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快Z箍缩钨丝阵内爆物理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华欣生 彭先觉 +9 位作者 李正宏 徐荣昆 许泽平 杨建伦 郭存 蒋世伦 丁宁 宁成 刘德斌 顾元朝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475-1480,共6页
通过理论和实验研究了快Z箍缩电磁内爆动力学物理过程及其辐射特性,完成了1维和2维辐射磁流体动力学数值模拟程序。利用阳加速器、强光一号脉冲功率装置、S-300装置和Angara-5-1装置,开展了实验研究,发展了一系列观察Z箍缩等离子体辐射... 通过理论和实验研究了快Z箍缩电磁内爆动力学物理过程及其辐射特性,完成了1维和2维辐射磁流体动力学数值模拟程序。利用阳加速器、强光一号脉冲功率装置、S-300装置和Angara-5-1装置,开展了实验研究,发展了一系列观察Z箍缩等离子体辐射的诊断系统。研制了单层、双层钨丝阵及单层丝阵加聚氘乙烯芯等负载。重点研究了能量耦合和内爆动力学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Z箍缩内爆 能量耦合 高能密度物理 惯性约束聚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加速器水传输线D-dot的设计、标定和实验 被引量:12
2
作者 卫兵 顾元朝 +2 位作者 周荣国 杨亮 王雄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30-834,共5页
应用D-dot探测器进行了阳加速器水传输线电压测量,利用探头与高压电极之间的结构电容获得脉冲电压的微分信号,通过RC积分取得电压信号。利用Pspice软件的瞬态分析功能模拟结合实验结果估算了探测器的杂散参数,进行了幅频响应特性分析;... 应用D-dot探测器进行了阳加速器水传输线电压测量,利用探头与高压电极之间的结构电容获得脉冲电压的微分信号,通过RC积分取得电压信号。利用Pspice软件的瞬态分析功能模拟结合实验结果估算了探测器的杂散参数,进行了幅频响应特性分析;运用频响分析解释了测试结果。在加速器低电压短路实验状态下,用电阻分压器对其进行了在线标定。测量结果表明D-dot探测器获取了正确的电压波形,且工作稳定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 D-dot探头 标定 积分 频率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功率三平板传输线电压测量探头的设计 被引量:9
3
作者 卫兵 刘其能 +5 位作者 关永超 傅贞 卿燕玲 顾元朝 李洪涛 丰树平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225-1228,共4页
为测量高功率水介质三平板传输线的电压,设计、标定了一种D-dot探头,安装在三平板线的入口和出口处,探头感应脉冲电压的微分信号。探头与基座之间的绝缘层为浇注的环氧树脂,可以在满足密封去离子水的要求下,使探头对地电容较小,从而获... 为测量高功率水介质三平板传输线的电压,设计、标定了一种D-dot探头,安装在三平板线的入口和出口处,探头感应脉冲电压的微分信号。探头与基座之间的绝缘层为浇注的环氧树脂,可以在满足密封去离子水的要求下,使探头对地电容较小,从而获得良好的高频响应。利用ANSYS对探头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使三相点位置的电场强度得到有效降低。使用经线下标定过的电阻分压器进行标定。实验中采用电容器放电,用一段高压电缆作为脉冲形成线获得逐级上升的快前沿(约70 ns)电压脉冲,并将之作为标定信号源,标定得到三平板线入口、出口探头的灵敏度分别为386 kV/V和402 kV/V。探头测量结果与电路模拟结果一致。在三平板线耐压实验中,板线出口电压达到了3.1 MV,探头的绝缘结构设计能够满足要求。实验结果表明该探头适合高功率三平板传输线电压的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测量 D-dot探头 脉冲传输线 电路模拟 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高电压幅值测量的不确定度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卫兵 卿燕玲 +3 位作者 傅贞 顾元朝 李洪涛 丰树平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561-1565,共5页
在脉冲高电压幅值测量的不确定度评定中,从测量和标定溯源的角度出发将不确定度来源分为示波器测量不确定度和探头不确定度。以初级实验平台单路样机三板线入口电压的测量为例,按照探头不确定度的来源分别分析了三板线电压测量随机效应... 在脉冲高电压幅值测量的不确定度评定中,从测量和标定溯源的角度出发将不确定度来源分为示波器测量不确定度和探头不确定度。以初级实验平台单路样机三板线入口电压的测量为例,按照探头不确定度的来源分别分析了三板线电压测量随机效应产生的不确定度,D-dot探头和电阻分压器标定时的系统效应和随机效应产生的不确定度,示波器和衰减器的校准不确定度,示波器的分辨力不确定度。同时进行了测试和标定系统的频率响应分析,以证明被测信号在测试系统的频率响应范围之内。以相关实验数据为基础计算了各个不确定度分量、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以及扩展不确定度。按工程测量要求取包含因子为2,可得三板线入口电压测量值为1.89 MV,扩展不确定度为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高电压 测量 标定 不确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绝缘传输线电流损失的计算方法 被引量:8
5
作者 宋盛义 顾元朝 +1 位作者 关永超 邹文康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82-486,共5页
磁绝缘传输线电流损失的计算方法是丝阵Z箍缩电路模拟的关键问题之一。以传输线模拟方法TLCODE为基础,将磁绝缘传输线分成若干段有损传输线单元,每个单元由一段无损传输线及一个对地损失电阻组成,根据磁绝缘准则判断单元的磁绝缘状况,... 磁绝缘传输线电流损失的计算方法是丝阵Z箍缩电路模拟的关键问题之一。以传输线模拟方法TLCODE为基础,将磁绝缘传输线分成若干段有损传输线单元,每个单元由一段无损传输线及一个对地损失电阻组成,根据磁绝缘准则判断单元的磁绝缘状况,磁绝缘形成之前损失电流由空间电荷限制流与传导电流的定量关系来计算,磁绝缘形成之后则根据阻抗匹配关系及流动阻抗模型来计算;同时将丝阵负载内爆动力学方程与TLCODE表达式、流动阻抗方程进行耦合,可求解磁绝缘传输线、丝阵负载在电压脉冲作用下全时空域的动态响应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绝缘传输线 丝阵 电路模拟 TLCODE方法 空间电荷限制流 流动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触发开关的电参数测量 被引量:6
6
作者 卫兵 刘其能 +5 位作者 傅贞 王玉娟 卿燕玲 顾元朝 李洪涛 丰树平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59-462,共4页
为进行PTS装置单路样机激光触发开关的调试,设计安装了相应的电压电流探头。通过对比分析了探头测量结果,解释了开关出口D-dot电压探头波形畸变的原因,并运算得到了正确的波形。B-dot探头得到了与模拟结果符合的电流微分信号和电流信号... 为进行PTS装置单路样机激光触发开关的调试,设计安装了相应的电压电流探头。通过对比分析了探头测量结果,解释了开关出口D-dot电压探头波形畸变的原因,并运算得到了正确的波形。B-dot探头得到了与模拟结果符合的电流微分信号和电流信号。实验结果表明:D-dot探头适合MV量级的高电压脉冲测量,但当该探头工作在开关区时,设计中需要对比探头与被测电极以及其它电极的结构电容,只有满足结构电容远大于与其它高压电极的电容时,才能获得较真实的信号。如果结构设计中难以满足该要求,可以采用软件处理方法得到正确的波形。使用B-dot探头输出的电流微分信号可以较为准确地得到开关导通延迟时间,测量误差小于0.7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功率源 激光触发开关 电参数 脉冲电压 脉冲电流 探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行面多金属钨丝Z箍缩实验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黄显宾 林理彬 +7 位作者 杨礼兵 邓建军 顾元朝 叶式灿 岳正谱 周少彤 李丰平 张思群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93-796,共4页
利用“阳”加速器对平行面多金属钨丝(直径17μm,丝间距1mm,丝数3根或5根)负载进行了Z箍缩聚爆实验研究。在峰值为350kA,上升沿约80ns的电流作用下,使用针孔成像技术和X射线诊断技术,获得多钨丝等离子体融合图像及相应的软X射线辐射... 利用“阳”加速器对平行面多金属钨丝(直径17μm,丝间距1mm,丝数3根或5根)负载进行了Z箍缩聚爆实验研究。在峰值为350kA,上升沿约80ns的电流作用下,使用针孔成像技术和X射线诊断技术,获得多钨丝等离子体融合图像及相应的软X射线辐射信号。对金属丝聚爆过程中负载电流变化对实验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引起聚爆过程中的等离子体柱腊肠型不稳定性、扭曲型不稳定性和“热点”及其周围弥散斑等现象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丝 Z箍缩 等离子体 热点 软X射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级试验平台磁绝缘传输线的电路模拟 被引量:5
8
作者 宋盛义 关永超 +1 位作者 顾元朝 邹文康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33-838,共6页
初级试验平台磁绝缘传输线的电路模拟描述了电压脉冲从水传输线、绝缘堆、内外磁绝缘传输线到丝阵负载的传播及作用过程。在模拟中将脉冲传输经过的所有电路结构,等效成具有不同电长度及阻抗的273个传输线单元,其中包括195个磁绝缘传输... 初级试验平台磁绝缘传输线的电路模拟描述了电压脉冲从水传输线、绝缘堆、内外磁绝缘传输线到丝阵负载的传播及作用过程。在模拟中将脉冲传输经过的所有电路结构,等效成具有不同电长度及阻抗的273个传输线单元,其中包括195个磁绝缘传输线单元;通过计算得到了各个传输线单元的传导电流、界面电压,磁绝缘传输线单元的损失电流、流动阻抗、接地电阻,以及丝阵负载内爆过程中的半径变化、电流及电压等,并对主要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模拟结果的可靠性及精度有待于相关实验结果的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级试验平台 磁绝缘传输线 传输线单元 损失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加速器新磁绝缘传输线的设计与检验 被引量:2
9
作者 宋盛义 顾元朝 +5 位作者 周荣国 卫兵 韩文辉 杨亮 王雄 谢卫平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25-929,共5页
介绍了阳加速器新磁绝缘传输线(MITL)的物理设计及实验检验。在缩短MITL整体长度及绝缘环宽度的同时,将原结构改成以共顶点同轴圆锥段为主体的新结构,使阴极表面、绝缘环及三相点满足电场设计要求,最小磁绝缘电流较原结构有所降低,将结... 介绍了阳加速器新磁绝缘传输线(MITL)的物理设计及实验检验。在缩短MITL整体长度及绝缘环宽度的同时,将原结构改成以共顶点同轴圆锥段为主体的新结构,使阴极表面、绝缘环及三相点满足电场设计要求,最小磁绝缘电流较原结构有所降低,将结构电感从原来的70.9nH减小到31.7nH。利用短路实验及丝阵内爆实验对新MITL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新MITL的性能指标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加速器 磁绝缘传输线 短路实验 丝阵内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LCODE方法在多路传输线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宋盛义 顾元朝 +1 位作者 关永超 邹文康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109-2112,共4页
介绍了TLCODE方法对多路传输线并联电路的模拟情况。根据TLCODE方法的要求,在引入接地电阻的条件下推导了多路传输线并联时的界面电压公式,同时构建了一个多路传输线并联的PSPICE电路模型,将该模型计算得到的传输线输入端电压作为TLCOD... 介绍了TLCODE方法对多路传输线并联电路的模拟情况。根据TLCODE方法的要求,在引入接地电阻的条件下推导了多路传输线并联时的界面电压公式,同时构建了一个多路传输线并联的PSPICE电路模型,将该模型计算得到的传输线输入端电压作为TLCODE方法的输入电压,通过比较发现两种方法计算的传输线任意处的电流、电压波形完全符合。这表明利用TLCODE方法模拟多路传输线并联问题取得了成功,标志着开发多路并联磁绝缘传输线电路模型取得了重要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LCODE方法 并联电路 PSPICE电路模拟 界面电压 磁绝缘传输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加速器水传输线及磁绝缘传输线的电路模拟 被引量:1
11
作者 宋盛义 仇旭 +2 位作者 卫兵 顾元朝 谢卫平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060-1064,共5页
根据阳加速器传输线的阻抗分区特性,建立电路模型,并对短路实验及丝阵内爆实验进行模拟。短路实验的模拟结果与实验测试结果非常接近;通过对丝阵具体条件的分析,合理地引入串联电阻,同样准确地模拟了丝阵内爆的传输线响应特性,并利用模... 根据阳加速器传输线的阻抗分区特性,建立电路模型,并对短路实验及丝阵内爆实验进行模拟。短路实验的模拟结果与实验测试结果非常接近;通过对丝阵具体条件的分析,合理地引入串联电阻,同样准确地模拟了丝阵内爆的传输线响应特性,并利用模型简单描述了丝阵内爆的一般特性。模拟结果表明,模拟方法正确有效、电路模型可用于变阻抗水传输线及MITL的设计分析及基本规律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加速器 磁绝缘传输线 有损线模型 丝阵内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imary Investigation into the Laser Triggering Multi-Gap Multi-Channel Gas Switch in a Single Test Module Facility 被引量:8
12
作者 何安 李丰平 +5 位作者 邓建军 杨向东 李洪涛 丰树平 顾元朝 谢卫平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06年第5期602-606,共5页
A high precision laser trigger system is built up in the single test module of Primary Test Stand (PTS) facility. A fourth harmonic, with a wavelength A of 266 nm, Q-switched Nd:YAG laser was used to trigger the 5 ... A high precision laser trigger system is built up in the single test module of Primary Test Stand (PTS) facility. A fourth harmonic, with a wavelength A of 266 nm, Q-switched Nd:YAG laser was used to trigger the 5 MV multi-gap multi-channel gas switch which was filled with high pressure SF6-N2 mixture gas. The maximum deviation and the standard deviation in the jitter time of the trigger system is 4- 0.7 ns and 0.3 ns respectively. The maximum deviation and the standard deviation in the jitter time for the multi-gap multi-channel laser triggering switch is 4- 2.4 ns and 1.5 ns respectively. The curve of switch delay-time versus laser energy is obtained, which is helpful for the choice of fitting laser energy. The successful test with two lasers indicated that the design of using twenty-four lasers to trigger twenty-four switches respectively is feasible in "P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GGER Q-switched Nd:YAG laser PTS JITTER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Ray Rad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Nested-Wire Array Implosion in Sino-Russian Joint Z-pinch Experiments on Angara-5-1 被引量:5
13
作者 徐荣昆 李正宏 +19 位作者 宁佳敏 郭存 许泽平 杨建伦 李林波 夏广新 毕欣生 丁宁 刘强 顾元朝 E.V.Grabovsky G.M.Oleynic S.L.Nedoseev V.V.Alexandrov K.N.Mitrofanov M.V.Zurin G.S.Volkov I.A.Porofeev I.N.Frolov V.P.Smirnov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2期413-415,共3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谐振腔虚阴极振荡器研究进展
14
作者 顾元朝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1995年第2期313-313,共1页
关键词 谐振腔 虚阴极振荡器 锁频 锁模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