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铁路连续组合钢箱梁桥振动与噪声试验研究
1
作者 顾奕伟 文望青 +2 位作者 聂鑫 曾甲华 姜越鑫 《铁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2-46,共5页
研究目的:为研究钢-混凝土连续组合梁桥在铁路重载作用下桥梁的振动与噪声响应,以某客运专线一座跨度为(40+50+40)m的铁路钢-混凝土连续组合梁桥为工程背景,开展了结构振动与噪声现场实测试验。本试验共记录到了16辆不同编组列车通行工... 研究目的:为研究钢-混凝土连续组合梁桥在铁路重载作用下桥梁的振动与噪声响应,以某客运专线一座跨度为(40+50+40)m的铁路钢-混凝土连续组合梁桥为工程背景,开展了结构振动与噪声现场实测试验。本试验共记录到了16辆不同编组列车通行工况下的有效数据,列车通行速度在160~210 km/h范围内。以此为基础,本文分析探讨了铁路组合梁桥结构振动与噪声的特性,以期为铁路组合结构桥梁的声振响应研究与工程应用提供数据参考。研究结论:(1)本研究涉及的组合结构桥梁车致振动的优势频率范围为30~2000 Hz,结构竖向振动峰值频率出现在100 Hz,横向振动峰值频率出现在63 Hz;(2)近轨30 m范围内场点A计权噪声声压级的优势频率范围为63~1250 Hz;(3)钢腹板局部振动响应突出,加速度有效值可达6~10 m/s^(2),显著高于结构的竖向及横向振动;(4)铁路边界场点噪声声压级可达75~78 dB(A);(5)本研究成果可为铁路钢混组合梁桥工程及研究提供实测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钢-混凝土组合梁 动力性能 结构噪声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昌洪州大桥主塔二阶效应分析
2
作者 顾奕伟 胡方健 李贵峰 《中国市政工程》 2024年第5期20-25,157,共7页
南昌洪州大桥主桥为跨度(50+120+252+120+50) m的钢-混凝土组合梁双塔自锚式悬索桥,半漂浮体系。主塔为门式桥塔,采用“昌”字造型,承台以上名义塔高为116.291 m。为研究洪州大桥主塔在压弯作用下的二阶效应与极限承载力,采用开源有限... 南昌洪州大桥主桥为跨度(50+120+252+120+50) m的钢-混凝土组合梁双塔自锚式悬索桥,半漂浮体系。主塔为门式桥塔,采用“昌”字造型,承台以上名义塔高为116.291 m。为研究洪州大桥主塔在压弯作用下的二阶效应与极限承载力,采用开源有限元软件OpenSees建立主塔非线性梁柱单元模型,考虑几何和材料非线性,计算主塔在设计荷载作用下的偏心距增大系数与极限承载力,并对不同配筋情况下,主塔的极限承载力进行计算分析,提出了优化配筋方案并运用于工程实施。进一步地,文章对现行规范中,关于偏心距增大系数计算的合理性做探讨,提出1种适用于大型压弯构件的偏心距增大系数计算方法。相比于原规范公式,文章提出的算法与有限元仿真结果的吻合度更高,可用于超高桥塔等大型压弯构件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桥塔 稳定性 二阶效应 有限元分析 公式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格室顶板对斜拉桥结合段受力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韩建秋 顾奕伟 +2 位作者 商程宇 肖勇波 樊健生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1-65,共5页
为便于钢-混结合段钢格室内浇筑混凝土,同时保证结构的安全性,研究去除钢格室顶板对混合梁斜拉桥钢-混结合段受力性能的影响。以主跨为530 m的银洲湖大桥为背景,设计并制作了有钢格室顶板及去除钢格室顶板的钢-混结合段局部钢格室模型,... 为便于钢-混结合段钢格室内浇筑混凝土,同时保证结构的安全性,研究去除钢格室顶板对混合梁斜拉桥钢-混结合段受力性能的影响。以主跨为530 m的银洲湖大桥为背景,设计并制作了有钢格室顶板及去除钢格室顶板的钢-混结合段局部钢格室模型,进行轴向加载试验,分析钢格室破坏形态、界面滑移及应力传递规律。结果表明:2种钢格室模型均整体处于偏压受力状态,破坏时偏压侧混凝土出现压溃现象,受拉侧混凝土出现水平裂缝;去除钢格室顶板使结构的极限承载力降低约10%,但仍满足设计要求且有较大富余,结构刚度及整体受力状态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去除钢格室顶板的钢-混结合段设计方案具有足够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混合梁 钢-混结合段 钢格室顶板 破坏形态 应力 滑移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格室顶板对斜拉桥结合段传力机理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陈钒 杨凯 +2 位作者 雷蒙 顾奕伟 樊健生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2-56,共5页
为了解钢格室顶板对混合梁斜拉桥钢-混结合段受力性能及传力机理的影响,以主跨530 m银洲湖特大桥为背景,采用Abaqus软件建立有、无顶板的钢-混结合段局部钢格室有限元模型,在与足尺模型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模型准确性的基础上,分析2种... 为了解钢格室顶板对混合梁斜拉桥钢-混结合段受力性能及传力机理的影响,以主跨530 m银洲湖特大桥为背景,采用Abaqus软件建立有、无顶板的钢-混结合段局部钢格室有限元模型,在与足尺模型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模型准确性的基础上,分析2种钢格室模型各构件的受力分布及传力比,并研究了钢梁加劲段长度对钢格室受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钢格室模型均处于明显的偏压受力状态,结构底板侧混凝土承担了大部分荷载作用;同一高度处的PBL连接件承担荷载高于栓钉连接件;7000 kN荷载作用下,去除钢格室顶板使连接件承担荷载比例提升约4%;结构极限承载力随钢梁加劲段长度的增加有所降低,但在相同荷载作用下,结合段连接件承担荷载比例几乎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混合梁 钢-混结合段 钢格室顶板 加劲段 传力比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