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市中水设施建设管理试行办法》问题分析与思考
1
作者 顾永钢 朱宇 于磊 《市政技术》 2025年第2期126-131,共6页
《北京市中水设施建设管理试行办法》(简称《办法》)是我国首部关于建筑中水利用的地方性政府规章。《办法》施行37年来,中水回用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但随着《北京市节水条例》和《节约用水条例》的相继实施,新时期的社会... 《北京市中水设施建设管理试行办法》(简称《办法》)是我国首部关于建筑中水利用的地方性政府规章。《办法》施行37年来,中水回用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但随着《北京市节水条例》和《节约用水条例》的相继实施,新时期的社会用水需求也发生了变化,仅在2010年进行了修订的《办法》中的部分条款已经不适应北京市再生水回用综合布局需求。结合《办法》实施以来遇到的实际问题,分别从合法性、合理性和实施有效性等方面进行剖析,并从法规衔接、职责划分、运行监管主体、培训考核及处罚、中水水质指标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可为后续《办法》修订及实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回用 中水设施 建设管理办法 问题分析 修订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绿化隔离带灌溉系统优化设计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刘洪禄 齐志明 +3 位作者 郑文刚 郝仲勇 吴文勇 顾永钢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20,共3页
针对高速公路中央绿化隔离带的灌溉,从管材选择、灌水器选型、控制系统建立等几个方面详细介绍高速公路节水灌溉系统的技术问题.研究表明:高速公路绿化隔离带灌溉系统应采取滴灌方式,系统管材采用PE管为宜;设计灌水时间一般为4 h左右,... 针对高速公路中央绿化隔离带的灌溉,从管材选择、灌水器选型、控制系统建立等几个方面详细介绍高速公路节水灌溉系统的技术问题.研究表明:高速公路绿化隔离带灌溉系统应采取滴灌方式,系统管材采用PE管为宜;设计灌水时间一般为4 h左右,以此选择相应灌水器的设计流量;系统的单向干管适宜长度为2 km,采取双向供水干管适宜为长度4 km左右,干管经济流速为0.8~1.2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隔离带 节水灌溉 工程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处理北方低浓度生活污水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培京 葛鹏 +4 位作者 廖日红 李其军 孟庆义 何刚 顾永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5期22000-22002,共3页
[目的]获得不同条件下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的最佳运行参数。[方法]研究了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在不同工况下处理北方低浓度生活污水的效果,探讨了CODCr、NH4+-N、TN和TP等指标的去除率与温度、水力负荷等的关系。[结果]在0.04~0.15 m3/(m2.d)... [目的]获得不同条件下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的最佳运行参数。[方法]研究了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在不同工况下处理北方低浓度生活污水的效果,探讨了CODCr、NH4+-N、TN和TP等指标的去除率与温度、水力负荷等的关系。[结果]在0.04~0.15 m3/(m2.d)的水力负荷区间内,夏季高温采用高水力负荷[0.12~0.15 m3/(m2.d)]、秋季中温采用中水力负荷[0.07~0.10 m3/(m2.d)]、冬季采用低水力负荷[0.04~0.06 m3/(m2.d)]为最佳运行参数。[结论]温度是影响湿地处理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低浓度污水 温度 水力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水务运行管理“最后一公里”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4
作者 王云辉 顾永钢 +3 位作者 王兆秀 徐晨阳 翟羽佳 张久权 《水利技术监督》 2024年第6期61-64,72,共5页
北京市水务局建立了城乡一体、条块结合、分级有序的新管理体制,但村级水务运行管理仍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运行效率低、管理能力弱等问题。文章从设备运行和管理机制建设两方面分析了北京市水务运行管理“最后一公里”面临的挑战,从完... 北京市水务局建立了城乡一体、条块结合、分级有序的新管理体制,但村级水务运行管理仍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运行效率低、管理能力弱等问题。文章从设备运行和管理机制建设两方面分析了北京市水务运行管理“最后一公里”面临的挑战,从完善基础设施、加强监督考核、拓展资金来源、规范管理岗位、布局信息系统等几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对全面提升北京市农村供水、治理设施运行水平,建设完善基层水务管理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水务 运行管理 机制建设 信息化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水植物组合对受污染河水的净化与维护效果 被引量:6
5
作者 王佳 顾永钢 +2 位作者 王昊 李兆欣 许多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0-105,共6页
针对受污染河道水体水质净化和长效维护需求,开展黑藻+金鱼藻、穗状狐尾藻+伊乐藻、马来眼子菜+篦齿眼子菜、水盾草+苦草4种沉水植物组合方式的河道水体净化与维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马来眼子菜+篦齿眼子菜组合对受污染河道的修复效果最... 针对受污染河道水体水质净化和长效维护需求,开展黑藻+金鱼藻、穗状狐尾藻+伊乐藻、马来眼子菜+篦齿眼子菜、水盾草+苦草4种沉水植物组合方式的河道水体净化与维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马来眼子菜+篦齿眼子菜组合对受污染河道的修复效果最佳;对受污染河水的复氧及叶绿素a的削减,沉水植物均表现为促进作用;沉水植物组合的水体净化效果马来眼子菜+篦齿眼子菜组合>黑藻+金鱼藻组合>水盾草组合+苦草>穗状狐尾藻+伊乐藻组合,各植物组合差异不显著;沉水植物组合对受污染河水的净化效果主要受水体营养盐含量影响,不同沉水植物组合方式均有利于河道再生水水质的提升;经沉水植物处理后,COD、氨氮等主要指标可达地表水Ⅳ类水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污染河水 沉水植物组合 水质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