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垄作花生残膜回收技术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游兆延 顾峰玮 +3 位作者 吴峰 胡志超 张玉岚 涂良斌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07-211,共5页
花生是我国优势油料作物,常采用垄作覆膜种植,但收获时遗留在地表的残膜尚无回收机具。为解决垄作区花生残膜污染严重问题,在系统分析了国内外残膜回收机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从花生残膜治理的种植模式和收获工艺出发,提出相应的垄作区花... 花生是我国优势油料作物,常采用垄作覆膜种植,但收获时遗留在地表的残膜尚无回收机具。为解决垄作区花生残膜污染严重问题,在系统分析了国内外残膜回收机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从花生残膜治理的种植模式和收获工艺出发,提出相应的垄作区花生残膜治理方案。同时,购置5款不同收膜、集膜结构的残膜回收机,通过田间残膜回收试验对垄作花生残膜回收机的收膜、传动、膜土分离、集膜等工序进行了装备筛选,制订了垄作花生残膜回收机技术指标,并对我国垄作花生残膜回收机械化发展提出相关建议与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垄作 花生 残膜回收 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残膜回收收膜部件研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徐弘博 胡志超 +1 位作者 吴峰 顾峰玮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42-249,共8页
根据机械化残膜回收的特点与机具功能,对残膜回收机的组成进行了归纳与划分,重点描述了其收膜部件的定义与技术要求。同时,介绍了当前残膜回收机收膜部件的类型、结构形式、工作原理及特点,并就存在的问题与研发重点做出了分析,旨在为... 根据机械化残膜回收的特点与机具功能,对残膜回收机的组成进行了归纳与划分,重点描述了其收膜部件的定义与技术要求。同时,介绍了当前残膜回收机收膜部件的类型、结构形式、工作原理及特点,并就存在的问题与研发重点做出了分析,旨在为残膜回收机收膜部件的结构设计与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膜回收机 收膜部件 研究现状 研发重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链齿式残膜回收输送方式对比分析与试验 被引量:10
3
作者 徐弘博 胡志超 +2 位作者 吴峰 顾峰玮 于昭洋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20,共9页
针对传统下输送链齿式残膜回收机存在的捡拾效果不佳与输膜不畅等现象,提出了上输送残膜回收方式,并对两种输送方式的残膜回收机在拾膜和脱膜阶段的机理进行了分析;从理论角度分析了两种输送方式的可行性,并对其特点进行了比较。分别设... 针对传统下输送链齿式残膜回收机存在的捡拾效果不佳与输膜不畅等现象,提出了上输送残膜回收方式,并对两种输送方式的残膜回收机在拾膜和脱膜阶段的机理进行了分析;从理论角度分析了两种输送方式的可行性,并对其特点进行了比较。分别设计了结构参数相同但输送方式不同的两台链齿式残膜回收机,一台采用下输送方式,而另一台采用上输送方式。在收获后的花生田进行收膜对比试验,对影响机具作业质量的输送方式、输送链转速和脱膜辊转速3个主要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输送方式是影响机具捡拾率的主要因素,上输送方式的捡拾率达到91.9%,远高于下输送方式,综合作业质量上输送方式优于下输送方式。该对比试验可为链齿式残膜回收机输送方式的选择和未来的研发方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膜回收 输送方式 分析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菜收获机自动对行液压纠偏执行系统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5
4
作者 王申莹 胡志超 +3 位作者 吴惠昌 彭宝良 谢焕雄 顾峰玮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55-162,共8页
随着农业机械机电液一体化程度以及设备性能的不断提高,甜菜收获机也逐渐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为此,设计了甜菜收获机自动对行液压纠偏执行系统总体机构,确定了系统工作原理。通过设计、计算分析,确定了液压元器件的主要结构和工作... 随着农业机械机电液一体化程度以及设备性能的不断提高,甜菜收获机也逐渐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为此,设计了甜菜收获机自动对行液压纠偏执行系统总体机构,确定了系统工作原理。通过设计、计算分析,确定了液压元器件的主要结构和工作参数。同时,应用AMESim软件对系统进行了建模与仿真以及动态响应特性分析,确定了液压流量和压力的取值范围。对系统进行了物理样机设计和台架试验,得出了液压流量和压力对性能指标系统反应时间的影响规律和趋势,以及液压流量和压力的最佳取值,即当液压流量为25L/min,供油压力为18MPa时,系统反应时间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 收获机械 自动对行 液压仿真 AMESI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筛体多功能花生收获机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6
5
作者 张亚萍 胡志超 +5 位作者 游兆延 谢焕雄 顾峰玮 吴峰 施丽莉 徐弘博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51-161,共11页
为了解决常见收获机功能单一、适应性差及振动大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双筛体多功能花生收获机,并对收获机的总体结构、工作原理及关键部件的设计与平衡进行了介绍。通过简单的挖掘试验确定挖掘铲铲面倾角为20°,根据农艺要求确定机器... 为了解决常见收获机功能单一、适应性差及振动大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双筛体多功能花生收获机,并对收获机的总体结构、工作原理及关键部件的设计与平衡进行了介绍。通过简单的挖掘试验确定挖掘铲铲面倾角为20°,根据农艺要求确定机器作业幅宽为100 cm,挖掘深度8~22 cm可调。由Adams软件分析出在驱振轴转速为240 r/min时,单筛质心点的加速度以0.27 s为周期在1.5~18 m/s2范围内变化,产生周期性变化的不平衡惯性力。根据Box-Benhnken试验设计原理进行三因素三水平试验,建立了总损失率、带土率和振动加速度关于机具前进速度、杆条筛振幅、驱振轴转速的二次回归模型。对各影响因素综合优化后得到最优参数组合为:机具前进速度1.0 m/s、杆条筛振幅48 mm、驱振轴转速240 r/min,此时总损失率为1.73%,带土率为7.32%,振动加速度为3.02 m/s2,各项指标均符合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收获机 双筛体 多功能 振动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