合效率 燃烧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模态发动机的模态鉴别方法 被引量:2
7
作者 李飞 王知溥 +3 位作者 余西龙 顾洪斌 陈立红 张新宇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89-397,共9页
双模态冲压发动机的不同燃烧模态具有不同的稳焰机制和流态特征,并且在模态转换时伴随着显著的推力变化.因此,准确判断燃烧模态,对于捕捉发动机的燃烧区位置/范围、释热分布特征,以及为进一步优化燃烧室的设计(流道结构和供油布局)具有... 双模态冲压发动机的不同燃烧模态具有不同的稳焰机制和流态特征,并且在模态转换时伴随着显著的推力变化.因此,准确判断燃烧模态,对于捕捉发动机的燃烧区位置/范围、释热分布特征,以及为进一步优化燃烧室的设计(流道结构和供油布局)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尚无鉴别模态的有效试验方法,本文提出了一种模态鉴别的试验方法,并在超燃直连台上开展验证试验.试验中使用的测量技术包括:壁面静压、高速阴影/纹影、多通道可调谐二极管吸收光谱和高能态碳氢自由基CH~*自发光成像.利用多种测量方法的组合,可以同时获得燃烧室中气流静温、速度、马赫数分布,释热分布以及燃烧区位置/范围.这些试验数据能够用于判别模态,并获得不同模态的流动和火焰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模态冲压发动机 模态鉴别 释热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励射流在超声速流场中的混合特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顾声龙 陈立红 +3 位作者 顾洪斌 李飞 卫喆 张新宇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57-961,共5页
将Hartmann-Sprenger(H-S)管集成到传统射流装置中形成激励射流,研究其在超声速流场中的混合特性.设计了3种频率的CO_2激励射流,将其横向注入Ma=2.5的均匀超声速来流当中.采用平面激光散射技术对其进行瞬态可视化成像,利用组分采样进行... 将Hartmann-Sprenger(H-S)管集成到传统射流装置中形成激励射流,研究其在超声速流场中的混合特性.设计了3种频率的CO_2激励射流,将其横向注入Ma=2.5的均匀超声速来流当中.采用平面激光散射技术对其进行瞬态可视化成像,利用组分采样进行时均分析.结果表明:H-S激励射流可以有效提高射流穿透深度,形成较多大尺度结构,从而获得较好的混合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励射流 超声速混合 穿透深度 大尺度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线石堤敷设在火山岩地区的应用
9
作者 顾洪斌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64-65,共2页
海口—文昌输气管道工程途径火山岩地区,管线成沟在否决开挖、爆破和土地敷设方法的前提下,经过现场勘查、调研,采用石堤敷设,解决了该地区管线敷设困难的问题。采用石堤敷设的优点是:就地利用火山岩材料,节省石材;管线走向不用考虑改线... 海口—文昌输气管道工程途径火山岩地区,管线成沟在否决开挖、爆破和土地敷设方法的前提下,经过现场勘查、调研,采用石堤敷设,解决了该地区管线敷设困难的问题。采用石堤敷设的优点是:就地利用火山岩材料,节省石材;管线走向不用考虑改线,节省大量投资,且管线处于无人活动区,管线安全性能得以保证,施工费用较少;施工较为方便;买土量较少;充分利用永久租地范围,不另外发生征地费用;顶覆混凝土盖板,日后管理人员检修、巡线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气管道 管线 石堤 敷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氧化应激指标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19
10
作者 武钰翔 顾洪斌 +3 位作者 朱平 石鸿雁 宁丹 王爱红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8年第8期573-577,共5页
目的调查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氧化应激指标情况,分析其与2型糖尿病患者伴发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6年10月至2017年5月解放军第306医院内分泌科同期住院的212例2型糖尿病患者一般资料及临床资料。根据2型糖尿病患者伴发周围... 目的调查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氧化应激指标情况,分析其与2型糖尿病患者伴发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6年10月至2017年5月解放军第306医院内分泌科同期住院的212例2型糖尿病患者一般资料及临床资料。根据2型糖尿病患者伴发周围神经病变诊断标准,将入选患者分为伴发周围神经病变(n=97)和未伴发周围神经病变(n=115)2组。应用SPSS 23.0对2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及临床资料进行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伴发周围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伴发周围神经病变的特点及其与临床氧化应激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伴发周围神经病变组患者年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显著高于未伴发周围神经病变组患者,空腹C肽、血红蛋白和总胆红素显著低于2型糖尿病非周围神经病变组患者(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总胆红素、血红蛋白可能与2型糖尿病患者伴发周围神经病变相关,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OR=1.006,95%CI 1.003~1.010)、糖化血红蛋白(OR=1.403,95%CI 1.118~1.657)、血红蛋白(OR=0.976,95%CI0.958~0.994)是2型糖尿病患者伴发周围神经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伴发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临床氧化应激指标(总胆红素、血红蛋白)低于2型糖尿病非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且具有高龄、糖尿病病程长、血糖控制不佳及胰岛功能差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氧化应激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扫描式总压耙在高超声速推进风洞流场测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常远 顾洪斌 +1 位作者 陈立红 张新宇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1-73,83,共4页
在风洞实验中,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首先需要了解流场的品质。笔者自行设计研制了用于高超声速推进风洞流场测量的带有水冷装置的可移动式扫描总压耙。对于出口截面为300mm×187mm的风洞喷管,通过计算机程序控制,可在3s时间内... 在风洞实验中,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首先需要了解流场的品质。笔者自行设计研制了用于高超声速推进风洞流场测量的带有水冷装置的可移动式扫描总压耙。对于出口截面为300mm×187mm的风洞喷管,通过计算机程序控制,可在3s时间内实现全截面间歇式或连续式扫描,最大移动速度可达250mm/s,而且定位准确。通过扫描结果,分析了流场压力均匀性、稳定性以及实验结果的可重复性,同时还给出了风洞喷管出口截面的总压与马赫数等值线图。从而为超燃冲压模型发动机实验提供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场测量 高超声速 总压 扫描式 计算机程序控制 应用 300mm 风洞实验 可移动式 水冷装置 设计研制 移动速度 流场压力 可重复性 等值线图 参考数据 超燃冲压 可靠性 连续式 间歇式 全截面 过扫描 均匀性 稳定性 马赫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形几何的超声速燃烧火焰形态表征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程柳维 仲峰泉 +2 位作者 杜蒙蒙 顾洪斌 张新宇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7-102,共6页
分形几何是图像学发展的新兴学科。通过分形几何,可以研究不规则图形,揭示图形的自相似特性,并且给出图形自相似性的定量数据。本文将分形几何用于分析超声速气流中的火焰形态,定量分析了不同当量比与燃料组分摩尔比条件下火焰分形维数... 分形几何是图像学发展的新兴学科。通过分形几何,可以研究不规则图形,揭示图形的自相似特性,并且给出图形自相似性的定量数据。本文将分形几何用于分析超声速气流中的火焰形态,定量分析了不同当量比与燃料组分摩尔比条件下火焰分形维数的变化规律,研究了湍流火焰传播速度和火焰边界分形维数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高速摄影获得的火焰CH*自发光瞬态图像,记录了马赫数2.5超声速气流中不同燃料的火焰形态,验证了超声速火焰边界具有自相似性。实验结果表明,超声速燃烧湍流火焰锋面边界的分形维数随当量比的增大近似线性增大,随着燃料中氢含量的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几何 分形维数 超声速燃烧 火焰锋面 湍流火焰传播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燃冲压发动机模态转换及推力突变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连欢 顾洪斌 +2 位作者 周芮旭 李拓 李忠朋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7-108,共12页
针对双模态冲压发动机燃烧室模型开展了来流连续变化飞行马赫数5.0~6.0加速上行和6.0~5.0减速下行的地面直连试验研究。首先基于直连台架推力及时间离散质量加权沿程马赫数一维计算,观察到了加速上行过程中来流变化导致的亚燃-超燃工作... 针对双模态冲压发动机燃烧室模型开展了来流连续变化飞行马赫数5.0~6.0加速上行和6.0~5.0减速下行的地面直连试验研究。首先基于直连台架推力及时间离散质量加权沿程马赫数一维计算,观察到了加速上行过程中来流变化导致的亚燃-超燃工作模态转变及推力突变现象;通过高速纹影流动显示技术及流动特征提取,提炼了来流变化导致模态转换及推力突变过程中瞬态流动特征的发展规律;最后通过超声速核心流激波强度理论以及压比时空图对动态飞行轨迹模态转换及推力突变机制进行了讨论,研究结果表明:释热总量与内流道匹配是模态转换及推力变化过程的根本,主导流动特征是隔离段预燃激波强度演变特性,然而燃料横向射流气动节流以及释热反压在隔离段预燃激波削弱耗散之后,仍然可对来流进行减速并维持推力。同时,动态飞行轨迹气动热及燃烧热积分效应可改变热流边界层特性以及发动机内流道抗反压能力,造成亚燃与超燃工作边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马赫数 双模态冲压发动机 模态转换 推力突变 瞬态流动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芬太尼-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对急性阑尾炎患儿应激反应及麻醉复苏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朱明 黄延辉 顾洪斌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3年第6期462-465,共4页
目的:探讨分析瑞芬太尼-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对急性阑尾炎患儿应激反应及麻醉复苏的影响。方法:我院2010年3月—2012年4月收治儿童急性阑尾炎患者106例,采用随机数法分成瑞芬太尼—异丙酚组(R组)和芬太尼—异丙酚组(F组),比较两组患儿术... 目的:探讨分析瑞芬太尼-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对急性阑尾炎患儿应激反应及麻醉复苏的影响。方法:我院2010年3月—2012年4月收治儿童急性阑尾炎患者106例,采用随机数法分成瑞芬太尼—异丙酚组(R组)和芬太尼—异丙酚组(F组),比较两组患儿术中有创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等应激指标,记录手术完成后两组患儿的镇静评分(Ramsay评分)等复苏情况。结果:手术开始后两组在手术开始10 min(T1)、30min(T2)的NE、E、Cor、ACTH的浓度均比术前5 min(T0)高,并且术中各时点R组的应激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F组;拔管后30 min R组Ramsay评分明显小于F组,拔管60min后R组FLACC评分明显小于F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可以有效抑制急性阑尾炎患儿的术中应激反应,使手术更加安全;并且患儿术后麻醉复苏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炎 儿童 静脉麻醉 瑞芬太尼—异丙酚 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诱导荧光聚焦纹影系统及超声速燃烧流场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周芮旭 连欢 +1 位作者 顾洪斌 张新宇 《气体物理》 2020年第2期14-19,共6页
纹影是一种常用的流动显示技术,广泛应用于可压缩流动显示及超声速燃烧流场实验.然而,在变Mach数超声速燃烧实验中,燃烧室总温随来流Mach数变化.受准稳态/非定常温度变化影响,光学玻璃窗口的折射率发生显著改变,影响基于密度梯度的纹影... 纹影是一种常用的流动显示技术,广泛应用于可压缩流动显示及超声速燃烧流场实验.然而,在变Mach数超声速燃烧实验中,燃烧室总温随来流Mach数变化.受准稳态/非定常温度变化影响,光学玻璃窗口的折射率发生显著改变,影响基于密度梯度的纹影成像质量.同时,普通纹影为光程体积沿程积分,难以同二维燃烧场成像信息进行直接比较以开展燃烧与流动耦合研究.聚焦纹影技术可抑制燃烧室内高温引起的玻璃窗口折射率变化,并实现毫米级的急剧聚焦深度,获得二维流场结构,同时配合纳秒级脉宽Nd:YAG激光光源可冻结高超声速流场.在传统聚焦纹影系统基础上发展了激光诱导荧光聚焦纹影系统并应用于变Mach数超声速燃烧实验,创新点在于使用激光诱导荧光染料,以荧光作为光源消除原本激光光源中的相干噪声,同时发展了边缘增强图像处理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激光诱导荧光聚焦纹影系统及边缘增强图像处理方法能够有效消除激光光源相干噪声,捕捉二维超声速燃烧流场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焦纹影 激光诱导荧光 准稳态/非定常 超声速燃烧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气处理中脱油、脱水工艺技术
16
作者 吴明菊 宋军 顾洪斌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2-32,37,共2页
关键词 采油 二氧化碳驱 二氧化碳 气处理 脱油 脱水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