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地铁第三轨高低、水平距离检测系统 被引量:6
1
作者 顾世平 樊戈平 熊斌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9-12,共4页
介绍北京地铁第三轨高低、水平距离检测系统的结构及其原理。
关键词 地下铁道 第三轨 水平距离 检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J—4型轨检车轨距-轨向检测系统改造 被引量:17
2
作者 刘铁 任盛伟 +3 位作者 许贵阳 顾世平 杨超 赵延峰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37-140,共4页
原GJ—4型轨检车的轨距-轨向测量装置安装于轴箱上的轨距吊梁上。随着我国铁路行车速度不断提高,轨距吊梁相对于安装基准的位移加大,梁本身震动增大,造成轨距、轨向测量准确性显著下降,甚至有时无法检测,严重影响线路检查工作。为此对... 原GJ—4型轨检车的轨距-轨向测量装置安装于轴箱上的轨距吊梁上。随着我国铁路行车速度不断提高,轨距吊梁相对于安装基准的位移加大,梁本身震动增大,造成轨距、轨向测量准确性显著下降,甚至有时无法检测,严重影响线路检查工作。为此对轨检车轨距-轨向系统进行改造。以激光摄像式轨距-轨向系统替换现有的光电伺服式轨距-轨向系统。采用加大延时的方法解决轨距轨向信号与其他检测信号的同步问题。数据处理系统的升级改造采用面向字节的同步协议优化传输数据,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实时显示和几何波形打印,以及实时超限编辑和汇总资料打印。该项技术已在全路GJ—4型轨检车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距-轨向 激光摄像 检测系统 轨检车 轨道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全综合检测车的研制 被引量:10
3
作者 杜鹤亭 高林奎 +4 位作者 张继元 魏世斌 吴旺青 夏亮光 顾世平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9-53,共5页
介绍我国正在研制的第一辆安全综合检测车。该车由轨道状态检测、接触网检测、轮轨连续作用力测量、线路周边环境监视、通信信号检测(预留)等五个检测子系统组成。分别对轨道状态、接触网、轮轨连续作用力、线路周边环境进行检测或监视... 介绍我国正在研制的第一辆安全综合检测车。该车由轨道状态检测、接触网检测、轮轨连续作用力测量、线路周边环境监视、通信信号检测(预留)等五个检测子系统组成。分别对轨道状态、接触网、轮轨连续作用力、线路周边环境进行检测或监视,概述了检测内容、检测原理及其技术指标。该车检测数据的实时处理是通过网络化计算机数据处理子系统完成的。该车综合分析技术包括轨道检测结果对接触网拉出值检测偏差值的修正和补偿技术、轨道检测结果与轮轨作用力测量结果的对比及分析技术、环境监视图像与轨道检测结果的实时叠加综合技术以及整车电磁兼容问题研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制 安全综合检测车 轨道 接触网 轮轨力 环境监视 铁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全综合检测车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高林奎 翁绍德 +5 位作者 张晨 张继元 顾世平 徐旭宇 吴旺青 张志清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05-115,共11页
本文介绍了安全综合检测车研究及其系统总框图; 轨道状态检测、轮轨作用力检测、弓网状态检测、通信信号检测四个子系统框图; 安全综合检测车的计算机系统;
关键词 轨道 轮轨力 弓网 通信 安全综合检测车 铁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限货物列车与邻线普通货物列车会车条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红艳 韩梅 +1 位作者 陈治亚 顾世平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0-103,共4页
采用SIMPACK多刚体系统动力学仿真软件建立N17AK型平车的超限重车动力学模型,仿真计算不同工况下超限货车侧滚振动引起的横向偏移量,依据仿真计算结果给出超限货物列车与邻线普通货物列车在超限货物不同高度处的会车条件。仿真计算表明... 采用SIMPACK多刚体系统动力学仿真软件建立N17AK型平车的超限重车动力学模型,仿真计算不同工况下超限货车侧滚振动引起的横向偏移量,依据仿真计算结果给出超限货物列车与邻线普通货物列车在超限货物不同高度处的会车条件。仿真计算表明,在线路工况相同的条件下,侧滚振动引起的货车横向偏移量随着超限货物列车运行速度的提高而增大;在线路工况和超限货物列车运行速度均相同的条件下,侧滚振动引起的货车横向偏移量随着超限货物计算点距轨面高度的增加而增大;超限货物列车以120 km.h-1的最高速度在Ⅰ级线路上运行和以70 km.h-1的最高速度在Ⅲ级线路上运行这2种不利工况相比较,以后者的侧滚振动引起的货车横向偏移量为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限货物列车 会车条件 横向偏移量 侧滚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基础设施综合检测技术 被引量:20
6
作者 王卫东 顾世平 +4 位作者 高利民 张文轩 魏世斌 田新宇 任盛伟 《铁路技术创新》 2015年第2期11-16,共6页
高速综合检测列车采用惯性测量、射频定位同步、网络数据交换、视频图像实时分辨及数据综合处理等先进技术,能有效提高高铁线路基础设施装备的检测效率,为高速铁路基础设施的养护维修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介绍高速综合检测列车检测系统... 高速综合检测列车采用惯性测量、射频定位同步、网络数据交换、视频图像实时分辨及数据综合处理等先进技术,能有效提高高铁线路基础设施装备的检测效率,为高速铁路基础设施的养护维修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介绍高速综合检测列车检测系统组成、系统总体框架等,并详细阐述各子系统的系统组成、基本检测原理和检测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综合检测列车 基础设施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设站在高速铁路轨道精调测量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李红艳 陈东生 +2 位作者 井发明 顾世平 柴东明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09年第2期82-85,共4页
在利用无砟轨道铺设时建立的CPⅢ控制网点,用全站仪自由设站后方边角交会进行轨道精调测量。以全站仪自由设站后方边角交会的斜距、水平方向和天顶距为观测量,推导了自由设站严密平差计算的数学模型,确定全站仪中心三维坐标的测量原理,... 在利用无砟轨道铺设时建立的CPⅢ控制网点,用全站仪自由设站后方边角交会进行轨道精调测量。以全站仪自由设站后方边角交会的斜距、水平方向和天顶距为观测量,推导了自由设站严密平差计算的数学模型,确定全站仪中心三维坐标的测量原理,数据处理和实现方法。并使用(Embedded VisualC++)EVC4.0+SP2结合TOPCON GTS内部通讯接口进行了系统的编程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设站 铁路轨道 观测量 精调 应用 全站仪 控制网点 轨道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如何提高英文写作能力
8
作者 顾世平 《成才之路》 2009年第33期54-54,共1页
随着社会的发展,英语写作无论在学校的英语学习中还是在实际的社会工作中都十分重要。本文从英文写作的干扰因素入手,讨论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提高英文写作能力。
关键词 英文写作 干扰因素 提高写作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检查仪检定台设计与研制 被引量:2
9
作者 尹峰 田新宇 +1 位作者 杨飞 顾世平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26-129,共4页
为保证客运专线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能快速获取精确的静态检测数据,自主研制了轨道检查仪检定台。该设备通过高精度伺服电机驱动,计算机程序设置检测路径,光栅技术进行闭环反馈,使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检测过程更加高效、便捷,配套软件设... 为保证客运专线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能快速获取精确的静态检测数据,自主研制了轨道检查仪检定台。该设备通过高精度伺服电机驱动,计算机程序设置检测路径,光栅技术进行闭环反馈,使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检测过程更加高效、便捷,配套软件设计界面友好,使用者操作简单,易于现场实际应用。检定台可以输入单点信号或振动频率在0.5 Hz以上的连续正弦波位移信号,模拟轨道轨距和超高的连续变化。通过支架系统的辅助支撑设计,使检定台稳定性满足要求。通过模拟轨道几何尺寸连续变化的检测方式为扩充和更新检测方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检查仪检定台 设计与研制 现场实测 检测方法 轨道几何尺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综合检测列车 被引量:13
10
作者 王卫东 顾世平 +1 位作者 杨超 任盛伟 《铁路技术创新》 2012年第1期12-15,共4页
正高速综合检测列车以高速动车组为载体,加装了轨道检测、弓网检测、轮轨动力学检测、通信检测、信号检测等精密测量设备,集成现代测量、时空定位同步、大容量数据交换、实时图像识别和数据综合处理等先进技术,在高速运行中可对轨道、... 正高速综合检测列车以高速动车组为载体,加装了轨道检测、弓网检测、轮轨动力学检测、通信检测、信号检测等精密测量设备,集成现代测量、时空定位同步、大容量数据交换、实时图像识别和数据综合处理等先进技术,在高速运行中可对轨道、接触网、通信、信号等基础设施状态进行等速检测,是提高铁路基础设施检测效率、指导现场养护维修、确保列车运营安全的重要技术装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综合检测车 高速列车 接触网 铁路基础设施 高速铁路 信号检测 检测速度 轨道检测 综合处理 轮轨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速图像处理技术的定位器坡度检测系统
11
作者 王燕国 孙忠国 +1 位作者 顾世平 王卫东 《铁路技术创新》 2012年第1期70-71,共2页
正1研发背景定位器坡度是一项重要的接触网安全性检测项目。接触网定位装置中(见图1),红色部分为定位器,绿色部分为定位管。受电弓经过定位装置时,其对接触网的接触力导致接触线及定位器有一定程度的抬升。因此,定位装置(定位器、定位管... 正1研发背景定位器坡度是一项重要的接触网安全性检测项目。接触网定位装置中(见图1),红色部分为定位器,绿色部分为定位管。受电弓经过定位装置时,其对接触网的接触力导致接触线及定位器有一定程度的抬升。因此,定位装置(定位器、定位管等)的结构和安装状态应保证受电弓通过定位点时接触线能在一定范围内自由抬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位器 接触网 检测系统 图像处理技术 定位装置 坡度 检测项目 受电弓 定位管 接触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