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模式镇痛在小儿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后的应用效果
1
作者 卫明谦 刘茜 +5 位作者 顾士敏 高文龙 刘博 赵军博 耿晓媛 魏晓永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8期1365-1369,共5页
目的观察多模式镇痛方法在小儿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医院择期行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手术的90例患儿,术后均接受静脉自控镇痛(PCIA),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30例。给予S组舒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给予T组酮咯... 目的观察多模式镇痛方法在小儿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医院择期行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手术的90例患儿,术后均接受静脉自控镇痛(PCIA),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30例。给予S组舒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给予T组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右美托咪定;给予ST组舒芬太尼、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右美托咪定。记录3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记录3组术后4、8、12、24、48 h儿童疼痛行为评估量表(FLACC)评分、Ramsay镇静评分以及48 h内PCIA的总按压次数、有效按压次数、补救镇痛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T组比较,术后4、8、12、24 h S组和ST组FLACC评分降低(P<0.05)。与S组比较,术后4、8、12、24、48 h T组和ST组Ramsay镇静评分降低(P<0.05);与ST组比较,术后4、8 h T组Ramsay镇静评分降低(P<0.05)。术后48 h内T组镇痛泵总按压次数和有效按压次数多于S组和ST组(P<0.05)。术后48 h内S组恶心呕吐、嗜睡、皮肤瘙痒的发生率高于T组和ST组(P<0.05),T组的补救镇痛率高于S组和ST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酮咯酸氨丁三醇及右美托咪定的多模式镇痛方法用于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后PCIA的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酮咯酸氨丁三醇 舒芬太尼 右美托咪定 多模式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度“筹安”考
2
作者 顾士敏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1992年第4期51-56,共6页
很难不把杨度想像为一个政客。即使是在得知他于晚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为中国革命作出过不同寻常的贡献之后,也是如此。为什么呢?容易获得的共识是杨度的生命历程甚为复杂。这种复杂,诚如杨度在自己生命的最后岁月中,自作挽联所概括:“... 很难不把杨度想像为一个政客。即使是在得知他于晚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为中国革命作出过不同寻常的贡献之后,也是如此。为什么呢?容易获得的共识是杨度的生命历程甚为复杂。这种复杂,诚如杨度在自己生命的最后岁月中,自作挽联所概括:“帝道真如,如今都成过去事;医民救国,继起自有后来人”。他一生走过的是一条从“帝王之学”而佛学而共产主义的道路。这条道路上的曲折,于个人来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度 帝王之学 中国共产党 袁世凯 近代中国 立宪主义 君主立宪制 社会基础 封建皇帝 帝制复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司氯胺酮或丙泊酚静脉诱导对法洛四联症患儿血流动力学及缺氧发作的影响
3
作者 侯银龙 顾士敏 +1 位作者 高文龙 刘杰 《浙江临床医学》 2021年第12期1816-1817,共2页
目的探讨艾司氣胺酮或丙泊酚静脉诱导对法洛四联症(TOF)患儿血流动力学及缺氧发作的影响。方法40例择期全麻下行矫治术的TOF患儿,根据麻醉诱导使用药物的不同随机分为艾司氣胺酮组(K组)和丙泊酚组(P组),每组各20例。观察比较在麻醉诱导... 目的探讨艾司氣胺酮或丙泊酚静脉诱导对法洛四联症(TOF)患儿血流动力学及缺氧发作的影响。方法40例择期全麻下行矫治术的TOF患儿,根据麻醉诱导使用药物的不同随机分为艾司氣胺酮组(K组)和丙泊酚组(P组),每组各20例。观察比较在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前1 min(T1)及气管插管后5 min(T2)两组患儿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血氧饱和度(SpO_(2))变化,并记录缺氧发作情况。结果在T1、T2时,P组的SBP、DBP及SpO_(2)均明显低于K组(P<0.05)。P组患儿的缺氧发作率为40%,高于K组(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氣胺酮静脉诱导有利于维持TOF婴幼儿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减少缺氧发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丙泊酚 法洛四联症 血流动力学 缺氧发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