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山”理念视域下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的探索与思考
1
作者 殷鹏 顾佳林 +3 位作者 惠莉 陈国远 张涛 安玉亭 《山西农经》 2025年第1期132-135,共4页
社区共管是自然保护区建设的重点与难点,对改善保护区周边居民生计、协调保护区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分析了保护区及周边社区践行“两山”理念的探索实践和存在问题,并提出社区管... 社区共管是自然保护区建设的重点与难点,对改善保护区周边居民生计、协调保护区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分析了保护区及周边社区践行“两山”理念的探索实践和存在问题,并提出社区管理的发展策略。结果表明:保护区在优先保护、生态修复、生态旅游、绿色发展、科普宣教和固碳增汇等方面开展了探索实践,存在问题包括行政执法力量不足、公众支持度和参与度不高、历史遗留问题较多和“两山”理念实践转化能力不足,提出了建立自然资源保护协调机制、健全自然资源产权体系、推动生态产品价值转换、完善创新生态补偿机制和推进自然教育普及行动的社区共管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山”理念 自然保护区 社区共管 绿色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磺化条件对SPEEK膜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鲁惠 姜春萍 +5 位作者 杨鑫 顾佳林 胥诚成 陈金伟 刘效疆 王瑞林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89-695,共7页
本文采用浓硫酸作为磺化剂,以聚醚醚酮(PEEK)为原料研究了在25℃、35℃、40℃、45℃、50℃和55℃以及2至24h磺化时间下所获得的SPEEK膜的物理化学性质,探讨了磺化温度、磺化时间对SPEEK膜的各项性能的影响。SPEEK膜的磺化度、离子交换... 本文采用浓硫酸作为磺化剂,以聚醚醚酮(PEEK)为原料研究了在25℃、35℃、40℃、45℃、50℃和55℃以及2至24h磺化时间下所获得的SPEEK膜的物理化学性质,探讨了磺化温度、磺化时间对SPEEK膜的各项性能的影响。SPEEK膜的磺化度、离子交换容、含水率、导电率和钒离子渗透率等均随磺化温度和磺化时间的增加而呈现相同的增加趋势,而温度对膜性能的影响尤为明显。磺化温度在40℃~45℃,磺化时间在4h^6h所获得的膜综合性能最好:质子导电率达0.11S/cm,钒离子渗透率为3.2×10-7cm2/min,仅为Nafion膜(2.9×10-6cm2/min)的十分之一,选择性为2.13,是Nafion膜(0.35)的6倍。此外,膜的含水率和机械性能也适中。与常温相比,升高磺化温度,缩短了磺化反应时间,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且所获得膜的综合性也能满足钒液流电池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EEK的导电率 磺化温度 磺化时间 钒离子渗透率 选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载体不同预处理方法对Pt/C电催化氧化甲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胥诚成 陈金伟 +3 位作者 王刚 顾佳林 高子辰 王瑞林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025-1029,共5页
本文分别用混酸水热法(HT)和混酸冷凝回流法(RF)对Vulcan XC-72R碳黑进行预处理,并进一步研究其作为Pt/C催化剂载体的性能。循环伏安实验发现,采用HT法、RF法和未预处理的碳黑作为载体的Pt/C催化剂电催化甲醇氧化的比质量活性(正扫峰电... 本文分别用混酸水热法(HT)和混酸冷凝回流法(RF)对Vulcan XC-72R碳黑进行预处理,并进一步研究其作为Pt/C催化剂载体的性能。循环伏安实验发现,采用HT法、RF法和未预处理的碳黑作为载体的Pt/C催化剂电催化甲醇氧化的比质量活性(正扫峰电流)分别为1055、704和395 mA/mgpt,即采用HT法预处理碳载体的Pt/C催化剂具有最高的电催化活性,而且计时电流实验也表现出最好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碳载体的预处理方法对制得的Pt/C催化剂的性能具有关键性的影响,且水热法是一种效果较好的预处理碳载体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碳黑 水热法 电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化钨制备中升温速率对Pt-WC/C电氧化甲醇催化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冯岚 陈金伟 +6 位作者 白庆星 陆超 顾佳林 胥城成 杨鑫 姜春萍 王瑞林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26-629,共4页
本文采用程控升温还原法(TPR)制备了碳化钨颗粒,然后使用EG+NaBH4作为还原剂制备了Pt-WC/C催化剂,详细地研究了碳化过程中升温速率对碳化钨样品的形貌以及Pt-WC/C对电氧化甲醇催化性能的影响。XRD分析结果表明所有获得的样品均为WC,是... 本文采用程控升温还原法(TPR)制备了碳化钨颗粒,然后使用EG+NaBH4作为还原剂制备了Pt-WC/C催化剂,详细地研究了碳化过程中升温速率对碳化钨样品的形貌以及Pt-WC/C对电氧化甲醇催化性能的影响。XRD分析结果表明所有获得的样品均为WC,是多晶的六方结构,且改变碳化过程中升温速率不仅直接影响到样品表面形貌,而且影响WC物理化学性质。当以1.7K/min的升温速率制备获得的碳化钨颗粒的其分散性和表面孔结构均优于文献中常用的1.0K/min所制备的样品,且由其进一步制备成的Pt-WC/C催化剂颗粒对甲醇的电催化氧化的比质量活性比以1.0K/min所制备获得的Pt-WC/C催化剂的比质量活性(500mA/mg-Pt)提高了17%,达到584mA/mg-Pt。而以3.3 K/min所制备的碳化钨所合成的Pt-WC/C催化剂比质量活性为仅390 mA/mg-P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控升温还原法 升温速率 Pt-WC/C催化剂 比质量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O增强Pt/C催化剂催化氧化甲醇活性的研究
5
作者 白庆星 陈金伟 +5 位作者 杨鑫 陆超 胥诚成 顾佳林 姜春萍 王瑞林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41-545,共5页
本文基于NiO作为Pt催化甲醇助催化剂的思路,通过Pt纳米颗粒担载在NiO修饰的碳材料载体上制备了Pt/NiO-C催化剂,系统地研究了不同的NiO/C热处理温度对Pt粒径的影响,并重点探讨了Pt对NiO的质量比对催化氧化甲醇的影响。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 本文基于NiO作为Pt催化甲醇助催化剂的思路,通过Pt纳米颗粒担载在NiO修饰的碳材料载体上制备了Pt/NiO-C催化剂,系统地研究了不同的NiO/C热处理温度对Pt粒径的影响,并重点探讨了Pt对NiO的质量比对催化氧化甲醇的影响。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显示NiO和Pt均为立方晶系,且NiO的加入有利于主催化剂Pt形成较小的粒径,且经400℃热处理NiO修饰的C材料作为载体有利于Pt的有效分散。所获得的Pt/NiO-C催化剂的电化学活性在甲醇酸性溶液中通过循环伏安法(CV)和计时电流法(CA)进行性能测试。CV测试结果显示以Pt/NiO重量比为4∶1的催化剂其电氧化甲醇活性最大,其峰值氧化电流密度达806 mA/mgPt,是Pt/C催化剂的1.64倍。CA测试结果显示Pt/NiO-C比Pt/C具有更好的抗CO中毒性能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NiO复合催化剂制备 Pt与NiO的质量比 NiO-C热处理温度 甲醇电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源漏洞检测技术在中台能力标准化治理的实践研究
6
作者 牟艳琳 顾佳林 +2 位作者 罗君 裴明煜 李燕 《中国新通信》 2024年第4期43-45,共3页
随着中台建设愈发完善,能力标准化治理工作也受到更多地重视。中台安全作为能力标准化的强大保障,应成为中台能力标准化治理工作的首要任务。同时,随着开源组件使用率的飙升,开源风险管理也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本文将重点研究开源... 随着中台建设愈发完善,能力标准化治理工作也受到更多地重视。中台安全作为能力标准化的强大保障,应成为中台能力标准化治理工作的首要任务。同时,随着开源组件使用率的飙升,开源风险管理也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本文将重点研究开源漏洞检测技术在能力标准化治理工作中的实践应用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力标准化 中台安全 开源安全 静态测试分析 漏洞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柱塞泵与单片机的可控施肥机设计与喷灌试验 被引量:3
7
作者 朱梅 顾佳林 +2 位作者 储诚癸 李晓乐 朱德泉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169-1176,共8页
为了实现水肥一体化施肥装备流量精确且无水头损失,设计了一种基于柱塞泵与单片机的高精度可控施肥机,开展了恒流模式下6个流量梯度的喷灌系统施肥均匀性试验;以喷头总流量变化幅度为变量,设计了在1∶10的水肥配比下2种灌溉总流量变化... 为了实现水肥一体化施肥装备流量精确且无水头损失,设计了一种基于柱塞泵与单片机的高精度可控施肥机,开展了恒流模式下6个流量梯度的喷灌系统施肥均匀性试验;以喷头总流量变化幅度为变量,设计了在1∶10的水肥配比下2种灌溉总流量变化幅度的不同工况,对比启、闭可控施肥机恒定水肥比例模式对水肥一体化支管内肥料浓度稳定性的影响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高精度可控施肥机在流量分别为100,200,400,600,800,1000 L/h的6种恒流模式时,喷灌均匀系数C_(U)为99.33%~99.71%、变异系数C_(V)为0.35%~0.75%;C_(U),C_(V)与施肥机流量分别呈正相关与负相关关系,且喷头喷洒肥液的电导率总平均值EC与施肥机流量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在恒定水肥比例模式时,试验组管道内肥液浓度在160 s时趋于稳定,且稳定后肥液电导率与目标值偏差率小于4%.高精度可控施肥机恒流模式试验表明施肥机大流量下施肥均匀性变异系数仅为小流量下的50%,且改变施肥机的流量是水肥一体化喷灌系统实现高均匀度变量施肥的一种有效途径;试验证明恒水肥配比模式可有效减小支管肥料浓度受外界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机 水肥一体化 柱塞泵 电导率 喷灌施肥均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取技术对酸性黑木耳多糖抗凝血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李德海 顾佳林 +2 位作者 孙常雁 徐颖 宗芳芳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3-102,共10页
为明确超声波、微波、高剪切3种物理辅助提取技术对酸性黑木耳多糖抗凝血活性的影响,试验以抑制纤维蛋白原(FIB)转化纤维蛋白抑制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和凝血酶时间(TT) 4个指标为依据进行抗凝血实验,并通... 为明确超声波、微波、高剪切3种物理辅助提取技术对酸性黑木耳多糖抗凝血活性的影响,试验以抑制纤维蛋白原(FIB)转化纤维蛋白抑制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和凝血酶时间(TT) 4个指标为依据进行抗凝血实验,并通过对不同技术提取的酸性黑木耳多糖的结构及理化性质的测定,初步分析与抗凝血活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酸性黑木耳多糖对FIB的转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可显著延长兔血浆的APTT值及TT值(p <0. 05),但对PT值影响不显著(p> 0. 05),说明酸性黑木耳多糖是通过内源性途径和共同途径来实现抗凝血作用.对每种提取技术得到的酸性黑木耳多糖进行抗凝血活性比较研究发现,微波辅助15 min得到的多糖(W-Ac-AAP)具有最佳的抗凝血活性,当多糖的浓度为4. 0 g/L时,其APTT值为(125. 03±1. 64) s,TT值为(70. 39±0. 87) s;当多糖的浓度为2. 0 g/L时,其抑制FIB转化纤维蛋白的能力可达(0. 76±0. 05) g/L. 4种多糖在蛋白质含量、硫酸根含量上有显著性差异(p <0. 05),其中以抗凝血活性最佳的W-Ac-AAP的蛋白质含量最低,而硫酸根含量最高,具有最低抗凝血活性的普通碱提多糖(Ac-AAP)的硫酸根含量最低,说明多糖的抗凝血活性可能与硫酸根含量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本研究可为开发天然植物抗凝血药物的处理方式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黑木耳多糖 提取技术 抗凝血活性 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政府创新政策的内涵与作用机制:基于政策文本的内容分析 被引量:42
9
作者 田志龙 陈丽玲 顾佳林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22,共12页
创新政策是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为调动企业的积极性,政府不断制定并调整创新政策,以吸引企业增加创新投入和产出。本文通过对东湖高新区-武汉市-湖北省-中央四级政府的创新政策文本及体系的分析,辨别出创新政策的要素、特征及作用机... 创新政策是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为调动企业的积极性,政府不断制定并调整创新政策,以吸引企业增加创新投入和产出。本文通过对东湖高新区-武汉市-湖北省-中央四级政府的创新政策文本及体系的分析,辨别出创新政策的要素、特征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我国政府创新政策包括政策目的、政策诉求、政策资源和政策过程等,它具有行政导向性、竞争性和稀缺性的特征;创新政策及政策体系通过竞争性政策过程,而非单一的直接政府补贴,激发地方政府间和企业间对政策资源的竞争,推动了企业创新和产业发展。本研究对于更好地理解我国政府创新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方向,也对企业如何响应政策诉求并获取政策资源给予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创新政策 政策资源 作用机制 内容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植物组合的生态浮床对浅水富营养化湖泊水质净化效果及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梁翼东 匡箴 +2 位作者 孙宁泽 顾佳林 徐东坡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02-310,共9页
为探究不同植物组合的生态浮床对浅水富营养化湖泊的水质净化效果及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于2021年6月对太湖梅梁湾示范区内已实施围网和围隔设施下的不同植物组合[美人蕉(Canna indica)+菖蒲(Acorus calamus)+芦苇(Phragmites austra... 为探究不同植物组合的生态浮床对浅水富营养化湖泊的水质净化效果及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于2021年6月对太湖梅梁湾示范区内已实施围网和围隔设施下的不同植物组合[美人蕉(Canna indica)+菖蒲(Acorus calamus)+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和美人蕉(Canna indica)+水芹(Oenanthe javanica)+慈姑(Sagittaria sagittifolia)]的生态浮床中浮游动物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生态浮床对浅水富营养化湖泊水质的净化效果良好,围网及围隔修复区较对照区总氮(TN)、总磷(TP)、叶绿素a(Chl-a)和高锰酸盐指数(COD_(Mn))等水体营养盐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水体透明度显著上升(P<0.05);围网及围隔修复区域浮游动物种类数由对照区域的23种增加到39种,且由单一耐污种转变为多种类共存,其中,围网修复区内植物组合1(美人蕉+菖蒲+芦苇)的生态浮床浮游动物生物量及丰度显著高于对照区(P<0.05),表明修复区比对照区具有更强的浮游动物多样性恢复能力;冗余分析显示,Tur、Chl-a、COD_(Mn)和pH是影响浮游动物群落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不同植物组合的生态浮床均在净化水质的同时提高了浮游动物密度和生物量。研究表明,浅水富营养化湖泊中置入两组不同植物组合的生态浮床,均可改变浮游动物群落结构,进而改善水环境原位修复效果,尤其以围网设施下美人蕉+菖蒲+芦苇的植物组合修复效果最好,本研究结果可为浅水富营养化湖泊水环境保护和水生生物资源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浮床 原位修复 富营养化湖泊 浮游动物 冗余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叠片多组合情境下滴灌过滤器水力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储诚癸 朱梅 +1 位作者 顾佳林 潘中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76-81,共6页
【目的】为滴灌模式下系统设计和运行过程中过滤设备的选型及提高过滤效果提供参考。【方法】以叠片式过滤器为研究对象,开展相同流量清水和浑水2种工况,单一叠片过滤器目数(150、120、80目3个目数梯度)和组合目数(150、120、80目组合)... 【目的】为滴灌模式下系统设计和运行过程中过滤设备的选型及提高过滤效果提供参考。【方法】以叠片式过滤器为研究对象,开展相同流量清水和浑水2种工况,单一叠片过滤器目数(150、120、80目3个目数梯度)和组合目数(150、120、80目组合)2种试验模式下,叠片过滤器的水头损失和过滤性能试验,分析了过滤器水力性能的影响因素以及叠片过滤器的目数和水头损失、过滤效果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在清水条件下,叠片过滤器的水头损失会随着目数的增大而增大,局部水头损失从大到小依次为150、120目、组合叠片、80目;浑水条件下,150目和组合叠片过滤器达到严重堵塞状态所需时间最短为60s,150目和组合叠片过滤器的过滤强度比120目和80目分别高出200%和400%;组合叠片过滤器的除砂率比80、12、150目过滤器分别高8.3%、4.6%、2%,组合叠片过滤器的过滤均匀性比80、120、150目分别高63.1%、36%、2.9%。【结论】从水头损失、过滤强度、除砂率、过滤均匀性综合分析,组合叠片过滤器的性能要优于其他3种过滤器。为滴灌模式下系统设计和运行过程中过滤设备的选型及提高过滤效果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片过滤器 水头损失 堵塞 滴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