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非侵入性能量源医美项目围术期整全护肤临床实践专家共识
1
作者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皮肤美容分会 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皮肤专业委员会 +4 位作者 张成锋 宋为民 于波 项蕾红 吴艳 《临床皮肤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32-439,共8页
近年来,非侵入性能量源(NI-EBD)医美项目被广泛地应用于皮肤疾病、肤质改善及年轻化相关治疗。然而,几乎所有NI-EBD项目均会对皮肤屏障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本共识通过介绍整全护肤的概念,建立规范的围术期整全护肤操作规程,为医美专业... 近年来,非侵入性能量源(NI-EBD)医美项目被广泛地应用于皮肤疾病、肤质改善及年轻化相关治疗。然而,几乎所有NI-EBD项目均会对皮肤屏障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本共识通过介绍整全护肤的概念,建立规范的围术期整全护肤操作规程,为医美专业医生临床诊疗提供理论依据。本共识制定小组通过名义小组法,召开线上线下讨论会,就不同NI-EBD项目围术期整全护肤操作要求以及应用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征集专家建议,对于有争议但缺乏循证医学证据的观点,采取专家投票方式形成共识推荐意见。最终,从4个方面达成了共识,包括整全护肤的概念和核心、NI-EBD项目围术期整全护肤的必要性、功效性护肤品的活性成分和作用、NI-EBD项目围术期整全护肤标准操作程序。对于NI-EBD项目围术期整全护肤标准操作程序,在NI-EBD项目的不同阶段提出了4项推荐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侵入性能量源 整全护肤 色素沉着 医学美学 激光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素细胞体外纯培养及生物学特性鉴定 被引量:21
2
作者 项蕾红 郑志忠 +2 位作者 祝绿川 廖康煌 傅雯雯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66-167,共2页
为了对体外培养的黑素细胞的生物学特性进行鉴定,采用特殊染色法即多巴染色法和脱黑素染色法、免疫组化方法以及透射电镜技术对经含TPA培养液培养的黑素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进行观察,确定培养细胞的性质。结果,多巴染色证实黑素... 为了对体外培养的黑素细胞的生物学特性进行鉴定,采用特殊染色法即多巴染色法和脱黑素染色法、免疫组化方法以及透射电镜技术对经含TPA培养液培养的黑素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进行观察,确定培养细胞的性质。结果,多巴染色证实黑素细胞的酪氨酸酶功能正常,脱黑素染色从另一侧面证实细胞内的黑素是真正的黑素;用HMSA-1、HMB45、HMSA-5单克隆抗体证实培养的黑素细胞无间变和恶变,保持正常的生物学特性;电镜结果发现黑素细胞内与合成功能有关的细胞器非常丰富,如核糖体、内质网、线粒体和高尔基复合体等,含有不同阶段的黑素小体,黑素小体的分布、输送均正常。结果示体外培养的黑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保持着正常的生物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素细胞 细胞培养 生物学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培养人黑素细胞HLA-DR抗原的表达 被引量:4
3
作者 项蕾红 郑志忠 +2 位作者 祝绿川 傅雯雯 陆洪芬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275-277,共3页
为了解正常人表皮黑素细胞是否表达HLA DR抗原 ,黑素细胞经体外培养后 ,是否因细胞培养的添加成分或培养时间的长短而影响LHA DR抗原表达而应用免疫酶染色法进行检测。结果发现表皮基底层的黑素细胞不表达HLA DR抗原 ;接种于含TPA培养... 为了解正常人表皮黑素细胞是否表达HLA DR抗原 ,黑素细胞经体外培养后 ,是否因细胞培养的添加成分或培养时间的长短而影响LHA DR抗原表达而应用免疫酶染色法进行检测。结果发现表皮基底层的黑素细胞不表达HLA DR抗原 ;接种于含TPA培养液的黑素细胞 ,在传代后2周 ,黑素细胞表达HLA DR抗原 ,7周后HLA DR抗原失表达 ;接种于不含TPA培养液的黑素细胞 ,在传代后2周和7周时均不表达HLA DR抗原。因此 ,体外培养的黑素细胞表达HLA DR抗原是因为培养液中含有促分裂剂或某种细胞因子 ,而正常人的黑素细胞是不表达HLA DR抗原的。这就为体外培养纯黑素细胞的同种异体移植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素细胞 HLA-DR抗原 白癜风 体外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核抗体阴性的大疱性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 被引量:3
4
作者 项蕾红 张学军 翁孟武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07-209,共3页
报告1例抗核抗体阴性的大疱性系统性红斑狼疮。在整个病程中共查过7次抗核抗体均阴性。DIF、IIF,免疫印迹均无阳性发现。肾脏穿刺活检免疫荧光见IgG颗粒状沉积。并讨论其诊断依据和大疱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抗核抗体为阴性的可... 报告1例抗核抗体阴性的大疱性系统性红斑狼疮。在整个病程中共查过7次抗核抗体均阴性。DIF、IIF,免疫印迹均无阳性发现。肾脏穿刺活检免疫荧光见IgG颗粒状沉积。并讨论其诊断依据和大疱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抗核抗体为阴性的可能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疱性系统性红斑狼疮 抗核抗体 BSLE A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掌跖纤维瘤病1例
5
作者 项蕾红 方栩 方丽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62-264,共3页
报告一例掌跖纤维瘤病。患者女,31岁,皮损主要发生于双手掌、足底,为中指、无名指与远端掌横纹交界处的坚实的结节融合成条索状的斑块。病理活检示纤维组织结节样增生,免疫组化示TGFβ1阴性,极个别细胞阳性。该患者尿酸水... 报告一例掌跖纤维瘤病。患者女,31岁,皮损主要发生于双手掌、足底,为中指、无名指与远端掌横纹交界处的坚实的结节融合成条索状的斑块。病理活检示纤维组织结节样增生,免疫组化示TGFβ1阴性,极个别细胞阳性。该患者尿酸水平增高,关节面破坏,伴发痛风。对掌跖纤维瘤病的临床病理特点、超微结构及与发病有关的细胞因子进行了文献复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跖纤维瘤 超微 结构 病理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波紫外线照射对培养的正常人黑素细胞增殖的影响
6
作者 项蕾红 郑志忠 +1 位作者 祝绿川 廖康煌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5期387-388,共2页
紫外线照射可引起皮肤的色素改变。临床发现长波紫外线(UVA)照射对白癜风的治疗有一定的疗效。我们为进一步探讨UVA对黑素细胞的作用机制,研究了UVA照射对体外培养的黑素细胞增殖的作用。材料和方法正常人黑素细胞的培养 取... 紫外线照射可引起皮肤的色素改变。临床发现长波紫外线(UVA)照射对白癜风的治疗有一定的疗效。我们为进一步探讨UVA对黑素细胞的作用机制,研究了UVA照射对体外培养的黑素细胞增殖的作用。材料和方法正常人黑素细胞的培养 取包皮环切术标本,去除皮下组织后分割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癜风 黑素细胞 紫外线照射 长波紫外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尼司特对人正常皮肤和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部分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陈连军 项蕾红 +2 位作者 祝禄川 武晓莉 郑志忠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497-499,共3页
目的:研究曲尼司特对正常皮肤和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白介素-6(IL-6)表达的影响。方法:在体外无血清培养的人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和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分别加入0、10、25、50... 目的:研究曲尼司特对正常皮肤和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白介素-6(IL-6)表达的影响。方法:在体外无血清培养的人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和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分别加入0、10、25、50和250μg/mL曲尼司特孵育24、72、96h,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ABC-ELISA)法测定其上清液中TGF-β1、bFGF和IL-6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25、50和250μg/mL曲尼司特能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TGF-β1的表达;50μg/mL和250μg/mL曲尼司特能增加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bFGF的表达;10~250μg/mL曲尼司特可降低IL-6的表达,上述改变在一定时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浓度曲尼司特对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影响相似。结论:曲尼司特能降低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TGF-β1的产生,增加bFGF的合成,减少IL-6的表达,这或许可解释其在抑制异常瘢痕形成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疙瘩 成纤维细胞 曲尼司特 转化生长因子-β1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碱性 白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痤疮发病机制及治疗目标的新认识 被引量:95
8
作者 马英 项蕾红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6-69,共4页
痤疮丙酸杆菌是寄生在毛囊皮脂腺单位的正常菌群,在痤疮发病中通过天然免疫介导炎症反应,在痤疮亚临床皮损及炎性皮损中持续作用。痤疮不是一种单纯的感染性疾病,炎症反应贯穿痤疮发病过程的始终,甚至包括炎症后红斑、炎症后色素沉着以... 痤疮丙酸杆菌是寄生在毛囊皮脂腺单位的正常菌群,在痤疮发病中通过天然免疫介导炎症反应,在痤疮亚临床皮损及炎性皮损中持续作用。痤疮不是一种单纯的感染性疾病,炎症反应贯穿痤疮发病过程的始终,甚至包括炎症后红斑、炎症后色素沉着以及瘢痕的形成。基于对痤疮发病机制的重新认识,对于痤疮的治疗也从传统的抗感染治疗向以抗炎治疗为主的转变,该文对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 炎症反应 痤疮丙酸杆菌 发病机制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酸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4
9
作者 王娜 项蕾红 +1 位作者 章伟 郑志忠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75-177,共3页
目的:观察羟基乙酸(果酸)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掌握果酸治疗的适应证及方法。方法:应用质量浓度分别为20%、35%、50%、70%的果酸对64例黄褐斑患者进行治疗,每2周1次,4次治疗为1个疗程。由两名资深皮肤科医生对患者进行黄褐斑... 目的:观察羟基乙酸(果酸)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掌握果酸治疗的适应证及方法。方法:应用质量浓度分别为20%、35%、50%、70%的果酸对64例黄褐斑患者进行治疗,每2周1次,4次治疗为1个疗程。由两名资深皮肤科医生对患者进行黄褐斑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MASI)评分,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进行疗效观察,记录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随着疗程的增加,患者的MASI评分逐渐下降。共有63例患者完成第1个疗程,表皮型黄褐斑有效率81.82%,混合型有效率40.00%,表皮型比混合型患者M.ASI下降更显著(P<0.05);Ⅲ型皮肤黄褐斑患者有效率39.13%,Ⅳ型有效率75.00%,Ⅳ型皮肤比Ⅲ型皮肤患者MASI下降更显著(P<0.05)。完成2个疗程的41例患者中,第1个疗程结束时有效率为41.46%,第2个疗程结束时有效率为78.05%,MASI值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5)。63例患者能耐受质量浓度为70%的果酸。刺痛、瘙痒等不良反应均在对症处理后消失。结论:果酸治疗黄褐斑,是一种安全有效且不良反应少的治疗方法;对于表皮型黄褐斑患者及Ⅳ型皮肤黄褐斑患者疗效尤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酸 黄褐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用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白癜风临床观察 被引量:16
10
作者 李剑 张勇 +4 位作者 傅雯雯 林晓 苏丽娜 项蕾红 郑志忠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793-794,共2页
目的:观察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给予33例白癜风患者他克莫司软膏,每日2次外用,观察治疗后靶皮损复色情况,并与治疗前进行对比。结果:33例患者共计81处皮损,外用他克莫司软膏1~4个月后有效率为60.49%。2例... 目的:观察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给予33例白癜风患者他克莫司软膏,每日2次外用,观察治疗后靶皮损复色情况,并与治疗前进行对比。结果:33例患者共计81处皮损,外用他克莫司软膏1~4个月后有效率为60.49%。2例患者用药后出现轻微瘙痒,2例患者局部出现炎性丘疹,均不影响治疗。结论:外用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白癜风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癜风 他克莫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状型与播散性浅表性光线性汗孔角化症并存1例及家系调查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正华 蒋法兴 +3 位作者 赵敬军 项蕾红 刘维达 郑志忠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8-109,共2页
关键词 角化症 汗孔 家系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木瓜蛋白酶及马齿苋医学护肤品辅助治疗寻常痤疮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2
作者 尹锐 何黎 +3 位作者 项蕾红 骆丹 李利 郝飞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52-354,共3页
目的:评估含木瓜蛋白酶及马齿苋医学护肤品(商品名:薇诺娜清痘修复精华液)辅助治疗寻常痤疮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自身对照的临床试验方法,对110例寻常痤疮患者进行痤疮分级后,给予薇诺娜清痘修复精华液外用于面部... 目的:评估含木瓜蛋白酶及马齿苋医学护肤品(商品名:薇诺娜清痘修复精华液)辅助治疗寻常痤疮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自身对照的临床试验方法,对110例寻常痤疮患者进行痤疮分级后,给予薇诺娜清痘修复精华液外用于面部,每日2次,连续使用1个月。在治疗前及治疗后7、14、28 d分别对患者进行随访,对皮损消退情况、皮肤状况进行评估,并评价患者对该产品使用的满意度及安全性。结果:共观察病例110例,脱落2例。使用护肤品28 d后,皮损有明显改善(P<0.05),炎性皮损减退率高于非炎性皮损,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皮肤平整性由治疗前的1.1%上升到25.3%,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主要有轻微红斑、瘙痒、干燥及刺痛,但均为一过性。结论:薇诺娜清痘修复精华液辅助治疗寻常痤疮皮损效果好,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 寻常 马齿苋 木瓜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50nm半导体激光治疗痤疮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5
13
作者 卢忠 丁蕙琳 项蕾红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62-463,共2页
目的:探讨1450nm半导体激光对痤疮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应用1450nm半导体激光对44例中、重度痤疮患者进行一侧面部治疗,激光光斑为6mm,剂量为8~12J/cm2,动态冷却(DCD)时间为20~30ms。结果:治疗3、4次后,痤疮皮损分别减少67.3%与88.1%... 目的:探讨1450nm半导体激光对痤疮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应用1450nm半导体激光对44例中、重度痤疮患者进行一侧面部治疗,激光光斑为6mm,剂量为8~12J/cm2,动态冷却(DCD)时间为20~30ms。结果:治疗3、4次后,痤疮皮损分别减少67.3%与88.1%,与对照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局部无色素沉着。结论:1450nm半导体激光治疗痤疮安全而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 激光 半导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青刺果护肤品抗皮肤老化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14
作者 乐艳 项蕾红 +5 位作者 李利 李远宏 何黎 黄淳韵 张桂蓉 尹斌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61-363,共3页
目的:评价含青刺果提取物的医学护肤品(薇诺娜抗衰老系列产品)抗皮肤老化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治疗、前后对照的临床试验方法。经医师临床诊断筛选出93名具有皮肤老化特征的受试者,选择薇诺娜驻颜紧肤防皱霜和薇... 目的:评价含青刺果提取物的医学护肤品(薇诺娜抗衰老系列产品)抗皮肤老化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治疗、前后对照的临床试验方法。经医师临床诊断筛选出93名具有皮肤老化特征的受试者,选择薇诺娜驻颜紧肤防皱霜和薇诺娜驻颜紧肤祛皱眼霜均匀涂抹于面部,每日2次,连续使用3个月,并采用无创性皮肤测试仪在治疗前及治疗后30、60、90 d分别对受试者进行皮肤生理功能测试,对受试者皮肤老化改善程度及安全性进行评估。结果:使用面霜和眼霜90 d后,皮肤老化改善有效率分别为91%及95%,皮肤生理参数(含水量和油脂含量)亦有显著提高,用最小显著差异(LSD)t检验与30d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90 d的观察期间,使用面霜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使用眼霜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多为一过性,且程度轻微。结论:含青刺果提取物的医学护肤品对改善皮肤老化具有较好的疗效,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衰老 青刺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段型与非节段型白癜风临床特征比较及治疗现状初步调查 被引量:13
15
作者 叶莹 周莲宝 项蕾红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42-144,共3页
目的:了解白癜风不同临床类型的相关特征和常用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收集临床资料,输入EPIDATA 3.1数据库,应用STATA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调查的1025例白癜风患者中,男女比例为0.83:1,临床类型中... 目的:了解白癜风不同临床类型的相关特征和常用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收集临床资料,输入EPIDATA 3.1数据库,应用STATA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调查的1025例白癜风患者中,男女比例为0.83:1,临床类型中节段型占19.0%,非节段型占81.0%;局限型占总人数的18.3%,散发型占56.4%,肢端型占5.3%,而泛发型只占1%。平均发病年龄(23.2±12.5)岁,主要集中在11~20岁(40.2%),疾病平均病程为38个月(中位数),复发率为6.7%。同形反应、伴有晕痣各占16.9%和7.8%,且非节段型患者发生的概率皆高于节段型患者。通过比较各种治疗方法,光疗及自体表皮移植的治疗有效率较高,分别为80.3%和92.7%,但临床应用率较低,仅为16.6%和20.5%。结论:白癜风病程长,复发率低,非节段型患者出现同形反应、晕痣的比率高于节段型。临床上应大力推广光疗,对于稳定期的患者,可行自体表皮移植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癜风 流行病学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8nm单频准分子光治疗寻常性银屑病和掌跖银屑病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6
作者 韩凌 黄琼 +3 位作者 方栩 金以 项蕾红 郑志忠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3-115,共3页
目的:评估308nm单频准分子光局部照射治疗寻常性银屑病和掌跖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单频准分子光局部照射治疗35例寻常性银屑病和15例掌跖银屑病患者皮损,每周照射1次或2次,每2周评估疗效1次,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30例... 目的:评估308nm单频准分子光局部照射治疗寻常性银屑病和掌跖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单频准分子光局部照射治疗35例寻常性银屑病和15例掌跖银屑病患者皮损,每周照射1次或2次,每2周评估疗效1次,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30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经16次照射,有效率达70%,慢性斑块型疗效较好。15例掌跖银屑病患者经25次照射,有效率为53.3%。单频准分子光局部照射主要不良反应为瘙痒,局部出现红斑,偶有水疱。结论:308nm单频准分子光局部照射治疗寻常性银屑病和掌跖银屑病见效快,疗程短,且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寻常性 银屑病 掌跖 单频准分子光 308 N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他卡西醇软膏治疗白癜风的自身对照观察 被引量:5
17
作者 汤芦艳 傅雯雯 +2 位作者 吴文育 项蕾红 郑志忠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9-120,共2页
目的:观察他卡西醇外用治疗白癜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单盲、自身对照的方法,对34例白癜风患者的自身对称或相邻皮损分别外用他卡西醇或安慰剂,1个月观察1次疗效。结果:对30例患者进行评价,他卡西醇外用耐受性好,治疗侧皮损有效率... 目的:观察他卡西醇外用治疗白癜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单盲、自身对照的方法,对34例白癜风患者的自身对称或相邻皮损分别外用他卡西醇或安慰剂,1个月观察1次疗效。结果:对30例患者进行评价,他卡西醇外用耐受性好,治疗侧皮损有效率为73.3%,对照侧为36.7%,治疗侧最初色素再生时间早于对照侧,临床特征与疗效无相关性。结论:他卡西醇治疗白癜风有效,而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癜风 他卡西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素异常性皮肤淀粉样变 被引量:5
18
作者 叶莹 李颖 +1 位作者 陈连军 项蕾红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37-238,共2页
报告3例色素异常性皮肤淀粉样变。3例患者临床表现为四肢和(或)躯干、面部弥漫色素沉着伴色素减退斑,毛细血管扩张及表皮萎缩不明显,一般手足未累及。自觉症状不明显。本病易被误诊为白癜风、血管萎缩性皮肤异色病等,组织病理诊断及特... 报告3例色素异常性皮肤淀粉样变。3例患者临床表现为四肢和(或)躯干、面部弥漫色素沉着伴色素减退斑,毛细血管扩张及表皮萎缩不明显,一般手足未累及。自觉症状不明显。本病易被误诊为白癜风、血管萎缩性皮肤异色病等,组织病理诊断及特殊染色有助于鉴别。对其中1例使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观察皮损,在真皮乳头处可观察到折光较强的物质沉积,伴有部分真皮乳头毛细血管扩张,皮损基底层有黑素帽增多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淀粉样变 色素异常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屑病患者血浆中白介素-18结合蛋白水平的临床检测 被引量:2
19
作者 黄琼 郑志忠 +2 位作者 项蕾红 祝绿川 苏玮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815-816,共2页
关键词 银屑病 白介素-18结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黄醛联合透明质酸抗皮肤老化功效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成霞 李咏 +8 位作者 何黎 杨蓉娅 许爱娥 项蕾红 吴艳 沈新 朱晓丹 Mery Sophie 李利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420-422,共3页
目的:观察外用0.05%视黄醛联合0.5%及1%透明质酸片段对中国人面部皮肤抗老化的功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研究,将受试者分为3组,分别于整个面部使用含0.05%视黄醛+0.5%透明质酸片段制剂;于深皱纹区域使用含0.05%视黄醛+1%透明质... 目的:观察外用0.05%视黄醛联合0.5%及1%透明质酸片段对中国人面部皮肤抗老化的功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研究,将受试者分为3组,分别于整个面部使用含0.05%视黄醛+0.5%透明质酸片段制剂;于深皱纹区域使用含0.05%视黄醛+1%透明质酸片段制剂及两种制剂联合应用。经90 d观察期,评估包括照片分级评分、面部肤色均匀度、皮肤干燥度、色素沉着、皮肤弹性及局部皱纹程度等多项老化指标,对2种外用制剂进行耐受性评估。结果:3组老化指标均有改善。照片分级评分降低,面部肤色均匀度改善,皮肤干燥度、色素沉着、皮肤弹性等皮肤老化体征均有改善。除1组受试者眉间纹外局部深皱纹程度均有改善。不良反应轻微。结论:视黄醛联合透明质酸片段外用可改善多种皮肤老化征象,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黄醛 透明质酸片段 抗老化 功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