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麻芥六君子联合方组对变应性鼻炎模型大鼠治疗与鼻黏膜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
3
1
作者
顾宸晟
赵水旺
+2 位作者
王军艳
王海丽
李孝波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0-205,I0012,共7页
目的比较联合处方麻芥颗粒与六君子颗粒及其单独处方对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小鼠鼻黏膜紧密连接蛋白、炎症因子、鼻黏膜菌群的影响,研究联合处方麻芥颗粒与六君子颗粒及其单独处方治疗变应性鼻炎大鼠的机制。方法将60只小...
目的比较联合处方麻芥颗粒与六君子颗粒及其单独处方对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小鼠鼻黏膜紧密连接蛋白、炎症因子、鼻黏膜菌群的影响,研究联合处方麻芥颗粒与六君子颗粒及其单独处方治疗变应性鼻炎大鼠的机制。方法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5组用卵清蛋白诱导AR模型后,根据所给药物分为模型组、六君子组、麻芥组、联合组、辛芩组。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法检测AR大鼠鼻黏膜紧密连接蛋白(tight junction,TJ)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的基因表达水平,并采用16SrDNA测序法评价鼻黏膜菌群结构的变化。结果各治疗组均能显著降低AR大鼠行为学得分;各治疗组均能显著下调血清中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E)水平;麻芥组、联合组、辛芩组显著提升连接蛋白-1(claudin-1)mRNA表达(P<0.05),各治疗组均能显著提升闭合蛋白(occludin)mRNA表达水平(P<0.05);除六君子组外各治疗组均降低AR大鼠鼻黏膜TNF-α的表达(P<0.05);除六君子组外各治疗组对AR大鼠鼻黏膜TGF-β的mRNA表达均显著上调(P<0.05)。各治疗组均可提升AR大鼠鼻黏膜菌群多样性和相对丰度;在门水平上,与空白组比较,AR大鼠模型组变形菌丰度升高,这种变化被除辛芩组外的各治疗组逆转;在科水平上,相较于空白组,模型组肠杆菌相对丰度显著降低;在麻芥颗粒联合六君子颗粒组中以乳杆菌科(Lactobacilliaceae)相对丰度最为丰富,与模型组对比显著升高(P<0.01);在麻芥组、六君子大鼠中检测到芽孢菌科(Bacillaceae)与葡萄球菌科(Staphylococcaceae)相对丰度升高(P<0.01);线性判别分析(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LDA)得分结果检测到AR大鼠富集大肠杆菌志贺菌属,六君子组富集芽孢杆菌、麻芥组富集芽孢杆菌与粪便细菌、联合组富集乳杆菌等厚壁菌属。结论麻芥颗粒联合六君子颗粒可使炎症因子表达量恢复至正常水平并提高变应性鼻炎大鼠TJ蛋白表达水平而增强鼻黏膜屏障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整鼻黏膜菌群多样性与相对丰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麻芥颗粒
六君子颗粒
联合方组
鼻黏膜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麻芥六君子联合方组对变应性鼻炎模型大鼠治疗与鼻黏膜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
3
1
作者
顾宸晟
赵水旺
王军艳
王海丽
李孝波
机构
山西中医药大学中药与食品工程学院
山西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
山西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出处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0-205,I0012,共7页
基金
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210302123233)。
文摘
目的比较联合处方麻芥颗粒与六君子颗粒及其单独处方对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小鼠鼻黏膜紧密连接蛋白、炎症因子、鼻黏膜菌群的影响,研究联合处方麻芥颗粒与六君子颗粒及其单独处方治疗变应性鼻炎大鼠的机制。方法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5组用卵清蛋白诱导AR模型后,根据所给药物分为模型组、六君子组、麻芥组、联合组、辛芩组。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法检测AR大鼠鼻黏膜紧密连接蛋白(tight junction,TJ)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的基因表达水平,并采用16SrDNA测序法评价鼻黏膜菌群结构的变化。结果各治疗组均能显著降低AR大鼠行为学得分;各治疗组均能显著下调血清中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E)水平;麻芥组、联合组、辛芩组显著提升连接蛋白-1(claudin-1)mRNA表达(P<0.05),各治疗组均能显著提升闭合蛋白(occludin)mRNA表达水平(P<0.05);除六君子组外各治疗组均降低AR大鼠鼻黏膜TNF-α的表达(P<0.05);除六君子组外各治疗组对AR大鼠鼻黏膜TGF-β的mRNA表达均显著上调(P<0.05)。各治疗组均可提升AR大鼠鼻黏膜菌群多样性和相对丰度;在门水平上,与空白组比较,AR大鼠模型组变形菌丰度升高,这种变化被除辛芩组外的各治疗组逆转;在科水平上,相较于空白组,模型组肠杆菌相对丰度显著降低;在麻芥颗粒联合六君子颗粒组中以乳杆菌科(Lactobacilliaceae)相对丰度最为丰富,与模型组对比显著升高(P<0.01);在麻芥组、六君子大鼠中检测到芽孢菌科(Bacillaceae)与葡萄球菌科(Staphylococcaceae)相对丰度升高(P<0.01);线性判别分析(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LDA)得分结果检测到AR大鼠富集大肠杆菌志贺菌属,六君子组富集芽孢杆菌、麻芥组富集芽孢杆菌与粪便细菌、联合组富集乳杆菌等厚壁菌属。结论麻芥颗粒联合六君子颗粒可使炎症因子表达量恢复至正常水平并提高变应性鼻炎大鼠TJ蛋白表达水平而增强鼻黏膜屏障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整鼻黏膜菌群多样性与相对丰度。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麻芥颗粒
六君子颗粒
联合方组
鼻黏膜菌群
Keywords
allergic rhinitis
Majie Granules(麻芥颗粒)
Liujunzi Granules(六君子颗粒)
combined group
nasal mucosa flora
分类号
R285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麻芥六君子联合方组对变应性鼻炎模型大鼠治疗与鼻黏膜菌群的影响
顾宸晟
赵水旺
王军艳
王海丽
李孝波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