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局部相似度的肝癌疾病基因预测 被引量:1
1
作者 胡静波 项炬 +1 位作者 胡涛 胡柯 《湘潭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1期28-34,共7页
基于人类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该文采纳拓扑局部相似度去实现肝癌疾病基因的预测.交叉检验测试结果表明:有22%~29%的目标基因在候选基因中排名前5%,且预测精度均能达到0.7以上.归因于低的计算复杂度和相对高的预测精度,这类疾病基因预测... 基于人类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该文采纳拓扑局部相似度去实现肝癌疾病基因的预测.交叉检验测试结果表明:有22%~29%的目标基因在候选基因中排名前5%,且预测精度均能达到0.7以上.归因于低的计算复杂度和相对高的预测精度,这类疾病基因预测方法可为发现和鉴定疾病基因提供有力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相似性指标 肝癌疾病基因 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 疾病基因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X”背景下生物信息学方向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6
2
作者 李敏 项炬 +3 位作者 李洪东 曾敏 段桂华 王建新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2021年第10期10-13,共4页
生物信息学的学科前沿性、交叉性极强,且处在迅速发展中。在“人工智能+X”背景下,建立有效的生物信息学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对生物信息学领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至关重要。中南大学以科技创新为导向,通过计算机与生物学、医学的深入... 生物信息学的学科前沿性、交叉性极强,且处在迅速发展中。在“人工智能+X”背景下,建立有效的生物信息学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对生物信息学领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至关重要。中南大学以科技创新为导向,通过计算机与生物学、医学的深入交叉融合,对“人工智能+X”背景下计算机学科生物信息学方向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进行了系统探索与实践。该培养体系依托国家级和省级平台,结合中南大学工科和医学的优势资源,建立了跨学科的复合型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学科交叉+个性定制+创新训练”的教学方法,建立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层次化创新实践训练体系,培养了一批高水平研究生,为新兴、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探索了一条成功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 生物信息学 交叉学科 研究生教育 人才培养 教学改革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