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125)I示踪法研究鸡对IBD抗体的吸收及其动态变化 被引量:1
1
作者 顾亚仙 徐辉 +2 位作者 金子渔 赵妙珍 梁华丽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1993年第3期162-165,共4页
本试验用^(125)I标记抗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免疫球蛋白,研究鸡对口服、肌肉注射不同途径给予标记抗体后的吸收、分布及其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口服或肌注标记抗体后6h至48h测定鸡器官、组织和血液中有抗体存在,其中盲肠扁桃体、小肠部... 本试验用^(125)I标记抗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免疫球蛋白,研究鸡对口服、肌肉注射不同途径给予标记抗体后的吸收、分布及其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口服或肌注标记抗体后6h至48h测定鸡器官、组织和血液中有抗体存在,其中盲肠扁桃体、小肠部位的抗体吸收,口服组比肌注组高,而法氏囊、胸腺、脾、肝、胸肌部位,肌注组则比口服组高,健鸡组标记抗体吸收量6h达到高峰,以后逐渐下降。下降速度肌注组低干口服组,而人工感染IBD强毒后24h肌注组的下降速度则更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125 抗体 吸收 IBD 鸡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BD组织油佐剂灭活苗的安全、效力及致病性试验
2
作者 顾亚仙 徐辉 +3 位作者 梁华丽 华炯钢 王毅锋 丁志成 《中国动物检疫》 CAS 1996年第6期11-13,共3页
IBD组织油佐剂灭活苗的安全、效力及致病性试验顾亚仙徐辉梁华丽华炯钢王毅锋丁志成(浙江省农科院病毒室杭州310048)(建德市农业局)(杭州市拱墅区农业局)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以下简称IBD)是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 IBD组织油佐剂灭活苗的安全、效力及致病性试验顾亚仙徐辉梁华丽华炯钢王毅锋丁志成(浙江省农科院病毒室杭州310048)(建德市农业局)(杭州市拱墅区农业局)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以下简称IBD)是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毒主要侵害中枢免疫器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病 IBD 疫苗 安全 效力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雏鸡群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流行和诊断
3
作者 顾亚仙 徐辉 梁华丽 《动物检疫》 CAS 1990年第6期2-6,共5页
我省不少免疫雏鸡群先后发生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流行,通过现场调查,以及病毒分离鉴定,确诊其为IBDV强毒株传染所引起,并将分离的强毒株命名为IBDVHC871株。
关键词 雏鸡 法氏囊病 传染性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分离的鹅副粘病毒的毒力、致病性和传播方式的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梁华丽 童富淡 +3 位作者 华炯钢 徐辉 顾亚仙 何永强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7年第3期151-155,共5页
采用血清学、生物学方法,从一群病死鹅中分离到1株鹅副粘病毒(GPMV)。血清学鉴定表明该分离病毒为禽副粘病毒-I型(PMV-I);毒力测定显示分离病毒GPMV毒力与鸡F48E9毒株的毒力相似;F基因裂解位点序列的分析表明该分离病毒GPMV融合蛋白F裂... 采用血清学、生物学方法,从一群病死鹅中分离到1株鹅副粘病毒(GPMV)。血清学鉴定表明该分离病毒为禽副粘病毒-I型(PMV-I);毒力测定显示分离病毒GPMV毒力与鸡F48E9毒株的毒力相似;F基因裂解位点序列的分析表明该分离病毒GPMV融合蛋白F裂解位点氨基酸序列为112K-R-Q-K-R-F117。分离病毒GP-MV攻击不同新城疫(ND)抗体水平的雏鸡、蛋鸡和鹅,结果显示分离病毒GPMV与鸡ND强毒株的致病性相似,既可引起鸡、鹅典型的ND,也可引起非典型的ND,其发病率、死亡率、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与鸡、鹅本身的免疫状况有关。经不同途经感染试验表明,分离病毒GPMV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直接接触等方式传播给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 鹅副粘病毒 新城疫 非典型新城疫 HI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诺沙星钠盐可溶性粉剂对实验大肠杆菌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梁华丽 徐辉 +3 位作者 华炯钢 顾亚仙 杨关茂 吴万福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1998年第6期313-315,共3页
本文报道恩诺沙星钠盐可溶性粉剂对实验性大肠杆菌O_78的治疗效果,测得其MIC值为3.96×10-3μg/ml。药敏试验测得其抑菌圈直径为(30±2)mm,大于对照药物氟哌酸(21±1)mm。结果表明鸡源大肠杆菌O_78对恩诺沙星钠盐和... 本文报道恩诺沙星钠盐可溶性粉剂对实验性大肠杆菌O_78的治疗效果,测得其MIC值为3.96×10-3μg/ml。药敏试验测得其抑菌圈直径为(30±2)mm,大于对照药物氟哌酸(21±1)mm。结果表明鸡源大肠杆菌O_78对恩诺沙星钠盐和氟哌酸均敏感,但恩诺沙星钠盐优于氟哌酸。人工发病试验中,恩诺沙星钠盐饮水浓度为50μg/ml,连用3天,对鸡源大肠杆菌有较好的疗效,其疗效明显优于氟哌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诺沙星钠盐 氟派酸 大肠杆菌 兽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鸽副粘病毒分离株的毒力及免疫原性 被引量:3
6
作者 梁华丽 华炯钢 +3 位作者 徐辉 顾亚仙 李双茂 冯富强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8年第6期414-419,共6页
从病/死鸽中分离到1株病毒,血清学鉴定该分离病毒为禽Ⅰ型副粘病毒(PPMV);该病毒经毒力测定结果显示,PPMV的毒力与鸡新城疫病毒(NDV)La Sota株的毒力相似,为自然弱毒株;对该分离株F基因裂解位点的序列分析结果表明,PPMV F裂解位点附近... 从病/死鸽中分离到1株病毒,血清学鉴定该分离病毒为禽Ⅰ型副粘病毒(PPMV);该病毒经毒力测定结果显示,PPMV的毒力与鸡新城疫病毒(NDV)La Sota株的毒力相似,为自然弱毒株;对该分离株F基因裂解位点的序列分析结果表明,PPMV F裂解位点附近的氨基酸序列为112G-R-Q-G-R-L117,属于弱毒株的特征性序列。将该株病毒制备成灭活疫苗,分别免疫鸽、鸡,结果都能诱导鸽、鸡体产生较高水平的HI抗体;分别以鸡新城疫标准强毒株F48E9、本组分离于鸡的野毒株CPMV(MDT 45.4 h,ICPI 1.85,IVPI 2.42)和分离于鹅的野毒株GPMV(MDT 59 h,ICPI 1.88,IVPI 2.39)攻击免疫鸡群,免疫鸡群可得到保护,而非免疫鸡群被攻击后全部致死。结果表明,用该分离毒制成的油乳剂灭活苗对鸡安全,具有良好的免疫效果,可抵抗鸡新城疫、鹅副粘病毒的攻击。用HI方法检测该株病毒与La Sota株之间的交叉血凝抑制试验,结果显示La Sota株与PPMV两毒株间的抗原性差异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Ⅰ型副粘病毒 毒力 HI抗体 免疫原性 交叉血凝抑制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鸡新城疫油佐剂灭活疫苗免疫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4
7
作者 梁华丽 华炯钢 +2 位作者 徐辉 顾亚仙 何永强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7年第6期418-422,共5页
比较研究了鸡新城疫(ND)二价灭活苗、ND灭活苗、进口ND灭活苗、ND强毒(CNDV)灭活苗和ND克隆-30弱毒苗的免疫效果。结果表明,不同ND疫苗首次免疫鸡所产生的抗体有差异,ND二价灭活苗免疫鸡的抗体上升最快,免疫后20d左右可达到最高... 比较研究了鸡新城疫(ND)二价灭活苗、ND灭活苗、进口ND灭活苗、ND强毒(CNDV)灭活苗和ND克隆-30弱毒苗的免疫效果。结果表明,不同ND疫苗首次免疫鸡所产生的抗体有差异,ND二价灭活苗免疫鸡的抗体上升最快,免疫后20d左右可达到最高峰。1日龄免疫,14日龄攻毒,ND二价灭活苗、ND灭活苗的保护率分别为5/5,4/5;10日龄和10日龄以上免疫,免疫后7d或7d以上攻毒,ND二价灭活苗、ND灭活苗、进口ND苗的保护率分别为4/5~5/5,2/5~5/5,0/5~2/5。攻毒后ND二价灭活苗、进口ND灭活苗免疫的与对照鸡的肛棉拭子NDV阳性数分别为0/5,5/5,5/5。结果表明,ND二价灭活苗免疫效果优于进口ND灭活苗、ND强毒灭活苗,稍优于ND灭活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新城疫灭活疫苗 新城疫抗体 攻毒试验 免疫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城疫人工发病死亡鸡的临床和病理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湛先信 舒玳如 +1 位作者 顾亚仙 李吉祥 《浙江畜牧兽医》 1989年第1期13-16,共4页
对鸡新城疫的确诊,由于分离鉴定强毒程序复杂,在生产实践中还常常依据于病理解剖观察。然而,近年来有报导人工感染鸡和自然发病鸡在病理变化上存在一些差异,特别是雏鸡免疫失败后,病变常不典型,易致误诊。为了更全面的从临床和病变上观... 对鸡新城疫的确诊,由于分离鉴定强毒程序复杂,在生产实践中还常常依据于病理解剖观察。然而,近年来有报导人工感染鸡和自然发病鸡在病理变化上存在一些差异,特别是雏鸡免疫失败后,病变常不典型,易致误诊。为了更全面的从临床和病变上观察该病的表现,在1984—1986的三年试验中,对不同攻毒批次发病死亡的对照鸡和免疫鸡共116羽进行了较系统的观察,现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鸡 人工感染 免疫失败 盲肠扁桃体 试验鸡 肠道浆膜面 纤维素性坏死 病理观察 肌胃 标准毒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