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镇生活垃圾厌氧发酵制取沼气及综合利用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项昌金 张世炜 +3 位作者 余敦寿 徐络俭 陈萍君 莫伟仁 《中国沼气》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1-14,共4页
本文报道了利用生活垃圾厌氧发酵制取沼气及发酵残留物的综合利用。结果表明,以烂菜叶、食堂垃圾为主要原料,发酵周期50天时,池容产气率为0.456m^3/m^3·d,产气量为331升/添加kgvs,平均甲烷含量为58.5%,原料毁解率为37.5%。用厌... 本文报道了利用生活垃圾厌氧发酵制取沼气及发酵残留物的综合利用。结果表明,以烂菜叶、食堂垃圾为主要原料,发酵周期50天时,池容产气率为0.456m^3/m^3·d,产气量为331升/添加kgvs,平均甲烷含量为58.5%,原料毁解率为37.5%。用厌氧消化后的残留物饲养蚯蚓比常规堆沤生活垃圾饲养蚯蚓,其增重率高28.7%,繁殖率高98.35%。用蚯蚓替代部分饲料喂鸡、貂获得成功,并且每只鸡重量比对照增加18%,产蛋率提高20.6%。貂重量比对照增加6.7%,且毛色光滑油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 垃圾 厌氧发酵 沼气 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草猪粪沼气发酵过程中主要微生物类群的物质代谢及甲烷形成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余敦寿 项昌金 +3 位作者 张世炜 周新兰 张桂香 徐洛俭 《中国沼气》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4-18,共5页
对以稻草和猪粪为原料的沼气发酵过程中主要微生物的消长和有关生理代谢规律进行了研究。氨化菌和硝酸盐还原菌在12天内菌数上升。随着厌氧环境加强,纤维分解菌和产甲烷菌的前体物质不断增加,两菌繁殖加速,而氨化菌和硝酸盐还原菌逐渐减... 对以稻草和猪粪为原料的沼气发酵过程中主要微生物的消长和有关生理代谢规律进行了研究。氨化菌和硝酸盐还原菌在12天内菌数上升。随着厌氧环境加强,纤维分解菌和产甲烷菌的前体物质不断增加,两菌繁殖加速,而氨化菌和硝酸盐还原菌逐渐减少,到第24天减少到最低值。此时纤维分解菌和产甲烷菌群的菌数上升到最大值,即由10~3个/毫升上升到10~7个/毫升。通过对乙酸、丙酸、乙酸脱氢酶活力、辅酶F_(420)、生物量、产气量及甲烷含量的测定,发现各类群菌量的增减、产气量和产气率及甲烷含量的变化与乙酸、丙酸的利用和乙酸脱氢酶活力的变化具有明显相关性;辅酶F_(420)含量与产甲烷菌数的增长、甲烷含量及产气率成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气 发酵 微生物类群 物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家用粪草分离式沼气池发酵研究
3
作者 张世炜 项昌金 +1 位作者 张桂香 徐洛俭 《中国沼气》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5-8,共4页
本试验研究了地上液体循环粪草分离式沼气池(总容积为5m^8)和地下气液循环粪便分离式沼气池(总容积为7m^3)发酵。其发酵工艺是将秸秆及其他富含纤维素的业废弃物投入草池,粪池为主发酵池,与厕所相通。两池以管道相联。利用产气和用气所... 本试验研究了地上液体循环粪草分离式沼气池(总容积为5m^8)和地下气液循环粪便分离式沼气池(总容积为7m^3)发酵。其发酵工艺是将秸秆及其他富含纤维素的业废弃物投入草池,粪池为主发酵池,与厕所相通。两池以管道相联。利用产气和用气所造成的池体间的压差,使两池间产生气—液流动。以单向阀控制气液流向。地上液体循环粪草分离式沼气池在90天内总产气量为178.95m^3,平均日产气量为1.988m^3、平均池容产气率为0.397m^3/m^3.日;平均料容产气率为0.45m^3/m^3.日.地下气液循环粪草分离式沼气池从6月1日至11月10日的155天内共产气343m^3,平均池容产气率为0.316m^3/m^3.日;料容产气率为0.357m^3/m^3.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气池 粪草分离式 家用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发展沼气 促进生物质良性循环
4
作者 张世炜 余敦寿 +1 位作者 项昌金 周亚璋 《太阳能》 1989年第3期2-4,共3页
一、生物质能源及利用现状生物质能是自然界中太阳辐射能经植物体进行光合作用转换为化学能而固定下来的一种自然资源。太阳对我们人类是无私的,每年地球上由光合作用生成的植物体约1700亿吨,如每公斤植物体平均热值为4500千卡,那么,地... 一、生物质能源及利用现状生物质能是自然界中太阳辐射能经植物体进行光合作用转换为化学能而固定下来的一种自然资源。太阳对我们人类是无私的,每年地球上由光合作用生成的植物体约1700亿吨,如每公斤植物体平均热值为4500千卡,那么,地球上每年生成的植物体所产生的热值相当于现在世界上年消耗能量的十倍。据估计,我国年产生植物体干物质约50亿吨,其中农业生产量为7亿吨,释放的能量相当于我国目前全年总能耗量的2.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气 生物质 良性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