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比伐卢定对IABP辅助下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患者的疗效及血小板数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张艳 赵昕 +4 位作者 韩雅玲 顾崇怀 任丽丽 彭俊银 王效增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6年第2期-,共5页
目的 评价比伐卢定对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辅助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13年1月至2015年9月于沈阳军区总医院接受IABP联合PCI治疗的AMI患者92例,依据术中抗凝药的使... 目的 评价比伐卢定对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辅助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13年1月至2015年9月于沈阳军区总医院接受IABP联合PCI治疗的AMI患者92例,依据术中抗凝药的使用情况,分为两组:比伐卢定组(n=30)和肝素组(,n=62).观察指标为PCI围术期出血和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 比伐卢定组患者住院期间出血事件发生率较肝素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比伐卢定组血小板下降幅度显著低于肝素组(P=0.002).随访期间两组患者MAC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I术中应用比伐卢定抗凝对IABP辅助的AMI患者是安全有效的,且对血小板数量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伐卢定 肝素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1284例的临床特点及预后 被引量:2
2
作者 王丽 赵昕 +7 位作者 邓宇阳 邓捷 任丽丽 杨晓旭 顾崇怀 赵晓川 王效增 韩雅玲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4年第6期422-426,共5页
目的:评价老年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地分析沈阳军区总医院2006年1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1284例老年STEMI行PCI治疗的患者,年龄≥60岁,分为两组... 目的:评价老年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地分析沈阳军区总医院2006年1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1284例老年STEMI行PCI治疗的患者,年龄≥60岁,分为两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AMI)患者(前壁组)643例;其他部位AMI患者(对照组)641例。记录并分析两组住院及随访期间(1年)有关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1)两组的基本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前壁组脑血管疾病史、心肌梗死疾病史及高血压病史所占比例低(P<0.05,P<0.01),而男性、KILLIP≥Ⅱ级及入院时心率〉90次/min患者所占比例高(P<0.05,P<0.01),其他临床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前壁组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及利尿剂的药物应用更多(P<0.01),并且接受PCI治疗中多支病变比例高,平均支架长度、个数均显著增高(P<0.01)。(2)两组住院及随访期间MACE发生情况:前壁组心源性死亡明显高于对照组[6.8%(43/632) vs 3.5%(22/629),P<0.01],而随访期间(1年)靶血管血运重建率低[4.7%(30/632) vs 9.4%(59/629),P<0.01],且年龄≥75岁患者MACE发生率显著高于年龄<75岁患者[25.4%(30/118) vs 15.8%(81/514),P<0.05]。结论老年急性前壁STEMI患者中男性高发,心功能差、多支病变比例高,病情重,PCI中植入支架多,远期靶血管血运重建率低,≥75岁患者MACE发生率高,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主要不良心脏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国产微光CoronarisTM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系统指导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治疗二例 被引量:1
3
作者 顾崇怀 项学军 +1 位作者 郑元喜 乔锐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20-321,共2页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态势日趋严重,我国的冠心病发病率逐年攀升,同时每年接受PCI的患者数量也与日俱增,冠状动脉腔内影像学检查指导的精准冠心病治疗就显得愈发重要,这其中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是目前分辨率最高的冠状动脉腔内影像学...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态势日趋严重,我国的冠心病发病率逐年攀升,同时每年接受PCI的患者数量也与日俱增,冠状动脉腔内影像学检查指导的精准冠心病治疗就显得愈发重要,这其中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是目前分辨率最高的冠状动脉腔内影像学技术,分辨率可达10μm,能够清晰观察到组织内部细微结构,近年来已广泛用于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1]。OCT用于指导PCI尤其是冠状动脉临界病变PCI比血管造影更有优势,效果与血管内超声(IVUS)相当,且OCT在组织分辨能力和图像清晰程度等方面更具优势[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光学相干 冠心病 冠状血管造影术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