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药浓度在位检测仪的光路设计 被引量:4
1
作者 顾月清 钱志余 陶宝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202-207,共6页
介绍了血药浓度在位检测仪的光路设计,重点阐述了如何降低光能的损耗。该仪器利用Y型光纤束把紫外光照射到血液中的药物上,再把药物发出的荧光收集并送到检测器,其信号供计算机实时采集。为了提高仪器探头的集光本领,在探头的端面... 介绍了血药浓度在位检测仪的光路设计,重点阐述了如何降低光能的损耗。该仪器利用Y型光纤束把紫外光照射到血液中的药物上,再把药物发出的荧光收集并送到检测器,其信号供计算机实时采集。为了提高仪器探头的集光本领,在探头的端面处又粘一自聚焦透镜,从而可提高仪器的灵敏度以及测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导纤维 药物 血药浓度仪 光路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微位移传感器原理性研究
2
作者 顾月清 陶宝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1年第S1期115-118,共4页
本文概述了光纤微位移传感器的设计过程及实验结果。该微位移传感器是采用普通单模光纤传输相干光,射到改进后的牛顿环上,由多模光纤接收两镜片反射光形成的干涉条纹,从而确定镜片移动的距离,它的精度可达到10^(-7m)。本文利用该装置对... 本文概述了光纤微位移传感器的设计过程及实验结果。该微位移传感器是采用普通单模光纤传输相干光,射到改进后的牛顿环上,由多模光纤接收两镜片反射光形成的干涉条纹,从而确定镜片移动的距离,它的精度可达到10^(-7m)。本文利用该装置对硬铝的膨胀系数作了测定,证明了该装置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 干涉仪 传感器 微位移 干涉条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及温度双重敏感性纳米粒水凝胶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6
3
作者 陈海燕 顾月清 胡育筑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5-29,共5页
目的:制备具有pH及温度双重敏感性的纳米水凝胶,并使其粒径控制在100nm以下。方法:利用聚合沉淀法合成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及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丙烯酸)(PNIPA-co-AA)纳米水凝胶。通过马尔文粒度仪与透射电子显微镜考察了纳米... 目的:制备具有pH及温度双重敏感性的纳米水凝胶,并使其粒径控制在100nm以下。方法:利用聚合沉淀法合成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及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丙烯酸)(PNIPA-co-AA)纳米水凝胶。通过马尔文粒度仪与透射电子显微镜考察了纳米水凝胶的粒径分布,并以500nm处的透光率表征了PNIPA与PNIPA-co-AA的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和pH敏感特性。结果:通过调节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得到了25~250nm不同粒径大小的纳米水凝胶;PNIPA-co-AA的LCST与参与共聚的丙烯酸单体有关,其LCST可由34℃(PNIPA的LCST)提高至35~45℃;同时PNIPA-co-AA对pH具有较好的敏感性。结论:PNIPA-co-AA纳米水凝胶有望成为智能型控释和靶向性药物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异丙基丙烯酰胺 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丙烯酸) 纳米水凝胶 低临界溶解温度 PH敏感 温度敏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燃烧式可燃气体浓度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顾文照 顾月清 +1 位作者 易登录 向小曼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4期511-516,共6页
报导了采用载体催化燃烧方式对可燃气体进行微机化多路、多功能、高精度浓度检测方面的工作,重点介绍了为提高检测精度所进行的研究。作者采用催化元件(检知元件)及与之配对的参比元件组成的电桥作浓度信号采样单元,以高对称的高阻... 报导了采用载体催化燃烧方式对可燃气体进行微机化多路、多功能、高精度浓度检测方面的工作,重点介绍了为提高检测精度所进行的研究。作者采用催化元件(检知元件)及与之配对的参比元件组成的电桥作浓度信号采样单元,以高对称的高阻抗测量放大器作放大级,并引入切比雪夫多项式,配之以误差统计理论中的F检验法对浓度-电压曲线进行线性拟合,最终获得在整个爆炸下限的浓度范围内甲烷浓度检测的最大相对误差小于±5%的测量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燃烧 燃料气 浓度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子蛋白17靶向的小鼠肿瘤近红外荧光成像 被引量:2
5
作者 李芳秋 张士新 +1 位作者 安联校 顾月清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01-904,共4页
目的人精子蛋白17(human sperm protein 17,Sp17)异常表达在一些恶性肿瘤细胞,可被用作肿瘤特异性分子诊断和治疗的靶点。文中将抗Sp17单克隆抗体与近红外染料偶联,制成高亲和力探针,用近红外成像技术对活体动物肿瘤靶点进行确认。方法... 目的人精子蛋白17(human sperm protein 17,Sp17)异常表达在一些恶性肿瘤细胞,可被用作肿瘤特异性分子诊断和治疗的靶点。文中将抗Sp17单克隆抗体与近红外染料偶联,制成高亲和力探针,用近红外成像技术对活体动物肿瘤靶点进行确认。方法用免疫组化技术证明,Sp17在肝细胞癌细胞系SMMC-7721及裸鼠皮下移植瘤组织高水平异常表达。将近红外染料吲哚花箐素衍生物(ICG-Der-02)与抗Sp17单克隆抗体(anti-Sp17 mAb)偶联,获得特异性探针。静脉注射至荷瘤小鼠体内,用光学成像系统进行活体实时肿瘤显像。结果 anti-Sp17-ICG-Der-02探针进入动物体内后,快速聚集到肿瘤部位,发出强烈的荧光信号。随着未结合染料逐渐排出体外,动物肝、肾等内脏器官的非特异荧光信号消褪,清晰显示出肿瘤的部位及大小,且可以持续至少7d。结论高亲和力探针anti-Sp17-ICG-Der-02对体内肿瘤特异性诊断有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子蛋白17 靶向探针 肿瘤 光学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尿嘧啶/左旋聚乳酸生物可降解纤维支架载药体系构建与缓释效应 被引量:2
6
作者 高昊 平其能 顾月清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88-592,共5页
目的研发一种可供机体埋植的长效的氟尿嘧啶载药纤维支架。方法有机相分离法制备纤维,扫描电镜(SEM)观察纤维形态,光学显微镜测定纤维直径,红外光谱分析(FTIR)和差示扫描热分析(DSC)鉴定药物载体结合状态并测定纤维中PLLA的结晶度,紫外... 目的研发一种可供机体埋植的长效的氟尿嘧啶载药纤维支架。方法有机相分离法制备纤维,扫描电镜(SEM)观察纤维形态,光学显微镜测定纤维直径,红外光谱分析(FTIR)和差示扫描热分析(DSC)鉴定药物载体结合状态并测定纤维中PLLA的结晶度,紫外分光光度法(UV)测定纤维的载药量以及体外释放。结果制备出微米级的载药纤维,载药量与载药效率均较高;药物与聚乳酸属于简单物理混合;相对应两种结构模式载药纤维呈现两种释放模式。结论b型结构纤维适合于开发成长效的在位埋植载药纤维支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相分离法 埋植 载药量 载药效率 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体液在线光纤光谱仪的研制 被引量:1
7
作者 钱志余 顾月清 +1 位作者 陶宝祺 李长春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570-574,共5页
介绍了一种直接检测生物体液的光纤光谱仪。根据光纤和毛细管的特性,作者设计了一种特殊的光纤探头,该探头可以直接插入生物体内,通过毛细管采集生物体液,并直接引入光路中,即样品不需进行任何预处理就可以直接测量。为了提高测量... 介绍了一种直接检测生物体液的光纤光谱仪。根据光纤和毛细管的特性,作者设计了一种特殊的光纤探头,该探头可以直接插入生物体内,通过毛细管采集生物体液,并直接引入光路中,即样品不需进行任何预处理就可以直接测量。为了提高测量灵敏度,探头中的光纤采取分层排列以增加体液在光路中的路程,该探头可使测量过程简化并且实现在位监测。利用计算机的并行口输出脉冲以控制步进电机而带动色散棱镜转动,用光电倍增管接收其光谱信号,该信号供计算机进行实时采集并在荧光屏上实时显示待测生物体液的光谱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导纤维 毛细管 光谱仪 体液 生物体液 在线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可降解载药纤维的成形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高昊 平其能 顾月清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0-177,共8页
为了开发一种用于治疗肿瘤的局部定位缓释给药系统,本研究在室温条件制备了生物可降解的聚乳酸(PLLA)纤维,并且详细研究了制备过程中的处方工艺条件(聚合物分子量、聚合物浓度、注射速度、出口口径以及固化液的种类)对聚乳酸纤维的成形... 为了开发一种用于治疗肿瘤的局部定位缓释给药系统,本研究在室温条件制备了生物可降解的聚乳酸(PLLA)纤维,并且详细研究了制备过程中的处方工艺条件(聚合物分子量、聚合物浓度、注射速度、出口口径以及固化液的种类)对聚乳酸纤维的成形特性(纤维直径、纤维的表面与内部结构以及纤维的结晶度)的影响。此外,还在聚乳酸纤维上上载了一种脂溶性模型药物(尼莫地平),并对载药纤维的体外释放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类载药纤维可以成为一种有开发前景的局部定位给药缓释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纤维 成形特性 药物 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N-乙酰-L-半胱氨酸合成紫色-近红外荧光发射的量子点 被引量:1
9
作者 薛冰 邓大伟 +3 位作者 曹洁 郭静 张俊 顾月清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56-461,共6页
应用生物活性分子N-乙酰-L-半胱氨酸(NAC)作为配体,采用加热回流和水热合成法制备具有紫色-近红外荧光发射、高质量的水溶性碲化镉量子点(CdTe QD s),并通过紫外可见、荧光分光光度计表征量子点的光学性质,透射电镜(TEM)和粉末X... 应用生物活性分子N-乙酰-L-半胱氨酸(NAC)作为配体,采用加热回流和水热合成法制备具有紫色-近红外荧光发射、高质量的水溶性碲化镉量子点(CdTe QD s),并通过紫外可见、荧光分光光度计表征量子点的光学性质,透射电镜(TEM)和粉末X射线衍射(XRD)表征量子点结构。结果表明,以N-乙酰-L-半胱氨酸为配体可以合成出荧光量子产率为11%-62.4%、荧光发射峰在415-800 nm宽范围内可调的Zn1-xCdxSe和CdTe水溶性量子点。XRD结果表明量子点荧光发射峰与其粒径相关。这是首次应用单一配体——N-乙酰-L-半胱氨酸作为稳定剂,合成具有紫色近红外宽荧光发射的水溶性荧光量子点。用此方法制备的水溶性量子点具有较好的荧光量子产率、较窄的半峰宽以及较强的光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性量子点 N-乙酰-L-半胱氨酸 紫色-近红外荧光发射 Zn1-xCdxSe量子点 CDTE量子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针型光导纤维传感器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威宣 顾月清 《南京航空学院学报》 CSCD 1989年第3期54-59,共6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探针型光纤传感器。其结构简单、灵敏度高。保偏光纤中两正交偏振模受外场作用,其传播速度发生变化,形成相位差。根据这一特性,该传感器能检测压力、温度、电场、磁场等物理量。
关键词 传感器 光纤 探针 保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血清白蛋白左旋聚乳酸纤维的制备及体外评价
11
作者 李慧 高昊 顾月清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3-27,共5页
目的:以牛血清白蛋白(BSA)为生物模型药物,研究生物可降解左旋聚乳酸(PLLA)载药纤维的特性。方法:采用乳液湿纺工艺制备上载BSA的PLLA纤维,通过正交实验设计考察影响纤维载药率的因素,并对其体外释放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载药纤维的成型... 目的:以牛血清白蛋白(BSA)为生物模型药物,研究生物可降解左旋聚乳酸(PLLA)载药纤维的特性。方法:采用乳液湿纺工艺制备上载BSA的PLLA纤维,通过正交实验设计考察影响纤维载药率的因素,并对其体外释放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载药纤维的成型性良好;载药率主要受到乳剂水相性质、固化液以及纺丝速度的影响;载药纤维可在体外较长时间零级可调控释放,并且温敏性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水凝胶的加入可有效控制药物释放。结论:采用乳液湿纺工艺制备的左旋聚乳酸生物可降解纤维有望成为新型蛋白类药物局部给药的长效植入缓释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旋聚乳酸 牛血清白蛋白 纤维 湿纺工艺 载药率 体外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WATER-SOLUBLE NEAR-INFRARED EMITTING PbS QUANTUM DOTS
12
作者 曹洁 李杉 +1 位作者 邓大伟 顾月清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2010年第1期81-87,共7页
A new facile method for preparing water-soluble near-infrared (NIR)-emitting PbS quantum dots (QDs) is proposed by using N-acetyl-L-cysteine (NAC, a derivate of L-cysteine) as its stabilizer. The influence of th... A new facile method for preparing water-soluble near-infrared (NIR)-emitting PbS quantum dots (QDs) is proposed by using N-acetyl-L-cysteine (NAC, a derivate of L-cysteine) as its stabilizer. The influence of the precursor Pb/S molar ratio, the Pb/NAC molar ratio, and the pH of original solution on optical properties is explored. Results show that aqueous PbS QDs with strong NIR fluorescence can be prepared and their photoluminescence emission peaks can be tuned from 895 nm to 970 nm. Studies indicate that such aqueous QDs have a potential application in biomedical imaging, especially in noninvasive in vivo fluorescence imaging. In addition, the resulting PbS QDs are further characterized by a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miconductor quantum dots (QDs) biomedical imaging N-acetyl-L-cystelne(NAC) NEAR-INFRARE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用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的研制
13
作者 钱志余 顾月清 屠国华 《实用测试技术》 CAS 1997年第4期7-10,共4页
本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利用一只扬声器作为振源,用一套具有独自特色的消振装置使系统稳定,整套装置能在X、Y、Z三方向可调(包括粗调、细调).利用外磁场对振动的样品磁化。利用霍耳片检测外部磁场,由镇相放大器检测线圈中产生的... 本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利用一只扬声器作为振源,用一套具有独自特色的消振装置使系统稳定,整套装置能在X、Y、Z三方向可调(包括粗调、细调).利用外磁场对振动的样品磁化。利用霍耳片检测外部磁场,由镇相放大器检测线圈中产生的感应信号,利用A/D数据采集卡,通过计算机采集磁场信号和感应信号,实时显示测量结果并打印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强计 感应线圈 锁相放大 霍耳片 振动样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分子影像技术在疾病诊疗和药物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董雪 顾月清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5-152,共8页
光学分子影像学技术是发展迅速的生物医学影像技术之一,利用各种光学分子探针及成像技术、纳米技术等,对体内外细胞、组织、生物体等进行无创、实时、定位监测分子过程,以实现定性或定量动态研究。该技术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尤其适用于... 光学分子影像学技术是发展迅速的生物医学影像技术之一,利用各种光学分子探针及成像技术、纳米技术等,对体内外细胞、组织、生物体等进行无创、实时、定位监测分子过程,以实现定性或定量动态研究。该技术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尤其适用于小动物活体检测,为疾病诊断、新药临床前研究和新药开发提供有力的体内实时监测技术。本文综述了光学分子影像学的发展现状及荧光探针和纳米材料等在疾病诊断治疗、药物作用机制、肿瘤生物学等研究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分子影像技术 疾病诊疗 作用机制 肿瘤生物学 新药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生物相容性氮掺杂碳点的合成及其在生物成像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珊珊 王茜 +1 位作者 吕丽伟 顾月清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4-195,共12页
以柠檬酸为碳源且以不同氨基酸为氮源,在无任何催化剂的条件下通过一步水热合成法合成氮掺杂碳点。预实验表明,以精氨酸为氮源的荧光碳点(CDs-Arg)以相对较高的荧光量子产率(33.25%)被选为进一步的研究对象。进一步通过一系列光谱、电... 以柠檬酸为碳源且以不同氨基酸为氮源,在无任何催化剂的条件下通过一步水热合成法合成氮掺杂碳点。预实验表明,以精氨酸为氮源的荧光碳点(CDs-Arg)以相对较高的荧光量子产率(33.25%)被选为进一步的研究对象。进一步通过一系列光谱、电位、粒径、电镜、X射线、元素分析等实验对其理化性质进行表征。同时也考察了CDs-Arg纳米颗粒在不同激发光、温度、p H或氧化还原条件下的稳定性。并通过MTT实验和体内分布实验考察了其细胞毒性和体内代谢分布情况。上述实验证明,该氮掺杂碳点具有较高的荧光效率和较好的稳定性及极低的毒性,这些对其生物成像应用提供了基础。最后,对于这种水溶性小颗粒CDs-Arg纳米粒的生物分布研究表明,该纳米粒可通过肾小球排出体外。这些结果表明CDs-Arg纳米颗粒是一种高生物相容性的纳米粒,并具有生物成像和监测药物代谢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点 精氨酸 合成 生物分布 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近红外光响应的温敏性纳米载药系统的研究
16
作者 迟雪梅 崔思思 +2 位作者 曹洁 田俊梅 顾月清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7-153,共7页
采用晶种生长法,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作为软模板制备了长约50 nm、长径比为3.9的尺寸均一的用于近红外热疗的金纳米棒。通过静电层层组装(LbL)技术,将聚电解质和牛血清白蛋白组装到金纳米棒上,得到在水溶液中均匀分散的功能化... 采用晶种生长法,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作为软模板制备了长约50 nm、长径比为3.9的尺寸均一的用于近红外热疗的金纳米棒。通过静电层层组装(LbL)技术,将聚电解质和牛血清白蛋白组装到金纳米棒上,得到在水溶液中均匀分散的功能化温敏性纳米载药体系,同时利用基团之间静电作用力使带正电荷的小分子抗肿瘤药物盐酸阿霉素嵌合在该多功能的运载系统中。在近红外激光照射下,金纳米棒吸收光能转化成的热能使高聚物崩解,导致阿霉素从系统中释放出来,从而达到光热疗法与化疗方法联合治疗肿瘤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纳米棒(Au-NRs) 聚电解质 近红外热疗 温敏纳米控释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葡萄糖修饰多柔比星靶向性研究
17
作者 李斯文 田俊梅 +3 位作者 金靖 杜长丽 赵娟 顾月清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66-270,共5页
为了提高多柔比星(Dox)体内靶向性,降低毒副作用,将2-脱氧-氨基葡萄糖(AG)对多柔比星进行靶向配体修饰,形成一种全新抗肿瘤药物。对产物进行1H NMR、MS表征,运用近红外成像技术对产物靶向性进行研究,并通过MTT法比较产物与多柔比星对MC... 为了提高多柔比星(Dox)体内靶向性,降低毒副作用,将2-脱氧-氨基葡萄糖(AG)对多柔比星进行靶向配体修饰,形成一种全新抗肿瘤药物。对产物进行1H NMR、MS表征,运用近红外成像技术对产物靶向性进行研究,并通过MTT法比较产物与多柔比星对MCF-7细胞和U87MG细胞的药效作用。研究表明,与多柔比星相比,修饰过的产物靶向性和药效作用都有很大提高,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脱氧-氨基葡萄糖 多柔比星 修饰 靶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嗪类荧光染料用于术中神经成像
18
作者 包瑞楚 李昌盛 顾月清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16-724,共9页
利用神经特异性荧光剂作为动物的神经标志物用于指导手术操作,可降低术中神经损伤的发生率。本研究在嗪母核结构的基础上进行结构修饰,通过质谱和核磁共振氢谱证实得到一系列嗪衍生物荧光染料YQN-3~YQN-6,以突出大鼠的周围神经结构... 利用神经特异性荧光剂作为动物的神经标志物用于指导手术操作,可降低术中神经损伤的发生率。本研究在嗪母核结构的基础上进行结构修饰,通过质谱和核磁共振氢谱证实得到一系列嗪衍生物荧光染料YQN-3~YQN-6,以突出大鼠的周围神经结构。在一系列靶向荧光染料中,YQN-3在NIR附近具有发射峰值,静脉注射4 h后在臂丛神经和坐骨神经中显示出高特异性神经靶向信号。此外,在甲状腺切除术中,YQN-3能精准定位并识别出喉返神经,从而在术中保留这些神经的完整性。YQN-3合成工艺简单,毒性小,具有潜在的临床神经组织显像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引导手术 嗪 荧光染料 荧光成像 神经靶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组织光学参数:优化散射系数(μ′_s)的实时在位测定 被引量:14
19
作者 钱志余 陈仁文 +2 位作者 顾月清 Cole A.Giller 刘汉莉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69-372,共4页
利用了一套特殊设计光纤探头组成的稳定态光纤光谱仪测试生物组织的光学参数 ,从悬乳液 ( Intralipid)与模拟胶 ( Phantom)实验推导出优化散射系数 ( Reduced scattering coefficient:μ′s)近红外谱测量经验公式。测量反射系数就可以... 利用了一套特殊设计光纤探头组成的稳定态光纤光谱仪测试生物组织的光学参数 ,从悬乳液 ( Intralipid)与模拟胶 ( Phantom)实验推导出优化散射系数 ( Reduced scattering coefficient:μ′s)近红外谱测量经验公式。测量反射系数就可以计算出优化散射系数谱。计算结果用模拟胶作了验证 ,并对大鼠脑组织μ′s 进行了实时在位测量 ,从而得到了一种 μ′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射系数 优化散射系数 模拟胶 光谱仪 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