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革专科招生制度 培养基层农业人才
1
作者 须湘成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1991年第S2期30-31,46,共3页
一、农业院校面向基层的问题过去,我国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分配去向,常提到要面向基层,面向工矿,面向边疆.作为农业院校,过去的基层一般指乡一级单位.文革以前,特别是六十年代,曾有一大批农业院校大学本科毕业生分到乡一级政府和场站工作。
关键词 招生制度 大学本科毕业生 一级单位 基层农业 中专毕业生 院校毕业生 招生指标 层次结构 大专毕业生 教育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有机培肥后胡敏酸结构特征变化规律的探讨——Ⅰ.胡敏酸的化学性质和热性质 被引量:35
2
作者 窦森 陈恩凤 +2 位作者 须湘成 谭世文 张继宏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99-207,共9页
通过在棕壤、草甸土和水稻土上进行的田间和模拟试验表明,土壤有机培肥一般使胡敏酸(HA)的数均分子量、缩合度(C/H)、羧基含量和反应热下降。除草甸土外,土壤有机培肥还能使胡敏酸的氧化度(O/C)和高温与低温放热之比降低。说明胡敏酸变... 通过在棕壤、草甸土和水稻土上进行的田间和模拟试验表明,土壤有机培肥一般使胡敏酸(HA)的数均分子量、缩合度(C/H)、羧基含量和反应热下降。除草甸土外,土壤有机培肥还能使胡敏酸的氧化度(O/C)和高温与低温放热之比降低。说明胡敏酸变得简单化和年轻化。此外,施用猪粪可以增加胡敏酸的含氮量和降低酚羟基含量,玉米秸秆则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培肥 胡敏酸 化学性质 热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光温室菜园土的磷素形态及吸附和解吸特征 被引量:30
3
作者 唐咏 +2 位作者 须湘成 陈恩凤 赵国平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4期345-351,共7页
对在斑纹简育湿润淋溶土(潮棕壤)上发育的温室菜园土的磷素含量、磷素的有机和无机组分、磷素的吸附和解吸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日光温室土壤具有明显的磷素积累特征,使用年限在3年~36年日光温室土壤的全磷、速效磷、Cowell全... 对在斑纹简育湿润淋溶土(潮棕壤)上发育的温室菜园土的磷素含量、磷素的有机和无机组分、磷素的吸附和解吸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日光温室土壤具有明显的磷素积累特征,使用年限在3年~36年日光温室土壤的全磷、速效磷、Cowell全磷和Cowell无机磷含量分别比与其相邻的露地旱田土壤的增加了90.4%~182.4%、505.0%~892.1%、294.5%~478.9%和360.9%~637.6%。其中速效磷含量已达到84.7~138.9mg/kg。日光温室土壤无机磷和有机磷都显著增加,在各组分之间的比例上表现为O-P增加,Ca-P下降,高稳性有机磷相对增加,而活性有机磷所占比例下降。日光温室土壤不仅表现为对磷素的吸附能力增强,而且解吸能力也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光温室 菜园土 吸附 解吸 磷素形态 肥熟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地膜覆盖对土壤氮素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29
4
作者 汪景宽 张继宏 +5 位作者 须湘成 张旭东 程凡 孙效文 林立萍 陈恩凤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2期125-130,共6页
定位试验结果表明,长期地膜覆盖对棕壤全氮影响较小,而碱解氮含量平均下降6.46mg/kg。覆膜土壤上层NO^-_3—N含量明显增加。有机氮各组分在覆膜条件下发生较大变化,其中氨基酸态氮的绝对和相对数量下降显著,各处理平均下降21.6mg/kg和2.... 定位试验结果表明,长期地膜覆盖对棕壤全氮影响较小,而碱解氮含量平均下降6.46mg/kg。覆膜土壤上层NO^-_3—N含量明显增加。有机氮各组分在覆膜条件下发生较大变化,其中氨基酸态氮的绝对和相对数量下降显著,各处理平均下降21.6mg/kg和2.0%。覆膜使土壤微生物体氮量增加。试验结果还表明,施用有机肥和化肥都能提高土壤全氮、碱解氮、NO^-_3—N和有机氮的含量,施用有机肥明显地提高了微生物体氮的含量,是培肥覆膜土壤氮素肥力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膜覆盖 氮素 有机肥 土壤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用有机肥料对土壤胡敏酸结构特征的影响──胡敏酸的光学性质 被引量:55
5
作者 窦森 陈恩凤 +1 位作者 须湘成 张继宏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41-49,共9页
本工作通过田间试验和模拟试验研究了施用有机物料对棕壤、草甸土和水稻土中胡敏酸光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有机物料后使土壤胡敏酸的吸光值(E_(265)、E_(465))和相对色度(RF)下降,色调系数(ΔlogK)... 本工作通过田间试验和模拟试验研究了施用有机物料对棕壤、草甸土和水稻土中胡敏酸光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有机物料后使土壤胡敏酸的吸光值(E_(265)、E_(465))和相对色度(RF)下降,色调系数(ΔlogK)升高,甚致发生类型改变(R_p化)。还使胡敏酸紫外285nm和红外2920cm ̄(-1)吸收增强,1720cm ̄(-1)和萤光强度减弱,激发光谱最大强度波长(λ_(ex))紫移。说明胡敏酸的分子结构变得脂族化,简单化和年轻化。两种有机物料相比,玉米秸秆对胡敏酸的木质素特征作用突出;而猪粪更有利于胡敏酸的脂族化。上述作用一般随有机物料用量的增加而加强。不加有机物料空白培养则使胡敏酸发生“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培肥 胡敏酸结构 光谱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膜对有机物料的腐解及土壤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汪景宽 张旭东 +3 位作者 张继宏 须湘成 范冬梅 祝凤春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3期22-28,共7页
砂滤管长期培养试验结果表明,有机物料和农肥施入土壤后,腐解残留率(Yt)与有机物料施入后的时间(t)遵循Yt=Y^(A t)_(oe)方程式,式中Yo为有机物料缓分解成分的碳理占加入总碳量的百分数,λ为缓解成分的分解速率。覆膜使Yt和Yo值明显降低... 砂滤管长期培养试验结果表明,有机物料和农肥施入土壤后,腐解残留率(Yt)与有机物料施入后的时间(t)遵循Yt=Y^(A t)_(oe)方程式,式中Yo为有机物料缓分解成分的碳理占加入总碳量的百分数,λ为缓解成分的分解速率。覆膜使Yt和Yo值明显降低。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覆膜降低了有机质的活性,使PQ值(胡敏酸占可提取腐殖酸的百分数)和A2/A3比值(胡敏酸在波长200nm和300nm处吸光度之比)增高,胡敏酸对光吸收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膜覆盖 有机质 胡敏酸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