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眼部影像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分析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邱奥望 徐秋卓 +5 位作者 顾晨烽 张泽天 王钥萱 柯晓燕 陈强 张薇玮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41-945,共5页
由于视网膜与视神经的发展起源于大脑,因此具有类似大脑的结构和功能特性。研究中枢视神经系统疾病在视网膜上的表现有利于探索脑眼的互动机制。作为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视网膜包含神经节细胞,其轴突形成视神经并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因此... 由于视网膜与视神经的发展起源于大脑,因此具有类似大脑的结构和功能特性。研究中枢视神经系统疾病在视网膜上的表现有利于探索脑眼的互动机制。作为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视网膜包含神经节细胞,其轴突形成视神经并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因此,视网膜在结构性、功能性上可作为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观察镜像。随着成像技术的发展,光学相干断层(血流)成像技术以其易操作、低成本的特性成为眼科临床诊断的主流工具。近年来,探寻神经退行性疾病,尤其是阿尔兹海默症、帕金森病和多发性硬化等疾病,在眼部光学相干断层图像中生物标记逐渐成为一个新兴研究方向。本文归纳总结了近十年来基于视网膜影像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分析研究进展,并进行了展望,为后续研究提供铺垫和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退行性疾病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光学相干断层血流成像 神经眼科学 生物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CTA评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全视网膜激光光凝后黄斑区血流情况 被引量:12
2
作者 邱奥望 袁冬青 +3 位作者 朱鸿静 顾晨烽 刘庆淮 张薇玮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75-181,共7页
目的:使用光学相干断层血流成像技术(OCTA)评估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S-NPDR)患者和健康受试者黄斑区血管网的区别以及S-NPDR患者全视网膜激光光凝(PRP)前后指标的变化。方法:前瞻性研究。共纳入18例31眼S-NPDR患者和健康受试... 目的:使用光学相干断层血流成像技术(OCTA)评估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S-NPDR)患者和健康受试者黄斑区血管网的区别以及S-NPDR患者全视网膜激光光凝(PRP)前后指标的变化。方法:前瞻性研究。共纳入18例31眼S-NPDR患者和健康受试者31眼。使用OCTA检测黄斑血流密度以及中心凹无血管区(FAZ)的面积和体积。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S-NPDR患者的浅层视网膜毛细血管丛(SCP)中,除了中心凹血流密度外其余的黄斑区血流密度均下降。在深层视网膜毛细血管丛(DCP)中,S-NPDR患者的黄斑血流密度也有所下降。此外,S-NPDR患者FAZ面积和体积扩大。S-NPDR患者接受PRP 6mo后,中心凹SCP和DCP密度明显增加,而FAZ面积和体积缩小。接受PRP 3mo后,只有中心凹的DCP增加。S-NPDR患者接受PRP 1mo后,中心凹SCP和DCP密度以及FAZ面积和体积的变化比较无差异。结论:OCTA检测显示S-NPDR患者的黄斑毛细血管网受损。尽管OCTA的这些指标在S-NPDR患者接受PRP 1、3mo后没有明显变化,但是在6mo的随访后这些指标发生变化,在临床上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视网膜光凝术 黄斑血管密度 视网膜中心凹无血管区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光学相干断层血流成像技术(OCT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